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是一個很常見的病,對市民的健康有極大影響,很值得從中西角度來認識,和中西醫互相學習。
顧名思意,肝炎便是肝臟發生炎證 (Inflammation)。為何會發生呢?很多人都知道有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它們亦是最流行的肝炎病毒,但亦只是五類肝炎病毒中的頭兩類,還有丙、丁和戊型,另外如腮腺炎病毒(Mumps)、德國的疹病毒(Rubella)、EB病毒等,均可引致肝炎。除病毒引起之肝炎外,最常見的原因便是酒精所引致的(Alcoholic Hepatitis),在西方衞生情況較好的地方,酒精是引起肝炎的主因,在衞生條件較差的地方,則是甲和乙型肝炎病毒。脂肪肝是肥胖人士發生肝炎的重要因素,其他肝炎原因有藥物(中、西藥均會)、鐵質過多(Haemochromatosis)、免疫系統出毛病(Auto Immune Hepatitis)等。
不同的肝炎病毒會有不同的傳播途徑、潛伏期、發病時間、病狀和預後。以最常見的甲型為例,甲型肝炎是糞口傳播(faecal-oral),即是食了受糞便污染的食物。乙型肝炎病毒則是與被感染的人的血和精液接觸,通過皮膚上的傷口或粘膜而進入,高危因素包括不安全性交、靜脈注射毒品、受污染的醫療器械、 帶菌母親生育時傳及親生兒等。
病毒引起的肝炎發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肝炎首先便有一般病毒發病之徵狀(如疲倦,周身酸痛,關節痛,發燒,頭痛),這些病狀一般人錯誤了解為「感 冒」。實則「感冒」是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故應還有咳、痰、鼻水、咽喉不適等。肝炎還多有腸胃之問題,如胃口差、肚瀉、嘔吐等。不久便有肝發炎之像,如小便 深色如茶(Tea color urine)、胃口極差、煙民連煙也不想吸、眼白先變黃色(Jaundice)、繼而皮膚也染上黃色等,檢查身體可見肝、脾發脹。眼白與皮膚發黃是因身體膽紅素(Bilirubin)不正常的積聚,小便茶色則是因膽紅素從小便排出。
慢性肝炎可能沒病狀,只有驗血時才發現,亦可出現急性肝炎之狀,病狀不過一般也是較輕微,但不等於不危險。慢性肝炎「拖」得夠耐,對肝影響很大,可出現肝腫脹、肝硬化(因肝有很多疤痕)、腹水脹 (Ascites) 和全人水腫(因肝不能做足夠蛋白質(Albumin)去吸住血管裏的水液)和出血傾向(因肝負責製造凝血酶)等。
從 預後來說,甲型肝炎是較好的。雖然統計每年有一千萬人染上甲型肝炎,發病和復元後是沒有慢性肝炎這後遺症,死亡率約為千分之四,兒童發病病情亦較成年人為 輕,小孩約一個月便復元,成年人則較嚴重和長久,要完全復元可能要數月時間。乙型肝炎的預後,則十分視乎受感染的時間,成年人才受感染的話,九成 以上會出現病狀,數月後大多完全復元和體內出現抗體,即以後有免疫力對付乙型肝炎病毒。有一成的成人受感染者也會有慢性肝炎和長期帶菌。可惜小孩,尤其是嬰兒,因他們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若從母體受感染,身體不識對抗乙肝病毒,因此新生兒有九成機會變成長期乙型肝炎病毒帶菌者,而這批長期帶菌者,當中接近四分一有機會死於肝硬化、肝癌等併發症。這批人有多少呢?單單在香港,長期帶菌者佔了成年人的十分之一,約五十萬, 全港每年有 肝癌新症大約1,700宗,九成 50歲以上, 若推算到中國的人口,數目大得驚人。
傳統中醫又如何理解和治療肝炎呢?可以肯定的是,以往衞生條件更差,肝炎(甲和乙型病毒肝炎)數目比現在更多,故中醫治療肝炎一定經驗豐富 ,不過也不可能分出那一型病毒或急性慢性型。 急性肝炎發病時多數有腸胃不適、全身乏力等病癥,中醫從病狀角度來看,是濕邪為患,而腸胃屬脾,故中醫對急性肝炎的分析多從濕熱和肝脾來辨證,如「濕阻脾胃」, 「肝郁氣滯」等。若肝炎發病有出現眼白變黃時,中醫便從「黃疸病」來辨證治療。早在《素問.平人氣象論篇》說「溺黃赤安卧者,黃疸……目黃者曰黃疸」,《諸病源侯論》則根據不同病況而把黃疸病分成二十八種證候,可說十分詳細。當然,肝炎只是黃疸的其中一類原因,中醫的黃疸病絕不等同肝炎。對黃疸病,教科書則分成「陽黃」(即黃色中鮮明如橘)色和「陰黃」(色黃而晦黯不鮮明),「陽黃」中再細分熱象明顯或是濕象較多。有趣 的是西醫亦觀察到不同程度的黃,例如黃色中帶檸檬色是溶血病引起,黃中帶橙色是肝病引起,黃中帶綠是膽管阻塞性引起的。
慢性肝炎病程一般是半年以上,反複出現疲倦、胃口差、腹瀉、頭暈等,中醫相信久病則虛,故以濕熱、脾虛、肝郁出發點來辨證,若病況的寒熱較明顯,則加上陰虛或陽虛等。到後期若出現肝硬化、肝癌,中醫則從「肋痛」、「臌脹」、「積聚」來辨證和治療。同樣,中醫的「肋痛」可包括肝炎引發的肝癌,但亦有轉移性肝癌、 肝發大(Hepatomegaly)等病,「臌脹」可包括肝硬化的腹水,但其他病如轉移性腹腔癌、心衰竭、腎水腫也是成因。
講到治療肝炎,西醫對急性甲、乙型肝炎其實沒有甚麼好辨法,只能提供支援治療(Supportive therapy)和癥狀治療(Symptomatic treatment),例如嘔吐勵害則止嘔,靜脈注射補充水份,提供有營養低脂食物,讓身體殺死病毒和肝臟自我復元。不幸發生重型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和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 只能換肝而已,否則死路一條。近年有研究發現,用N -乙酰半胱氨酸( N-Acetyl-Cysteine) 和 亞米加 3 (Omega 3) 可能減低肝發炎的程度,現正就各類不同肝炎作臨床測驗,有確定療效便向讀者解釋。
在這「知得多,做得少」的情況下,中醫治療肝炎的經驗便十分重要和值得研究了。但要知道,急性肝炎絕大部份都是不藥而癒,即是話不論中、西醫給與病人任何治療的藥物,可能只發揮「安慰劑」(Placebo Effect )的作用,病人除了因有藥食而感覺 好些之外,實則病情病況都是如期復元。
研究方向是,在清楚分別是那一類型的病毒肝炎之後,把不同的証型來個標準化,統一化。在這基礎之上,便能客觀比較療效,如提早痊癒、病狀減輕、病毒數量減少、肝炎指數下降等。用藥與否,要視乎療效能否被確定。那種肝炎,何種証型,那條方劑,何種藥物能再提高治療效果,這亦是要客觀比較才能知道,這樣便可一步步的提升療效,得益的便是病人。
另一個課題是中藥抗病毒研究,針對乙型肝炎的長期帶菌者,減低病毒數量,甚至完全清除是很重要的,亦有證據能減低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病。現時西醫用的抗病毒藥, 如拉米呋啶,只能阻止病毒在肝細胞裏的繁殖,讓自身的抗病毒機制去減低病毒的數量Viral Load, 但病毒很易產生抗藥性。雖有新的抗病毒藥出現,都是從舊藥中改良而已。若能在眾多中藥中提鍊出更新更強更多類別的抗病毒藥,絕對是好消息。中藥如蚤休、山豆根、虎杖、大黃、丹參、菁蒿等數十種藥物,均有抗病毒的能力,把它們抗病毒的成份提鍊和增強,弄清其抗病毒的機理,亦是一個重要科研課題。
中醫的治 病原則是「扶正袪邪」,用於慢性乙型干炎之中,袪邪便是抗病毒,扶正又是甚麼呢?要知道當肝炎發病時,炎證不是病毒直接引起,而是身體的免疫系統襲 擊帶有病毒的肝細胞造成的,故扶正可能是調節自身免疫系統,減低肝損害。中藥裏的黃芪、黨參、白朮、沙參、熟地黃、茯芩、當歸、白芍等等,均能有這功能, 如何利用這作用於乙型肝炎發作時,很值得研究。肝硬化是長期肝炎的危險後遺症,中藥如冬蟲草、丹參、鱉甲等被發現可降解纖維化,如果能利用這作用來預防肝硬化,又是中醫扶正的好例子了。
要預防甲型肝炎,小心飲食,尤其是貝殼類食物,不煮熟不食。甲型肝炎疫苗是有效的預防疫苗,估計十年保護率有九成以上。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是與患者的體液接 觸,不安全的性行為是極危險的。共用針筒(如注射毒品),國內的非法血站是主要傳播媒體,愛滋病也是同樣的傳來傳去。要預防則要靠個人的安全意識了。乙肝疫苗是安全和有效的,一般十年以上可能要打加強劑。
對於乙型肝炎的帶菌者而言,佔香港成年人口約十分之一(自一九八八年起政府已為全港嬰兒打乙肝預防針, 故理論上二十歲以下青年是不會有帶菌者),要做的是經常驗血(肝炎及肝癌指數)。醫學界未有指引,但一般提議半年測一次和照超聲波,目的是盡早發現肝是否有發炎(因肝炎越遲發現肝損傷越多) 和肝癌(若不幸出現,最好的治療是最早 的治療)。何時用抗乙肝病毒藥物也未有一致意見,以往是等肝酵毒升高(即肝已發炎)到某程度才落藥,但亦有專科醫生 基於乙肝帶菌數目而治療。研究仍然進行,例如2010年3月中文大學醫學院發佈了一套評估慢性乙肝帶菌 者的肝癌風險 指數 ( 包括用年齡、白蛋白數量、膽紅素數量、乙肝病毒數量和有否肝硬化等數據 ),把病人分為低、中及高肝癌風險,希望能使到高風險病人得到優先治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