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2009-02-13 脾的功能

中醫認為脾胃是負責食物的運送、吸收等,其功能之一是「脾之運化」,即脾具有把食物轉化為精微,再把這精微吸收及輸送到全身作為養料。另外,也有運化水液,即脾有吸收、輸布水液,防止水液在體內停滯的作用。

若脾「運化水谷」的能力減弱,食欲自然減退,食物不被吸收則出現腹脹、肚屙,或「食乜屙乜」,身體沒有養料則出現疲倦、體重減輕等。若缺乏營養造成白蛋白濃度太低,水液便在身體滯留,出現病理時的產物,稱為水、濕、痰和飲,可視為脾「運化水液」的作用減退。

「脾主升清」:升,是上升的意思(故又說「脾氣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升清是指脾負責將水榖精微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和上輸至心、肺、頭、目,再經過心主血脈、肺主氣、朝百脈、通調水道等作用,將營養散布全身。

在 意義上,「脾主升清」其實與「脾主運化」接近。「脾主運化」以消化吸收過程為主,「脾主升清」則看重吸收後如何把營養輸布全身。不過中醫理論的科學邏輯思 維不強,很多是重重複複,希望日後能改進。另一個「脾主升」的臨床意義,是脾負責維持腹臟的內臟位置,若脾氣不能升舉,則出現「中氣下陷」,內臟便向下 垂,如肛門下垂的脫肛、子宮下垂、膀胱下垂等,治療時用補脾氣、升清陽的治法。

「脾 主統血」:統,是統攝、控制之意思。在《難經.四十二 難》說「脾裹血,溫五臟。」裹是指包裹,不論統攝或包裹,都是指出脾負責控制血液,包裹血液,使血不能逸出脈外,故脾是防止不正常的出血。因為脾主升清, 脾亦主肌肉,若脾虛而不主統血時,身體出血位置便多在下部,如大便出血、尿出血等,以及手腳肌肉出血(肌衄)。

有關脾與四肢和肌肉關係的古文很多,如《素問集注.五臟生成篇》提到「脾主運化水榖之精,以生養肌肉,故主肉。」說明脾胃功能旺盛,則全身氣血營養充足,自然人體肌肉壯實,相反也是。不單是肌肉的壯實或瘦削,連四肢日常的運作,也依靠脾胃來提供能量。

「脾在竅為口,其華在唇」:口在功能上是消化道的入口,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脾胃正常時,人則食欲旺盛,口味正常。中醫認為生口瘡是脾胃有熱,口淡無味或有甜味是脾為濕困。口唇的色澤,是反映一身氣血是否足夠,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故口唇亦反映脾的狀態。

從 現代醫學來看,脾的功能主要是機械地過濾血液和移除舊紅血球,以及有抗感染的功能,是一個淋巴器官。對成人來說,脾的造血功能和貯血功能已不重要。脾功能 亢進時血小板減少而有出血之狀,如果中醫基於此而推斷脾主統血是錯誤的。脾主運化、升清,這明顯是腸胃和胰腺的作用,脾在志為思也是把腦的功能錯誤地套落 五臟而已。以往有誤解是可以體諒的,今日在教科書中仍提到脾有消化的功能便是未能把現代醫學知識去活化傳統中醫理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