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2009-01-23 肝與血氣的關係

我們常用「心肝寶貝」來形容心愛、要珍惜保護的東西,可見「心」和「肝」是五臟中的寶物。沒有心臟固然立刻死,但沒有正常的肝,人也活不多於一日。讓我們再看看這「寶貝的肝」的功能。肝的生理功能與血和氣有關。
與 血有關的,包括貯藏血液,有足夠的血量後,肝便可以調節全身運行的血液,隨着機體活動和情緒變化,把血從肝中輸出或儲存。肝也有防止出血的作用。從現代醫 學來看,肝藏血是正確的觀點,肝可儲存約 1.5 公升的血,而人體血量約五公升,可見這儲存量頗大,亦起了一個緩衝器 Buffer 的作用,在意外失血時,肝血可在神經系統支配下釋出來。當副交感神經活動佔優時,肝內的血竇擴張,肝貯血量便大增,而因應身體需要時,交感神經活動主導而 刺激下,肝血竇收縮,肝內血量減少,進入身體的血循環。肝製造的各類蛋白質,凝血蛋白等有防止出血作用。例如凝血因子 II,III,IV,VII 和纖維蛋白原,這些物質使血管受傷時,血液能及時凝固於傷口,防止血液不停外溢。
肝主疏泄,使一身之氣能運行暢順,不致停滯而致病,例如脾胃氣機的升降即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行,就要依靠肝對氣機疏泄的作用。
古 人相信人體的情志活動,與肝的正常疏泄有關。正常的情志活動,要依靠氣血的正常運作,而肝主疏泄便是氣血運行的重要基礎。相反,若肝的疏泄失常,使氣血的 運行失暢,病便產生。如《素問.舉痛論》說︰「百病生於氣也。」例如,肝的疏泄不足夠,肝氣便停滯鬱結,中醫稱為「肝鬱」,人的情志不舒暢,表現成心情抑 鬱,多愁善感,喜歡「嘆氣」,好像要深呼吸才能把積於胸中的氣排出,所謂「條氣唔順」。另外,若肝的疏泄不正常地太多,升發太過,表現在急躁易怒,說話也 快而大聲夠氣,好像廣東話中的「激氣」一般。
肝的疏泄異常可波及氣血運行和產生情緒變化,反過來外界客觀環境刺激,若夠強烈或持久,亦可影 響到肝的疏泄,導致肝氣郁結或肝氣上逆而致病。七情中怒最傷肝,《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暴怒可使肝氣上逆,郁怒使肝氣郁結,可波及脾胃功能, 故古代醫家治療情緒病時多從治理肝開始。在明末趙獻可《醫實.鬱病論》中說「予以一方治其木鬱 ,而諸鬱 皆因而鬱 。 一方曰何?逍遙散是也。」連廣東話口語也以「疏肝」來代表逍遙自在,無憂無慮,心情暢快的心境。最後,肝的正常疏泄有助膽汁分泌和男子排精,女子月經的正 常運作。
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筋」包括肌腱、靱帶和筋膜,功能有連接和約束骨節,主持運動,保護內臟等。《素問.經脈別論》說:「食氣 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說明古人認為肝負責滋養全身的筋,所以《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丈夫……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爪」指手指和腳指 甲,是筋的延續,肝正常時爪甲堅?明亮。肝開窮於目:《素問.五臟主成論》︰「肝受血而能視」,肝病能引起眼疾,如夜盲、眼乾澀,目等,反映眼與肝的關係 密切。肝在液為淚,肝與眼有關,而淚是眼目分泌而出,作濡潤和保護的液體。
下周談西醫的看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