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2008-11-07 瘀血

人 們對瘀血絕不陌生,跌倒扭傷的手腫腳腫,之後皮下紫紫藍藍的,便是瘀血,不過這只是其中一類,成因是身體受到創傷,或大或小的血管因外力而拉斷,血液從血 管流到身體組織,形成瘀血。「瘀」字解作「積血」,是停留積聚的血,而瘀血是泛指身體內停滯着、不能正常循環,也沒有生理功能的血,可以是離開血管的,也 可以是停留在血管裏面的,中醫又稱這些瘀血為惡血、敗血等。

中醫如何解釋瘀血的形成呢?與上周談及水濕痰飲一樣,中醫相信致病因素,包括外 邪入侵,例如風邪使氣血閉鬱,寒邪使氣血凝澀等。《靈樞.百病始生篇》提到憂怒的結果是「凝血蘊裏而不散」,最後王肯堂在《證治準繩》中講:「夫人飲食起 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滯不行。」故外感、情志、飲食和勞逸,既是痰飲,也是瘀血的成因,不過瘀血有一個更常見、更直接的原因,就是意外創傷。除外傷 外,其他病因不能直接導致瘀血的形成,是通過氣血功能的障礙。

「氣」是中醫的特有觀念,意思是很廣泛的,但在氣血運行與瘀血的形成上, 「氣」可以解作為心臟的「泵」血力量和血液流動情況。中醫相信氣虛可致血瘀,可能是心衰歇使血流遲緩而成瘀血。氣滯血瘀,若血管因動脈硬化 (Atherosclerosis)而狹窄,血液停滯不前便成瘀。現今常聽到的深靜脈栓塞症(Deep Venous Thrombosis)或經濟客位併發症(Economic class syndrome)可說是氣虛氣滯致瘀血的現代例子。還有血寒而致瘀,冬天的手腳凍到紫色便是印證。血熱成瘀,西醫知道嚴重的感染(Sepsis)可導致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中醫則用很樸素的說法來解釋,是血液受熱煎熬而粘滯。

瘀血形成之後,不但不能為身體組織提供氧氣和養分,還會局部阻塞血液運行,造成更多病狀。如瘀阻心絡,見胸悶心痛,即西醫的心胶痛(Angina)。

瘀 阻肺絡,會有胸痛,咳血氣促,即西醫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瘀在肢體,局部有腫痛青紫,活動障礙,即深靜脈栓塞症,或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除以上例子,還有很多例子,如便秘、淋證、失眠、脫髮、發熱、出汗、白帶、不孕、痛症等,從西醫來看未必與瘀血有關,但中醫 則認為瘀血可能是其中因素,為什麼呢?因為中醫對「瘀血」的診症標準(Diagnostic criteria)很寬鬆,只要有疼痛(多形容為刺痛,痛處固定不移)、腫塊、面色紫暗、爪甲青紫、舌質有斑點、舌下靜脈曲張、脈沉澀與細澀或強澀,有以 上任何一點也可以診成瘀血,無怪乎中醫有「久病從瘀」的說法了。這不是說中醫錯了,而是西醫從未用「瘀血」這角度來考慮這類病。

順帶一提, 剛受傷時,身體組織還處於傷害,出血是自然難免,但血管本身會收縮,血小板的自動凝結,目的是堵住斷裂血管,減少流失血量,若這時用力按摩或用熱敷,只會 使血管再破裂出血,愈來愈腫和瘀。最好的做法是用壓力(手或繃帶包紮),以減少患處出血,可以的話提高患處來減低靜脈內壓力和血流量,用冰敷受傷處。待數 日後,受傷血管已經癒合封閉,再用熱敷和輕輕按摩,目的是加速血塊吸收和組織修復,早日痊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