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2010-01-29 心非心 腎非腎 是其是 非其非


在發表了有關西醫對中醫臟腑學說的評論後,一些讀者提出不同意見理論,很值得討論,故在此與讀者分享。

首先是學術討論:

「五臟功能系統論」

在眾多的回應中,全部都是以「五臟功能系統論」為論點,故下文是對這理論的分析。
這理論是說古書如《黃帝內經》中的五臟,並不是指解剖可見,血淋淋實物的五臟 (簡稱「實體五臟」),例如中醫的心不是指「實體心」,中醫的肺不是指「實體肺」,如此類推。這理論認為傳統中醫的五臟是指身體的五個功能系統,有「功能系統心」、「功能系統肺」、「功能系統肝」、「功能系統脾」、「功能系統腎」。「功能系統心」不等於「實體心」、「功能系統腎」不等於「實體腎」等等。但這理論並未有談及六腑是否功能系統而已?
因此,在我以前的文章用西醫的生理解剖角度去指出《黃帝內經》中功能系統五臟的錯混淆了概念例如,用中醫的心去等於Heart, 中醫的腎去等同Kidney, 再用Heart, Kidney 等的現代生理去否定中醫的學說,是本人對中醫不明其義


《黃帝內經》和古書是說什麼?


在《素問.五臟別論》中對「五臟六腑」有很生動的描寫,「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
在 這段文字中,「腑」是「肉」字邊,「府」在右,「付」則是支付、移交、給予、傳遞,表示被稱為「六腑」的東西的功能是接受,傳送我們真正的食物。「胃,小 腸,大腸等」被稱為「六腑」,正正是因為傳統中醫相信「實體胃、實體小腸、實體大腸」這些有空腔,像管導,可把東西傳來傳去的內部器官,是負責傳導和轉化水谷食物(而不貯藏)。沒有人會相信這段文字中「水、谷、口、胃、腸」的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不是說實物的
同樣,臟字是「肉」字邊,「藏」字在右,是指藏於體內的東西,或這東西的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只有一個實在的器皿才能去收藏東西, 相對於有空腔的「六腑」,「心肝脾肺腎」是實心的器官,被稱為「五 臟」,也正正是因為傳統中醫相信這五個實心「實體器官」是負責收「藏」和化生精氣的器皿明顯地,同一段下一句對「六腑」是以「實體器官」來形容,讀者又能想像到,同一段上一句古人對「五臟」和「六腑」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嗎?


古人受到時代條件的限制,但對五臟六腑的實體有頗準確的的描寫。

《靈樞.經水》篇:「若夫人尺之士,皮肉在此,……其死可解部而視之,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

《靈樞.脹論》說:「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膻中」即人體兩乳之間。

《素問.平人氣象論》提到「虛裏,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醫貫.內經十二官.形景圖說》對肺的解剖描述是:「喉下為肺,兩葉白瑩,謂之華蓋,以覆諸臟,虛如蜂窠,下無透竅,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

《難經.四十二難》:「肝重二斤四両,……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膽在肝之短葉間。」,或

《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府」解作所居之地。

《類證治裁》:「腎兩枚,附脊第十四椎。」

《醫貫》:「腎有二,精所居也生於脊膂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吋五分,形如豇豆,相並而曲附於脊外。有黃脂包裹,裏白外黑,各有帶二條,上條繫於心包,下條過屏翳穴後趨脊骨。

以上的描述與現代解剖十分接近。清代名醫王清任的《醫林改錯》說,「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他甚至把五臟六腑用筆畫下來。 這麼多的例子是為了說明 從來《黃帝內經》熟悉 《黃帝內經》的古人所講所理解的五臟六腑是實物而不是抽象的功能系統。

中西醫對五臟六腑的解剖認識接近, 把腎等同Kidney, 肝等同Liver ,肺等同Lung,絕不是如一個常見的誤解 所指,是近代西醫傳入中土,勉強要為解剖學的英語專有名詞找一個中文字代替,而是基於中醫古書籍,有根有據


解剖與生理的結合

除對五臟六腑的實體有頗準確的描寫,古人較容易觀察到的,是各種人體生理功能,如血液運行,呼吸,飲食,排泄,性動能,精神思維等,和病理情況。 下一步要問的,是推想歸納各「實體器官」負責甚麼生理作用?沒人確知古人如何思考,推理, 但我想像到他們見到「實體心」跳吓跳吓,血液不停流動,故認定「心主血脈」。空氣進入胸中,胸中主要是「實體肺」,故認為「肺主氣」。「實體肝」色血紅而 當中又充血,故想像「 肝藏血」。「實體脾」因在胃之旁邊,被認為是協助消化,故「脾生運化」,《注解傷寒論》說:「脾助胃氣消磨水谷,脾氣不轉,則胃中水谷不得消磨」。「實體 腎」因接近膀胱,故「腎主水」。肚內見到的是『實體胃,小腸,大腸』,很容易便可知道是與飲食,消化,吸收和排便有關。 有 些生理功能是比較難去歸納,如出汗,各類情緒,思維等。但很難想像古人會相信有些生理功能是沒有「實體器官」負責的。他們唯一所熟悉的內部器官只有五臟六腑,故把身體各式各樣的生理功能歸納到五臟六腑,便出現如現在中醫教科書中所「相 信」,「實體心」是主血脈而且藏神,「實體肝」是藏血和主疏泄,「實體腎」是藏精主水等。


「功能系統」理論是否合理?
對 古人來說,根本不必有一 個與「實體五臟」不同而又抽象的「系統五臟」,例如其中的「系統心」的功能是與他們所見到的「實體心」不同。否則必然要問,「實體心」有可功能?而屬於 「系統心」 的功能,又是那器官負責呢?若能指出是那個「實體器官」負責,則根本不必把這些生理功能放在一個抽象的「系統」和稱之為「心臟」了。
試想想,若你坐時光機到古代,找《黃帝內經》的作者或是個熟 讀內經名醫,拿着一個「實體腎」來問他,這是什麼?他會告訴你,這是人的「腎」。問他「腎臟」有何功用,會否想像到他說,「這是個人的腎,它的功能我不知。但人身有另一個「腎臟」,是一個『系 統腎』,是負責收藏精,主水和納氣,我不知道是那內部器官負責,與 這個實體的腎無關。」難以想像嗎?但這正是現今一些中醫普遍的見解,認為傳統中醫的五臟不是指現代醫學可見可解剖 的「實體五臟」。若這理論是對,再推論下去,內經的胃也非「實體胃」,內經的腸並非「實體腸」,不是很可笑嗎?那麼人們要問,內經的「五臟六腑」是指甚麼 呢? 古書對五臟六腑實物的描寫又代表甚麼意思?


為何會有這理論呢?
這 理論的出現,正是中西醫文化交流(或衝突)的產物。約在1800年起,從英國來華的傳教醫生漸多,其中一位是合信(Benjamin Hobson),在1850年他在中國出版了「全體新論」,「西醫略論」等書而且開始流行,引起當時中醫學家的迴響和討論。爭論之一便是西醫解剖和「實體 五臟」的功能,與《黃帝內經》不同,例如內經的五臟是否有誤,「心主神明」的傳統與西醫的腦的理解的衝突等。更多的人批評中醫,並建議廢除中醫, 最 出名的是余雲岫,1916年寫了《靈素商兌》一書,他從基礎理論入手,徹底批判中醫理論基礎的《黃帝內經》,痛罵中醫“ 不科學”、“靠暗示的效果”、“和催眠術差不多” 。後來中醫界作出反擊,民國初年名中醫恽鐵樵1922年發表了《群經見智錄》,提出了「『內經』之五臟非血肉之五臟,乃四時的五臟」。意思是四時的風寒暑濕產生了六氣,生長化收藏產生了五行,再由四時五行派生出五臟。“四時五臟”論(即『內經』五臟不是血肉的「實體五臟」),讓中醫既可接納西醫的解剖知識,又看來不損害《黃帝內經》的權威和的超然不能錯的地位,當然被廣泛接受。為什麼不提「六腑」?因為中西醫對五臟的理解差別最大,但「六腑」沒有這困難,所以「六腑」便可以或可能是血肉的「六腑」。

其實對民國恽鐵樵之前的中醫來說,五臟就是確確實實的人體器官,從沒有人說是什麼 「功能系統」。

人誰無錯,古人也是人。現代人能讀到古人的智慧,加上現今科學的協助,若發現前人有錯,一點也不奇。在歷史裏,中醫藥有許多學派, 原因 便是認定前人有錯 才提出不同意見。

惲鐵樵曲解了《黃帝內經》是一錯,若現今中醫們接受這錯誤見解便是一錯再錯。現在是時候把這荒謬的理論除去,和把《黃帝內經》錯誤的地方修改了。


有些事比學術討論更重要:


誠 望各讀者,尤其是中醫學者,不要以「筆戰」的角度來看我的文章。戰爭(包括筆戰)是求勝利為目的,手段可以不擇,只有勝敗之分。筆者是以求知識,求學問的 心態來寫文。人誰無錯,筆者必然在內。我一直相信,讚賞或認同我文章的意見,只會令我更自信或「自以為是」的錯下去,唯反對我的意見(和背後的道理),才 使我有反思和進步的可能。學術爭論,以事論事,可以針鋒相對,面紅耳熱,寸步不讓,背後的假設,應是大家都是為求真理而爭,為求知識而論,目標是一致,態 度是誠懇,不同的只是觀點和角度,相同的是對真理、對別人和自己的尊重。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讓學術有進步。

百家爭嗚,發掘新知識新觀點,只要夠「理直」,便能「氣壯」,西方近百年來的進步,便是在這氣氛下培養出來。所以對於各位所提出不同的見解,能用理由說服我,使我「知錯能改」而進步,筆者是衷心感激。否則亦使我更瞭解反對的論點。如果我們不能彼此說服,就讓大家「君子和而不同」,agree to disagree,不是更好嗎?同樣,我也希望各位有所得着,這便是我寫文的目的。


很可 惜,有少部份的讀者,以另一個角度來看我的文章,認為本人是「別有用心」,「西醫高高在上的向中醫批評」,是惡意攻擊中醫學等,自然地換來的是人身攻擊和 謾罵,更把信報「拉下水」。針對這些言論,我不會花時間個別回應,但要問的是,發出這些人身攻擊的「維護中醫」人士,你們的言論會提高別人對中醫界的尊重 嗎?對中醫界的學術發展有好處嗎?有少部份人的言辭過激,一點也不奇,可惜其他網上的中醫界讀者,對這些「言語暴力」視若無睹,而不能「是其是,非其 非」。不少人「義正嚴詞」的指出,若不對我的文章作出反駁,是讓我繼續誤導讀者,對此我無任歡迎,甘心受教。可惜,為何同一批人,不更「義不容辭」地反對 「人身攻擊」?少部份人的偏激謾罵我毫不在孚,但他們對中醫界的損害,遠遠大於對一個學術論點的不同見解。大部份人的「沉默」是對「惡言」者的默許,支 持,這也是最使我失望的。


http://chi-med.blogspot.com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2009-02-13 脾的功能

中醫認為脾胃是負責食物的運送、吸收等,其功能之一是「脾之運化」,即脾具有把食物轉化為精微,再把這精微吸收及輸送到全身作為養料。另外,也有運化水液,即脾有吸收、輸布水液,防止水液在體內停滯的作用。

若脾「運化水谷」的能力減弱,食欲自然減退,食物不被吸收則出現腹脹、肚屙,或「食乜屙乜」,身體沒有養料則出現疲倦、體重減輕等。若缺乏營養造成白蛋白濃度太低,水液便在身體滯留,出現病理時的產物,稱為水、濕、痰和飲,可視為脾「運化水液」的作用減退。

「脾主升清」:升,是上升的意思(故又說「脾氣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升清是指脾負責將水榖精微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和上輸至心、肺、頭、目,再經過心主血脈、肺主氣、朝百脈、通調水道等作用,將營養散布全身。

在 意義上,「脾主升清」其實與「脾主運化」接近。「脾主運化」以消化吸收過程為主,「脾主升清」則看重吸收後如何把營養輸布全身。不過中醫理論的科學邏輯思 維不強,很多是重重複複,希望日後能改進。另一個「脾主升」的臨床意義,是脾負責維持腹臟的內臟位置,若脾氣不能升舉,則出現「中氣下陷」,內臟便向下 垂,如肛門下垂的脫肛、子宮下垂、膀胱下垂等,治療時用補脾氣、升清陽的治法。

「脾 主統血」:統,是統攝、控制之意思。在《難經.四十二 難》說「脾裹血,溫五臟。」裹是指包裹,不論統攝或包裹,都是指出脾負責控制血液,包裹血液,使血不能逸出脈外,故脾是防止不正常的出血。因為脾主升清, 脾亦主肌肉,若脾虛而不主統血時,身體出血位置便多在下部,如大便出血、尿出血等,以及手腳肌肉出血(肌衄)。

有關脾與四肢和肌肉關係的古文很多,如《素問集注.五臟生成篇》提到「脾主運化水榖之精,以生養肌肉,故主肉。」說明脾胃功能旺盛,則全身氣血營養充足,自然人體肌肉壯實,相反也是。不單是肌肉的壯實或瘦削,連四肢日常的運作,也依靠脾胃來提供能量。

「脾在竅為口,其華在唇」:口在功能上是消化道的入口,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脾胃正常時,人則食欲旺盛,口味正常。中醫認為生口瘡是脾胃有熱,口淡無味或有甜味是脾為濕困。口唇的色澤,是反映一身氣血是否足夠,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故口唇亦反映脾的狀態。

從 現代醫學來看,脾的功能主要是機械地過濾血液和移除舊紅血球,以及有抗感染的功能,是一個淋巴器官。對成人來說,脾的造血功能和貯血功能已不重要。脾功能 亢進時血小板減少而有出血之狀,如果中醫基於此而推斷脾主統血是錯誤的。脾主運化、升清,這明顯是腸胃和胰腺的作用,脾在志為思也是把腦的功能錯誤地套落 五臟而已。以往有誤解是可以體諒的,今日在教科書中仍提到脾有消化的功能便是未能把現代醫學知識去活化傳統中醫理論。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2009-02-06 人體倉庫: 脾

五 臟之中脾胃為倉庫,即負責管糧倉。傳統中醫很重視脾臟,在金朝元朝期間,名醫李杲(東垣)認為脾胃為「元氣之本」。飲食不節制,粗勞過度,情志的過激等, 皆會傷到脾胃的功能,再引發各式各樣的疾病。因此養生之道應從保護脾胃為先,而治病亦從補脾胃之氣為首,故這一派重視脾胃的醫家被稱為「脾胃學派」,或 「保土派」。
脾的部位:《醫貫.形景圖》說:「膈膜之下有胃,盛受飲食而腐熟之。其左有脾,與胃同膜而附其上。」 對脾位置的描述與現代解剖接近。
脾的形態:在《難經.四十二難》提到「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吋,長五吋,有散膏半斤」,當中的「散膏」是現代的胰腺(pancreas),而《醫貫》則形容脾為「其色如馬肝赤紫,其形如刀鎌」。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升清和統攝血液。脾在體合肉,主四肢;開竅於口,其化在唇;在液為涎;在志為思。
脾主運化:運,即轉運輸送,現代化則稱為物流管理。化,即消化和吸收。脾主運化是指脾須負責任運輸所有食物和水分,轉化成可吸收的形態(中醫稱為精微),再將這吸收的養分轉送到全身。脾要輸送的貨物有二大類,一是水谷精微,即各類營養,二是水分。
食 物進入身體後,要靠胃的「腐熟」和小腸的「化物」,古人把這消化過程看成消磨碎物,如《注解傷寒論》說:「脾助胃氣消磨水谷,脾氣不轉,則胃中水谷不得消 磨。」 胃是磨石 ,脾便是這磨石的動力。在把食物分開成有用的精微和無用的糟粕後,脾推動胃腸吸收精微,如《素問.奇病論》說:「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 最後,脾再把吸收了的精微,輸送到肺,再讓肺輸布全身,如《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 胱。」這磨碎、吸收、傳送過程,若運行順利,中醫稱為「脾氣健運」,身體得到營養自己健康。相反,「脾失健運」,則食物不能正常地被吸收,會出現腹脹、肚 屙、倦怠、消瘦等病狀。
脾胃又被稱為「後天之本」,意思是人體出生後,全賴脾胃的消化、吸收、運送,才能得到食物中的營養來維持生命,否則 氣血亦無以為繼,故又稱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保土派李東垣在《脾胃論.脾胃盛衰論》中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故主張日常要注意飲食,善於保護脾 胃,治病用藥時更要顧及脾胃。
脾亦負責吸收輸送一身的水液,以及防止水液停滯的作用。當水液被脾布散全身,發揮其滋養和濡潤作用後,脾亦負 責把水液帶到肺和腎,轉化成汗和尿排出體外。因此,脾的運化水濕功能失常,水液便停滯體內,產生的病理產物如水、濕、痰和飲。《素問.至真要大論》說: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中醫認為「脾虛生濕」、「脾為生痰之源」、「脾虛水腫」的理念,和治療痰濕以治脾為重點,便是基於脾主運化這理論。運化水谷精微 和水液,都是脾主運化功能的表現,故發病的亦多同時並見。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2009-01-30 人體化學工廠─肝

西醫了解的肝,並沒有「疏泄」這概念,但不難去解釋。《血証論.臟腑病機論》說「木之性主於疏泄,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

疏泄功能

「食氣」為食物中的能量營養,「肝木之氣」可解成肝的功能作用,而「疏泄」理解為新陳代謝,則全句是說:「食物營養進入胃腸後,全靠肝的功能來進一步新陳代謝,把水和谷物化為有用的營養物。」如此解讀,中醫對肝的理解是正確。

肝有病時,膽汁分泌可能有困難,肝炎時病人胃納差、作嘔反胃及易肚痾等,顯示肝發病時脾胃「氣機」不暢。

脾胃氣機正常的升降,與肝的疏泄關係密切。西醫觀察到肝發炎時,會出現胃納差、作嘔、腹痛、肚痾,以及右上腹疼痛等。肝病時所引起的腸胃病狀,中醫稱為「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中西醫基本上是一致的看法。

要 解釋情志活動與肝的疏泄有關則比較困難,因為西醫認為情緒,不論是心情抑鬱,多愁善感,或急躁易怒,都是人腦的功能,尤其是腦中的海馬體(Hippo campus)與傳導物質血清素(Serotonin)不足有關,這是以往中醫無可能了解的病理知識。不過,要小心的是,中醫的理論世有不足之處,但中醫 的觀察是有根據的,例如患有肝病的人,他們有情緒低落,「冇厘精神」的病狀較多。

「肝」這器官是一個極最重要的「化學工廠」,負責的化學作 用有約五百多種,主要分類包括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脂肪(lipid)和蛋白質(protein)的新陳代謝,還具有合成、貯存、分 泌、解毒、排泄功能,與內分泌、防禦和造血等多種系統都有關聯。若肝功能不正常,體內激素不穩定和失去平衡,出現情緒變化也不足為奇。如把肝的「疏泄」理 解成肝「正常」的化學運作和排泄有毒廢物,則「肝失疏泄」時會「因病致鬱」,表現成鬱鬱寡歡、情志遏抑等也可以是對的。就如其他內分泌病,如甲狀腺分泌失 常,腎上腺分泌失常,也會出現情緒低落一樣。

小心保護

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肌腱韌帶的成分是膠原纖維,而所需的氨基酸原料是從肝而來。肝病時可能引致筋的毛病,例如在肝硬化(Cirrhosis)時可見到的「掌肌膜孿縮症」(Dupuytren's Contracture,杜卜撐氏孿縮症)便是典型筋的問題。

另 外,肝功能障礙時,肝解毒力減弱,血中氨和其他「假性神經遞質」濃度增加,會出現神志異常,四肢抽搐震顫,甚至昏迷等症狀,中醫稱這為「肝風入動」,西醫 診為肝性腦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亦可視為肝主筋的印證。爪、指甲,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角蛋白合成的氨基酸由肝提供,故爪甲的生長形態可反映出肝的情況, 例如杵狀指(Clubbing),指甲白化(leuconykia)等。

肝開竅於目,可能源自夜盲症。肝負責把食物中的胡蘿蔔素轉化成維他命A,並貯存起來,而血液中維他命A傳到眼內視網膜時,轉化成協助視力物質。若因肝病而引致維他命A不足,不單視力受損,還可致視角膜和結膜表皮細胞退變,淚液分泌減少,淚腺萎縮,故中醫認為肝在液為淚。

中 醫的肝功能涉及現代醫學神經系統,消化系統,血循環系統和內分泌等功能,與西醫理解的肝有分別。理論歸理論,實際地看如何保護這「寶貝的肝」呢?切勿飲 酒,保持理想體重,小心飲食,若沒有乙肝炎帶菌,便要打預防針。若不幸有乙肝帶菌,要時常抽血驗血,做齊以上提示,絕大部分的肝炎、肝硬化、肝癌也已可預 防了。



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2009-01-23 肝與血氣的關係

我們常用「心肝寶貝」來形容心愛、要珍惜保護的東西,可見「心」和「肝」是五臟中的寶物。沒有心臟固然立刻死,但沒有正常的肝,人也活不多於一日。讓我們再看看這「寶貝的肝」的功能。肝的生理功能與血和氣有關。
與 血有關的,包括貯藏血液,有足夠的血量後,肝便可以調節全身運行的血液,隨着機體活動和情緒變化,把血從肝中輸出或儲存。肝也有防止出血的作用。從現代醫 學來看,肝藏血是正確的觀點,肝可儲存約 1.5 公升的血,而人體血量約五公升,可見這儲存量頗大,亦起了一個緩衝器 Buffer 的作用,在意外失血時,肝血可在神經系統支配下釋出來。當副交感神經活動佔優時,肝內的血竇擴張,肝貯血量便大增,而因應身體需要時,交感神經活動主導而 刺激下,肝血竇收縮,肝內血量減少,進入身體的血循環。肝製造的各類蛋白質,凝血蛋白等有防止出血作用。例如凝血因子 II,III,IV,VII 和纖維蛋白原,這些物質使血管受傷時,血液能及時凝固於傷口,防止血液不停外溢。
肝主疏泄,使一身之氣能運行暢順,不致停滯而致病,例如脾胃氣機的升降即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行,就要依靠肝對氣機疏泄的作用。
古 人相信人體的情志活動,與肝的正常疏泄有關。正常的情志活動,要依靠氣血的正常運作,而肝主疏泄便是氣血運行的重要基礎。相反,若肝的疏泄失常,使氣血的 運行失暢,病便產生。如《素問.舉痛論》說︰「百病生於氣也。」例如,肝的疏泄不足夠,肝氣便停滯鬱結,中醫稱為「肝鬱」,人的情志不舒暢,表現成心情抑 鬱,多愁善感,喜歡「嘆氣」,好像要深呼吸才能把積於胸中的氣排出,所謂「條氣唔順」。另外,若肝的疏泄不正常地太多,升發太過,表現在急躁易怒,說話也 快而大聲夠氣,好像廣東話中的「激氣」一般。
肝的疏泄異常可波及氣血運行和產生情緒變化,反過來外界客觀環境刺激,若夠強烈或持久,亦可影 響到肝的疏泄,導致肝氣郁結或肝氣上逆而致病。七情中怒最傷肝,《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暴怒可使肝氣上逆,郁怒使肝氣郁結,可波及脾胃功能, 故古代醫家治療情緒病時多從治理肝開始。在明末趙獻可《醫實.鬱病論》中說「予以一方治其木鬱 ,而諸鬱 皆因而鬱 。 一方曰何?逍遙散是也。」連廣東話口語也以「疏肝」來代表逍遙自在,無憂無慮,心情暢快的心境。最後,肝的正常疏泄有助膽汁分泌和男子排精,女子月經的正 常運作。
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筋」包括肌腱、靱帶和筋膜,功能有連接和約束骨節,主持運動,保護內臟等。《素問.經脈別論》說:「食氣 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說明古人認為肝負責滋養全身的筋,所以《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丈夫……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爪」指手指和腳指 甲,是筋的延續,肝正常時爪甲堅?明亮。肝開窮於目:《素問.五臟主成論》︰「肝受血而能視」,肝病能引起眼疾,如夜盲、眼乾澀,目等,反映眼與肝的關係 密切。肝在液為淚,肝與眼有關,而淚是眼目分泌而出,作濡潤和保護的液體。
下周談西醫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