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臟之中脾胃為倉庫,即負責管糧倉。傳統中醫很重視脾臟,在金朝元朝期間,名醫李杲(東垣)認為脾胃為「元氣之本」。飲食不節制,粗勞過度,情志的過激等, 皆會傷到脾胃的功能,再引發各式各樣的疾病。因此養生之道應從保護脾胃為先,而治病亦從補脾胃之氣為首,故這一派重視脾胃的醫家被稱為「脾胃學派」,或 「保土派」。
脾的部位:《醫貫.形景圖》說:「膈膜之下有胃,盛受飲食而腐熟之。其左有脾,與胃同膜而附其上。」 對脾位置的描述與現代解剖接近。
脾的形態:在《難經.四十二難》提到「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吋,長五吋,有散膏半斤」,當中的「散膏」是現代的胰腺(pancreas),而《醫貫》則形容脾為「其色如馬肝赤紫,其形如刀鎌」。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升清和統攝血液。脾在體合肉,主四肢;開竅於口,其化在唇;在液為涎;在志為思。
脾主運化:運,即轉運輸送,現代化則稱為物流管理。化,即消化和吸收。脾主運化是指脾須負責任運輸所有食物和水分,轉化成可吸收的形態(中醫稱為精微),再將這吸收的養分轉送到全身。脾要輸送的貨物有二大類,一是水谷精微,即各類營養,二是水分。
食 物進入身體後,要靠胃的「腐熟」和小腸的「化物」,古人把這消化過程看成消磨碎物,如《注解傷寒論》說:「脾助胃氣消磨水谷,脾氣不轉,則胃中水谷不得消 磨。」 胃是磨石 ,脾便是這磨石的動力。在把食物分開成有用的精微和無用的糟粕後,脾推動胃腸吸收精微,如《素問.奇病論》說:「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 最後,脾再把吸收了的精微,輸送到肺,再讓肺輸布全身,如《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 胱。」這磨碎、吸收、傳送過程,若運行順利,中醫稱為「脾氣健運」,身體得到營養自己健康。相反,「脾失健運」,則食物不能正常地被吸收,會出現腹脹、肚 屙、倦怠、消瘦等病狀。
脾胃又被稱為「後天之本」,意思是人體出生後,全賴脾胃的消化、吸收、運送,才能得到食物中的營養來維持生命,否則 氣血亦無以為繼,故又稱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保土派李東垣在《脾胃論.脾胃盛衰論》中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故主張日常要注意飲食,善於保護脾 胃,治病用藥時更要顧及脾胃。
脾亦負責吸收輸送一身的水液,以及防止水液停滯的作用。當水液被脾布散全身,發揮其滋養和濡潤作用後,脾亦負 責把水液帶到肺和腎,轉化成汗和尿排出體外。因此,脾的運化水濕功能失常,水液便停滯體內,產生的病理產物如水、濕、痰和飲。《素問.至真要大論》說: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中醫認為「脾虛生濕」、「脾為生痰之源」、「脾虛水腫」的理念,和治療痰濕以治脾為重點,便是基於脾主運化這理論。運化水谷精微 和水液,都是脾主運化功能的表現,故發病的亦多同時並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