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嚴浩-民間偏方
治療 灰指甲偏方
偏方很簡單: 去超市買一瓶陳醋,或者鎮江醋;大蒜(即蒜頭)一斤,拍碎,找一個放得進手指或者腳趾的大口玻璃瓶,蒜頭浸泡在醋中放置一晚;每晚先用酒精擦拭患處,然後 將患灰指甲的手指或者腳趾放入蒜頭醋中泡十五分鐘,泡後用清水洗乾淨,再用酒精擦一次。蒜頭醋最好每個月換一次,毋須加熱,也不用放進冰箱。
治療濕疹「紫雲膏」
做法:當歸、紫草、金銀花、青黛各三錢,黑胡麻油一百一十克,蜂蠟(蜜蠟)七克。將當歸、紫草、金銀花、青黛剪成細絲,用胡麻油冷浸一星期,放人不銹鋼 鍋,大火煮滾,即轉小火熬油五分鐘,要不停攪拌。熄火,讓油自然冷卻後,把藥渣隔掉,再小火將油加熱,加入蜂蠟攪拌至溶解,熄火,冷卻後便成紫雲膏。在冷 卻的過程中把成品裝在小盒或小罐裏,過了十分鐘至一小時,成品便化成膏狀,紫紅色很漂亮,很有滿足感。這個藥膏有一個缺點,就是中藥味道很重,如果對薄荷 不過敏,可以試試把薄荷膏混在紫雲膏裏一起用,薄荷的清香可以沖淡一點中藥味,涼涼的對皮膚也舒服。在外洗方面,我推薦金銀花加白菊花,李時珍在本草綱目 中說:「金銀花能治一切風濕氣及清腫毒、疥癬、楊梅諸惡瘡。」把一撮金銀花和白菊花放在水裏,水滾便可。
紫雲膏中最重要的兩味藥是當歸與紫草,黑胡麻油不是黑芝麻油,胡麻油是 flaxseed oil,一般香港超級市場不易買到,可以試試 city'super。網上大部份都誤會是芝麻油,錯了。紫草和蜂蠟在賣做肥皂原料的店裏有.
濕疹的食療
有一條食療方味道很好,療效也大,我自己也試 過,連吃兩個星期後,手指上及腳上的黃水泡消失,連帶厚皮也消失。食療方如下:
花生連衣、紅棗、核桃仁、生薏米、赤小豆各四十克,大蒜三十克,放 適量水當湯煮,每天喝兩、三次,連湯渣吃掉。用高壓鍋煮大概二十至三十分鐘,把花生與豆煮軟為重要。冬天了,薑要少吃.
蔣先生的痛風藥
痛風驗方正名叫「補腎利尿醫痛風方劑」:金狗脊五錢、金錢草五錢、車前子五錢、威靈仙三錢、竹茹三錢、 甘草三錢、北芪一兩、牛膝四錢、杜仲五錢、雲苓四錢、白朮四錢、澤瀉三錢、漢防己三錢;五碗水煎至一碗,早餐後半小時服用。也可以請藥房配成藥粉沖服。第 一次連續服用十至十五天,按病情深淺而定,以後每半年連續服用三天,以防復發。
青木瓜治療痛風
食療方:小型青木瓜一個,洗淨,去籽,連皮切片,用水浸過木瓜,慢火煮三十分鐘,用煲得的木瓜湯水,沖少許綠茶,例如龍井、香片之 類,每星期飲三次,兩個月後,每星期飲一到兩次,當茶水。
痛風症患者不能吃的食物如下:所有酒類、鵝肉、螃蟹、蝦、杏、龍眼、豆腐、胡椒、桂皮、動物的肝、 腎、腦、胰等內臟和豬肉、牛肉、火腿、羊肉、鴨肉、雞、鴿子、鵪鶉、鯉魚、比目魚、沙丁魚、鷓鴣、鱔魚、貝類等,忌吃菠菜、蘑菇、龍鬚菜、扁豆、香椿頭、 青蘆筍、豌豆等,忌吃濃茶、濃咖啡、人參、辣椒、茴香、花椒等。
「木耳方」治療膽固醇
白背黑木耳方:白背黑木耳二両,瘦豬肉二両,紅棗五個,生薑二片。用法:先用水浸透木耳,將湯料以適量清水煮一小時,得湯約二碗,每晨空腹飲下,餘渣酌量食之。日飲一劑,廿五日為一療程,之後再抽血驗膽固醇。服至正常後,偶爾服食,不用長服。
秋葵治療糖尿病
這個偏方超級簡單:秋葵泡水。秋葵在香港的超市和街市都有賣,外文叫「 Bhindi」,又叫「 Okra」,又叫「 Lady Finger」。方法:新鮮秋葵(不要煮)兩隻,去頭去尾,切片,室溫開水一杯(不要熱水,不要冰水,把沸騰後的水涼至室溫),將秋葵放入開水中泡一個晚 上,第二天早晨,濾渣後空腹飲用,兩個星期後血糖開始下降。秋葵性寒,寒性體質的患者在服用秋葵方時(會咳),要加入等量生薑水,即: 1、先將秋葵切碎,浸泡於室溫水中一晚; 2、服用時用另一碗等量的水,放入兩片生薑,煮滾五分鐘,攤涼; 3、將兩碗水混在一起喝。中醫還推薦了一個升級版,療病效果更加明顯:黃芪 30克、麥冬 15克、山藥(淮山) 30克、五碗水煎至兩碗藥湯,這是兩天的量。用一碗藥湯降至室溫,浸泡切碎的新鮮秋葵 50克一晚,次日早上隔去秋葵渣,空腹飲用,如果嫌藥湯太冷,可以加熱至微溫即飲,切忌不可太熱,恐防高溫會破壞藥性。
「苦瓜方」治療糖尿病
苦瓜方:當歸五錢,川芎五錢,白芍五錢,熟地五錢,苦瓜約十二両的一條,五樣東西,加四味藥:淮山、杜仲、正黃耆,蘇黨參各三錢。四碗半水煎成二碗,早餐前 廿分鐘服下,晚上藥渣翻煲,用二碗半水煎一碗,也是在飯前二十分鐘服下。連喝一個月,一個月後去檢查一下糖尿,看看是否已經好轉。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淮山、杜仲經過現代藥性測試,證實有降糖尿的功效,而正黃耆及蘇黨參則補腎陰。
虛寒體質的糖尿病
做法:去皮的雞一隻,青檸四隻,先用滾水煮雞五至十分鐘,去油,青檸連皮一切二,加入雞湯中,連雞一起再煲兩小時,是一個星 期的量,每天飲一碗至多碗都可,加鹽調味,雞肉可送飯。湯的味道會很酸,有清血療效。第二個星期重複。第三個星期,雞與青檸減半,一星期飲用四、五天即 可。三個星期結束後,可以去醫院驗一下糖尿值,如果有效,以後每星期或每隔一星期煲此湯一次。
這種青檸,香港人也叫泰國青檸, 青檸叫 Lime,不是黃皮的 Lemon
白蝕症良方
這是一劑外擦的藥粉,如下:雄黃、硫磺、蜜陀僧各 25克;白芷、白附子各 20克;大黃、甘草各 15克;輕粉 3克;冰片 1克。製成藥粉。用生黃瓜切成片,趁濕沾藥粉,用力摩擦患處,每日兩次。用藥期間一定要有規律地生活並配合健康的飲食,戒煙戒酒 忌海鮮,否則無效。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苦瓜治糖尿,是真是假?
學名:Momordica charantia
英文:Balsam pear,Bitter Melon, Bitter gourd
首先介紹中醫對苦瓜的認識。
別名:涼瓜, “君子菜” (因苦瓜雖苦,卻從不會把苦味傳給“別人”,如用苦瓜燒魚,魚塊絕不沾苦味,所以有這雅稱。)
原產亞洲熱帶地區,廣泛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 印度、日本以及東南亞地區栽培歷史久遠,中國栽培歷史約600年。
苦瓜氣味苦、無毒、性寒,入心、肝、脾、肺經;具有清熱祛暑、明目解毒、利尿涼血、解勞清心、益氣壯陽之功效;主治中暑、暑熱煩渴、暑癤、痱子過多、目赤腫痛、癰腫丹毒、燒燙傷、少尿等病症。我找不到傳統中醫用苦瓜治糖尿病的文獻。
注 意事項 : 苦瓜性涼,食苦味食品不宜過量,多食易傷脾胃,過量易引起噁心、嘔吐等,所以脾胃虛弱的人更要少吃苦瓜。苦瓜仁(籽) 味苦甘,卻可“益氣壯陽”。 此處壯陽,殆指腎火積熱,房事一觸即洩,得苦瓜仁散其邪熱,性事反得平衡而復正常,故能壯陽。 若體弱虛寒的陽痿,服之益增其痿矣。
一般傳言說苦瓜含奎寧Quinine,會刺激子宮收縮,引起流產,因此孕婦慎食。但研究顯示奎寧Quinine並沒有引起流產的功效,過量只能毒傷腎臟和引致死亡 。
苦瓜在印度一向是民間用來治療2型糖尿病的。在實驗研究用的2型糖尿白老鼠,已證實苦瓜能提高2型糖尿病鼠對胰島素的敏感,減低糖尿病的病狀(如口乾多飲水,多尿和尿中有糖份),並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島素的水平。即是說,苦瓜能治療有2型糖尿病的白老鼠。
苦瓜如何達到這效果呢?它可能有數個機制去降血糖,但其中一個現今較清楚的是,苦瓜有四種化學物,可能有類似胰島素作用的化學物,能刺激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表面的「胰島素接受體」,來提升細胞裏一個蛋白 AMP-Activated Kinase(AMPK),而這AMPK會使細胞造出更多的「葡萄糖轉運體4 」Glucose Transporter-4 (GLUT-4),放置在細胞表面。顧名思義,這GLUT-4是負責讓血糖從血液中轉運(滲進)細胞,而當身體的肌肉和脂肪細胞都多些GLUT-4,則血液中糖份自然下降,從而改善了糖尿病。
那麼苦瓜對2型糖尿病病人的效果又如何呢?根據Cochrane Library的數據,在較大型的隨機、臨牀測試中,暫時苦瓜的作用與安慰劑無異,即未能證明療效,並提議需要更多觀察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
對 各位2型糖尿病的患者,又希望苦瓜能幫助改善病況的,有何實用的建議呢?有,你可以多食苦瓜,天天吃也無大礙,實驗老鼠吃下大劑量的苦瓜也不見在肝腎的損 傷,正常的飲食量應該是安全的。若天天吃苦瓜,2型糖尿病會否改善?可能會,但苦瓜並不能取代你現時所吃的糖尿藥。若多食苦瓜後而經醫生檢查和抽血,發現 糖尿有改善,可能有減少用藥的空間。
不過,就算苦瓜被臨牀證實有改善2型糖尿病,也只不過是把過多的糖份從血液運到肌肉細胞中儲存,但這 「貨倉」也有飽和,甚至滿瀉的一日,到那刻糖尿又可能再惡化。而對付2型糖尿病,更重要的是戒口和做運動,因為做運動是提升AMPK和「葡萄糖轉運體4 」 GLUT-4的快捷方法,證實能改善糖尿病。而運動亦會燒耗了肌肉中的糖份,使它能源源不絕的去「吸」糖。做運動加上適當的戒口,才是治理2型糖尿病的「王道」,用藥和食療,假如有效,也只是輔助的方法而已。
"Antidiabetic Activities of Triterpenoids Isolated from Bitter Melon Associated with Activation of the AMPK Pathway". Chemistry & Biology 15 (3): 263–273.
Four cucurbitane glycosides, momordicosides Q, R, S, and T, and stereochemistry-established karaviloside XI, were isolated from the vegetable bitter melon (Momordica charantia). These compounds and their aglycones exhibited a number of biologic effects beneficial to diabetes and obesity. In both L6 myotubes and 3T3-L1 adipocytes, they stimulated GLUT4 translocation to the cell membrane—an essential step for inducible glucose entry into cells. This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ctivity of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 a key pathway mediating glucose uptake and fatty acid oxidation. Furthermore, momordicoside(s) enhanced fatty acid oxidation and glucose disposal during glucose tolerance tests in both insulin-sensitive and insulin-resistant mice.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ucurbitane triterpenoids, the characteristic constituents of M. charantia, may provide leads as a class of therapeutics for diabetes and obesity.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s of three extracts from Momordica charantia" J Ethnopharmacol 88 (1): 107–11.
Momordica charantia (L.) (Cucurbitaceae) commonly known as bitter gourd or karela is a medicinal plant, used in Ayurveda for treating various diseases, one of which is diabetes mellitus. In this study, various extract powders of the fresh and dried whole fruits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blood glucose lowering effect compared by administrating them orally to diabetic rats. The aqueous extract powder of fresh unripe whole fruits at a dose of 20 mg/kg body weight was found to reduce fasting blood glucose by 48%, an effect comparable to that of glibenclamide, a known synthetic drug. This extract was tested for nephrotoxicity, hepatotoxicity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such as SGOT, SGPT and lipid profile. The extract did not show any signs of nephrotoxicity and hepatotoxicity as judged by hist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Thus the aqueous extract powder of Momordica charantia, an edible vegetable, appears to be a safe alternative to reducing blood glucose.
"Effect of 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 on glycaemic status in streptozotocin induced diabetic rats". Plant Foods Hum Nutr. 60 (3): 109–12.
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 a commonly consumed vegetable is used as an adjunct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edible portion of bitter gourd at 10% level in the diet in streptozotocin induced diabetic rats. To evaluate the glycaemic control of bitter gourd during diabetes, diet intake, gain in body weight, water intake, urine sugar, urine volum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profiles were monitored. Water consumption, urine volume and urine suga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diabetic controls compared to normal rats and bitter gourd feeding alleviated this rise during diabetes by about 30%. Renal hypertrophy was higher in diabetic controls and bitter gourd supplementation, partially, but effectively prevented it (38%) during diabetes. Increas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in diabete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27%) by bitter gourd. An amelioration of about 30% 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was observed with bitter gourd feeding in diabetic rats. These results clearly provided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dried bitter gourd powder in the diet at 10% level improved diabetic status signifying its beneficial effect during diabetes.
"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 A dietary approach to hyperglycemia". Nutr Rev. 64 (7 Pt 1): 331–7.
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 is a vegetable with pantropical distribution. It contains substances with antidiabetic properties such as charantin, vicine, and polypeptide-p, as well as other unspecific bioactive components such as antioxidants. Metabolic and hypoglycemic effects of bitter gourd extract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in cell culture, animal, and human studie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whether it is via regulation of insulin release or altered glucose metabolism and its insulin-like effect, is still under debate. Adverse effects are also known. Nevertheless, bitter gourd ha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 component of the diet or a dietary supplement for diabetic and prediabetic patients. Well-designe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by nutritionists, medical doctors, and agronomists is needed before a dietary recommendation can be given and a product brought to the market.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the fruit of the Momordica charantia in type 2 diabetic mice". J Nutr Sci Vitaminol (Tokyo) 47 (5): 340–4.
The antidiabetic activity of Momordica charantia L. (Cucurbitaceae) was investigated in KK-Ay mice, an animal model with type 2 diabetes with hyperinsulinemia. The water extract of the fruit of Momordica charantia L. (MC) reduced the blood glucose of KK-Ay mice 3 week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p<0.01) and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ed the serum insulin of KK-Ay mice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p<0.01). However, MC did not affect the blood glucose in normal mice. MC-treated KK-Ay mice blood glucos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an insulin tolerance test. Moreover, the muscle content of facilitative glucose transporter isoform 4 (GLUT4) protein content in the plasma membrane fraction from muscl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orally MC-treated mice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s (p<0.01).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ntidiabetic effect of MC is derived, at least in part, from a decrease in insulin resistance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of GLUT4 protein content in the plasma membrane of the muscle.
"Slow Acting Protein Extract from Fruit Pulp of Momordica charantia with Insulin Secretagogue and Insulinomimetic Activities." 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Vol. 29 (2006) , No. 6 1126
The protein from Thai 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 fruit pulp was extracted and studied for its hypoglycemic effect.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the protein extract (5, 10 mg/kg) significantly and markedly decreased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s in both normal and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e onset of the protein extract-induced antihyperglycemia/hypoglycemia was observed at 4 and 6 h in diabetic and normal rats, respectively. This protein extract also raised plasma insulin concentrations by 2 fold 4 h following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In perfused rat pancreas, the protein extract (10 μg/ml) increased insulin secretion, but not glucagon secretion. The increase in insulin secretion was apparent within 5 min of administration and was persistent during 30 min of administration. Furthermore, the protein extract enhanced glucose uptake into C2C12 myocytes and 3T3-L1 adipocytes. Time course experiments performed in rat adipocytes revealed that M. charantia protein extrac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glucose uptake after 4 and 6 h of incubation. Thus, the M. charantia protein extract, a slow acting chemical, exerted both insulin secretagogue and insulinomimetic activities to lower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s in vivo.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 Feb 17;2:CD007845.
Momordica charantia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bstract
BACKGROUND: Momordica charantia is not only a nutritious vegetable, but is also used in traditional medical practices to trea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Experimental studies with animals and humans suggested that the vegetable has a possible role in glycaemic control.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mormodica charantia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SEARCH STRATEGY: Several electronic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among these The Cochrane Library (issue 4, 2009), MEDLINE, EMBASE, CINAHL, SIGLE and LILACS (all up to November 2009), combined with handsearches. No language restriction was used.
SELECTION CRITERI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hat compared momordica charantia with a placebo or a control intervention with or without pharmacological or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were included.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Two authors independently extracted the data. Risk of bias of trial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parameters of randomization, allocation concealment, blinding, completeness of outcome data, selective reporting and other potential sources of bias. A meta-analysis was not performed given the quality of data and the variability of preparations of momordica charantia used in interventions (no similar preparation was tested twice).
MAIN RESULTS: Thre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up to three months duration and investigating 350 participant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Risk of bias of these trials (only one study was published as a full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was generally high. Two RCTs compared the effect of preparation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omordica charantia plants and placebo on the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to placebo. The effects of preparation from the leaves of the plant and glibenclamide were comparable in the third trial. No serious adverse effects were reported in all the trials. There were no documentations of death from any cause, morbidity,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costs.
AUTHORS' CONCLUSIONS: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recommend momordica charantia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Further studies are therefore required to address the issues of standardization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of 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nutritional therapy, further observational trials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momordica charantia are needed before RCTs are established to guide any recommend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PMID: 20166099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肝炎
顧名思意,肝炎便是肝臟發生炎證 (Inflammation)。為何會發生呢?很多人都知道有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它們亦是最流行的肝炎病毒,但亦只是五類肝炎病毒中的頭兩類,還有丙、丁和戊型,另外如腮腺炎病毒(Mumps)、德國的疹病毒(Rubella)、EB病毒等,均可引致肝炎。除病毒引起之肝炎外,最常見的原因便是酒精所引致的(Alcoholic Hepatitis),在西方衞生情況較好的地方,酒精是引起肝炎的主因,在衞生條件較差的地方,則是甲和乙型肝炎病毒。脂肪肝是肥胖人士發生肝炎的重要因素,其他肝炎原因有藥物(中、西藥均會)、鐵質過多(Haemochromatosis)、免疫系統出毛病(Auto Immune Hepatitis)等。
不同的肝炎病毒會有不同的傳播途徑、潛伏期、發病時間、病狀和預後。以最常見的甲型為例,甲型肝炎是糞口傳播(faecal-oral),即是食了受糞便污染的食物。乙型肝炎病毒則是與被感染的人的血和精液接觸,通過皮膚上的傷口或粘膜而進入,高危因素包括不安全性交、靜脈注射毒品、受污染的醫療器械、 帶菌母親生育時傳及親生兒等。
病毒引起的肝炎發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肝炎首先便有一般病毒發病之徵狀(如疲倦,周身酸痛,關節痛,發燒,頭痛),這些病狀一般人錯誤了解為「感 冒」。實則「感冒」是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故應還有咳、痰、鼻水、咽喉不適等。肝炎還多有腸胃之問題,如胃口差、肚瀉、嘔吐等。不久便有肝發炎之像,如小便 深色如茶(Tea color urine)、胃口極差、煙民連煙也不想吸、眼白先變黃色(Jaundice)、繼而皮膚也染上黃色等,檢查身體可見肝、脾發脹。眼白與皮膚發黃是因身體膽紅素(Bilirubin)不正常的積聚,小便茶色則是因膽紅素從小便排出。
慢性肝炎可能沒病狀,只有驗血時才發現,亦可出現急性肝炎之狀,病狀不過一般也是較輕微,但不等於不危險。慢性肝炎「拖」得夠耐,對肝影響很大,可出現肝腫脹、肝硬化(因肝有很多疤痕)、腹水脹 (Ascites) 和全人水腫(因肝不能做足夠蛋白質(Albumin)去吸住血管裏的水液)和出血傾向(因肝負責製造凝血酶)等。
從 預後來說,甲型肝炎是較好的。雖然統計每年有一千萬人染上甲型肝炎,發病和復元後是沒有慢性肝炎這後遺症,死亡率約為千分之四,兒童發病病情亦較成年人為 輕,小孩約一個月便復元,成年人則較嚴重和長久,要完全復元可能要數月時間。乙型肝炎的預後,則十分視乎受感染的時間,成年人才受感染的話,九成 以上會出現病狀,數月後大多完全復元和體內出現抗體,即以後有免疫力對付乙型肝炎病毒。有一成的成人受感染者也會有慢性肝炎和長期帶菌。可惜小孩,尤其是嬰兒,因他們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若從母體受感染,身體不識對抗乙肝病毒,因此新生兒有九成機會變成長期乙型肝炎病毒帶菌者,而這批長期帶菌者,當中接近四分一有機會死於肝硬化、肝癌等併發症。這批人有多少呢?單單在香港,長期帶菌者佔了成年人的十分之一,約五十萬, 全港每年有 肝癌新症大約1,700宗,九成 50歲以上, 若推算到中國的人口,數目大得驚人。
傳統中醫又如何理解和治療肝炎呢?可以肯定的是,以往衞生條件更差,肝炎(甲和乙型病毒肝炎)數目比現在更多,故中醫治療肝炎一定經驗豐富 ,不過也不可能分出那一型病毒或急性慢性型。 急性肝炎發病時多數有腸胃不適、全身乏力等病癥,中醫從病狀角度來看,是濕邪為患,而腸胃屬脾,故中醫對急性肝炎的分析多從濕熱和肝脾來辨證,如「濕阻脾胃」, 「肝郁氣滯」等。若肝炎發病有出現眼白變黃時,中醫便從「黃疸病」來辨證治療。早在《素問.平人氣象論篇》說「溺黃赤安卧者,黃疸……目黃者曰黃疸」,《諸病源侯論》則根據不同病況而把黃疸病分成二十八種證候,可說十分詳細。當然,肝炎只是黃疸的其中一類原因,中醫的黃疸病絕不等同肝炎。對黃疸病,教科書則分成「陽黃」(即黃色中鮮明如橘)色和「陰黃」(色黃而晦黯不鮮明),「陽黃」中再細分熱象明顯或是濕象較多。有趣 的是西醫亦觀察到不同程度的黃,例如黃色中帶檸檬色是溶血病引起,黃中帶橙色是肝病引起,黃中帶綠是膽管阻塞性引起的。
慢性肝炎病程一般是半年以上,反複出現疲倦、胃口差、腹瀉、頭暈等,中醫相信久病則虛,故以濕熱、脾虛、肝郁出發點來辨證,若病況的寒熱較明顯,則加上陰虛或陽虛等。到後期若出現肝硬化、肝癌,中醫則從「肋痛」、「臌脹」、「積聚」來辨證和治療。同樣,中醫的「肋痛」可包括肝炎引發的肝癌,但亦有轉移性肝癌、 肝發大(Hepatomegaly)等病,「臌脹」可包括肝硬化的腹水,但其他病如轉移性腹腔癌、心衰竭、腎水腫也是成因。
講到治療肝炎,西醫對急性甲、乙型肝炎其實沒有甚麼好辨法,只能提供支援治療(Supportive therapy)和癥狀治療(Symptomatic treatment),例如嘔吐勵害則止嘔,靜脈注射補充水份,提供有營養低脂食物,讓身體殺死病毒和肝臟自我復元。不幸發生重型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和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 只能換肝而已,否則死路一條。近年有研究發現,用N -乙酰半胱氨酸( N-Acetyl-Cysteine) 和 亞米加 3 (Omega 3) 可能減低肝發炎的程度,現正就各類不同肝炎作臨床測驗,有確定療效便向讀者解釋。
在這「知得多,做得少」的情況下,中醫治療肝炎的經驗便十分重要和值得研究了。但要知道,急性肝炎絕大部份都是不藥而癒,即是話不論中、西醫給與病人任何治療的藥物,可能只發揮「安慰劑」(Placebo Effect )的作用,病人除了因有藥食而感覺 好些之外,實則病情病況都是如期復元。
研究方向是,在清楚分別是那一類型的病毒肝炎之後,把不同的証型來個標準化,統一化。在這基礎之上,便能客觀比較療效,如提早痊癒、病狀減輕、病毒數量減少、肝炎指數下降等。用藥與否,要視乎療效能否被確定。那種肝炎,何種証型,那條方劑,何種藥物能再提高治療效果,這亦是要客觀比較才能知道,這樣便可一步步的提升療效,得益的便是病人。
另一個課題是中藥抗病毒研究,針對乙型肝炎的長期帶菌者,減低病毒數量,甚至完全清除是很重要的,亦有證據能減低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病。現時西醫用的抗病毒藥, 如拉米呋啶,只能阻止病毒在肝細胞裏的繁殖,讓自身的抗病毒機制去減低病毒的數量Viral Load, 但病毒很易產生抗藥性。雖有新的抗病毒藥出現,都是從舊藥中改良而已。若能在眾多中藥中提鍊出更新更強更多類別的抗病毒藥,絕對是好消息。中藥如蚤休、山豆根、虎杖、大黃、丹參、菁蒿等數十種藥物,均有抗病毒的能力,把它們抗病毒的成份提鍊和增強,弄清其抗病毒的機理,亦是一個重要科研課題。
中醫的治 病原則是「扶正袪邪」,用於慢性乙型干炎之中,袪邪便是抗病毒,扶正又是甚麼呢?要知道當肝炎發病時,炎證不是病毒直接引起,而是身體的免疫系統襲 擊帶有病毒的肝細胞造成的,故扶正可能是調節自身免疫系統,減低肝損害。中藥裏的黃芪、黨參、白朮、沙參、熟地黃、茯芩、當歸、白芍等等,均能有這功能, 如何利用這作用於乙型肝炎發作時,很值得研究。肝硬化是長期肝炎的危險後遺症,中藥如冬蟲草、丹參、鱉甲等被發現可降解纖維化,如果能利用這作用來預防肝硬化,又是中醫扶正的好例子了。
要預防甲型肝炎,小心飲食,尤其是貝殼類食物,不煮熟不食。甲型肝炎疫苗是有效的預防疫苗,估計十年保護率有九成以上。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是與患者的體液接 觸,不安全的性行為是極危險的。共用針筒(如注射毒品),國內的非法血站是主要傳播媒體,愛滋病也是同樣的傳來傳去。要預防則要靠個人的安全意識了。乙肝疫苗是安全和有效的,一般十年以上可能要打加強劑。
對於乙型肝炎的帶菌者而言,佔香港成年人口約十分之一(自一九八八年起政府已為全港嬰兒打乙肝預防針, 故理論上二十歲以下青年是不會有帶菌者),要做的是經常驗血(肝炎及肝癌指數)。醫學界未有指引,但一般提議半年測一次和照超聲波,目的是盡早發現肝是否有發炎(因肝炎越遲發現肝損傷越多) 和肝癌(若不幸出現,最好的治療是最早 的治療)。何時用抗乙肝病毒藥物也未有一致意見,以往是等肝酵毒升高(即肝已發炎)到某程度才落藥,但亦有專科醫生 基於乙肝帶菌數目而治療。研究仍然進行,例如2010年3月中文大學醫學院發佈了一套評估慢性乙肝帶菌 者的肝癌風險 指數 ( 包括用年齡、白蛋白數量、膽紅素數量、乙肝病毒數量和有否肝硬化等數據 ),把病人分為低、中及高肝癌風險,希望能使到高風險病人得到優先治療。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猴棗散
首先要了解「猴棗」是甚麼?猴棗,又名猴丹,猴子栆。為猴科動物獼猴等的肝 膽或胃之結石。性味:味苦,微咸:性寒。歸經:心,肺,肝經。功能主治:清熱鎮驚,豁痰定喘,解毒消腫。主痰 熱喘咳,咽痛喉痺,驚癇,小兒急驚,瘰癧痰核。
用現代用語來解讀,即這藥材味道是苦和微鹹,性質屬寒,病人服後會 出現「寒」的表現,如感到寒涼,小便較多和長而顏色清,大便軟,體溫下降,心跳慢等。一般性「寒」的藥是用於有「熱」象的病人,「熱」象有口苦口乾身熱,小便 赤短和大便硬等,這 便是「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歸,即歸屬,指藥物作用 的歸屬;經,即人體的臟腑經絡。 歸經,藥物作用的定位 ,即猴棗這藥對心、肺、肝的毛病有效。 清熱是清除「熱」象,鎮驚是使「驚」的表現 可以鎮靜,豁(排遣) 痰,氣喘安定下來,毒物被化解,消除腫塊。 主治 熱邪所引起的熱痰(黃綠色和粘稠)喘咳; 喉痺,痺者,閉塞不通之意,是西醫學的急、慢性咽炎; 驚癇是指小兒因為突然受刺激、被 嚇一跳、發高燒而出現抽筋的現象,即受驚而得的癇病,《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驚癇者,……輕者,但身熱面赤,睡眠不安,驚惕上竄,不發搐 者,此名驚也;重者,上視身強,手足拳,發搐者,此名癇也”,表現與西醫學的發燒抽筋 Febrile Convulsion 和 腦膜炎Meningitis 接近,不過西醫認為受刺激或被 驚嚇是不會發高燒抽筋的。 驚癇又稱為小兒急驚 風。 (有急驚風,自然有慢驚風,俗稱所謂「發羊吊」,即癲癇症Epilepsy就是了);瘰癧即痰核,是發生於頸部淋巴結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常結塊成串,累累如貫珠。俗稱『癘子頭』,或『老鼠瘡』。現代 醫學稱之為頸部淋巴結結核。
「猴棗散」是一個驗方,最早收集於《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中,但以後各生產商的藥方出入很大,功效主治亦因此有別,家長應注意,看清其成份,現舉例說明。「精制 猴棗散」的方最基本,有猴棗400g,天竺黄300g,川 貝母 200g, 沉香 100g,羚羊角100g, 硼砂(煅)100g, 麝香40g,青礞石(煅)100g, 具有清热,化痰,镇驚等功能。用於小兒驚風,痰涎壅盛,氣喘痰鳴,煩燥不寧。
另一藥「猴棗化痰散」為例,成份有猴子棗、 竹黃 精、 膽南星、 防風、 川貝母、 生甘草、法半夏、陳皮。 主治是小兒痰熱閉肺所 致之咳嗽痰多、 痰稠難咯及胸膈不舒等症。 從病狀來看,似是西醫的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氣管炎等較為嚴重的病,若嬰孩有肺炎,支氣管炎等,我提議快快入醫院好了。
第三隻叫「珠珀猴棗散」,成分有茯神14%、薄荷.8%、鉤藤10%、雙花12%、防風10%、 神 粬10%、麥芽10%、竺黃8%、甘草10%、梅片1%、真 珠3%、琥珀.3%、猴棗1%,作用是治療因肺熱引致的痰多、 咳嗽、 驅風去寒、 小兒微熱、 嘔奶、 夜睡不寧等症狀。
以上三藥都叫「猴棗散」,用途有別,藥方組成分別很大,猴棗的比重也不同,從「珠珀猴棗散」的成份來看, 命名的猴棗只佔全方的1%,真珠3%, 琥珀3%,而茯神則有14%, 其他藥每味都有8%-10%,能否仍稱為珠珀「猴棗散」嗎?一般人(尤其是長者)分別得出嗎?
近日政府開始立法規管中藥,是重要的一步。很多中 成藥的成份沒有說清楚,只用了「等名貴藥材」,而每種藥材的比例也欠奉,以上各類「猴棗散」的寫法,已是較理想的。至於那藥是用作治理何病,所用的名稱很 多時仍是傳統的名稱,未能與現代人所熟悉的醫學觀念接軌。任何藥都可能有副作用,但中藥的說明書亦少有提到副作。這不理想的現況其實與中醫藥的歷史發展有 關,西醫的藥廠因有專利和版權的關係,因此肯付出昂貴的科研成本,去發展新藥,只要能成功的證實療效,和提供各類數據,便是一本萬利。但中草藥和方劑,沒 有人能把它「專利」化,亦因此沒有作科研的誘因,沒科研亦沒有進步的可能。對這困局有出路嗎?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銀杏防衰老?
老年癡呆症十分普遍,統計約每十名65歲以上老人便有一名。 隨著人口增加和老化,對社會是一個嚴重問題,若有藥能延緩大腦衰退,絕對是十分好消息。 能降血脂和擴張血管 (因而降血壓),便能減低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有這效能的東西,若是沒副作用的天然食物,必能賣個盆滿鉢滿。 至於若可增強記憶,我也必定立刻天天進食。
問題是,銀杏真的有以上功效嗎?有甚麼証據?
看看歷史,中醫認為銀杏的果實(白果),功效是斂肺定喘、止帶(女性白帶)縮尿,而銀杏葉用於斂肺平喘、活血止痛。 在七十年代初,德國藥廠Schwabe從銀杏葉提鍊出有效原素EGB761,用作治療血液不流暢毛病(不知這念頭是否來自中醫所理解的「活血止痛」),慢慢這EGB761被更多人服用,不少小型研究發現它可能改善腦血流,故推想可能改善智力和有其他用處。 到九十年代,隨著健康食療的潮流興起,它亦被推銷成對正常人有提神醒腦作用的健康食物。 在97年一個由藥廠自己做的研究,指EGB761或可穩定或改善老人癡呆病。 自此之後,銀杏的好處,可謂深入民心,我亦被很多病人問及應否買來食用。
直到2002年,美國「國家老年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ging) 出了一份大型研究,結論是EGB761對正常人的智力和記性沒有任何改善 (2) 。 可是,這些研究是不會有人去宣傳的。相反,不同藥廠所生產各式各樣的銀杏葉精華素從來不以「藥物」來定位,固能避免醫藥監管局對「藥物」科研證據的嚴苛要求; 而銀杏葉精華素以補健食品的宣傳從未停止,故仍廣泛被認為有以上的療效。 近年來有更多政府資助的大型報告書,指出現時未有證據證明銀杏葉的EGB761成份,能減低老年人癡呆的發生(3),亦未能減慢智力退化(4),也未能降低血壓和減低高血壓發生(5)。 若各位有興趣想知現今科學界對銀杏的研究總結,可看美國「國立輔助和另類醫療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NCCAM) 所刊登的結論(6)。
請各位不要誤會,我不是說傳統草藥銀杏葉和白果沒有療效,中醫也用了這藥很久。 正確說法是:以往由藥廠所做,指EGB761預防老人癡呆、改善記憶、降血壓和預防高血壓的「疑似療效」,已被更近期、更大型、政府資助、沒有利益衝突的臨牀研究所推翻,而這些結論是在2010年7月作最後的更新 (我並不排除未來有更新的研究會否定這結論),故我建議現時不必花錢去買了。 銀杏葉和白果真正的療效是否如中醫所了解,或有其他功能,則要再作研究探討了。
現今很多健康食品,宣傳時都會提到某某大學的研究,然後簡單地說這食品對甚麼有效。 網上也有很多有關健康的資訊。 但我們要小心,很多時那些研究是以動物 (最多是白鼠)作對象,其作用於人可能不同。 任何用於人類的藥物食品,其作用必是以人為研究基礎才可被接受。 甚至是在人身上進行的臨牀研究,也要知道到底是誰資助的研究,有沒有利益關係,病人的數目多少,有否以正確的隨機方法分配病人,研究方法設計理想嗎等等。 同樣是科研報告,個別專家的個人意見、生理指標的改變是被列為第五級 (亦即最低等)的證據等級(Level of Evidence),設計良好的隨機對照比較才是第一等(最可信)的研究。 很多時做得好的研究也會出現不一致的結論,那時便要把眾多報告結合一起作「系統性綜論」(Systematic Review) 或「統合分析」(Meta-analysis), 找出事實的真相。
可能讀者會覺得,那裏有精神和時間去作這樣詳細的探討呢? 的確無可能和不必要,這些醫學文獻跟本不是給未受醫學訓練的一般讀者看的。 很多時各位有些毛病,想找食療來解決,又不知食療有用嗎? 有沒有現成有效方法和藥物? 各位總可去找你信得過的家庭醫生去問一問,若他未有即時的答覆,也可代你去查看一番,和找出辦法治理你的問題。
註:
(1) 2010年9月17日蘋果日報,名采:半畝田
( 2) Solomon PR, Adams F, Silver A, et al. Ginkgo for memory enhancemen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2;288(7):835–840.
(3) DeKosky ST, Williamson JD, Fitzpatrick AL, et al. Ginkgo biloba for prevention of dement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8;300(19):2253–2262.
(4) Snitz BE, O'Meara ES, Carlson MC, et al. Ginkgo biloba for preventing cognitive decline in older adults: a randomized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9;302(24):2663–2670.
(5)Brinkley TE, Lovato JF, Arnold AM, et al. Effect of Ginkgo biloba on blood pressure and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in elderly men and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0;23(5):528–533.
(6) Google search「ginkgo fact sheet」或打入http://nccam.nih.gov/health/ginkgo/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羅漢果對糖尿病病人是否有好處?
羅漢果 :Siraitia grosvenori
別名:假苦瓜、拉漢果、金不換或神仙果等。
來源:葫蘆科植物羅漢果的果實,原產中國的廣西、廣東、海南、湖南、江西等省的熱帶、亞熱帶山區。
性味:味甘、酸,性涼。
歸經:肺、脾、肝、腎、大腸經。
功效 : 潤肺、清熱、消暑、生津、止咳、潤腸 。
主治: 肺熱或肺燥咳嗽,百日咳、扁桃體炎、咽喉炎、哮喘、急性胃炎、血燥便秘及暑熱傷津口渴等 。
禁忌:肺寒及外感咳嗽者忌用,脾胃虛弱易腹瀉者不宜。
文獻選錄:《嶺南採藥錄》:“果實味甘,理痰火咳嗽,和精肉湯服之。”
中醫對糖尿病當然絕不陌生,早在《黃帝內經》中已提到「消渴」一病,與糖尿病很接近。中醫認為「消渴」病的成因,包括禀賦不足、五臟虛弱、精神刺激、情志 失調、過食肥甘、形體肥胖等,中醫對糖尿病不同階段亦有深刻的觀察。糖尿病是長期的病患,分早期、中期和後期,因為受損傷的內臟不同,病情也有極大分別。中醫從病況來分析,因早期病狀為口乾口渴,認為主要的病機為陰津虧耗、燥熱偏盛;中期因為病人易倦,唔夠氣力,病機為氣陰兩傷、脈絡瘀阻;而後期腎病及各內臟衰竭,病人虛弱,中醫則認為是陰損及陽,陰陽俱虛等。不知是否因為是南方的物產,傳統的中醫書甚少提及羅漢果,更沒有用羅漢果治糖尿病的處方。(歡迎讀者提出修正)
羅漢果可否治糖尿病呢?我個人意見是糖尿病人食用羅漢果,以其潤肺、清熱、消暑、生津功能,用來調理早期糖尿病時的陰津虧耗、燥熱偏盛較適合,但單靠它可能是不足夠。後期糖尿病的氣陰兩傷、脈絡瘀阻或陰損及陽,陰陽俱虛等則一定要配合其他藥了。中醫講求「辨証論治」,而不是西醫的「診病用藥」,故不會單見是糖尿病(而不分証型)和用一味羅漢果治療的。
很多時食療提到羅漢果治糖尿病,有理據否?有沒有科研來支持這做法呢?有,在老鼠和家兔實驗中,羅漢果的不同成份 (如羅漢果多醣 Siraitia grosvenorii polysaccharide 、 配糖體 Triterpene Glycosides) ,有減低餐後血糖的升副,和改善糖尿,膽固醇,血脂等指標。(本文下部有引用,請參考)。不過我找不到以病人作為研究的記錄,任何藥物作用,一定要以病人療效為唯一標準。讀者若知到有可靠的文獻,請多多提點。
所以若有糖尿病人想用羅漢果治糖尿病,實際的建議是:找醫生確診是糖尿病,驗血 ( 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 1 C、高和低密度 膽固醇、三酸甘油酯 Triglyceride、肝、腎 功能),繼續食醫生一向所處方的糖尿藥,可試加上服用羅漢果的湯水,天天飲用。最好是每日自我測驗血糖(即拮手指),大約十週後再在同一化驗所驗血作對比。在這過程中,如有血糖低之象hypoglycaemia(頭暈、易餓、心跳、手震、出冷汗),或有任何不適,立刻找醫生跟進。不過要知到,假如西醫沒有加重了糖尿藥,病人也沒有明顯的多做運動或戒口節食,只是單單加上用羅漢果治糖尿病,若間中出現血糖低之情況,這可能是羅漢果的降血糖功效。抽血確定後,可能有減用糖尿藥的空間。現時未有單單用羅漢果治糖尿病的證據 。
食療治病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希望做科研的人多多努力以赴。
1 ) Exp Diabetes Res. 2007;2007:67435.
Effect of Siraitia grosvenorii polysaccharide on glucose and lipid of diabetic rabbits induced by feeding high fat/high sucrose chow.
Lin GP, Jiang T, Hu XB, Qiao XH, Tuo QH.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Hunan, China. linguo098@yahoo.com
Abstract
The Siraitia grosvenorii polysaccharide (SGP) from the 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GP on diabetic rabbits induced by feeding high fat/high sucrose chow were studied.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SGP for 4 weeks,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plasma insulin levels (INS), plasma total cholesterol (TC), triglyceride (TG), and HDL-C were assay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ministration of SGP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plasma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and glucose levels; and increase HDL-C levels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antihyperglycaemic effect of SGP at dose of 100 mg.kg(-1) bw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 three dosage groups. Furthermore, SGP could restore the blood lipid levels of diabetic rabbits (P<.05).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SGP not only ameliorates the lipid disorder, but also lowers plasma glucose levels. So SGP have obvious glucose-lowering effect on hyperglycaemic rabbits induced by feeding high fat/high sucrose chow, 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amelioration of lipid metabolism and restoring the blood lipid levels of hyperglycaemic rabbits.
2 ) Triterpene Glycosides of Siraitia grosvenori Inhibit Rat Intestinal Maltase and Suppress the Rise in Blood Glucose Level after a Singl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altose in Rats
J. Agric. Food Chem., 2005, 53 (8), pp 2941–2946
DOI: 10.1021/jf0478105
Publication Date (Web): March 25, 2005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bstract
The effect of the crude extract from Siraitia grosvenori Swingle (SG-ex) on the postprandial rise in blood glucose level was investigated. The increase in plasma glucose level in response to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altose was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in rats when SG-ex was given orally 3 min before the maltose administration. There was, however, no effect when glucose was administered instead, suggesting that the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 of SG-ex is elicited by inhibition of maltase in the small intestinal epithelium. In vitro, SG-ex inhibited rat small intestinal maltase. Similar effects were also observed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 when the concentrate of the sweet elements (triterpene glycosides) prepared from SG-ex was used. Furthermore, the main sweet element of SG-ex, mogroside V, and some minor elements such as mogroside IV, siamenoside I, and mogroside III also exhibited maltase inhibitory effect with IC50 values of 14, 12, 10, and 1.6 mM,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G-ex exerts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s in rats by inhibiting maltase activity and that these effects are at least partially exerted by its sweet elements, triterpene glycosides.
3 ) Efficacy Study on Siraitia Grosvenori Powder and its Extractson Reducing Blood Glucose in Diabetic Rabbits[J];Food Science;2003-1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Siraitia grosvenori powder and its extracts on blood glucose in normal and diabetic mice. Methods: Normal mice and alloxan-induced diabetic mice were fed Siraitia grosvenori powder and its extracts at dosage of0.5、1.0、3.0g/kg·bw respectively for 30d. 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of diabetic mice and normal mice were assayed. Results: Siraitia grosvenori powder and its extracts had no effect on the weight, blood glucoseand oral glucose tolerance of normal mice. Siraitia grosvenori powder at dose of 3.0g/kg·bw and Siraitia grosvenori extracts at dose of 0.5~1.0g/kg·bw could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glucose of 30min in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in diabetic mice. Further more the hypoglycemic effect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ose of Siraitia grosvenoriextracts, but the increase of dose of Siraitia grosvenori powder showed better blood glucose-lowering effect increased. Conclusion:Siraitia grosvenori powder and its extracts had anti-diabetic preventive activity.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2009-08-21 以科學方法查證中醫理論
在這經絡系統裏,運行的是經氣,像鐵路的火車班次一樣,中醫連經氣運行的路線和時間也清楚記載。除了傳統穴位,近數十年來多了很多新的穴位,如頭針、耳針、舌針,另在傳統的補瀉手法上,更用了電極、激光等來刺激穴位,而針灸治療,亦從中國擴展到歐美很多的地方。
雖 然如此,但對針灸(和某程度對中醫藥),仍然不少人抱懷疑態度。若曾體會到針灸治療效果的人,自然深信不移,懷疑者則嗤之以鼻,認為療效只是心理作用 Placebo Effect。那麼誰是誰錯呢?中醫學的形成,是建基於古時醫家多年來觀察人的身體、病況、累積治病的經驗,再加上哲學角度去分析,理解而成的。
針刺具療效
哲學理念很難以科學角度來評論對錯,但可以被觀察的生理情況、病況及治病功效應是可以被驗正和統計的。正確的態度,是以科學的方法,去查看中醫的理論,治病的經驗和所宣稱的療效,幸運地,每年都有學者去做這樣的研究調查。
2007 年一份大型報告便搜集和總結了2000年至2005年間,眾多有關針刺療效文獻,而且與2000年以前的同類大型報告作比較,發現在二十六種疾病中,有十 三種病累積了更多的針刺療效經驗,當中有更多數據去證實針灸有療效的病有七種,可惜另外六種病是多了數據去否定針灸療效,而結論是:「現有更多的臨牀證據 是指向針刺對某類病是有效的」。(Am J Chin Med 35(1): 21-5)。
在2003年世衛組織發表了報告,提出了一系列 的病況,是針灸被證明有療效的,主要是肌肉骨骼痛證(包括:頭痛、面痛、頸痛、肩痛、手肘痛、腰痛、膝痛),內臟病痛(如胃痛、膽石痛、婦女經痛、腎石 痛),而非痛證有作嘔、電療化療後遺症、甚至抑鬱病等(WHO 2003 Section 3)。
至於被證實針刺有療效的病,亦有研究去比 較它與物理治療或藥物等的效果,發現大家療效相若,而且加起來更加好。現今不少物理治療師也用上針灸來輔助傳統的物理治療法,希望有一日能在信報讀到他們 的經驗。不過,要指出的是,負責搜集分析和評估重要臨牀測試的Cochrane Library則指出,整體上現今仍缺乏好的針灸療效研究,去證明其功效。
除了針灸療效的研究,還有不少科研是嘗試解釋針灸的功用。從世衛 的針灸療效報告中,可見到被西方接納的療效,是集中於治療各類痛證,很多科研亦是去解釋 針灸止痛的機制。自1962年起,腦神經科學家便提出一個「疼痛-關卡」理論Gate-Control Theory of Pain,大意是當身體受傷,患處的痛神經立刻把信息傳到腦裏,人們才感到痛,但這信息傳送是經過不少關卡,這關卡可使這信息的強弱改變,從而使疼痛的感 覺增加或減少。
針灸可止痛
當 針灸止痛傳到西方,科學家亦以這理論來解釋其功效,之後更發現,針灸能刺激身體釋放出自然的止痛物質Endorphins,而近年來用「功能性磁力共震 鏡」(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更可見到當施行針刺時,腦丘(Thalamus)和附近腦組織的活躍程度被抑制,這或許可以部分地解釋針刺止痛的機制。隨遠處的效果, 針刺也提升了施針範圍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的濃度,使局部的血流增加,改善了發炎和缺氧情形。
針灸是一個很大亦很有趣的課 題,中醫累積了很多經驗,不單是止痛,更用來治療各類病痛。這療效和經驗,有多少是確實的有用,有多少只是病人心理作用,和治療者的主觀願望呢?針灸治療 要使更多人接受,還是需要做更多和質數好的臨牀實驗,以扎實的數據,去說服保守和多慮的西方的醫學界,才能帶來醫學的進步,使病人的得益。
http://chi-med.blogspot.com/
很多謝《信報》給我機會,讓我嘗試以淺白易明的文字和現代醫學的角度,來介紹這歷史悠久的中醫學。不知不覺,寫了「中醫西說」已有一年多,暫時要與讀者說再見了,祝各位身心健康。我會把過往的文章放在Blog上,有興趣請多多指教。
【列印文章】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2009-08-14 穴位經絡的現代研究
循經感 傳現象是對一些反應特別敏感的人,在他們的穴位落針、或按壓、或用上脈衝電,他們會感到一種如酸、麻、脹、蟻走等感受,並且這感覺會沿着固定的線路擴散。 把這線路描繪下來,據說與古書中的經絡圖的線路是一致的,這現象就是經絡感傳現象,可惜外國沒有相同的實驗來印證,而這感覺只是主觀感受,難被客觀證明。
一 個證明經絡方法,是以皮膚的電阻測定法,首先用直流電阻測定儀,能發現手腳的不同位置,有一系列的點,其電阻是低於其他位置,這些點的連線亦與古代經絡圈 路線接近。另外,有些研究用了放射性同位素來證明經絡,方法是在健康人的穴位注入放射性同位素,再用特別的相機去記錄這同位素的流動路徑,結果發現放射性 同位素所顯示的軌迹,與古代的經脈大致吻合。
經緯線
很可惜,這些研究都是指向有經絡穴位的「現象」,而不等於有經絡穴位的客觀存在。打個比喻,你看電視、聽收音機,你明明是看到和聽到人的影像和聲音,但這並不等於有人坐在電視機裏面,你見的只是一個「現象」而不是實體。
同樣,在身體某處按按擦擦,有些感覺傳來傳去,有些治療效果,並不一定等於有穴位和經絡的結構或實體存在。
近數十年來,人體的解剖學大有進展,微細解剖學用了電子顯微鏡,身體裏大大細細的結構也看得清楚,事實就是,到今日未找到經絡和穴位的具體解剖結構,亦即未有證明它們是客觀存在。
希 望讀者分清楚,我並不是說針灸和經絡穴位這觀念「無」臨牀用處,有用或無用需待臨牀測試,一些治療效果已經被證實了,但身體裏有無一個結構和組織,叫做穴 位和經絡呢?當然不能排除將來有更新的發現,但暫時是沒有的。有學者認為,身體的經絡系統,有如地圖上的經緯線(即是一種有實用價值的觀念),但若你嘗試 用剷子去挖它出來,便是瘋子一名。
在這理解下,西方學者對經絡的看法,多從已知的神經系統、血管和淋巴系統來解釋。有人指出,十二經脈與外 周的神經關係密切,如手太陰肺經循行線與肌皮神經的外側束Anterior Branch of Musculo-Cutaneous Nerve相近,手少陰心經與尺神神經Ulnar Nerve,手厥陰心包經與正中神經Median Nerve對稱等,甚至背部膀胱經的內側循行亦與交感神經干Sympathetic Nerve在體表的投影十分接近。另有學者指出,經脈循行路線與血管和淋巴系統的路線有多疊之處,尤其在手腳位置。
壓痛點
穴 位中除了十四條正經上的穴位,稱為「經穴」,另外有「奇穴」(或經外奇穴),是指有一定名稱及明確位置的穴位,但不在十四條正經上。還有所謂的「阿是 穴」,又稱「天應穴」,「不定穴」等,「阿是」之名出自唐代孫思邈《千金方》,意思是「這裡痛呀」,它們無固定位置名稱,是當醫師以手指壓著那位置時,病 人有疼痛感覺,作為針灸施術穴位。
有外國學者研究,認為近年流行的壓痛治療法(Trigger Point Therapy)中的壓痛點,有七成與中醫的穴位對稱.故相信中醫穴位的實質便是壓痛點,只不過是加上了陰陽五行的哲學,和用壓痛點治療內臟痛而已。
所有這些理論是合理的,因為神經系統、血管和淋巴系統已經能解釋中醫所理解的穴位經絡功能,即是聯絡臟腑、溝通肢竅和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至於中醫穴位的實質便是壓痛點,也與其理論的源頭(即古人自我按按來止痛)同一道理。
http://chi-med.blogspot.com/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2009-08-07 針灸和經絡學說
中醫治療時,除了用藥外,針灸佔極重要地位。用那些穴位、如何落針、用甚麼手法,背後的理論便是經絡學說。這學說是研究人體的經絡系統,包括生理作用、病理變化及與內臟的關係。西方醫學與中醫的交流上,針灸佔了很重要地位,對針灸經絡的科研比起草藥更多更早。
現 時在歐美等地也有很多針灸師、香港的物理治療師亦常用針灸,他們使用的是「現代針灸」,診斷、選穴位和所治療的病,多數為各類痛證,與「傳統中醫針灸」不 同。「傳統中醫針灸」是用傳統中醫的陰陽、五行等理論來診斷,選用穴位,而且加上補和瀉之手法,除治療痛證外,更治理五臟六腑的病。
經絡是什麼 ?《靈樞.經脈》提到「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又如《醫學入門.運氣》講「醫者不明經絡,猶人夜行無燭。」可見傳統中醫對經絡的重視。
皮肉筋骨結成一體
經 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絡這名詞的出現較「脈」為晚,經絡是對脈的進一步認識和分析。經,有路徑之意,為直行的主幹;絡,有網絡之意,是經脈分出的細 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於全身的系統。經脈和絡脈,使內部的五臟六腑,與外部的皮、肉、筋、骨和四肢百骸相互溝通,結成一體。
經絡 由經脈和絡脈組成,其中經脈包括了十二經脈(亦稱為正經),和奇經八脈。附屬於十二經脈的有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絡脈包括十五別絡,和再細分, 難以計數的浮絡和孫絡。因受古代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經絡也分陰陽,循行在肢體內側及胸腹部者屬陰經,循行於肢體外側及腰背部(太陽曬到的位置)屬陽經。
陰經陽經各六條,而每條有其聯繫的臟腑,陰經連內臟,陽經連六腑,左右對稱。而奇經共有八條,奇是指奇異,零餘,意思是指這八條經脈作用不同於十二條正經。奇經雖分陰陽,但與個別內臟無直接聯繫。
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分出的較大分支,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裏的支脈。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濡養筋肉骨節的體係,是附屬於十二經脈的筋膜系統。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絡脈之氣散布之所在。
別絡也是經脈較大的分支,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分別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總計十五條,稱為十五絡脈,分別以其發出處的命名。浮絡是循行於人體淺表部位,如皮膚表面,而常浮現的絡脈,孫 絡則是再細分,數不盡的絡脈。
讀 來像很複雜,但只要想像經絡好像香港的地鐵系統,只是多幾條路綫而已。地鐵有東鐵和西鐵,也有港島線和觀塘線及荃灣線,是主要的幹線,但不同的大站有分 支,如馬鞍山線、輕鐵等,是比較短的分支,某些站是大站,有連接的小巴巴士總站去接人。同樣,經絡系統中的穴位,有些重要的,有些多功能的,也有較少被用 到的,經脈、絡脈、浮絡和孫 絡也是主要和輔助幹線之分。
聯絡臟腑溝通肢竅
經 絡又有何生理功能,有何重要性,以致在《靈樞.經別》中提到「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 也。」?第一是聯絡臟腑,溝通肢竅。《靈樞.海論》提出「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及肉筋骨等組織 器官,便是依靠經絡系統來互通訊息,使彼此得到協調和統一,而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另一個重要功能,是如《靈樞.本藏》指出「經脈者,所以 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即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能將營養物質輸布全身各組織,發揮其如《靈樞.脈度》所指「內溉臟腑,外濡腠 理」,維持機體的生命。因經絡能「行氣血而營陰陽」,故衛氣也能隨絡脈而散在全身,發揮其抗御外邪,保衛身體的作用。
http://chi-med.blogspot.com/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2009-07-31 針灸起源
其他可能的理論包括針灸可能源自放血治病的做法。我國古代以及歐洲,都有在身體不同地方,放血治療不同症狀的經驗,慢慢積累並發展成為有療效針灸。其他學者認為,也許是當時普遍的紋身經驗,讓人們體驗針刺身體可得到的治療效果。
不 單止中國人,在公元前千五年埃及人也有近似十二條經線的描述,南非斑圖族人有抓劃身體來治病的傳統,愛斯基摩人也有類似針刺治病的做法,阿拉伯人用熱金屬 桿來灸耳治病等。隨著古時工藝的發展,針具亦從石針、骨針進化成青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等,到現時的不鏽鋼針。灸法的發展亦接近,生病時我們用暖水袋來 敷,以取得舒適的感覺,古人掌握了用火後,初以火烘,後發成樹枝施灸再到艾灸。
經絡學說
對於一些感覺特強的人,按中穴位後,有酸痹的感覺會向上和向下擴散到另一穴位,當這些穴位被串連起來,漸漸變成了穴位和經絡,再配合古人的陰陽、五行、內臟等哲學知識,而成了今日的經絡學說。
戰國時代開始逐漸成書的《內經》,包括《靈樞》和《素問》,是當時代的醫學巨著,當中講到的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精神、氣血是現在中醫的基本理論的基礎。《靈樞》又稱《針經》,是當時針灸醫學的總結,對經絡腧穴理論、刺灸方法和治療法則有完整的表述。
漢代的《難經》、三國時期曹翕的《曹氏灸經》和《十二經明堂偃人圖》、西晉著明針灸家皇甫謐撰成《針灸甲乙經》一書,全面論述了臟腑經學說,確定了三百四十九個腧穴的位置、主治、操作、針灸方法等,是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
到 北宋的針灸醫家王惟一還設計了工具銅人模型,外刻經絡腧穴,內置臟腑,作為教學和考試之用。在金元時期,子午流注針法興起,這是一種很特別的時間醫學,理 論是《內經》中天人相應、氣血流注和候氣逢時觀念,根據一日之中十二經氣血盛衰開合的時間,取用相應的值時開穴,加上手法去補或瀉,來調理臟腑氣血,達到 治療效果。
明代楊繼洲是針灸名醫,世代從醫,他蒐集了歷代針灸文獻,結合實踐,以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為基礎,編成《針灸大成》十卷,主張「治法因乎人,不因乎數」,「變通隨乎症,不隨乎法」,體現了辯證治病思想,而這書被列入《四庫全書》。
傳出西方
到 清時初期,吳謙等撰《醫宗金鑒》,其中《刺灸心法要訣》是清朝太醫院醫學生必修內容。可惜清代後期,以「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為理由,禁止太醫院用 針灸治病,而民國時期政府更下令廢止中醫,但民間仍廣泛流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十分重視中醫學,更成立針灸療法實驗所,即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 的前身。
早在公元六世紀,針灸已傳到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地,在十六世紀則經葡萄牙傳教士而傳到歐洲。最能令西方對針灸生興趣的事,反而是在 1971年7月下旬,一位叫占士羅斯頓(James Reston),屬紐約時報的記者的個人經驗和報道。因要報道中美建交,他跟從基辛格到北京去,但突然患上急性盲腸炎,在局部麻醉下,接受了盲腸切除手 術。手術後第二日晚上,他胃部脹痛,一位叫李春源的針灸醫師在他雙膝部和右肘部用了三針,加上肚上用灸條,結果二十分鐘後症狀全消。
在7月 26日,羅斯頓在紐約時報記載了這事,自此引起美國人對針灸的興趣。美國國立針灸學會開始向美國人介紹針灸,在1972年首間被認可的針灸止痛中心在加利 福尼亞大學成立。自此西方對針灸作了很多的研究,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了報告書,列舉了一些「疾病、症狀或病況」,針灸是被證明有臨床治 療效果的,日後向讀者再談。
http://chi-med.blogspot.com/
【列印文章】
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2009-07-24 五行相生相尅
「五行相生」的「生」,即資生、助長、促進,意思指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界的物質,有互相資生、 助長、促進的關係。例如「木生火」,即從樹木中可擦出火花,「火生土」即大火後很多東西都變成焦土,「土生金」即從礦石泥土提煉出的金屬,「金生水」即是 從金屬中見到凝結的露水。「水生木」明顯是水用來灌溉使樹木成長。這「相生」的關係又以「母子」來形容,「木生火」即木是火之母,火是木之子,如此類推。
相乘相侮相及
「五行相剋」,即五行之間存在克制、抑制、制約之意。「水剋火」大家都明白,水能撲滅火,「火剋金」即大火可把金屬燒熔,「金剋木」即金屬斧頭來伐木,「木剋土」即樹木吸收泥土在上面生長,「土剋水」即泥土把水吸收。
五 行之間的正常關係是「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而在一些不正常的情形下,五行的關係變成「相乘」,即過度的克制,或「相侮」,即反向克制,和「相及」,即五 行中任何兩行互相連累,由正常變成不正常。看來五行的關係很複雜,但也可以簡單地說,任何一行與其他四行的關係密切,互相影響。
說回中醫 學,古代醫學家思考的方法也必受那時代的哲學影響,而用五行的觀念去理解人體內部的結構和生病時的變化等。中醫相信因肝有木的特性,故肝屬木,而心屬火, 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人體五臟運行的生理關係,也有五行「相生」「相剋」,發病時有「相乘」「相侮」「相及」等特性。因此,從診病斷證到治療用藥時, 也利用這五行規律來指導方向。
例如中醫觀察到肝有病時,例如肝氣不流暢,腸胃功能也受影響,便用五行的「木旺乘土」來形容,即肝木太過旺盛 而欺壓脾土,或例如「水不涵木」,即腎水不足夠,不能涵養肝木,因腎病而造成肝也病了。西方醫學對各內臟的互動也不陌生,如肝炎肝硬化時的腸胃症狀,心臟 發病時會氣促等,只是沒有用哲學理念來串起來。
五行也有指導治療的作用,用「五行相生」的概念來治療落藥,例如肝的陰血不足,除直接補肝木外,因水生木,還可以補腎水來促進肝木的生長,又例如「培土生金法」,即通過壯健脾土來補肺金,使肺氣得到補充。
虛補母實瀉子
用 「母子」的概念,則有「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則,意思是對臟腑的虛證,不但要補本臟腑,還要補其母臟;而治療實證時,不單要瀉本臟腑,還要瀉其子 臟。一系列的治法,例如滋水涵木,益火補土,金水相生,培土制水,瀉南補北等等,因而產生。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要使中醫藥「治療標準化」是如此困難的,因為 就如診斷一樣,治療方法也可五花八門,要作客觀化的比較,看看那個優勝,非常困難。
作為學西醫的,如何看這些五行學說呢?西方醫學理解人體 中也有類似的「相生相剋」情況,稱為生理平衡(Homeostasis),例如腦垂體(Pituitary Gland)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荷爾蒙」(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便對甲狀腺(Thyroid gland))有「相生」的作用,促使甲狀腺生長和分泌甲狀腺激素(Thyroxine),但甲狀腺激素則反過來「相剋」克制腦垂體,來減少「促甲狀腺激 素荷爾蒙」的分泌,來達到動態平衡,這與五行中互動的動態平行相似。
不過,「五行學說」是古代的哲學思想,科學上沒有對錯。心、肝、脾、肺 和腎的客觀生理功能,是否與木、火、土、金、水這五行的特質接近或一樣,是醫學和科學領域,對錯應是研究探討來判斷。西醫的過分專科,把人的內臟切割成一 個個器官來治療,忘記了它們之間的緊密關係;中醫的五行學說,正好提醒我們五臟六腑是緊密關連的。 http://chi-med.blogspot.com/
【列印文章】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2009-07-17 陰陽與生活
陰 陽概念起源於「易經」的八卦和六十四卦,之後人們用陰陽來解釋自然界的現象。例如公元前 780 年有地震,周幽王的大臣說陽伏而不出,陰迫而不能蒸,干是有地震。可以說陰陽是古時的科學思想,到春秋時期醫家們將陰陽的思維用於醫學之上,直到現在,仍 是中醫學中極重要的基礎。
甚麼是陰陽?教科書中的定義,「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既可以標示相互對立的事物或現象,又可以標示同一事物內部對立着的兩個方面。」(上海科技出版社 p.14。)
用 常人看得明的文字來說,很多的現象都可簡單地分成兩邊,例如光暗可分成「光」和「暗」,溫度可分成「熱」和「凍」,時間可分成「日」和「夜」,方向可分成 「左」和「右」,位置可分「上」和「下」等。這些「上下」,「熱涼」,「光暗」等屬性,既是彼此關聯,如沒有「上」便沒有「下」,沒有「光」便沒有 「暗」;但又是相反或對立,如「左」是「右」的對立,「光」是「暗」的相反等:而陰陽則是這一切屬性的抽象概括。
健康狀態
陰 陽不是一件客觀存在的東西,只是一個觀念,來代表、形容一些現象。在空間、方位來說,陽表示「上、外、左、南、天」,而陰則代表「下、內、右、北、地」。 時間季節,陽代表「晝、春天、夏季」,而陰則代表「夜、秋、冬」,溫度濕度陽代表「溫、熱、乾燥」,而陰則代表「寒涼、濕潤」,在事物運動狀態陽則表示 「上升、動、興奮、亢進」,而陰則表示「下降、靜、抑制、衰退」。
在哲學上陰陽的關係很複雜,包括陰陽交感、對立制約、消長平衡、相互轉化、互根互用等,而中醫則用這些理論來解釋人體複雜的生理、病理和藥理現象。
對一般讀者來說,以陰陽來理解身體組織結構,陽代表「上、體表、背、四肢外側」,而陰代表「下、體內、胸腹、四肢內側」,在生命活動表現上,陽代表「溫、熱、推動、興奮、升發」而陰代表「涼、寧靜、抑制、沉降」。
中醫學相信,「陰陽平衡」是健康的狀態,任何病的發生,也是因為失去了這平衡,而治療的目的,就是使身體從「陰陽失衡」的情況,回復到「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況。
邏 輯上「陰陽失調」可分成太多或不足夠的陰或陽。「陽虛」時即陽所代表的「溫熱、推動、興奮、升發」不足夠,便相對有「陰盛」,即陰代表「涼、寧靜、抑制、 沉降」太多,一般有的症狀為怕凍、手足凍、面色恍白、人易疲倦、大便易溏薄、小便清長、脈虛、遲、弱等;而「陰虛」相對有「陽盛」時則見低熱、手足心熱、 午後漸熱、消瘦、睡中出汗、口燥咽乾、小便短赤、舌質紅、少苔、脈細、快、無力等。
「陰陽兩虛」是病人久病而見「陽虛」與「陰虛」同時出現。中國人常常提到「壯陽」和「滋陰」,即是在「陽氣」不足夠時以食物(或藥物)使「陽氣強壯」,或「陰氣」虛弱時滋潤補充,達到「陰陽平衡」。
治病必求於本
其他可能的「陰陽失調」有實質的「陽盛」和「陰盛」,多是指有不同類型的熱邪「陽邪」和「陰邪」侵犯,引起太多的「陽盛」或者「陰盛」症狀。
「治 病必求於本」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不過錯誤理解,認為「本」是「治標治本」中代表原因,根本的「本」。「治病必求於本」這句話,其實是出自古書《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而當中指的「本」便是指「陰陽」,意思是行醫的醫者必要了解病人的陰陽盛衰情形,來決定治療方法,治療目標便是「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態。
而作為一般讀者,知道陰陽所代表的意思,則已足夠了。更重要的是,把「陰陽平衡」這觀念用在生活之中,例如飲食要平衡、運動與休息要平衡、工作與娛樂要平衡,「活在當下」與「計劃未來」平衡等,才是健康之路。
http://chi-med.blogspot.com/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2009-07-10 血的多重功能
血 是由血細胞和血漿組合成。血漿成份約佔55%,而當中又有90%是水份,這水運載蛋白質(例如纖維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荷爾蒙、各種營養物質(如葡 萄糖、脂肪)、代謝產物(如二氧化碳)、維生素和無機鹽等。血細胞中又再細分為白血細胞、紅血細胞(血是紅色便是因為紅血細胞)和血小板。
對 於血的生成,中西醫的看法接近。中醫視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不過中醫理解的脾,是錯誤地加上了消化功能,若把「脾胃」更改為腸胃消化系統,腸胃為「氣 血生化之源」則更為正確。造血的一切原料,例如紅血球中的鐵質,必須從食物而來;血中運載的營養亦是從飲食而來,故腸胃實為「後天之本」。
骨髓造血
解 剖學的脾與血關係密切,是用來機械式過濾陳舊的紅血球和血中細菌,亦是免疫系統的重要器官,只是在胚胎時才製造紅血球。血中的淋巴細胞則是脾所製造的。心 只負責血的流動,和血的生成沒有關連。肝和血可說是分不開的,胚胎初期肝是造紅血球的主要器官,但出生後,肝用來拆毀血色素,產生凝血因子,製造血漿中的 蛋白質等。沒有凝血因子人便會流血而死,沒有白蛋白來「吸水」,血液中的水份會滲漏到身體組織而發生水腫。
肝也有過濾血液的作用,可調節血 液中各類營養。紅血球生成素是肝和腎產生的,它促使骨髓製造紅血球。腎本身沒有直接造血,但血壓的調節、血漿中電解質的濃度、血中水份比例、血中有害物質 的排泄,則是與腎的功能息息相關。肺主要是讓氧氣進入紅血球,和從血漿中取走溶化的二氧化碳,與血的生成無關。血中各荷爾蒙則是從內分泌系統而來。
產生血細胞的最重要的位置是骨髓,骨髓造血的原料當然來自飲食營養,造血快慢則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空氣氧份濃度、紅血球生成素、個體的健康情況等,這是以往中醫沒法知道的。
濡養滋潤
中 醫所理解的血的功能,如《素問.五臟生成篇》:「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是正確的,沒有血流到的器官便不能正常運作, 不過以往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血液最重要的功能是運載氧氣到全身組織,這是藉着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其次是運載營養物質和廢物(如碳氣、尿素、 乳酸等讓腎排出體外)。血液中的血細胞有抵抗外來感染的作用,血漿中的荷爾蒙是身體不同器官之間的信差等。
因中醫理解的血是以濡養滋潤為 主,故以面色紅潤、肌肉豐滿壯實、肌膚和毛光滑等,來反映血的足夠。相反,也可從面色的萎黃或白、肌膚乾燥、肢體麻木、運動不靈活等,去推斷濡養不足的血 虛。中醫的血虛可以包括西醫的貧血(血色素不足、紅細胞數目下降),但也包括血液中營養份缺乏、蛋白質低等其他重要成份的不足,故在中醫診斷你「血虛」之 際,而西醫又話冇「貧血」,這個情況時常發生的。
http://chi-med.blogspot.com/
【列印文章】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2009-07-03 血乃中焦之汁
相 對於氣,「血」是什麼就沒有爭論,就是身體內流動着的紅色液體,失血太多便會失去生命。血液在身體循環流動的血管道,中醫稱為「血府」,即血管,不過中醫 並沒有再細分動脈和靜脈。中醫的脈診是用動脈的跳動來輔助診斷,而在望診時會注意舌頭底面的靜脈,視乎其粗幼分支等,來診斷血瘀病。
心主血脈
血 是從哪裏來的呢?在《靈樞.決氣》:「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中焦指橫隔膜之下,肚臍以上的腹部,包括脾、胃、肝和膽;氣是谷氣,谷物食物的 精華養份;汁是食物中的汁液水份,全句的意思是「脾、胃、肝和膽負責從食物裏提取養份水份,變化成赤紅的血液。」因脾胃如此重要,故又稱為「氣血生化之 源」,或「後天之本」。
除脾胃之外,其他臟腑也與血有關,最重要的,有心臟。心主血脈,包括心有推動血液在體內循環不息的流動,另外使血成為紅色的血,如《侶山堂類辯》:「血乃中焦之汁,流溢於中以為精,奉心化赤而為血。」即說出心有參與血的組成,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也有「心生血」之說。
《素問.六節藏象論》中有「肝……其充在肝,以生血氣」,說明肝有造血之作用,而更重要的是貯藏和調節血量之功用,如《素問.五臟生成篇》:「故人臥血歸於肝。」王冰注釋時說到「肝藏血,心行之」。
腎在血的形成中亦有責任,腎中所藏的精,化生成為元氣,用途是推動脾胃、心臟等內臟的原動力,另外腎中的精,精與血可以互相轉化,故古人有「精血同源」之說。
肺攝清氣
血以食物營養和水份作其原料,在脾胃為主,配合心、肝、腎的作用而造成的。
當 血被生產後,血在身體循環不息的流動,也是要各腑臟的配合。心主血脈(即心的泵血推動),當然是最重要的,但肺的主氣,可呼吸,朝百脈也是必須的。沒有肺 來攝取自然界的清氣,生命也沒有了,而全身血液都會集於肺,才再輸送回全身,顯示肺在血循環之重要性。脾主統血,除了是造血的源,脾氣有統攝血之作用,避 免身體出現出血的病況。肝主藏血,主疏泄,肝的疏泄使全身氣機調暢,協助血的流動,肝藏血也有防止失血之用。
中醫既認為血是「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故血的功能亦與氣和汁有關。氣是從食物精華而來,在血中便是營氣,即血中營養,汁成了體內的津液水份,故血是用作營養和滋潤全身的臟腑組織。
《難 經.二十二難》提出「血主濡之」,《量岳全書.血證》說「故凡為七竅之靈,為四肢之用,為筋骨之和基,為肌肉之豐盛,以至滋臟腑、安神魂、潤顏色、充營 衛,津液得以通行,二陰得以調暢,凡形看所在,無非血之用也。」另血與精神狀態有關,故《靈樞.平人絕谷篇》「血脈和利,精神乃居」。
http://chi-med.blogspot.com/
【列印文章】
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2009-06-26 身體健康繫於正氣
人 為何會生病,尤其是感染性的疾病呢?在《素問.評熱病論篇》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中「邪」是指外來致病的原因,而「氣」則是「正氣」,即身體正常 機能及抗外邪能力。這是中醫學一個極重要觀念,就是個人身體虛弱在先,才會易於受感染,故在預防發病,或在治病時,都要照顧「正氣」。
扶正驅邪
在 防止外感風邪,有一條很出名的藥方,叫「玉屏風散」,出自《醫方類聚》,顧名思義,這方珍貴得像寶玉造的屏風一樣,可用來抵擋風寒,功效是益氣固表,即補 益身體的正氣,鞏固身體之表層,便不易感受外邪侵犯。治感染熱病時,中醫通常都用一些「清熱解毒」藥,而這些寒涼藥的副作用之一,是傷及脾胃的功能(即 「正氣」),故通常「中病即止」,意思是病好便停服,否則可能損傷脾胃正氣。
傳統上,西醫治療感染病時,若是細菌(bacteria)真菌 (fungus),便是獨孤一味地殺菌,背後的假設是入侵的菌死去,病人自己會復元。頂多是加些「支援治療」(supportive treatment),如補充電解水、退燒藥、物理治療、抽痰等。至於如何提高病人的復元能力,則可謂一籌莫展。若是病毒(virus)感染,就更加是處 於被動,因現今的抗病毒藥相對功能有限,很快亦出現抗藥性。
這裏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契機,中醫有很多經驗,來加強病人的復元能力。中醫的治病 原則是「扶正驅邪」,「扶」是幫助、提高,而「正」便是「正氣」,抗病和復元能力。「驅邪」方面,西醫的抗生素,抗菌藥似乎強過了中藥,但抗病毒則有得改 進,「扶正」從未合格,故中醫能在此有很大的貢獻,其背後的生物化學原理,更是十分值得西醫去探討。顧小培博士的文章有詳細說明,有興趣的讀者不容錯過。
元氣自腎
正氣中的「氣」是指功能、表現,但任何的功能活動都是有背後的物質基礎,這便是身體各類不同的氣(物質)。現代醫學並沒找到單一的物質可擁有「氣」的功能,但不難解釋各式各樣的「氣」。
最 重要的元氣是從腎而來,由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所共同化生而成,功能是推動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並調節五臟六腑、經絡的生理作用,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 力。大約整個內分泌系統,尤其是其中的生長荷爾蒙(growth hormone)、性荷爾蒙(sex hormone),腎上腺(adrenal gland)和自生神經系統(automatic nervous system)可代表了「元氣」。
宗氣是從水谷之氣和肺的清氣轉化而成,積聚於胸中,功能是「助肺可呼吸」和「助心行血」,即協助肺的呼吸功能,和為心推動血液循環。宗氣似與心臟的強弱、肺和氣管、負責胸部、腹部及橫膈膜肌肉的強弱,和這些器官的交感神經有關。
營氣是指有營養的物質,自然來自水谷精氣,它在血脈中流動,負責營養全身,現代化看是血液中各養份、蛋白、脂肪及糖份等。
衞氣是有衞護、保衞作用的物質,同是來自水谷精微,負責保持體溫、排汗和抵抗外邪入侵身體表面,與身體的發熱、排汗功能和免疫系統有關。
http://chi-med.blogspot.com/
【列印文章】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2009-06-12 氣的多重意思
在 中國古代哲學和醫學中的氣,更加有重要的意思。西漢的淮南王劉安和眾門客編著而成的《淮南子》一書,是一部齊集當時代思想和哲學的巨著,當中《淮南子.天 文訓》中提到,「積陽之熱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積陰之寒氣生水,水氣之精者為月。」可見當時人們相信自然界的水、火,日、月均是從氣的積聚而成。
世 界萬物都是由氣而形成的,當氣處於極細微、分散和流動的形態便是「無形」的氣;若這「無形」的氣凝聚集中,就變成看到摸到的,有形有質的實體,像蒸汽、濕 汽、水,和冰的改變一樣。不單是死物,在天地之間的生物,亦是由氣的變化而來,如《素問.天元紀大論》說「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包括人類的來源,如《管子.內業》說「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精是氣的精華部分,形是氣的凝聚,人亦是從氣而生化成的。
構成生命基礎
很 有趣的是,關於人類起源,在《舊約.創世記》二章七節,有與《管子.內業》極相近的記錄:「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地出其形),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天出其 精),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合此為人)」。現代化的說法,古代哲學中的氣,接近我們所稱的物理學中的粒子(Particle)。
這觀念影響 了古代中醫學的發展,認為「氣」亦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的基礎。人體的「氣」來源自先天的精氣(從父母生殖之精而來),出生後要不斷有水谷精氣(又稱谷 氣,即食物提供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和從自然界的清氣(即空氣中的氧氣)三者所結合,並在五臟六腑各施其職下,才能滋生成和充滿於身體不同部位,發揮 「氣」的功能。
人體內有不同的氣,最基本的為「元氣」(原氣),另有「宗氣」(唱歌講話大聲的喻為宗氣十足),「營氣」(營養滋潤作用)和 「衛氣」(衛有衛護、保衛之意),這「氣」是指物質、元素,不斷在體內流動。一般提及的「氣血」,我認為當中的「氣」是指與血一同流動的營氣和衛氣。各種 不同的「氣」如何構成和推動人體各類生理活動,以後再詳細介紹。
另外有臟腑之氣,和經絡之氣。臟腑之氣,例如肺氣、脾氣、胃氣,這「氣」是指那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狀態。例如肺氣不足夠,便見氣喘說話細聲,而脾胃氣不足便有消化不良肚瀉之症狀。不過胃氣也可指從胃逆流而上的氣,脾氣通俗用法與暴躁、怒氣一樣意思。
正氣與邪氣
經絡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如《靈樞.本藏》「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故經脈之氣是指有用的精微物質。針灸理論中,有「得氣」一名詞,這氣是指當針刺中經絡穴位的麻痹感覺,與精微物質的氣沒有聯繫。
身體中有生理作用,有抗病能力者,都統稱為「正氣」,如「元氣」、「營氣」和「衛氣」。
與「正氣」相反的有「邪氣」,如春天的濕氣,夏天的暑氣,冬季之寒氣等,是春天、夏天或冬天裏有可能引起濕病、暑病和冷到的致病因素,如不同種類型的細菌病毒等。
治病用藥時,每種藥均被分成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物作用,叫作「四氣」,這「氣」可解作藥的功能或性質,又不同於前面之「氣」。
在中醫學裏,「氣」這名詞具多種不同意思,把中醫現代化的一步,可能便是需要把這些不同的意思的氣解釋清楚。
http://chi-med.blogspot.com/
【列印文章】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2009-06-05 兩精相搏謂之神
在 古代哲學裏,「神」被用作代表自然界萬千變化中的內在規律和法則,或背後的動力,如在《荀子.天論》中所提到,「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 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淮南子.泰訓篇》也說到:「其生物也,莫見其所養而物長,其殺物也,莫見其所喪而物亡,此之謂神明。」古人見世上各生物的生 老病死,既奧妙亦有規律,背後冥冥中有一股超乎人類的力量,便以「神」或「神明」稱之。
生命外在表現
這 觀念自然地也影響了古代醫家對人體的理解,「神」在中醫裏也是極重要,在不同的地方,也提到「神」,不過意義也不盡相同。明顯例子,是「心藏神」中的 「神」。心被視為「君主之官」的其中主因,便是因為心負責收藏神,如《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明代名醫張介賓在《類經.臟象 類》解釋:「心為一身之君主,稟虛靈而含造化,具一理而應萬機,臟腑百骸,唯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意思是心中有神,而這「神」便 是人體的一切心理和生理活動背後的主宰。
神既是人生命內在的主宰,亦必有外在的表現,在很多醫書中,「神」一字亦代表一切生命的外在表現, 是可被觀察到和衡量的。在《景岳全書.傳忠錄.神氣存亡論》說「善乎神之為義,此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目光精彩,言語清亮,神思不亂……以其形之神 在也。若目暗睛迷,形贏色敗,……或無邪而言語失倫……以其形之神去也。」
張景岳提出了根據病人面目表情、言語氣息、形態動靜等等,來望 「神」的情況,所謂「色之有神」、「聲之有神」、「脈貴有神」,這些「神」均是可被觀察的表徵。在《素問.移精變氣論》中講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其 中的「神」也是這意思,是生命力盛衰的外在表現,醫者衡量這「神」的情況而去判斷病人病況輕重和預測未來發展。
後天之精滋養
除 了「得神」和「失神」之外,中醫還有一稱「假神」,即垂危重病者,突然表現得精神轉佳、目光明亮、言語不休、食欲突然增強。中醫認為這是一種「迴光反 照」、「殘燈復明」現象,是病人臨死時身體的特別反應。西醫檢查病人時,也十分注意病人的整體狀態 general condition,不過沒有一個特別名稱而已。
神,作為生命內的主宰,從那裏來呢?《靈樞.本神篇》講到「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 神」,神是從父母所授與的「先天之精」而來,更加要「後天之精」來不斷滋養,故《靈樞.平人絕谷篇》又講,「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簡單地說,「神」在 中醫裏代表了內裏生命力,和外在的健康狀態。
不過,日常用語中的「神」,如「神志」、「神態」、「精神」、「精神病」、俗語的「神經病」等,都是比較狹義的指我們腦部的意識思想、思維等。
http://chi-med.blogspot.com/
【列印文章】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2009-05-29 「精」與「神」
不 論中西醫,看病人時也十分重視病人的「精神」狀態,尤其是小朋友、嬰兒,望一眼,若「精精神神」,通常便是小問題,若病人「無厘精神」的話,行醫的則要 「打醒十二分精神」,因為「精神差」可代表重病。「精神」時常一齊提起,代表大腦的活動水平和思維的活躍程度,但中醫學裏「精」與「神」是有不同意義的。
先天媾合
「精」一字是「米」加上「青」,「米」是中國人的主糧,是必須和至重要的,「青」字為「精」一字幫助發音,而本身有綠色、嫩之意。「青」是「生」字放在井〈月〉之上,如綠色植物生長在井邊之意。而「精」有真髓、精華、要素的意思。
古 時中醫的思想,是與當時代的哲學分不開的,那時的想法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氣」所構成的,如春秋戰國時莊周在《莊子.知北游》中提到,「通天下一氣 耳」。而「精」則是「氣」的精粹,亦是生命的來源,如《管子.內業》講到:「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在中醫學的理解中,「精」有不 同解釋,包括是世界上所有氣的精華,也指人體當中的精華,和狹義指腎中所收藏的精和精液。
當「精」被解作人體的精華物質時(廣泛地包括氣、 血、津液),其作用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長、發育、生殖和抵抗外邪。在醫書中,精有「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之分,「先天之精」是從父母而來的生殖之 精,在《靈樞.經脈》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可見男女兩性之精媾合,便形成這先天之精,化生成胚胎,再長大發育而成有五臟六腑和經脈氣 血的胎兒;而在人出生之後,這「先天之精」仍不斷滋生,轉化成人體的氣,去推動臟腑的活動功能。
後天滋養
從 現代角度解釋,「先天之精」可以是指男女人體內,性系統中的精子(Sperm)和女子卵巢中的卵子(Egg),當精子與卵子成功結合,便有新組成的遺傳訊 息 DNA,當 DNA 的遺傳訊息轉錄成 RNA 分子,再從 RNA 釋譯成各色各樣的蛋白質,從而指揮人類細胞分製、成長、發育和變化,可說是 DNA 才是真真正正的「先天之精」。
不過「先天之精」DNA 的一切功能,也要有「後天之精」來協助,不斷的滋養和補充,而「後天之精」則是從五臟六腑所化生出來的精氣。現代的說法,「後天之精」是人體生命中的重要 生物成分,如核酸、蛋白質、脂類、糖類和各類內分泌荷爾等。那「後天之精」的原料又從何而來呢?當然是從食物中的營養而來,中醫稱為「水谷之精」。
簡單地說,「先天之精」代表精子和卵子(及遺傳信息 DNA),結合後的新生命和其生長變化的生命力,人體從食物所得的營養「水谷之精」,再經五臟六腑而化生的精華物質「後天之精」,不斷與「先天之精」的生命力互相滋生,使個體健康成長。
http://chi-med.blogspot.com/
趙安慈
【列印文章】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still discussing and talking....
多謝你的回覆,由於會有外遊,簡覆如下︰
為了簡化起見,我用A代替中醫的腎,x代替西醫的 kidney。
許︰根據內經,A的「定義」包括了1,2,3,4,5項特徵,A不等於x。
趙︰x只有1和2兩項特徵,而 x的中文翻譯就是A,所以A只能含有1和2兩項特徵。如果不是這樣,你就是犯錯。
許︰怎麼可能,我這樣用A已用了二千年,我怎樣定義關你 什麼事?
趙︰怎麼不關我事,在我的認識之中,A就是x,你認為A具有1,2,3,4,5項特徵,你要提出證據。
許︰你搞 錯了,根據我們的體系,我們如此定義A,而且這樣用了很長的日子,用的時候也沒出現問題,大家都能了解這樣的定義,請記住,這是定義,如果你上過基礎哲學 課,應知道定義是什麼,在一個體系之中,大家同意了一些基本語詞的定義,才能進行之後的討論。
趙︰我認識你的體系,你的體系中A就是x, 你說A不等於x,就是你的錯。
許︰我相信我已經解得很清楚了,在我們的體系中,只有A沒有x,我們很清楚A具有1,2,3,4,5項特 徵,使用上也沒有問題(歷代和現代的中醫可以作證)。在你的體系中,只有x没有A,那麼你繼續用你的x,這叫並行而不悖。
趙︰不成不 成,A就是x,是你搞錯了。
許︰我已經清楚我們的分歧,謝謝。我衷心的提出一個建議︰如果你用x代替A,去讀中醫的經典,在中醫這體系中 的很多討論,你將會不明所以,你也不能用中醫的理論去指導治病的。
(希望用以上的對話形式,令你了解問題所在。)
Dear Tong Wa,
Thanks for keep on writing, but I guess you are in a hurry for holiday, otherwise I am a bit disappointed with your answer.
Honestly I see you as a partner in seeking after the truth, I believe in something and you believe in the opposite, so let us examine the evidences of the opposing views and with an open mind, hopefully we can find the truth. I do not see us debating or arguing for the sake of winning, but we do our duty to examine all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ther side and defend ourselves, so your part is to tell me what are my mistakes , my blind spots and why you think my reasons do not make sense.
I guess you are in the fifth year of your study, you should be able to pose a stronger argument against my idea. If you have read carefully my articles 15/5/09打倒昨日的我 and 29/01/2010 心非心 腎非腎 是其是 非其非, you will not write the above points, for I have thought of it already and point out the fallacy.
Your last correspondence is just a repetition of what your have previously said, there is no added value to our discussion except to expose your own blind spot, which I will expand later.
In the scientific world, one can always raise whatever new idea and challenge the old concept, (and to be encouraged so), but one must give robust arguments to substantiate one's view point, and be able to show why the old concept is not right with the new discovery. So far you have not said why I am wrong, you only said what you believe to be right, with reasons that I have dismissed.
Let me respond to your sayings one by one.
許︰希望用以上的對話形式,令你了解問題所在。
Well, start from the beginning, I know what the controversy is already.Previously i have written about your theory:
這理論是說古書如《黃帝內經》中的五臟,並不是指解剖可見,血淋淋實物的五臟 (簡稱「實體五臟」),例如中醫的心不是指「實體心」,中醫的肺不是指「實體肺」,如此類推。這理論認為傳統中醫的五臟是指身體的五個功能系統,有「功能系統心」、「功能系統肺」、「功能系統肝」、「功能系統脾」、「功能系統腎」。「功能系統心」不等於「實體心」、「功能系統腎」不等於「實體腎」等等。但這理論並未有談及六腑是否功能系統而已?
因此,在我以前的文章中,用西醫的生理解剖學角度去指出《黃帝內經》中功能系統五臟的錯,是混淆了概念。例如,用中醫的心去等於Heart, 中醫的腎去等同Kidney, 再用Heart, Kidney 等的現代生理去否定中醫的學說,是本人對中醫不明其義 。
許︰根據內經,A的「定義」包括了1,2,3,4,5項特徵,A不等於x。
Here is your muddled thought.
You cannot have a 「定義」without referring to the physical object, let me illustrate, for example :
[ 1 The sun gives us heat, 2 the sun spins round the earth, 3 the sun stores our energy 4 the sun is better than the moon, 5 the sun loves human ]
You can have a Sun 的「定義」 包括了1,2,3,4,5項特徵 , but the 「定義」itself is just a concept, a belief, it is still actually the physical existence of the sun doing the 1,2,3,4,5. You cannot say you are not referring to the physical existence of the sun yet there are 1,2,3,4,5項特徵 . Similarly you cannot say A不等於x .
The logical question should be 根據內經 what is A, and then 根據內經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A ?
According to 內經 and all other tcm canons, the physical 特徵 of A are the physical description of the organs. My supports are (quoting my 29/01/10 article, and as you have written 如 果你問我的根據,我說來自內經 :
《黃帝內經》 和古書是說什麼?
在《素問.五臟別論》中對「五臟六腑」有很生動的描寫, 「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
在 這段文字中,「腑」是「肉」字邊,「府」在右,「付」則是支付、移交、給予、傳遞,表示被稱為「六腑」的東西的功能是接受,傳送我們真正的食物。「胃,小 腸,大腸等」被稱為「六腑」,正正是因為傳統中醫相信「實體胃、實體小腸、實體大腸」這些有空腔,像管導,可把東西傳來傳去的內部器官,是負責傳導和轉化水谷食物(而不貯藏)。沒有人會相信這段文字中「水、谷、口、胃、腸」的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不是說實物的。
同樣,臟字是「肉」字邊,「藏」 字在右,是指藏於體內的東西,或這東西的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只有一個實在的器皿才能去收藏東西, 相對於有空腔的「六腑」,「心肝脾肺腎」是實心的器官,被稱為「五 臟」,也正正是因為傳統中醫相信這五個實心「實體器官」是負責收「藏」和化生精氣的器皿。明顯地,同一段下一句對「六腑」是以「實體器官」來形容,讀者又能想像到,同一段上一句古人對「五臟」和「六腑」有完全不 同的理解嗎?
古人受到時代條件的限制,但對五臟六腑的實體有頗準確的的描寫。
《靈樞.經水》篇:「若夫人尺之士,皮肉在此,……其死可解部而視之,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
《靈樞.脹論》說:「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膻中」即人體兩乳之間。
《素問.平人氣象論》提到 「虛裏,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醫貫.內經十二官. 形景圖說》對肺的解剖描述是:「喉下為肺,兩葉白瑩,謂之華蓋,以覆諸臟,虛如蜂窠,下無透竅,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
《難經.四十二難》:「肝重二斤四両,……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膽在肝之短葉間。」,或
《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府」解作所居之地。
《類證治裁》:「腎兩枚,附脊第十四椎。」
《醫貫》:「腎有二,精所居也, 生於脊膂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吋五分,形如豇豆,相並而曲 附於脊外。有黃脂包裹,裏白外黑,各有帶二條,上條繫於心包,下條過屏翳穴後趨脊骨。」
以上的描述與現代解剖十分接近。清代名醫王清任 的《醫林改錯》說,「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他甚至把五臟六腑用筆畫下來。 用這麼多的例子 ,是為了說明 從來《黃帝內經》和熟悉 《黃帝內經》 的古人所講所理解的五臟六腑是實物而不是抽象的功能系統。
許︰A不等於x
You are wrong because based on the above , I believe 根據內經 and other books clearly A等於x . Recently there is a book 『中西醫五臟比較研究』 edited by 童瑤, head of the tcm school hku, the first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tcm understanding of the anatomy of 五臟.
中西醫對五臟六腑的解剖認識接近, 把腎等同Kidney, 肝等同Liver ,肺等同Lung,絕不是如一個常見的誤解 所指,是近代西醫傳入中土,勉強要為解剖學的英語專有名詞找一個中文字代替,而是基於中醫古 書籍,有根有據。
If you insist that A不等於x , you must give quotations to support, you cannot assume your interpretation of 內經is right.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A ?
If A is the心, then 心's function (according to tcm understanding is 心藏神 , 心主身之血脈 etc) and similarly to others internal organs which A represent. Those 1,2,3,4,5 are the functions of the organs, they alone do not exist unless there is an organ to carry out those functions. 「心肝脾肺腎」是實心的器官,被稱為「五 臟」,也正正是因為傳統中醫相信這五個實心「實體器官」是負責收「藏」和化生精氣的器皿。Your blind spot is to believe that there will be a function that can exist without an organ to carry it out, but only a 「定義」. A「定義」is only an human concept, here a 「定義」is a human understanding of what the organ do, but a 「定義」 is not an organ itself.The passages you quoted last week do not point to the existence of an imaginary concept with a observable function.
趙︰x只有1和2兩項特徵,而 x的中文翻譯就是A,所以A只能含有1和2兩項特徵。如果不是這樣,你就是犯錯。
If A=X, and x只有1和2兩項作用, then A只能含有1和2兩項作用. 3,4,5 have already proven due to other systems, eg 心藏神 in fact 神 belongs to the brain.
許︰怎麼可能,我這樣用A已用了二千年,我怎樣定義關你 什麼事?
If something is wrong , then it is time to correct. 二千年means that it was wrong for a long long time only, so what ? Time is not a reason of being right .We are not arguing definition here, we are arguing what the true meaning of A and the function of A.
許︰你搞 錯了,根據我們的體系,我們如此定義A,而且這樣用了很長的日子,用的時候也沒出現問題,大家都能了解這樣的定義,請記住,這是定義,如果你上過基礎哲學 課,應知道定義是什麼,在一個體系之中,大家同意了一些基本語詞的定義,才能進行之後的討論。
許︰我相信我已經解得很清楚了,在我們的體系中,只有A沒有x,我們很清楚A具有1,2,3,4,5項特 徵,使用上也沒有問題(歷代和現代的中醫可以作證)。
i have written specifically against this point in 15/5/09, see below
有人疑惑,中醫既能醫好人,不就是理論正確的實證?答案是否定的。舉個與醫學無關的例子,千百年來人類觀察太陽圍繞大地來轉,亦感覺大 地是平的,也基於這日月星移的數據而準確地計算陰曆陽曆,用來播種收割等,但直到十六世紀伽俐略推翻這理論時,人們才「意識」到以往的錯,原來地是圓而不 是平,地球是圍着太陽而轉等,但這並不等於那舊曆法不能用。
趙︰趙認識許的體系,趙的體系中A就是x, 許說A不等於x,就是許的錯。
Let's us not get personal,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內經 is A就是x, and if I am right, then logically is 你說A不等於x,就是你的錯。All you need is to prove that me wrong by 根據內經, I am more than happy to be proven wrong by sound reasons. 29/01/10 I wrote :
有些事比學術討論更重要:
誠 望各讀者,尤其是中醫學者,不要以「筆戰」的角度來看我的文章。戰爭(包括筆戰)是求勝利為目的,手段可以不擇,只有勝敗之分。筆者是以求知識,求學問的 心態來寫文。人誰無錯,筆者必然在內。我一直相信,讚賞或認同我文章的意見,只會令我更自信或「自以為是」的錯下去,唯反對我的意見(和背後的道理),才 使我有反思和進步的可能。學術爭論,以事論事,可以針鋒相對,面紅耳熱,寸步不讓,背後的假設,應是大家都是為求真理而爭,為求知識而論,目標是一致,態 度是誠懇,不同的只是觀點和角度,相同的是對真理、對別人和自己的尊重。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讓學術有進步。
百家爭嗚,發掘新知 識新觀點,只要夠「理直」,便能「氣壯」,西方近百年來的進步,便是在這氣氛下培養出來。所以對於各位所提出不同的見解,能用理由說服我,使我「知錯能 改」而進步,筆者是衷心感激。否則亦使我更瞭解反對的論點。如果我 們不能彼此說服,就讓大家「君子和而不同」,agree to disagree,不是更好嗎?同樣,我也希望各位有所得着,這便是我寫文的目的。
許︰你搞 錯了,根據我們的體系,我們如此定義A,而且這樣用了很長的日子,用的時候也沒出現問題,大家都能了解這樣的定義,請記住,這是定義,如果你上過基礎哲學 課,應知道定義是什麼,在一個體系之中,大家同意了一些基本語詞的定義,才能進行之後的討論。
許︰我相信我已經解得很清楚了,在我們的體系中,只有A沒有x,我們很清楚A具有1,2,3,4,5項特徵,
Your another blind spot is you assume your understanding of 內經 is right, and in fact you based on your argument on a wrong assumption completely as far as i can see.If the way you define A is wrong (because you misunderstand內經) , then you are wrong, so admit it.i am not hitting your definition, I am attacking your assumption (of you having a right understanding of 內經 ), do you understand ?
Also we are not talking pure philosophy here.Of course I understand 在一個體系之中,大家同意了一些基本語詞的定義,才能進行之後的討論, but here the question is a scientific one: what is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 according to 內經, and what is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A.
許︰在我們的體系中,只有A沒有x
You need to support this, the “by definition” argument does not work. Your definition is a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內經.The origin of your misunderstanding comes from , 29/01/10 I wrote :
為何會有這理論呢?
這 理論的出現,正是中西醫文化交流(或衝突)的產物。約在1800年起,從英國來華的傳教醫生漸多,其中一位是合信(Benjamin Hobson),在1850年他在中國出版了「全體新論」,「西醫略論」等書而且開始流行,引起當時中醫學家的迴響和討論。爭論之一便是西醫解剖和「實體 五臟」的功能,與《黃帝內經》不同,例如內經的五臟是否有誤, 「心主神明」的傳統與西醫的腦的理解的衝突等。逐漸更多的人批 評中醫,並建議廢除中醫, 最 出名的是余雲岫,1916年寫了《靈素商兌》一書,他從基礎理論入手,徹底批判中醫理論基礎的《黃帝內經》,痛罵中醫“ 不科學”、“靠暗示的效果”、“和催眠術差不多” 。後來中醫界作出反擊,民國初年名中醫恽鐵樵1922年發表了《群經見智錄》,提出了「『內經』之五臟非血肉之五臟,乃四時的五臟」。意思是四時的風寒暑濕產生了六氣,生長化收藏產生了五行,再由四時五行派生出 五臟。“四時五臟”論(即『內經』五臟不是血肉的「實體五臟」),讓中醫既可接納西醫的解剖知識,又看來不損害《黃帝內經》的權威和的超然不能錯的地位,當然被廣泛接受。為什麼 不提「六腑」?因為中西醫對五臟的理解差別最大,但「六腑」沒有這困難,所以「六腑」便可以或可能是 血肉的「六腑」。 惲鐵樵 曲解了《黃帝內經》是一錯,若現今中醫們接受這錯誤見解便是一錯再錯。現在是時候把這荒謬的理論除去,和把《黃帝內經》錯誤的地方修改了。
許︰我已經清楚我們的分歧,謝謝。我衷心的提出一個建議︰如果你用x代替A,去讀中醫的經典,在中醫這體系中 的很多討論,你將會不明所以,你也不能用中醫的理論去指導治病的。
This is sidetrack of our discussion.A a wrong conceptual idea can still be functionally useful , as long as you know how it is wrong. i have written specifically against this point in 15/5/09, see below
有人疑惑,中醫既能醫好人,不就是理論正確的實證?答案是否定的。舉個與醫學無關的例子,千百年來人類觀察太陽圍繞大地來轉,亦感覺大 地是平的,也基於這日月星移的數據而準確地計算陰曆陽曆,用來播種收割等,但直到十六世紀伽俐略推翻這理論時,人們才「意識」到以往的錯,原來地是圓而不 是平,地球是圍着太陽而轉等,但這並不等於那舊曆法不能用。
趙︰A就是x,是你搞錯了。
If i have strong reasons to be believe A就是x, sorry 是你搞錯了 and vice versa, so what ? What matters is the truth is being revealed.
Look forward to see you defending your points and exposing my mistakes.
Dr Chiu
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Further sharing with Tong-Wa
抱歉這麼遲才回覆,香港人都忙,但忙,很多時不能成為藉口。另一個藉口是,我喜歡看信報練乙錚的文章,很佩服他的研究精神,認為 文章必須言之有物,沒有研究就沒有發言權,要做到這樣很難,我以此自勉,因此不敢動筆。
但不動筆卻是不敬,答應了趙醫生會回覆,我會努力 去做,即使明知可能做得不夠好。
這歸正傳,本文要討論的重點是,到底中醫對「腎」的理解是否不正確。(腎非Kidney,下同,如指 Kidney,就用英文原文)
首先,什麼叫腎?根據內經︰
(1) 腎的位置在腰。
《素問 脈要精微論篇》「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2) 腎藏精,主生殖,起滋潤全身的作用。腎主骨、其華在髮、開竅於二陰。
《素 問上古天真論篇》︰「歧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 生而長極……」
《素 問痿論篇》︰「腎者水藏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
《素問六節藏象論篇》「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 髮,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
《素問金匱真言論篇》︰「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
(3) 足少陰經屬腎。
《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 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4) 腎開竅於耳︰
《靈樞脈 度》︰「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以上引文,旨在說明,為什麼我說︰「你認為中醫的腎,指的只是那個器官,如果是這樣,恐怕是 你的誤解了」。我在上次留言又說︰腎「包括了實體,也包括了功能、部分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等」,現在我想補充,還應該包括了足少陰腎經的功能。
如 果你問我的根據,我說來自內經,你問何以根據內經,我將不知道如何回答,因為中醫這個醫學體系的發展,就在內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內經對腎的界定,就是我 們中醫對腎的界定。
接著的問題是,如果我們同意內經如此界定腎,那麼這個理解是否不正確,以致我們可以稱之為「謬誤」?
我 的答案︰不是,不能稱為謬誤。
(1) 如果說腎是一個實體器官。我反對。因為根據內經的界定,腎這概念不單指實體器官kidney,還包括了其他部分,見上面所述。
(2) 由內經時代開始,超過二千年,我們這樣界定腎,這樣使用腎的概念,有何不正確和謬誤可言?
(3) 如果說內經中腎的概念很複雜,不好掌握。我同意,因為我學過,知道其困難。但卻非不能掌握,需要時間和頭腦靈活,歷史上那麼多著名醫家都能掌握,何以我們 不能。
(4) 如果說中醫的腎與西醫的Kidney不同。我同意,但那又如何,這不是問題,全部人都知道它們的分別最好,否則,最少我們做醫生的人一定要清晰。不能因為 兩者不同而說中醫的腎的概念是謬誤。
(5) 如果說應該將中醫的腎的概念用西醫的kidney, testes, ovaries and endocrines等等概念翻譯清楚,方便大家學習。我不反對,如果有人有這樣的能力和興趣,也是一種貢獻。
(6) 如果說必須將中醫腎的概念,用kidney取代。我反對,因為腎的概念範圍大,kidney的概念範圍少,不能取代。
(7) 我認為學中醫者,應該好好掌握中醫腎的概念,因為累積了二千年的醫書,都在這樣的基礎上去論述腎,如不理解,將無法登入中醫之堂奧。當然也必須小心,不同 醫家的理解有所偏差,有些人說腎時可能在說腎經、有些人在說其內分泌功能的一面、有些人在說實體器官的功能,必須根據上文下理,小心閱讀,才不會如墮五里 霧之中。
趙醫生,以上謹就我對中醫腎的理解,加以討論。我非常感謝你對這樣的討論有興趣,並給予我學習機會。我相信你會同意,真理越辯越 明,如果行文之中,有令你感到不快的地方,這決非我本意,只是我辭不達意而已。我真誠希望,透過這樣的討論,我們彼此都有所得益。
另,如 你同意,我希望將相關討論文字亦放在我的Blog上,我的Blog已很久沒有更新。^^
許冬華
Dear 冬華,
Thanks for the discussion, and here is my response.
[我真誠希望,透過這樣的討論,我們彼此都有所得益]。
This is also my attitude, hence we are on the same platform to seek after knowledge.
It is nothing personal at all, we are talking about our understanding of certain tcm concept, and you have been very polite with your wordings, so no need to be apologetic by saying [ 如果行文之中,有令你感到不快的地方,這決非我本意,只是我辭不達意而已。]
Let's go back to the main point of discussion by defining our disagreement, in order to be more focus.
My main idea is :
1 ) I believe all along the 內經 and other old canons, old tcm books' understanding of all internal organs are referring to physical / anatomical organs. The notion of 中醫 talking about a functional concept and system 概念(rather than physical / anatomical organs) is only recent and wrong (though wrongly and widely accepted by tcm society).
2 ) The 內經 and other old books believe that those internal physical anatomical organs have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Compare those functions mentioned with recent medical knowledge, some are correct and some are not.
[中醫對「腎」的理解是否不正確 ? ]
Yes and No, 不全部 是正確because many functions mentioned and believed to be due to the 中醫「腎」is not the function of the kidneys.
My arguments to prove my hypothesis are :
The article 2010年3月16日星期二 心非心 腎非腎 是其是 非其非 , dear Tong-wa, you have not argue against any of my reasons in it. Please refer to it and argue against my points.
Yes, the 內經 mentioned a lot of important functions attributed to the 中醫「腎」, but it does not prove that 中醫「腎」is a functional system or concept, it just means that 中醫 believe that those functions belong to a physical / anatomical organ kidneys, and according to today's knowledge, those functions are not due to kidneys, hence the conclusion is 中醫對「腎」的理解是否不正確 ? Yes and No, 不全部 是正確
My response to your points :
[ 因為根據內經的界定,腎這概念不單指實體器官kidney,還包括了其他部分,見上面所述。] Well, may I interpret that we at least agree that even in 內經, and other tcm traditional books腎means kidneys, right ?
《醫貫》:「腎有二,精所居也, 生於脊膂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吋五分,形如豇豆,相並而曲 附於脊外。有黃脂包裹,裏白外黑,各有帶二條,上條繫於心包,下條過屏翳穴後趨脊骨。」 『靈樞. 背腧』:腎腧在十四椎之間;『難經. 四十難』: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
;One must agree that at certain passages, 腎 means physical / anatomical organ, = kidneys, as you have said 腎這概念不 單 指實體器官kidney right ?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in other passages, 腎 has a different meaning, ie a kind of conceptual system, functional non-physical unit rather than a solid organ (with useful functions, whether those functions are really due to solid organ kidneys is another issue).
You believe that 腎 is not just [單指實體器官], but also a concept [腎這概念] because of the passages you quoted,[見上面所述].
I have read all the passages you have quoted when I was in tcm school and again when I wrote my articles, but unfortunately I cannot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you have made, and wonder how can you make such a conclusion.
May I share with you how I interpret those passages :
《素問 脈要精微論篇》「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Here talks about the anatomy of a solid organ 腎 in the 腰.
《素 問上古天真論篇》︰「歧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ie talks about the substance (chemical) 氣 from the solid organ 腎 and the usefulness of this chemical 腎氣......
《素 問痿論篇》︰「腎者水藏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
meaning the solid organ 腎 is responsible for water homeostasis, and if diseased the 骨 (a solid structure) will 枯而髓虛.
《素問六節藏象論篇》「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the solid organ 腎 is responsible for 封藏, the 處 storage place of the 精.
《素問金匱真言論篇》︰「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The function of the solid organ 腎 is to physically store safely 藏 the 精. Also二陰 is an anatomical structure here.
《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 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This passage clearly proves that the physical organ 腎 is linked to other physical structure by a 脈, and not meant to be a concept.
《靈樞脈 度》︰「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Both the 耳ear (organ) and 腎 are regarded as solid structure/organ, not a imaginative system, and the氣 (chemical from 腎) communicate / pass onto 通 the ears.
Your points 2-7 need not be answered because it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腎as a 概念, and if you are mistaken here , then question 2-7 are redundant.
Look forward to find out the truth with you by further discussions.
Dr Chiu
ps it is my pleasure if you put our discussion onto your blog : )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2009-05-22 試論中醫教育—與秦鴻老中醫對話
秦醫師認為在大學裏學中醫,是學不到真本事的,因為教材西化,老師不教中醫經典,並且現今的中醫(學生)沒有尊師重道的精神,做人態度欠佳,是學不好中醫的。師承(師徒)制被大學制和政府政策破壞,引致中醫水準下降。
基本上我認同秦醫師的見解。中醫經典內容是教得不足夠,大大增加是對的,還有不少古人的名著,雖不被視作經典,仍很有學習價值。但根據筆者個人經驗,中醫經典和古書,實在有必要以「現代語文」來個更新版和刪節版。
替天行道
中醫學生應懂的,是經典中的內容、思想和醫學理論,而不是研讀經典中的古文。硬要中醫學生明白以古文寫成的經典名著,只會在極繁重的課程上,百上加斤。與其花費時間去學古文,不如用精力去明白和消化更多「現代語言改編和刪節後」的經典名著及所提出的醫理。
秦 醫師又提出,要尊師重道才能「明理」,繼而「行道」,本人十分同意。不只中醫,甚至西醫,其職責是為病人解除痛苦、增進民康,我想秦醫師的「替天行道」便 是這意思。很可惜,香港是個金錢掛帥的地方,有想學好醫術來濟世為懷的,更有希望以醫術來「搵真銀」,中醫西醫也是一樣。最理想的,當然是以「替天行道」 的心來學習「醫道」和「行道」,中西醫學院均應從收生時便多加注意。
另一方面,中醫老師亦有不足的地方。筆者在香港及國內實習,跟過的不下 二、三十位老師,有衷心教導的、有得過且過的、有無心教學,甚至乎視學生為麻煩人的也有。有幸若遇到一些樂意教導的老師,可惜其教導方法多是「背書式」、 「人肉錄音機」似的,把醫書的理論重複說出,甚少有與學生討論病例,或啟發思考,甚至互相砥礪。
要知道,醫書理論可以自己死讀,如何把理論用於活生生的病人身上才是困難所在,可惜老師重視單向的知識傳授,學生只管死記硬背,是中國人辦(中醫)教育的通病。
薪火相傳
筆 者曾在澳洲的教學醫院工作,目睹當地醫學老師對學生和下屬的教導,可謂循循善誘,既鼓勵發問(有一句口頭禪,The most stupid question is the question not asked,最愚蠢的問題便是不曾發問的問題),亦有問必答(不過其答案可能是反問你問題,去啟發學生思考),比起筆者在香港所接觸的老師,可謂天淵之 別。
筆者手上有一封「中華古醫藥保存協會」寄給我,日期為2008年1月18日的信,協會主席余鴻超醫師慨嘆傳統中醫水準不斷下降,正統中醫快失傳,原因如秦鴻老中醫所言,「西化」的大學中醫教育,和失落的師徒制。
坦白說,中醫教育學位化是改不了的事實,各位名老中醫,與其惋惜傳統中醫沒落,不如把你們多年的臨床心得著書立說記錄下來,讓後輩學習。若能開班授徒,從大學畢業出來,有知識無經驗的後輩醫師,尋找好的門生來承傳你們的衣缽,才能避免正統醫術失傳,別無他法。
筆者在此忽發奇想,若各老中醫師有心,可把名稱及聯絡方法給我,讀者中有後輩醫師,想拜師學藝的,我可作為橋樑,代為轉介,希望藉此能讓名師找到高徒,薪火相傳,把傳統中醫發揚光大。
http://chi-med.blogspot.com
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2009-05-15 打倒昨日的我
對錯有客觀標準
傳 統中醫理論,當然是建基於觀察和以當時代的哲學理論來分析,有些是極深刻和正確的,亦當然會有錯誤的。若與現代科學知識印對後,知錯而不改(例如藉口是傳 統智慧,是哲學理論),我亦無話可說。要知道中醫不是宗教,對與錯不能自圓其說,應有客觀的標準。即使部分中醫理論與現代知識不符,亦無損其實用價值。正 如西醫不少理論,也不斷被後來的新發現而推翻。
例如高血壓,約九成的高血壓病因未知,被稱為 Essential Hypertension(直譯本應為必要、 本質的,現今譯為「原發性」的,即「未知原因」),但為何最初稱為「必要的」Essential 呢?因為直到1930年代,心臟科醫生的共識是不認為高血壓是一個病,而是一個自然現象,目的是身體要保證足夠的血循環,還說「高血壓對人最大的危險便是 發現它,因為一些蠢人會嘗試去降血壓」。
一位極有地位的心臟科名醫白保羅,認為高血壓是一種代償機制,固不可碰,不可降,結果那時的美國總 統羅斯福,被診斷有高血壓,230/150 度的血壓時,只用按摩治療,他亦在63歲時死於腦出血。近代西醫理論被推翻的,例子有胃潰瘍和哮喘的成因等。舊理論被新發現去否定不是壞事,而是進步的表 現。
有人疑惑,中醫既能醫好人,不就是理論正確的實證?答案是否定的。舉個與醫學無關的例子,千百年來人類觀察太陽圍繞大地來轉,亦感覺大 地是平的,也基於這日月星移的數據而準確地計算陰曆陽曆,用來播種收割等,但直到十六世紀伽俐略推翻這理論時,人們才「意識」到以往的錯,原來地是圓而不 是平,地球是圍着太陽而轉等,但這並不等於那舊曆法不能用。
為中醫理論平反
同 樣,西醫理論有很多未盡完善,對人體和病理有極多未知的地方,但亦不妨礙現在的治療方案。近年發展循證治療的後果,使很多「理論上有用」的治療,「實際 上」也被否定了,即如一向「用開」的藥、「師傅教落」的治法等,被最新和客觀的臨床研究推翻。用同樣嚴格的態度,去檢討自己的理論和療效,是中醫發展的其 中一個方向。
中醫的內容很廣闊,有哲學、有理論,更有實用的一面。哲學上的對錯,層次的高下,是哲學的問題;我學識有限,未膽敢胡言亂語。 中醫理論知識層面上,因為古時的客觀條件限制,有錯在所難免,對與錯是一個科學的判斷。我們絕不應排除,將來更多的科研可能把今天被認為是錯誤的部分中醫 理論,來個大翻身而證明為對的。
中醫很多理論,都有些主觀的經驗來支持,這是個很大的寶藏,讓現代科學來研究。至於中醫臨床實用一面,如有 無療效、甚麼情況下有效,衡量的最高標準是客觀的臨床數據,而「歷史悠久」、權威人士、專家、泰斗的個人意見,只是次一級的選擇。中藥為何有效,其療效的 化學解釋,《信報》顧小培博士的文章,經常有很有趣的介紹,筆者每日必讀,得益良多。
http://chi-med.blogspot.com/
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2009-05-08 總結中醫學對五臟六腑的觀念
中醫對內臟的研究,稱為「臟象學說」,是以觀察身體的情況、生理功能、患病時的病況,加上有限度的解剖(例如對死屍的觀察),配合當時代的主流哲學(如陰陽、五行等),而結合組成的學說。
五 臟六腑中五臟的重要性大過六腑,而五臟中心臟至重要,因為心主血脈和心藏神,是內臟中的君主皇帝。沒有心來推動血液運行,人亦即時死亡,其重要性不言而 諭。心所藏的「神」是指具有主宰人體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的一切生理活動和精神思維活動的功能。另外心開竅於舌,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志為喜,在液為汗。
肺是宰相,其功能是主氣,司呼吸,通調水道,宣散衛氣;朝百詠,主治節。沒有肺的呼吸,來吸入自然界的清氣,生命很快消失,故肺的重要性僅次於心。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開竅於鼻,在志為悲,在液為涕。
「三焦」疑團未解
肝的主要功能是藏血和主疏泄。肝藏血是指有貯藏血液、調節向量及防止出血的作用,而疏泄可理解為使全身的氣能流通暢順(不致停滯郁結)表現成氣血運行無阻、腸胃消化暢順、心情開朗等。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竅為目;在志為怒,在液為淚。
脾的主要功能是主運化、升清和統攝血液。運化升清即是食物的消化過程,和將營養提升轉送至心肺頭目四肢等,而統血是使血液被統攝在脈內不致流失。脾在體合肉,主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在液為涎;在志為思。
腎 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和納氣。腎所收藏的,是身體的精氣,使之不斷充盈和能發揮其促進機體生長、調節全身陰陽等作用。腎主水是指腎調節人體水液代謝 作用。腎主納氣是腎協助肺保持吸氣的深度,防止呼吸淺表。腎在體合骨,開竅於耳和二陰,其華在髮,在志為恐,在液為唾。
六腑中的膽,功用是 貯存和排泄膽汁,主決斷。胃是接受和消化食物的地方,主通降,以降為和,即腸胃活動的方向應向下蠕動。小腸負責受盛和化物,泌別清濃,是指接納胃傳送的食 物再消化,分成有用和要吸收的營養,和把無用的糟粕送到大腸,而大腸則繼續傳化糟粕,把糟粕化成糞便,送到肛門而排出體外。膀胱負責貽尿和排泄。中醫所謂 的三焦,則至今仍未能說清楚。
與現代醫學接近
從 解剖角度來看,中醫對五臟六腑的描述,與現代醫學很接近,而功能亦大致正確,例如心主血,肺司呼吸,肝臟血,脾統血,腎主水,和六腑的運作等。當然錯誤亦 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心藏神,神的意思是意識思維和主宰全身各臟官竅,那是神經系統的功用。人腦負責思想,腦幹和自主神經協調統籌內臟,這功能與心無關。各 類情緒,如喜,悲、怒、思和恐,也是腦和神經系統的表現。不同情緒當然會影響內臟,但把某一情志與單一內臟來配對則是「想當然」多於臨床事實。
脾與消化系統並沒有直接關連,運化和升清是胃和小腸的作用,「中醫的脾」包括了消化系統,這是以往中醫對「脾」一直的誤解。同樣,腎並沒有收藏精,精所代表的生命動力,精所變化而成的天葵,腎陰腎陽,是身體的內分泌和性腺的作用,與腎無直接關連。
古 時醫家能觀察到身體內臟的眾多功能,其實是了不起的成就。人體的機能錯縱複雜,憑那時的條件,要推理心肺肝脾腎的作用比較容易,但要知到胰臟、腎上腺、腦 垂體、神經系統、內分泌和性腺等的功能則根本沒有可能。不過,既然現代醫學提供了新的知識,那中醫便應容納這些知識來把自己提升了。
http://chi-med.blogspot.com/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2009-05-01 看不見的三焦
「五臟」是心、肝、脾、肺、腎,大部分人都知。「六腑」是甚麼呢?膽、胃、小腸、大腸,餘下的是甚麼?是膀胱和三焦。膀胱用來貯尿和排尿,但三焦呢?
若你未聽過三焦,不用失望,因為這是中醫才有的特別「六腑之一」,連中醫界自己也未「搞清」這是甚麼,何況外人呢?
最早的在《內經》有「三焦」這名稱,在《靈樞.決氣》中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中焦受氣化血,以奉生身,下焦濟泌別汁,下滲膀胱。」上焦、中焦、下焦「加埋」便是三焦,列為六腑之一。但三焦實在的部位及形態,不幸《內經》從未描述。
主持諸氣
反 而在《難經.二十五難》和《三十八難》中提到「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即三焦是「無形」態的。不論是看不見的,所以無形態,或 是不像其他內臟一樣有固定的形態,所以無法去形容的「無形」態,三焦卻有其極重要功能:「主持諸氣」,即全身的氣機和氣化都由三焦所負責。
後 世不少醫家也接受這「三焦有名而無形」的觀點,幸而也有反對意見,認為找到「三焦」的學者有明代虞搏《醫學正傳》提出「其體有脂膜,在腔子之內,包羅乎五 臟六腑之外也」,張景岳在《類經附翼.求正錄》也有近似看法「其於腔腹周圍上下全體,狀若大囊者……是非三焦而何」。他們的見解是三焦有形有體,與今日的 膈膜Omentum、網膜、膜油接近,即肚裏包著腸臟像脂肪一樣的膜。時至今日,對三焦是甚麼仍未有定論,從淋巴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和胰腺等都有學 者提出,總是理論多多,幸而對三焦的功能爭論較少。
若以三焦作為六腑之一,則其主要功能有二,包括通行元氣和運行水液。通行元氣:元氣,從 腎而來,是人體最根本的氣,但如何散布全身呢?《難經.六十六難》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三氣指宗氣、營氣和衛氣,以後 再談氣),說明人體的氣是靠三焦而輸布到五臟六腑,充沛於全身的。運行水液:在《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決是疏通之意, 瀆解作溝渠,「決瀆之官」是指負責疏通水道,三焦是全身水液的道路,有疏通水道,運行水液的功能。肺負責通調水道,脾運化水濕,腎主水液,但它們之間的協 調和作用,必須靠三焦作為水液的通路,水才能正常的升降出入。
各有功能
另 一個觀點是三焦以部位劃分和各自有其功能:在《靈樞.營衛生會》說:「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中焦亦胃中,出上焦之後……下焦者,別 回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即是上焦包括心、肺和頭面,負責宣發衛氣,分布發散水穀營養至全身。而中焦是橫膈膜以下,肚臍以上的脾胃、肝膽,有消化、吸收 水穀營養,和化生血液的作用。下焦屬肚臍以下之腹部,和陰部,有小腸、大腸、腎和膀胱,功能與排泄大小二便有關。
究竟三焦是甚麼?有形或無形?古書既未能詳言,而後世醫家也有不同意見,甚至現今的中醫界,雖有現代的醫學知識,仍未能找出一致的見解。
我的意見是,現代解剖學既找不到「三焦」這臟腑,而所謂三焦的功能,也是分散於身體已知的其他系統之中,根本不需要一個不存在的「三焦」,故應把三焦這種舊觀念摒棄了。
http://chi-med.blogspot.com/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2009-04-24 從糞便看健康
記 得看過一部電影,叫「末代皇帝.溥儀」,其中一幕是一個宮女拿着小溥儀的便便給大醫看,大醫望了一回,便說溥儀的情形和治療方法。詳情不記得了。看的時候 我覺得很好笑,但讀醫後才知從大便情況真的是可反映出身體體的病情,不可不注意。現代版的《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當中的第四 問便是問有關大小二便的情況。
糞便是什麼?大便的結構中,大約六、七成是水份,其他是細菌、消化不到的纖維、少量的油分和腸道脫落的細胞。 為了能客觀和方便比較,西方醫學在1997年發表「布里斯托糞便圖表(Bristol Stool Chart)【圖】,把糞便的型態分成七大類。第一類是分開的、硬、粒狀(如果仁),並且排出時很困難;第二類屬條狀,但凹凹凸凸,像很多粒狀黏在一起; 第三類是條狀,表面或有小裂紋;第四類是條狀,像蛇一般,表面平滑柔軟;第五類是軟綿綿而一堆堆,仍清楚分開的,容易排出;第六類是蓬鬆分散,邊界不清、 糊狀的;第七形是水狀的。首兩類是屬乾結便秘,第三、四類是正常大便,五到七則是不同程度的肚瀉。
便秘與泄瀉
健 康正常的排便,包括時間和糞便的情況。能每日排便,當然是最好,若要經常三、五日或更疏才去清理腸道大便,中醫已定為便秘。因為要用作科研比較,西醫的診 斷標準比較清晰,便秘是(一)每周少過三次排便,或(二)排便困難,例如四分之一時間以上是需用力「谷」,或(三)感到未能全部排出糞便。
便 秘的原因很多,便秘時的大便通常比較乾燥、硬、短身條狀,或乾結如羊糞(本人未見過,羊糞被形容為草莓樣),造成第一和第二型的大便,都是經過同一個過程 來,那便是因為食物在腸道,尤其是大腸,移動太慢,停留的時間太久,糟粕中的水分被大腸過量吸收,而造成乾和硬化了的大便。愈乾和硬則易從條狀分裂成塊 狀,塊狀增加了的表面面積,就更易被大腸再吸乾水分而裂開成粒狀,如第一和第二型的大便。
便秘的相反是泄瀉,即肛屙,指大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甚至如水一般瀉出。泄和瀉有程度上的分別,古人說「泄者如水之泄也,勢猶舒緩;瀉者,勢似直下,瀉下較猛」,不過現代用語已沒有這古典含意了。
西醫肚瀉的定義是大便比較稀疏和流質,甚至水樣,每日大便重於200克,或大便次數每日三次或以上。中醫對泄瀉時糞便的形容,包括瀉下如水,如白色稀水、如漿汁、稀便,和夾雜不消化食物等。
宜標本共治
肚 瀉的原因很多,造成稀稠或水樣的糞便,有幾個機制,例如分泌性泄瀉,是腸道被霍亂毒素干擾,因而不能吸水或主動滲出電解質;滲透性泄瀉是因食了太過多高濃 度食物引起,食物從腸道中滲透性吸水;移動性泄瀉是腸道運作速度太快,未有足夠的時間來吸水;發炎性泄瀉是腸道因發炎而不能吸水。
記住,便秘或泄瀉都是一個徵狀,背後有其原因,治療時要考慮標本共治方可。
大便的顏色是深啡色,是因膽汁所造成。大便變黃或淺黃色可能是與肝膽問題,因而減少膽汁排泄。變黑色最要小心,可以因糞便中有血,或食物中鐵質太高引起。醫生大夫常叫人注意飲食,但我們的排出物更能反映我們的健康狀態,下次去時可多多留意。
http://chi-med.blogspot.com/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2009-04-17 上接闌門 下接廣腸
對大腸的形態:在《靈樞.腸胃》的描述是:「回腸當臍,在環回周葉積當下,回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傅脊,以受回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能在數千年前有如此詳細的大腸記錄,可見中醫當時的水準。
大 腸的生理功能:傳導糟粕和燥化。在《素問.靈蘭秘典論》稱「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傳導,是承接於上和傳送到下的意思。「變化出焉」即將糟粕化為 糞便,全句即是大腸接受經過小腸泌別清濁後剩下的食物殘渣與水液,再吸收其中殘餘的水液,形成較乾燥的糞便,傳送到大腸末端,經肛門而排出體外。
胃的降濁延伸
中 醫認為大腸的功能,是與胃、肺和腎有關。胃主通降,以降為和,故大腸的向下傳送是胃的降濁功能的延伸。肺主宣發和肅降,而肅降作用亦主導了大腸功能,如唐 宗海在《醫經精義.臟腑之官》中說:「大腸之所以能傳導者,以其為肺之腑。肺氣下達,故能傳導。」另外,腎的功能亦能影響到大腸,如腎陰不足則使腸液枯涸 而便秘,腎陽虛或封藏失可時而見泄瀉,故有「腎主二便」之說法。
西醫對大腸結構的描述比較詳細,結腸分為四節,首先是 Ascending colon 升結腸,接着是 Transverse colon 橫結腸,再落是 Descending colon 降結腸,和 Sigmoid colon 乙狀結腸(Sigmoid解作S形,譯作乙狀可謂神來之筆)。升結腸和橫結腸又稱為右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又稱為左結腸。中醫的回腸現今稱為結腸 Colon,而回腸之下是廣腸(因為其直徑較廣闊),現今稱為直腸 Rectum(解作筆直),長約12公分,功能是用作暫時存儲糞便的地方,本身並沒有任何吸收(養份或水份)的作用。
大腸長約1.5米,當食糜從胃入小腸後,來到大腸時絕大部分的養料和九成的水已被吸收,這糟粕是以食物中較難消化的纖維為主,在大腸中水液繼續被吸收,而大腸則分泌黏液,加上大腸中布滿了有益的良性細菌,糟粕便變成了正常的大便。
直腸入面布滿很多張力感應器官,當直腸入壁感受到被糞便充足的壓力,人便有排便的衝動,這時若因緊張或其他因素而不去排便,直腸所發出的排便感就被適應下來,慢慢地形成便秘,結腸內的糞便因停留過久,水液過度被吸收而變硬。
便秘診斷謬誤
很 多人對便秘的診斷有誤解,通常每周少過三次大便,排便時困難或排便後仍感到不完全的排清已是便秘。便秘時排出的糞便是一粒粒狀分開的,或條狀但表面凹凸不 平。若想清楚什麼是正常(和不正常)大便,可上網看一看 Bristol stool chart 布里斯托大便圖表,對比自己的大便,便知道自己的身體情形。
http://chi-med.blogspot.com/
【列印文章】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2009-04-03 胃下有六腑
小 腸外形呈回環迭積狀,上端連接胃的幽門,下端經闌門與大腸相通,闌解作遮攔,意思是食物中的營養成份(中醫稱作精微)在此被阻攔,不要浪費進入大腸而排 走。有一種減肥藥名為賽尼可 Xenical,作用是減少小腸消化脂肪的能力,因此約三成被吃進身體的脂肪,因未曾消化而不能被小腸吸收。脂肪進入大腸後,因為大腸不能吸收,會導致腹 瀉而達到減輕體重之目的。
在《靈樞.腸胃》中對小腸有很詳細的描繪,「小腸後附脊,在環回周迭積,其注回腸者,亦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人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
小腸的生理功能有二,包括主受盛和化物,二是泌別清濁。
小腸主受盛
小 腸主受盛和代物:受是接受,盛是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是徹底消化,變化,化生。小腸主受盛是指小腸是接納經胃部初步消化後之飲食的盛器,而這些「食糜」 會停留在小腸相當長的時間。小腸的化物功能,是指把「食糜」再加消化,將水穀化為「精微」而吸收,故在《素問.靈蘭秘典》說:「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 焉。」
另一個小腸功能是泌別消濁,泌是分泌,別是分別,清是指水谷精微,有營養的東西,濁則是糟粕,食物的殘渣。泌別清濁是指小腸把消化後 的食物,分別為有用的水穀精微和無用的食物殘渣,把水穀精微吸收,把殘渣推過闌門進入大腸。張介賓在解釋《素問.靈蘭秘典論》指出:「小腸居胃之下,受盛 胃中水穀而分清濁,水液由此而滲入前,糟粕由此而歸於後,脾氣化而上升,小腸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小腸有吸收水份的功用,因而有「小腸主液」的說 法。
西醫對小腸的解剖比較詳細,小腸開始的首25至30公分,稱為 Duodenum Digitorum「十二指腸」,因為早期的解剖師估計這一斷的小腸長度大約為十二隻手指 Digits 的闊度。十二指腸儘管是小腸最短的部分,但大部分的化學消化都在這節發生,包括膽汁和胰腺分泌的消化酵素都在十二指腸與食物混合。十二指腸通過內分泌功 能,它能調節胃的排空時間,讓食物能循序地從胃通過幽門而進入。
接着十二指腸的是 Jejunum「空腸」,稱為空腸是因為在解剖時,這一節腸通常都是空空如也的,jejunum 字根解作肚餓。十二指腸是以化學消化功能為主,空腸的功能是繼續化學消化和開始吸收,靠的是空腸內黏膜層有許多環行皺紋衣,上面有無數細長絨毛似的結構 Villi,而每一條絨毛有更多更細的微細絨毛 Micro-villi,加上空腸2.5公尺的長度,形成一個極之大的接觸面去消化吸收食物,吸收可以是被動的,如果糖,也可以是主動的,如各類的氨基, 縮氨酸和葡萄糖等。
空腸迴腸分界不明
空 腸再續下去便是 Ileum(原意解鼠蹊、腹部側邊),現今稱是「迴腸」,迴是解作迴轉,迴圈,彎彎曲曲,稱為迴腸是因其回環迭積的外狀。這節是小腸最後的一節,長約2至 4公尺,下接闌門與大腸相通。這節的主要功能是吸收維他命B12和大部分膽鹽,也消化和吸收空腸未吸收盡的養料。
結構上空腸和迴腸的分界並不明顯,因此傳統中醫並沒有把小腸細分成不同的段落,而功能上中西醫對小腸的理解也相近,主要是用作消化和吸收養料。
http://chi-med.blogspot.com/
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2009-03-27 胃主受納通降 喜潤惡燥
胃的生理功能是胃主受納,腐熟水穀,胃主通降,以降為和,而其特性是喜潤惡燥。
胃主受納:受 納是指承受、接納和貯存,腐熟是指食物在胃中,經過初步消化,如與胃酸混合和經胃部肌肉的運動,而形成食糜的意思。食物從口而入,經食道,通過賁門而進入 胃,停留於胃進行初步消化,《靈樞.玉版》說:「人之所受氣者,穀也。穀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
腐熟水穀
初步消化的過程便是「腐熟水穀」,產生的物質是「食糜」,才能通過幽門傳下小腸,其中有用部分為精微,要經脾的運化才能營養全身,故脾與胃在中醫理念中經常是一同出現,脾胃代表了消化系統。
中 醫十分重視脾胃的功能,在《素問.玉機真藏論》提出「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也。」即五臟所收藏的氣血,皆是從脾胃所腐熟的水穀而來,沒有運 作正常的胃,身體就沒有了健康,如《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說到「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 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當中「元氣」便是抗病能力。
西醫對這有很詳細的研究,若腸胃不適而引起機體營養不良,則免疫系統也不能正常運作,例如蛋白質不足夠,機體的免疫細胞、巨噬細胞、補體系統、免疫球蛋白 A 抗體濃度也會下降。其他營養素如鋅、硒、鐵、維生素 A、C、E,即使是微量缺失,也會減弱機體的免疫系統。
中醫在診治病人時,十分重視「胃氣」,即脾胃的功能,亦常以胃氣的強弱去預測病況的發展,如《景岳全書.雜證謨.脾胃》說「凡欲察病者,必須先察胃氣;凡欲治病者,必須常顧胃氣;胃氣無損,諸可無慮。」而察胃氣的方法是觀察舌質和舌苔的情形。
胃主通降,以降為和:通是暢通,通順,降是下降,指食物要通過胃才能進入小腸,作下一步的消化和吸收。若胃失去這通和降的能力,則會出現食量減低、納呆、厭食,同時出現口臭、腔腹脹悶,疼痛,和大便秘結等,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濁氣在上,則生腹脹。」
陰陽合作
胃 喜潤惡燥:中醫認為胃要正常地腐熟水穀,需要胃的陰陽合作,而胃陽負責蒸化,胃陰負責濡潤,簡單地看可以是指胃肌肉的蠕動,和胃液胃酸的分泌,才能讓胃進 行其消化功能,而足夠的胃液胃酸便是胃的喜潤(濕潤)特點。中醫的腸胃燥熱包括口舌乾燥、口渴欲飲、大便秘結等,接近西醫的缺水情形。
中西醫對胃的理解大致相同,不過現代醫學知識比較詳細,包括胃酸有殺菌作用,而胃消化的目的是把食物分解成細小的分子,來方便小腸吸收。胃容量可隨飲食變大,作為緩衝區域,把一餐餐的食物暫時容納於胃中,消化後再以一個平穩的速度傳送到小腸來消化吸收。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2009-03-20 膽居六腑之首
什麼是五臟六腑?五臟包括心、肺、肝、脾和腎,但六腑呢?有什麼功能?六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素問.五臟別論》說:「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居六腑之首的是膽。
膽的解剖:膽位於肝臟小葉間,呈囊狀,附於肝,《難經.四十二難》指出「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錢,盛精汁三合。」
膽 的生理功能:貯藏和排泄膽汁。在《靈樞.本輸》稱「膽者,中精之府」,即貯藏膽汁之地方,而膽汁的來源,是《東醫寶鑒》所指出:「肝之餘氣,泄於膽,聚而 成精」,說明中醫對這味苦色黃綠的膽汁,和肝膽的關係了解清楚,不過比較少提到膽汁的作用。膽汁是輔助和促進消化脂肪,使身體更易吸收,另外也有殺菌的功 能。
肝膽相生相克
至 於肝膽與脾胃的關係,從五行角度而論,肝膽屬「木」,而脾胃屬「土」,木既可克土,(克指克制、抑制),但在《素問.寶命全形篇》中提到「土得木而達」, 即脾(土)得到肝(木)的協助而擴展,成功(達),顯示中醫認為肝膽與脾胃之間既有克制的一面,亦有輔助、促進的一面。
膽汁的形成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調節和控制,若肝的疏泄正常,則膽汁排泄暢通,脾胃功能亦順暢,相反亦是,如《四聖心裁》的描述,「土弱而不能達木,則木氣鬱塞,而膽病上逆,木邪橫侵,土被其賊,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
「膽病上逆」可能是膽管阻塞,膽汁不能正常向下流到小腸而逆向「谷住」在膽,或堵塞在肝內,「木邪橫侵」即是因肝病而影響(侵犯)脾胃,「脾不能升」則出現肚屙肚瀉,「胃不能降」則見嘔吐肚脹。可見中醫對肝膽病發和對腸胃影響的觀察是很清楚的。
膽主決斷:在《素問.靈蘭秘典論》中指「膽者,中正之官,決斷 出焉」,《素問.六節藏象論》:「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決斷」可有兩個意義,一是指正常的決斷能力,能夠控制自己的意識和動作。肝藏魂魄,肝膽是相對應的一臟一腑,故有共同作用。
另 一個意思是準確,恰如其分,不偏不倚。膽主決斷這觀念可謂深入民間,我們日常用語中「大膽」、「細膽」,已顯示在中國人思維中,膽與勇氣是互通,以膽 「量」來量度勇氣,因此才有「膽如斗大」一成語,出自《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而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有 趣的是,英文Melancholic(直接翻譯為 黑色膽汁),意思是憂鬱的情緒,顯然是古希臘的醫生也認為膽汁多少與情緒有關。
膽與勇氣互通
雖 然現代醫學認為膽只是一個貯藏和濃縮膽汁的器官,沒有任何主決斷或勇氣的功能,但膽的大與細可否反映身體的精神狀態呢?膽受交感神經 Sympathetic Nerve和副交感神經Parasympathetic Nerve支配,進食時,副交感神經(負責的休養生息,消化功能)便使膽囊收縮排出膽汁到小腸,膽囊便變細,當身體處於緊張狀態,交感神經(負責打鬥或跳 命fight or flight)便使奧迪氏括約肌(Sphincter of Oddi,膽汁進入小腸的門口)關門,膽囊舒張,因而膽便充滿膽汁而脹大。
故當人面對危險,要勇氣,要「大膽」時,膽囊真的可能會大一些 的。好像緊張時心跳快,心胸有壓力,中醫便錯誤認為「心藏神」,其實心和膽囊只是反映精神狀態而已。順帶一提,我們常笑別人「膽小如鼠」是錯的,因為鼠 (Rat、馬和其他無脊椎動物Invertebrate)本來就是天生沒有膽的。
一年前開始寫「中醫西說」,現在把舊的文章放上博客與各讀者分享:
http://chi-med.blogspot.com/
2010年3月16日 星期二
Sharing with Tong-Wa
你好,我是一個中醫學生,在信報看到你的文章,很多謝你身為一個西醫,對中醫那麼有興趣,也可能比我懂的還多。
我 有一點小意見供你參考,當然中醫有些名詞定義得不太好,很容易讓人混淆,但如果你沒有西醫的概念在先,我把內經腎的概念告訴你,你只能說這概念很複雜,不 容易了解,因為既包括了實體,也包括了功能、部分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等。也許你可以批評,何以古人不定義得精確一點,省去可能帶來的混亂,但卻不能說「中醫 對腎的謬誤」,因為這是大家對中醫腎和西醫"kidney"定義不同的問題,不存在你對些還是我對些。除非你認為中醫的腎,指的只是那個器官,如果是這 樣,恐怕是你的誤解了。
當然了,也許我無法說服你,不過你既然花了那麼多時間研究中醫,何不想想這些中、西醫最基本的差別,也許對中西醫 的溝通可帶來更大幫助。
抱歉打擾你,希望這小意見還有點意思。
Tong-Wa
Dear Tong-Wa,
It is nice to read your response. Whether we can convince one another or not is not important, the key issue i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show respect to different opinions and talk reasons.
Here is my answer to your questions.
The heading 「中醫 對腎的謬誤」was given by the editor without asking me, however I agree with the idea, i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d mis-understand the kidneys (and other organs) too, though the words 謬誤 are strong and hurt the feelings of many chinese doctors, whom are unable to accept different opinions.
Your opinion is : 1) 中醫腎和西醫"kidney"定義不同, 2) 除非你認為中醫的腎,指的只是那個器官,如果是這 樣,恐怕是你的誤解了。
Of course I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saying, you mean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kidneys are not only an 器官, but an functional unit which include many uses, which is not included in the western kidneys.
This exactly is the wrong idea which was taught in the chinese medical school when I was a student and I disagree. According to the old chinese textbooks, the kidneys are solid organs and not a imaginative functional unit. I have my reason to think so, and it is written in the article 29-01-10, and I have re-attached below for you (and other readers) to read.
If after reading you still disagree with me, let's have a further intellectual discussion.
Dr Chiu
心非心 腎非腎 是其是 非其非
在發表了有關西醫 對中醫臟腑學說的評論後,一些讀者提出不同意見和理論,很值得討論,故在此與讀者分享。
首先是學術討論:
「五臟功能系統論」
在眾多的回應中,全 部都是以「五臟功能系統論」為論點,故下文是對這理論的分析。
這理論是說古書如《黃帝內經》中的五臟,並不 是指解剖可見,血淋淋實物的五臟 (簡稱「實體五臟」),例如中醫的心不是指「實體心」,中醫的肺不是指「實體肺」,如此類推。這理論認為傳統中醫的五臟是指身體的五個功能系統,有「功能系統心」、「功能系統肺」、「功能系統肝」、 「功能系統脾」、「功能系統腎」。「功能系統心」不等於「實體 心」、「功能系統腎」不等於「實體腎」等等。但這理論並未有談及六腑是否功能系統而已?
因此,在 我以前的文章中,用西醫的生理解剖學角度去指出《黃帝內經》中功能系統五臟的錯,是混淆了概念。例如,用中醫的心去等於Heart, 中醫的腎去等同Kidney, 再用Heart, Kidney 等的現代生理 去否定中醫的學說,是本人對中醫不明其義 。
《黃帝內經》 和古書是說什麼?
在《素問.五臟別論》中對「五臟六腑」有很生動的描寫, 「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
在 這段文字中,「腑」是「肉」字邊,「府」在右,「付」則是支付、移交、給予、傳遞,表示被稱為「六腑」的東西的功能是接受,傳送我們真正的食物。「胃,小 腸,大腸等」被稱為「六腑」,正正是因為傳統中醫相信「實體胃、實體小腸、實體大腸」這些有空腔,像管導,可把東西傳來傳去的內部器官,是負責傳導和轉化水谷食物(而不貯藏)。沒有人會相信這段文字中「水、谷、口、胃、腸」的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不是說實物的。
同樣,臟字是「肉」字邊,「藏」 字在右,是指藏於體內的東西,或這東西的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只有一個實在的器皿才能去收藏東西, 相對於有空腔的「六腑」,「心肝脾肺腎」是實心的器官,被稱為「五 臟」,也正正是因為傳統中醫相信這五個實心「實體器官」是負責收「藏」和化生精氣的器皿。明顯地,同一段下一句對「六腑」是以「實體器官」來形容,讀者又能想像到,同一段上一句古人對「五臟」和「六腑」有完全不 同的理解嗎?
古人受到時代條件的限制,但對五臟六腑的實體有頗準確的的描寫。
《靈樞.經水》篇:「若夫人尺之士,皮肉在此,……其死可解部而視之,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
《靈樞.脹論》說:「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膻中」即人體兩乳之間。
《素問.平人氣象論》提到 「虛裏,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醫貫.內經十二官. 形景圖說》對肺的解剖描述是:「喉下為肺,兩葉白瑩,謂之華蓋,以覆諸臟,虛如蜂窠,下無透竅,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
《難經.四十二難》:「肝重二斤四両,……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膽在肝之短葉間。」,或
《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府」解作所居之地。
《類證治裁》:「腎兩枚,附脊第十四椎。」
《醫貫》:「腎有二,精所居也, 生於脊膂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吋五分,形如豇豆,相並而曲 附於脊外。有黃脂包裹,裏白外黑,各有帶二條,上條繫於心包,下條過屏翳穴後趨脊骨。」
以上的描述與現代解剖十分接近。清代名醫王清任 的《醫林改錯》說,「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他甚至把五臟六腑用筆畫下來。 用這麼多的例子 ,是為了說明 從來《黃帝內經》和熟悉 《黃帝內經》 的古人所講所理解的五臟六腑是實物而不是抽象的功能系統。
中西醫對五臟六腑的解剖認識接近, 把腎等同Kidney, 肝等同Liver ,肺等同Lung,絕不是如一個常見的誤解 所指,是近代西醫傳入中土,勉強要為解剖學的英語專有名詞找一個中文字代替,而是基於中醫古 書籍,有根有據。
解剖與生理的結合
除對五臟六腑的實體有頗準確的描寫,古人較容易觀察到的,是各種人體生理功能,如血液運行,呼吸,飲食,排泄,性動 能,精神思維等,和病理情況。 下一步要問的,是推想歸納各「實體器官」負責甚麼生理作用?沒人確知古人如何思考,推理, 但我想像到他們見到「實體心」跳吓跳吓,血液不停流動,故認定「心主血脈」。空氣進入胸中,胸中主要是「實體肺」,故認為「肺主氣」。「實體肝」色血紅而 當中又充血,故想像「 肝藏血」。「實體脾」因在胃之旁邊,被認為是協助消化,故「脾生運化」,《注解傷寒論》說:「脾助胃氣消磨水谷,脾氣不轉,則胃中水谷不得消磨」。「實體 腎」因接近膀胱,故「腎主水」。肚內見到的是『實體胃,小腸,大腸』,很容易便可知道是與飲食,消化,吸收和排便有關。 有 些生理功能是比較難去歸納,如出汗,各類情緒,思維等。但很難想像古人會相信有 些生理功能是沒有「實體器官」負責的。他們唯一所 熟悉的內部器官只有五臟六腑,故把身體各式各樣的生理功能歸納到五臟六腑,便出現如現在中醫教科書中所「相 信」,「實體心」是主血脈而且藏神,「實體肝」是藏血和主疏泄,「實體腎」是藏精主水等。
這「功能系統」理論是否合理?
對 古人來說,根本不必有一 個與「實體五臟」不同而又抽象的「系統五臟」,例如其中的「系統心」的功能是與他們所見到的「實體心」不同。否則必然要問,「實體心」有可功能?而屬於 「系統心」 的功能,又是那器官負責呢?若能指出是那個「實體器官」負責,則根本不必把這些生理功能放在一個抽象的「系統」和稱之為「心臟」了。
試想想,若你坐時光 機到古代,找《黃帝內經》的作者或是個熟 讀內經名醫,拿着一個「實體腎」來問他,這是什麼?他會告訴你,這是人的「腎」。 問他「腎臟」有何功用,會否想像到他說,「這是個人的腎,它的功能我不知。但人身有另一個「腎臟」,是一個『系 統腎』,是負責收藏精,主水和納氣,我不知道是那內部器官負責,與 這個實體的腎無關。」難以想像嗎?但這正是現今一些中醫普遍的見解,認為傳統中醫的五臟不是指現代醫學可見可解剖 的「實體五臟」。若這理論是對,再推論下去,內經的胃也非「實體胃」,內經的腸並非「實體腸」,不是很可笑嗎?那麼人們要問,內經的「五臟六腑」是指甚麼 呢? 古書對五臟六腑實物的描寫又代表甚麼意思?
為何會有這理論呢?
這 理論的出現,正是中西醫文化交流(或衝突)的產物。約在1800年起,從英國來華的傳教醫生漸多,其中一位是合信(Benjamin Hobson),在1850年他在中國出版了「全體新論」,「西醫略論」等書而且開始流行,引起當時中醫學家的迴響和討論。爭論之一便是西醫解剖和「實體 五臟」的功能,與《黃帝內經》不同,例如內經的五臟是否有誤, 「心主神明」的傳統與西醫的腦的理解的衝突等。逐漸更多的人批 評中醫,並建議廢除中醫, 最 出名的是余雲岫,1916年寫了《靈素商兌》一書,他從基礎理論入手,徹底批判中醫理論基礎的《黃帝內經》,痛罵中醫“ 不科學”、“靠暗示的效果”、“和催眠術差不多” 。後來中醫界作出反擊,民國初年名中醫恽鐵樵1922年發表了《群經見智錄》,提出了「『內經』之五臟非血肉之五臟,乃四時的五臟」。意思是四時的風寒暑濕產生了六氣,生長化收藏產生了五行,再由四時五行派生出 五臟。“四時五臟”論(即『內經』五臟不是血肉的「實體五臟」),讓中醫既可接納西醫的解剖知識,又看來不損害《黃帝內經》的權威和的超然不能錯的地位,當然被廣泛接受。為什麼 不提「六腑」?因為中西醫對五臟的理解差別最大,但「六腑」沒有這困難,所以「六腑」便可以或可能是 血肉的「六腑」。
其實對民國恽鐵樵之前 的中醫來說,五臟就是確確實實的人體器官,從沒有人說是什麼 「功能系統」。
人誰無錯,古人也是人。現代人能讀到古人的智慧,加上 現今科學的協助,若發現前人有錯,一點也不奇。在歷史裏,中醫藥有許多學派, 原因 便是認定前人有 錯 才提出不同意見。
惲鐵樵曲解了《黃帝內經》是一錯,若現今中醫們接受這錯誤見解便是一錯再錯。現在是時候把這荒謬的理論除去,和把 《黃帝內經》錯誤的地方修改了。
有些事比學術討論更重要:
誠 望各讀者,尤其是中醫學者,不要以「筆戰」的角度來看我的文章。戰爭(包括筆戰)是求勝利為目的,手段可以不擇,只有勝敗之分。筆者是以求知識,求學問的 心態來寫文。人誰無錯,筆者必然在內。我一直相信,讚賞或認同我文章的意見,只會令我更自信或「自以為是」的錯下去,唯反對我的意見(和背後的道理),才 使我有反思和進步的可能。學術爭論,以事論事,可以針鋒相對,面紅耳熱,寸步不讓,背後的假設,應是大家都是為求真理而爭,為求知識而論,目標是一致,態 度是誠懇,不同的只是觀點和角度,相同的是對真理、對別人和自己的尊重。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讓學術有進步。
百家爭嗚,發掘新知 識新觀點,只要夠「理直」,便能「氣壯」,西方近百年來的進步,便是在這氣氛下培養出來。所以對於各位所提出不同的見解,能用理由說服我,使我「知錯能 改」而進步,筆者是衷心感激。否則亦使我更瞭解反對的論點。如果我 們不能彼此說服,就讓大家「君子和而不同」,agree to disagree,不是更好嗎?同樣,我也希望各位有所得着,這便是我寫文的目的。
很可 惜,有少部份的讀者,以另一個角度來看我的文章,認為本人是「別有用心」,「西醫高高在上的向中醫批評」,是惡意攻擊中醫學等,自然地換來的是人身攻擊和 謾罵,更把信報「拉下水」。針對這些言論,我不會花時間個別回應,但要問的是,發出這些人身攻擊的「維護中醫」人士,你們的言論會提高別人對中醫界的尊重 嗎?對中醫界的學術發展有好處嗎?有少部份人的言辭過激,一點也不奇,可惜其他網上的中醫界讀者,對這些「言語暴力」視若無睹,而不能「是其是,非其 非」。不少人「義正嚴詞」的指出,若不對我的文章作出反駁,是讓我繼續誤導讀者,對此我無任歡迎,甘心受教。可惜,為何同一批人,不更「義不容辭」地反對 「人身攻擊」?少部份人的偏激謾罵我毫不在孚,但他們對中醫界的損害,遠遠大於對一個學術論點的不同見解。大部份人的「沉默」是對「惡言」者的默許,支 持,這也是最使我失望的。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2009-03-13 中醫對腎之謬誤
中 醫認為腎藏精,現代醫學如何看中醫的「精」呢?中醫教科書把「精」解作構成和推動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又再細分成「先天的精」和「後天的精」。中醫的 精,既是「生之來」、「身之本」,若把「先天之精」解釋為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產的卵子,結合後的胚胎和其生命力,這便是「生(命)之來(源)」、「身(體) 之(基)本」,相信十分之合理,不過這些「先天之精」都是藏在生殖器官裏,如睪丸和卵巢,而不是腎臟。
再科學地看,這「先天之精」所代表的 生命力,這必需要的物質,是細胞內的遺傳基因(DNA),精子只像一架貨車去運貨,車中最重要的貨是基因,在卵子內結合的也是父母基因的結合,這才是真真 正正「先天之精」。中醫教科書甚少提及睪丸和卵巢,似乎古人對這些器官認識不深,對其功能更不了了之,故把生殖器官和腎混為一談。當然前人不會有這知識, 但現在應以這新知識來把中醫理論「現代化」。
生殖器官藏「先天之精」
「後天之精」是從食物而來,進入身體後經五臟六腑轉化而成的精微物質,如此定義下,差不多任何從食物而來的蛋白質、糖分、脂肪等一切營養,也是「後天之精」。中醫認為「先天之精」需要「後天之精」來充養,這當然是合情合理,沒有營養生命便完結了。
而 「後天之精」也要「先天之精」所代表的生命力來驅使,使個體去尋找食物,吸收和轉化。不過腎並沒有如中醫理解地去貯藏這些「先天之精」或「後天之精」, 「先天之精」藏於生殖器官,「後天之精」則是藏於肝臟、身體脂肪等。腎有過濾和重吸各種蛋白質、養分、電解質的功能,但這不是貯藏或收藏。
有 關腎精促進生長發育,和產生「天癸」,以現代科學應是如此解釋:這全是身體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使身體生長有先後次序,是來自腦中垂體的「生長荷爾 蒙」(Growth Hormone)的作用,功能便是生長發育。 一些人腦垂體有腫瘤,不停地產生「生長荷爾蒙」,病人便不正常地增高;另外現在已有醫生為矮細的兒童注射生長荷爾蒙來增高,外國更有為步入中老年的人注射 來抗衰老。
當機體發育到青春期時,一系列與性有關的荷爾蒙(Sex-related Hormone)濃度提高,便鼓勵身體的性器官發育和發揮功能,故中醫的「天癸」是源自內分泌的性荷爾蒙,不是腎。以曾經流行的性激素代療法 (Hormonal Replacement Therapy)和未流行的「生長荷爾蒙」(Growth Hormone)注射來抗衰老可說是延長「天癸」的人工方法。
內分泌調節陰陽平衡
腎陰和腎陽在中醫理論中極其重要,但身體中負責這些功能的,是內分泌系統。內分泌系統包含了丘腦下部、腦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胰臟、腎上腺、睪丸和卵巢為主,其他內臟,腸胃、肝、腎甚致脂肪也參與,但以甲狀腺和腎上腺為主的分泌與腎陰和腎陽的關係比較為接近。
各色各樣的荷爾蒙是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若把這眾多功能以提高、加快、刺激和減慢、減低等來二分,便是中醫的陰陽了;而腎負責水液調節和排泄則是正確的觀察。
腎主納氣與現實不符合,腎病水腫時若引致肺積水,當然要治腎,但這並不應推理為腎主納氣。腎和骨有密切關係,是因為維生素D和鈣。而腎生髓或通腦,也是錯誤的推測而已。
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2009-03-06 腎為氣之根
腎 是如何進行這任務呢?是依靠腎精中腎陰和腎陽的兩種功能。在整個水液代謝過程中,胃、小腸、大腸與脾負責吸收食物中的水份,轉化成津液,脾的主運化升清, 肺的通調水導,甚至負責輸布的三焦,這些臟腑都受腎陰和腎陽的影響。腎陽使津液的產生,分散輸布和排泄加速,而腎陰將全過程減慢,所以腎陰腎陽平衡時,津 液代謝便正常地進行。
另外,腎臟本身是水液輸布和排泄必經途徑,「腎陽為開」時尿液的排出,「腎陰為合」則水液瀦留,腎陰陽協調,適當地控制尿液從腎臟下注膀胱,並貯存到適合程度而排出體外。
防止呼吸淺表
腎主納氣:納是受納、攝納,而氣,是指肺所吸入的空氣。腎主納氣是指腎協助肺的呼吸,尤其是助肺吸氣的深度(吸納、攝納),防止呼吸淺表的作用。清代醫家林佩琴在《類證治裁.喘症》中解釋「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
肺的宣發作用使氣呼出,肺的肅降使氣吸入,而腎的封藏使氣更能深深被吸納,所以「腎為氣之根」。若腎氣不足,不能助肺吸納時,會出現呼多吸少,呼吸淺表的病狀,中醫稱這為「腎不納氣」。對氣喘的辨證,「在肺為實,在腎為虛」,而治療時以「初病在肺,久病治腎」的原則。
腎在志為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在臟為……在志為恐」,說明恐懼、害怕情緒與腎的關係密切。這可能是出於觀察到在極度恐懼時,會「嚇到瀨尿」,中醫在《素問.舉痛論》中解釋這現象為「恐則氣下,驚則氣亂」。
主骨生髓功能
腎 主骨生髓:骨是指全身的支架,部分骨內有腔隙,骨腔中膏樣物質稱為骨髓,《素問.脈要精微論》提到「骨者髓之府」。髓又有骨髓、脊髓和腦髓之別。《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腎生骨髓」,意思是髓由腎中精氣所化生而成,腎精充足則骨髓足,而骨的構成有賴骨髓的充養,故腎主骨生髓是指全身骨骼的生長發育,骨 髓、脊髓和腦髓的充盈,都是腎精的結果。
腦位於頭顱內,與脊髓相連,中醫認為腦是髓聚集而成,《靈樞、海論》說「腦為髓之海」,髓是腎精所 化生而成,故有「腎通腦」的理解。腎精充足,腦則發育健全,腎精不足,腦髓則空虛,症狀有頭昏眼花、耳鳴、健忘、腰腿酸軟等。在《素問.靈蘭秘典論》說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便是腎主骨生髓生理功能的具體表現。
牙齒與骨同源
齒為腎之標:《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說:「齒者,腎之標,骨之本也。」牙齒與骨同出一源,均是腎中精氣所充養,腎精不足牙齒鬆動易脫落,故牙齒情形反映腎之情況(標)。
腎 開竅於耳和二陰:人的聽覺功能與腦有關,而腦又賴靠腎精所充養,故《靈樞.脈度》提到「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二陰是指前陰(外生殖器)和後 陰(肛門)。前陰的排尿與生殖功能與腎有關很易明白,肛門負責大便功能,與腎有關是因腎陽虛衰或腎陰不足,均影響胃功能而出現肚疴或便秘。
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2009-02-27 腎中精氣
在〈素問.上五天真論〉中有一段二百多字的文字,每個中醫都背誦過,形容男女從出生到衰老時的腎氣情況與身體改變,來論證腎中精氣有促 進生長、發育和逐步具備生殖能力。這段經文指出,隨着腎中精氣的逐漸旺盛,兒童便「換牙」和增高。到一定時候,腎精便促使「天癸」產生,即是生殖器官發育 成熟,維持生殖功能的物質基礎,例如女子按時的排卵「月事以時下」與男子排精「精氣溢瀉」。人到中年以後,腎的精氣衰退,天癸亦停止產生,則人體的生殖功 能亦衰退,生殖器官日趨萎縮,女性步進收經後的老年期,男性雖沒如此明顯,但性功能亦減弱。
人的生、長、壯、老,機體的出牙、增高、功能的發育與衰退,都是在腎精的影響下產生。若先天的腎精不足,則嬰兒發育不良,出現「五遲」(立遲、行遲、出牙遲、出頭髮遲、說話遲),和「五軟」(頭頂軟、口軟、手軟、足軟、肌肉軟)等病狀,治療原則是補腎這「先天之本」。
腎精還調節身體平日的生理活動和代謝,是通過腎陰和腎陽這兩個作用。
陽 代表溫煦、運動、興奮、動力,故腎陽是腎精之中,有鼓動、興奮,使身體機能加快,產生溫煦和推動氣化作用的物質。腎陽促使氣(氣力)的產生,各臟腑得氣而 運作加速,也加快熱力產生,腎陽對全身各臟腑、經絡都有「陽性」的影響。腎陽對身體的重要就如太陽對大地一樣,《內經》說:「陽氣者,若天如日,失其所則 折壽而不彰。」名醫張介賓在《類經圖翼.大寶論》中也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古代醫家又稱其為「真陽」、「元陽」、 「真火」等。
腎陰的作用與腎陽相反,主要是促進機體的滋潤、寧靜、凝聚成形(相對腎陽的氣化),和制約腎陽之熱。腎陰促進津液、血液等的生 成,而津液血液對身體有滋潤濡養作用,故提到津液和血時,醫家會稱為陰津、陰液或陰血。腎陰既能使一身的陰充足,若腎陰不足,則全身的陰亦不足,元代朱丹 溪在〈格致余論.相火論〉中強調「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腎陰又稱為「真陰」、「元陰」,可見歷代醫家的重視。
腎陰和腎陽都是從 腎精而來,兩者作用相反,互相制約,互相配合,對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各生理功能起了微調的作用,缺一不可,有如駛車一樣,既要踏油門來加速,亦要適當地剎車 減慢,這加速減慢既是相反而又配合的工作。正常狀態下,腎陰腎陽是平衡的,在《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即健康狀態,若任何一方的太 過或不足,則成為「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的病況。
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治病必求於本」,這「本」便是陰陽,而中醫治病最高原則便是調和陰陽。
【列印文章】
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
2009-02-20 中醫說的腎
可是,西醫說的腎與中醫說的腎有很大的出入,誤解也因而產生,例如有病人被中醫診斷為「腎弱」後,去西醫處驗腎,包括抽血及驗尿,結果又「冇事」,感到很無奈、「唔知信邊個好」。希望讀者看完此文後能瞭解中醫所講的腎。
腎 的解剖和部位。《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府」解作所居之地。《類證治裁》:「腎兩枚,附脊第十四椎。」《醫貫》:「腎有二,精所居也, 生於脊膂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吋五分,形如豇豆,相並而曲附於脊外。有黃脂包裹,裏白外黑,各有帶二條,上條繫於心包,下條過屏翳穴後趨脊骨。」這描述與現 代解剖十分接近。不過,對於腎與膀胱的關係,和輸尿道的存在則未有提及,可能那「帶二條……下條過屏翳穴後趨脊骨」就是輸尿管。不過就算是,中醫也缺少對 輸尿管功能的認知。
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腎主水和腎主納氣;腎在體合骨;開竅於耳和二陰;其華在後;在志為恐;在液為唾。
腎 藏精。《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這是腎最重要的功能,「藏」即閉藏、貯存、封藏。腎藏精即是腎負責不單將精好好貯存,更 加是使之充盈和足夠身體的應用,亦防止精的流失。例如銀行一樣,既儲存我們的財富,亦有提供利息收入,在需要時我們從銀行提款。
跟着要問的是,什麼是精?有什麼來源?《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是構成人體和推動人體生命活動(包括成長、發育等)的基本物質;另外《靈樞.本神》中提到「生之來,謂之精」,即狹義地指男性生殖之精,現代稱為「精子(sperm)」。
腎 所藏的精有分「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從父母的生殖之精而來,是構成胚胎發育的原始物質,而「後天之精」則是源於每日的食物營養,吸收 後再經五臟六腑轉化而成的物質,這些極重要的物質,既收藏於腎,腎使之充盈而不缺,到各臟腑有需要時,腎又輸送出來,使臟腑功能正常,如《素問.上古天真 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簡單地說,腎負責收藏和滋養的精,而精是人體結構和生命必需的精微物質。雖然精的來源有分「先 天之精」和「後天之精」,但兩者相互依存。「先天之精」依賴「後天之精」來培育和充養,才能日漸充盈,發揮其推動生長的生命力,而「後天之精」則靠「先天 之精」的動力,才能不斷地被攝入和化生。
另一個常見的是「腎氣」,中醫認為腎精和腎氣是相同的東西,以不同的形態存在人體中。腎精是有形,腎氣是無形,有形腎精分散則化為無形腎氣,而無形腎氣聚集而成為有形的腎精。腎藏精,精化為腎氣,通過三焦而布散全身,發揮其功能,如促進生長、發育和生殖等功能。下周再續。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The book is available now
Dear Friends /readers,
My first book 中醫西說 will be available this week in the bookstore.
If you are interested,please consider buy a copy and see.
親愛的朋友/讀者,
我的第一本書「中醫西說」將於本星期在書店出版。
有興趣請考慮購買一本看看。
Dr Chiu
ps This blog will continue next week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2010-01-29 心非心 腎非腎 是其是 非其非
首先是學術討論:
「五臟功能系統論」
在眾多的回應中,全部都是以「五臟功能系統論」為論點,故下文是對這理論的分析。
這理論是說古書如《黃帝內經》中的五臟,並不是指解剖可見,血淋淋實物的五臟 (簡稱「實體五臟」),例如中醫的心不是指「實體心」,中醫的肺不是指「實體肺」,如此類推。這理論認為傳統中醫的五臟是指身體的五個功能系統,有「功能系統心」、「功能系統肺」、「功能系統肝」、「功能系統脾」、「功能系統腎」。「功能系統心」不等於「實體心」、「功能系統腎」不等於「實體腎」等等。但這理論並未有談及六腑是否功能系統而已?
因此,在我以前的文章中,用西醫的生理解剖學角度去指出《黃帝內經》中功能系統五臟的錯,是混淆了概念。例如,用中醫的心去等於Heart, 中醫的腎去等同Kidney, 再用Heart, Kidney 等的現代生理去否定中醫的學說,是本人對中醫不明其義 。
《黃帝內經》和古書是說什麼?
古人受到時代條件的限制,但對五臟六腑的實體有頗準確的的描寫。
《靈樞.經水》篇:「若夫人尺之士,皮肉在此,……其死可解部而視之,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
《靈樞.脹論》說:「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膻中」即人體兩乳之間。
《素問.平人氣象論》提到「虛裏,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醫貫.內經十二官.形景圖說》對肺的解剖描述是:「喉下為肺,兩葉白瑩,謂之華蓋,以覆諸臟,虛如蜂窠,下無透竅,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
《難經.四十二難》:「肝重二斤四両,……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膽在肝之短葉間。」,或
《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府」解作所居之地。
《類證治裁》:「腎兩枚,附脊第十四椎。」
《醫貫》:「腎有二,精所居也, 生於脊膂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吋五分,形如豇豆,相並而曲附於脊外。有黃脂包裹,裏白外黑,各有帶二條,上條繫於心包,下條過屏翳穴後趨脊骨。」
以上的描述與現代解剖十分接近。清代名醫王清任的《醫林改錯》說,「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他甚至把五臟六腑用筆畫下來。 用這麼多的例子 ,是為了說明 從來《黃帝內經》和熟悉 《黃帝內經》的古人所講所理解的五臟六腑是實物而不是抽象的功能系統。
中西醫對五臟六腑的解剖認識接近, 把腎等同Kidney, 肝等同Liver ,肺等同Lung,絕不是如一個常見的誤解 所指,是近代西醫傳入中土,勉強要為解剖學的英語專有名詞找一個中文字代替,而是基於中醫古書籍,有根有據。
除對五臟六腑的實體有頗準確的描寫,古人較容易觀察到的,是各種人體生理功能,如血液運行,呼吸,飲食,排泄,性動能,精神思維等,和病理情況。 下一步要問的,是推想歸納各「實體器官」負責甚麼生理作用?沒人確知古人如何思考,推理, 但我想像到他們見到「實體心」跳吓跳吓,血液不停流動,故認定「心主血脈」。空氣進入胸中,胸中主要是「實體肺」,故認為「肺主氣」。「實體肝」色血紅而 當中又充血,故想像「 肝藏血」。「實體脾」因在胃之旁邊,被認為是協助消化,故「脾生運化」,《注解傷寒論》說:「脾助胃氣消磨水谷,脾氣不轉,則胃中水谷不得消磨」。「實體 腎」因接近膀胱,故「腎主水」。肚內見到的是『實體胃,小腸,大腸』,很容易便可知道是與飲食,消化,吸收和排便有關。 有 些生理功能是比較難去歸納,如出汗,各類情緒,思維等。但很難想像古人會相信有些生理功能是沒有「實體器官」負責的。他們唯一所熟悉的內部器官只有五臟六腑,故把身體各式各樣的生理功能歸納到五臟六腑,便出現如現在中醫教科書中所「相 信」,「實體心」是主血脈而且藏神,「實體肝」是藏血和主疏泄,「實體腎」是藏精主水等。
其實對民國恽鐵樵之前的中醫來說,五臟就是確確實實的人體器官,從沒有人說是什麼 「功能系統」。
人誰無錯,古人也是人。現代人能讀到古人的智慧,加上現今科學的協助,若發現前人有錯,一點也不奇。在歷史裏,中醫藥有許多學派, 原因 便是認定前人有錯 才提出不同意見。
惲鐵樵曲解了《黃帝內經》是一錯,若現今中醫們接受這錯誤見解便是一錯再錯。現在是時候把這荒謬的理論除去,和把《黃帝內經》錯誤的地方修改了。
有些事比學術討論更重要:
誠 望各讀者,尤其是中醫學者,不要以「筆戰」的角度來看我的文章。戰爭(包括筆戰)是求勝利為目的,手段可以不擇,只有勝敗之分。筆者是以求知識,求學問的 心態來寫文。人誰無錯,筆者必然在內。我一直相信,讚賞或認同我文章的意見,只會令我更自信或「自以為是」的錯下去,唯反對我的意見(和背後的道理),才 使我有反思和進步的可能。學術爭論,以事論事,可以針鋒相對,面紅耳熱,寸步不讓,背後的假設,應是大家都是為求真理而爭,為求知識而論,目標是一致,態 度是誠懇,不同的只是觀點和角度,相同的是對真理、對別人和自己的尊重。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讓學術有進步。
百家爭嗚,發掘新知識新觀點,只要夠「理直」,便能「氣壯」,西方近百年來的進步,便是在這氣氛下培養出來。所以對於各位所提出不同的見解,能用理由說服我,使我「知錯能改」而進步,筆者是衷心感激。否則亦使我更瞭解反對的論點。如果我們不能彼此說服,就讓大家「君子和而不同」,agree to disagree,不是更好嗎?同樣,我也希望各位有所得着,這便是我寫文的目的。
很可 惜,有少部份的讀者,以另一個角度來看我的文章,認為本人是「別有用心」,「西醫高高在上的向中醫批評」,是惡意攻擊中醫學等,自然地換來的是人身攻擊和 謾罵,更把信報「拉下水」。針對這些言論,我不會花時間個別回應,但要問的是,發出這些人身攻擊的「維護中醫」人士,你們的言論會提高別人對中醫界的尊重 嗎?對中醫界的學術發展有好處嗎?有少部份人的言辭過激,一點也不奇,可惜其他網上的中醫界讀者,對這些「言語暴力」視若無睹,而不能「是其是,非其 非」。不少人「義正嚴詞」的指出,若不對我的文章作出反駁,是讓我繼續誤導讀者,對此我無任歡迎,甘心受教。可惜,為何同一批人,不更「義不容辭」地反對 「人身攻擊」?少部份人的偏激謾罵我毫不在孚,但他們對中醫界的損害,遠遠大於對一個學術論點的不同見解。大部份人的「沉默」是對「惡言」者的默許,支 持,這也是最使我失望的。
http://chi-med.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