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 及金字塔有數千年歷史,但飲食金字塔則只有十多年,先由美國農業部在1991年提出,最新的版本在2005年4月面世,不過今次負責制定的,除了農業部, 還有美國衞生及公共服務部。為什麼呢?因為之前的金字塔,被批評有太多偏幫農民的商業考慮,以「健康」為藉口去推銷農作物。可見美國是個「商業」社會,很 多時科學和醫學建議,會被「商業化」。可幸的是,有言論自由和學術自主的情況下,錯誤還算有被改正的可能。
在2005年,美國哈佛大學的學者,在沒受商業利益污染下,提出最新的金字塔,稱為「健康進食金字塔」(Healthy Eating Pyramid),現在向讀者介紹的乃2008年最新版本。
這 金字塔最低層(亦即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一對運動鞋、球、球板、啞鈴和一個量體重的磅,即是說明每日適量運動和保持體重適中,是健康的基石。在此基石之 上討論吃什麼、喝什麼才有意思。為什麼呢?因為如何決定哪些食物應多吃和應少吃,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哪種食物會否容易令人肥胖。
每一餐最好 多吃穀物,尤其是未經提煉的全穀,如燕麥片、小麥麵包或紅米飯,因為這些食物比起白麵粉,能減低血糖和胰島素的上升,長遠計則減低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 油有好有壞,好的油是不飽和脂肪,主要是植物油,如橄欖油、芥花籽油、玉蜀米油、向日葵油、花生油;不飽和脂肪豐富的魚類也應多吃;而多種類和多量的蔬菜 和生果,有助減少心臟病、血壓高、癌病等,亦屬每餐必須。
上高一層,吃適量但不要太多的包括:各類的豆(如黑豆、小扁豆)、果仁類(杏仁、核桃、花生)、豆腐,由於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對心臟有益。肉類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最好來源是從家禽、魚和蛋。若已有糖尿病和心臟病,每周吃少過三個蛋黃便可以。
再高一層,再食少一點是奶類食品。雖然奶類食品向來是西方人鈣質的來源,但全脂奶有太多的飽和脂肪,故建議飲用低脂配方,或直接用鈣和維他命D的補充劑。
頂 層,亦是應食最少的,是紅肉、牛油,因為這些食物有高飽和脂肪和使腸癌的機會增加。還有「製作過」的穀類,如白麵包、白飯、生麵類、薯仔,以及甜的飲品和 糖果,因為它們會使血糖急升,容易引致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鹽也是愈少愈好,因為過量的鹹與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有關。
白米飯是中國人和 亞洲人的主要糧食,因為會較多引起血糖急升。把白米界定為要吃少些,可能會引起亞洲人反感,亦有反駁的意見認為:為何不見亞洲人有特別多糖尿病?我的意見 是,食白米飯會較紅米飯易令血糖攀升,這是有數據支持,但以往亞洲人除吃白米飯外,還有大量的蔬菜,農民飯後也工作勞動,肥胖的人不多,故白米飯的「壞 處」不明顯。但現今社會,食肉多,蔬菜少,運動更少,白米飯的「壞」處便比較易見到了。不過,正如最新版的金字塔,最基本的是恆常運動和保持正常體重;若 缺乏此兩項重要基礎,任你吃得如何「正確」和「合比例」,也非最健康之道。
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2008-10-03 偏食
飲食偏嗜,即偏食,過量的食某些食物,或不食某些食物,都是飲食失衡。 中西醫都說要飲食均衡,但對什麼是均衡就有不同的理解。
中 醫認為食物基本上有「五味」,即酸、苦、甘甜、辛辣和鹹,而各種味道有其相配的內臟。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 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嗜好單一種味道的食物,就導致某一個內臟的機能偏盛,長久會損及其他的內臟,五臟失去平衡協調是造成內傷之原 因。中醫書對五味偏嗜有詳細紀錄,酸味可能出現皮膚肌肉變厚變皺,口唇乾裂;鹹味可出現面色無華,胸悶氣短;甘味會面色黧黑,胸悶氣喘,腰膝痠痛,脫髮; 苦味見皮膚乾燥,令毛髮脫落等;辛味會有爪甲乾枯,筋腱收縮。
現代醫學可印證和解釋部分的觀察,例如食鹽食鹹味過量,長期會引起血壓上升, 繼而心臟肥大和衰竭、身體水腫,則可見到面色無華和胸悶氣短了。食甘味(糖分)過多,長久可導致糖尿病和肥胖,久而久之出腎衰竭,病狀就是面色黧黑、胸悶 氣喘等。過分食酸、食苦和食辛味也可會生病,只不過目前西醫未有發現(或許是我未讀到)。可能以往食物短缺,交通不便,在某一地區的人,長期食單一味道食 物機會更大,因而能看到偏食的後遺症。
除了五味之偏嗜,還有寒熱溫涼之偏嗜。熱是指香港人熟悉的「熱氣嘢」,內容很廣泛,包括一切味道辛辣 食物,和在烹煮過程中用了煎、炸、火烘、燒烤等,而熱氣的表現,如口乾口苦、舌苔黃、唇紅、口腔潰瘍、咽喉腫痛、面出暗瘡、身體感熱、小便短少而黃、大便 乾結困難、心情煩躁、睡眠欠佳等。至於生冷寒涼的食物屬「陰」,中醫相信食過量「陰」會傷害人體的「陽氣」,特別是腸胃,而引起腹痛、肚瀉,其他病狀包括 怕冷、頭暈、經痛等。不過,要指出的是,「生冷」與「寒涼」雖然是互通互用,但其實兩者是不同意思。「生」是指未煮熟的新鮮食物,如生果、蔬菜和肉, 「冷」是指食物的溫度,尤其是入口那溫度,但「寒涼」則是關於食物的屬性,在進入身體後能否改變身體的陰陽平衡,減低熱性食物對身體的影響。「溫與熱」性 的食物對身體有同一傾向的影響,只是熱的程度不同,「寒與涼」也是「凍」程度不同而已。
西醫並沒有「熱氣」的觀念,若要試圖解釋,「熱氣」 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狀態,與脫水(口苦、口乾、尿少尿黃、大便乾燥),新陳代謝過盛(熱、多汗)、免疫系統發炎傾向過強(生瘡、咽喉腫痛較多)有關。食冷 凍及未煮熟的食物容易肚痛肚屙則較易解釋,因這些食物受未經加熱殺菌,故引起食物中毒機會多一些。
有些西醫及營養學家將食物分成酸鹼二類, 提倡多食「鹼性」食物來平衡現代人食「酸性」食物太多,並認為這「酸鹼」不協調是不健康的來源。這「酸鹼」二分法可否解釋了中醫的「寒熱」呢?暫時未能, 因為目前沒有可靠的科研去證明這理論,所以正統的西醫並不接受這「酸鹼」理論。另外,只要把寒熱食物的名單與食物的酸鹼值對比,便會發現兩者並沒有關連。
今時今日醫學上提議的飲食均衡,叫做「食物金字塔」(Food Pyramids),只要各位「跟住食」,大致上已會做到飲食均衡和健康。
中 醫認為食物基本上有「五味」,即酸、苦、甘甜、辛辣和鹹,而各種味道有其相配的內臟。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 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嗜好單一種味道的食物,就導致某一個內臟的機能偏盛,長久會損及其他的內臟,五臟失去平衡協調是造成內傷之原 因。中醫書對五味偏嗜有詳細紀錄,酸味可能出現皮膚肌肉變厚變皺,口唇乾裂;鹹味可出現面色無華,胸悶氣短;甘味會面色黧黑,胸悶氣喘,腰膝痠痛,脫髮; 苦味見皮膚乾燥,令毛髮脫落等;辛味會有爪甲乾枯,筋腱收縮。
現代醫學可印證和解釋部分的觀察,例如食鹽食鹹味過量,長期會引起血壓上升, 繼而心臟肥大和衰竭、身體水腫,則可見到面色無華和胸悶氣短了。食甘味(糖分)過多,長久可導致糖尿病和肥胖,久而久之出腎衰竭,病狀就是面色黧黑、胸悶 氣喘等。過分食酸、食苦和食辛味也可會生病,只不過目前西醫未有發現(或許是我未讀到)。可能以往食物短缺,交通不便,在某一地區的人,長期食單一味道食 物機會更大,因而能看到偏食的後遺症。
除了五味之偏嗜,還有寒熱溫涼之偏嗜。熱是指香港人熟悉的「熱氣嘢」,內容很廣泛,包括一切味道辛辣 食物,和在烹煮過程中用了煎、炸、火烘、燒烤等,而熱氣的表現,如口乾口苦、舌苔黃、唇紅、口腔潰瘍、咽喉腫痛、面出暗瘡、身體感熱、小便短少而黃、大便 乾結困難、心情煩躁、睡眠欠佳等。至於生冷寒涼的食物屬「陰」,中醫相信食過量「陰」會傷害人體的「陽氣」,特別是腸胃,而引起腹痛、肚瀉,其他病狀包括 怕冷、頭暈、經痛等。不過,要指出的是,「生冷」與「寒涼」雖然是互通互用,但其實兩者是不同意思。「生」是指未煮熟的新鮮食物,如生果、蔬菜和肉, 「冷」是指食物的溫度,尤其是入口那溫度,但「寒涼」則是關於食物的屬性,在進入身體後能否改變身體的陰陽平衡,減低熱性食物對身體的影響。「溫與熱」性 的食物對身體有同一傾向的影響,只是熱的程度不同,「寒與涼」也是「凍」程度不同而已。
西醫並沒有「熱氣」的觀念,若要試圖解釋,「熱氣」 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狀態,與脫水(口苦、口乾、尿少尿黃、大便乾燥),新陳代謝過盛(熱、多汗)、免疫系統發炎傾向過強(生瘡、咽喉腫痛較多)有關。食冷 凍及未煮熟的食物容易肚痛肚屙則較易解釋,因這些食物受未經加熱殺菌,故引起食物中毒機會多一些。
有些西醫及營養學家將食物分成酸鹼二類, 提倡多食「鹼性」食物來平衡現代人食「酸性」食物太多,並認為這「酸鹼」不協調是不健康的來源。這「酸鹼」二分法可否解釋了中醫的「寒熱」呢?暫時未能, 因為目前沒有可靠的科研去證明這理論,所以正統的西醫並不接受這「酸鹼」理論。另外,只要把寒熱食物的名單與食物的酸鹼值對比,便會發現兩者並沒有關連。
今時今日醫學上提議的飲食均衡,叫做「食物金字塔」(Food Pyramids),只要各位「跟住食」,大致上已會做到飲食均衡和健康。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2008-09-26 飲食「唔乾淨」
飲食無節制,飢飽失常是致病原因,飲食不潔,更加是常見的病源。
什 麼是「不潔」呢?最簡單的解釋,吃了之後,會引起疾病或死亡的食物,便是不潔了。《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當中有很多「不可食」,例如 「豬肉落水浮者,不可食」,可能是豬因為染上「氣性壞疽」而死,而豬肉內充滿氣體和毒素,當然不可食。「肉中有如朱點者,不可食之」,會否是肉中有寄生 蟲?不食為妙。「豬肉及魚,若狗不食鳥不啄者,不可食」,這可能是最早的「動物測驗」,連其他動物也不吃,人類當然也不吃。「穢飯,餵肉臭魚,食之皆傷 人。自死肉,口開者,不可食之。六畜自死皆疫死,則有毒,不可食之。」古人亦已知道患疫病死的生畜有毒而不食,今時今日我們把動物殺而不食也是學習他們。 憑觀察、常識和推理,中醫仍能提出很多有用和合理的食物安全意見。
從現代醫學來看,食物中毒,有幾方面可解釋。可以是「食物本身」變壞或帶 有毒素,例如有毒的菇類,或珊瑚魚的雪卡毒素,洗淨煮熟「乾淨極」也是有毒,只能不食。真正和最常見的「不潔」、「唔乾淨」是食物受到病毒、細菌、寄生蟲 和它們的毒素污染,例如甲型肝炎病毒污染了水源,那麼水中生長的生蠔便是帶菌食物了。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杆菌經常引起腸胃炎。
食物中毒非 常普遍,大部分病情不重,但不是沒有死亡的病案。典型病狀是作嘔、嘔吐、肚痛或肚屙,多數是食了有問題的食物後四十八小時內發病,視乎哪一類病菌,吃得多 少,個人體質強弱。其他病狀包括發燒發冷,肚屙中帶血,脫水和神經系統受損。死亡的多是老人、小孩、孕婦和長期病患者。旅行者腹瀉亦是食物中毒的例了。
要 預防食物中毒、旅行者腹瀉其實不難。先是水,不論是水龍頭的水、冰塊或任何飲品,除非能肯定是清潔,否則當有菌辦。怎辦?煲滾和冷卻才飲用(或放入口,例 如刷牙)。一般熱飲(如茶,咖啡)可當清潔,密封蓋的水和汽水可接受,但要清洗樽口才用(因浸凍用的水多數不潔淨)。凍奶和雪糕可免則免。任何肉都要徹底 煮熟和趁熱食,隔夜餸不可食。魚類、貝類屬高危食物,煮熱後也不一定安全,故小心為上。只吃煮熟的蔬菜,避免食生冷的沙律。所有生果都要親自剝皮,但事前 手、刀和生果一定要洗清潔。若見蒼蠅飛來飛去,可假定食物已受污染。 所有食具、碟和盤子都用熱水清洗。最後是自己的手,在接觸食物、飯前和如廁後,洗到乾乾淨淨,最好是熱風吹乾(因廁紙可以是帶菌源頭)。
說到治療,一般休息,補充水分、鹽分和糖分已足夠,止屙藥只會治標不治本,還減慢腸胃排毒時間,不用好過,特別是發燒和大便有血(表示隻菌惡死了),更絕對不能用止屙藥。有疑問就要找醫生了。
什 麼是「不潔」呢?最簡單的解釋,吃了之後,會引起疾病或死亡的食物,便是不潔了。《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當中有很多「不可食」,例如 「豬肉落水浮者,不可食」,可能是豬因為染上「氣性壞疽」而死,而豬肉內充滿氣體和毒素,當然不可食。「肉中有如朱點者,不可食之」,會否是肉中有寄生 蟲?不食為妙。「豬肉及魚,若狗不食鳥不啄者,不可食」,這可能是最早的「動物測驗」,連其他動物也不吃,人類當然也不吃。「穢飯,餵肉臭魚,食之皆傷 人。自死肉,口開者,不可食之。六畜自死皆疫死,則有毒,不可食之。」古人亦已知道患疫病死的生畜有毒而不食,今時今日我們把動物殺而不食也是學習他們。 憑觀察、常識和推理,中醫仍能提出很多有用和合理的食物安全意見。
從現代醫學來看,食物中毒,有幾方面可解釋。可以是「食物本身」變壞或帶 有毒素,例如有毒的菇類,或珊瑚魚的雪卡毒素,洗淨煮熟「乾淨極」也是有毒,只能不食。真正和最常見的「不潔」、「唔乾淨」是食物受到病毒、細菌、寄生蟲 和它們的毒素污染,例如甲型肝炎病毒污染了水源,那麼水中生長的生蠔便是帶菌食物了。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杆菌經常引起腸胃炎。
食物中毒非 常普遍,大部分病情不重,但不是沒有死亡的病案。典型病狀是作嘔、嘔吐、肚痛或肚屙,多數是食了有問題的食物後四十八小時內發病,視乎哪一類病菌,吃得多 少,個人體質強弱。其他病狀包括發燒發冷,肚屙中帶血,脫水和神經系統受損。死亡的多是老人、小孩、孕婦和長期病患者。旅行者腹瀉亦是食物中毒的例了。
要 預防食物中毒、旅行者腹瀉其實不難。先是水,不論是水龍頭的水、冰塊或任何飲品,除非能肯定是清潔,否則當有菌辦。怎辦?煲滾和冷卻才飲用(或放入口,例 如刷牙)。一般熱飲(如茶,咖啡)可當清潔,密封蓋的水和汽水可接受,但要清洗樽口才用(因浸凍用的水多數不潔淨)。凍奶和雪糕可免則免。任何肉都要徹底 煮熟和趁熱食,隔夜餸不可食。魚類、貝類屬高危食物,煮熱後也不一定安全,故小心為上。只吃煮熟的蔬菜,避免食生冷的沙律。所有生果都要親自剝皮,但事前 手、刀和生果一定要洗清潔。若見蒼蠅飛來飛去,可假定食物已受污染。 所有食具、碟和盤子都用熱水清洗。最後是自己的手,在接觸食物、飯前和如廁後,洗到乾乾淨淨,最好是熱風吹乾(因廁紙可以是帶菌源頭)。
說到治療,一般休息,補充水分、鹽分和糖分已足夠,止屙藥只會治標不治本,還減慢腸胃排毒時間,不用好過,特別是發燒和大便有血(表示隻菌惡死了),更絕對不能用止屙藥。有疑問就要找醫生了。
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2008-09-19 密食當三餐.好
中醫認為飲食得宜,人就健康;飲食失宜,是內傷致病的原因。什麼是飲食失宜呢?中醫的理解,包括飢飽失常、飲食不潔和飲食偏嗜。
飲 食有節制,包括食的分量和進食的時間,最好是定時和定量,目的是避免過飽或過飢。過分飢餓,則身體得不到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短期則肚餓無氣無力。長期飢餓 則面色差、皮黃骨瘦、精神欠佳、軟弱無力。動則頭暈心跳氣喘、抵抗力弱與易受感染等。相反,暴飲暴食,超過了腸胃的消化能力,例如胃酸和各類消化酶的分泌 相對不足夠,短期會出現脘腸脹滿、嘔吐、胃酸逆流、灼傷食道與肚瀉,而長期則出現過胖或癡肥,而肥胖又與血壓高、二型糖尿病、心臟病、代謝綜合症、乳癌、 胰腺癌、腸癌與子宮癌等有關連。另外,中醫有一病因稱為「食復」,是在疾病初復發時,因腸胃功能仍差,飲食過量和吃難消化食物,是會引疾病復發。
除定量外,定時飲食也是重要。有規律的定時飲食,可以保證腸胃的消化和吸收有規律地進行。
問 題是,什麼是定時或最好的飲食規律是每日幾多餐呢?在實驗的情況下,我們觀察到強迫白老鼠節吃和間中的禁食,比起「任食」和過胖長命和健康,主要是少了高 血壓、糖尿病、癌病和心血管病等。但人類又是否一樣呢?2007年4月有一個實驗(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5:981-988),將一日三餐的食物,讓人以一餐(四小時內)吃完,之後全日禁食,八周後測試他們的健康指標,看看一日一餐比一日三餐,哪個健康多 一些。結果是大家體重沒有上落,但一日一餐的人全身脂肪減少,皮質醇減低,但血壓增加,膽固醇增加,而這變化對身體有好有壞,故現在未有證據去提議「一日 一餐」的食法。
另一個實驗是將一份早餐的食量,以每小時食五分之一食法,分五小時來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3:1151-9),發現這頻密食法會使一個人的肚餓感減少。 到食午餐時,在「任食」的情形下,測試者食少了四分之一的午餐,故原來對肥胖者而言,「少食多餐」反而能減低食欲,挨餓之後反而「愈食愈多」。 最後要介紹一個實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21:929-934),更把一日三餐的食物分成十七份(每小時食一份),讓測試者食。這「密密食」的方法,兩周後的結果是測試者的壞膽固醇、胰島素減 低,而我們亦知道這改變長遠是減低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危險。當然每日吃十七餐不一個每一個人能做到(即每小時都食嘢),但大方向是,不要暴食,也不要挨餓 (因為挨餓後會暴食),少食多餐(甚至多到每小時一小餐),對身體是有益的。當然這「密密食」的前提是每餐只是「食少少」,食什麼也重要,例如高纖維、高 營養、低糖和低鹽。
飲 食有節制,包括食的分量和進食的時間,最好是定時和定量,目的是避免過飽或過飢。過分飢餓,則身體得不到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短期則肚餓無氣無力。長期飢餓 則面色差、皮黃骨瘦、精神欠佳、軟弱無力。動則頭暈心跳氣喘、抵抗力弱與易受感染等。相反,暴飲暴食,超過了腸胃的消化能力,例如胃酸和各類消化酶的分泌 相對不足夠,短期會出現脘腸脹滿、嘔吐、胃酸逆流、灼傷食道與肚瀉,而長期則出現過胖或癡肥,而肥胖又與血壓高、二型糖尿病、心臟病、代謝綜合症、乳癌、 胰腺癌、腸癌與子宮癌等有關連。另外,中醫有一病因稱為「食復」,是在疾病初復發時,因腸胃功能仍差,飲食過量和吃難消化食物,是會引疾病復發。
除定量外,定時飲食也是重要。有規律的定時飲食,可以保證腸胃的消化和吸收有規律地進行。
問 題是,什麼是定時或最好的飲食規律是每日幾多餐呢?在實驗的情況下,我們觀察到強迫白老鼠節吃和間中的禁食,比起「任食」和過胖長命和健康,主要是少了高 血壓、糖尿病、癌病和心血管病等。但人類又是否一樣呢?2007年4月有一個實驗(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5:981-988),將一日三餐的食物,讓人以一餐(四小時內)吃完,之後全日禁食,八周後測試他們的健康指標,看看一日一餐比一日三餐,哪個健康多 一些。結果是大家體重沒有上落,但一日一餐的人全身脂肪減少,皮質醇減低,但血壓增加,膽固醇增加,而這變化對身體有好有壞,故現在未有證據去提議「一日 一餐」的食法。
另一個實驗是將一份早餐的食量,以每小時食五分之一食法,分五小時來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3:1151-9),發現這頻密食法會使一個人的肚餓感減少。 到食午餐時,在「任食」的情形下,測試者食少了四分之一的午餐,故原來對肥胖者而言,「少食多餐」反而能減低食欲,挨餓之後反而「愈食愈多」。 最後要介紹一個實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21:929-934),更把一日三餐的食物分成十七份(每小時食一份),讓測試者食。這「密密食」的方法,兩周後的結果是測試者的壞膽固醇、胰島素減 低,而我們亦知道這改變長遠是減低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危險。當然每日吃十七餐不一個每一個人能做到(即每小時都食嘢),但大方向是,不要暴食,也不要挨餓 (因為挨餓後會暴食),少食多餐(甚至多到每小時一小餐),對身體是有益的。當然這「密密食」的前提是每餐只是「食少少」,食什麼也重要,例如高纖維、高 營養、低糖和低鹽。
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2008-09-12 過逸之傷氣傷肉
過勞是內傷致病的成因,過逸也是。過逸是指缺乏體力勞動和鍛煉。
因 運動太少,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容易氣滯血瘀。中醫的脾(包括腸胃功能)負責四肢肌肉,四肢沒運動則腸胃運作也不健康。日久則全身氣血減少,體弱多病,出現 精神不振、胃口差、無力、身體肥胖而虛弱,一勞動則心跳加劇、氣喘見暈、出汗等。「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便是這個道理。
西方醫學近年發現一 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叫「久坐的生活模式」(Sedentary Lifestyle),即一個人天天坐多動少。有很多相關研究,發現這類人的毛病特多,如肥胖率高、二型糖尿病、心臟病、代謝綜合症、情緒抑鬱、痔瘡、肌 肉無力、容易受傷及抵抗力下降等。可以說西醫的研究印證了「久坐」的壞處。
但反過來說,有沒有證據去證明做運動有益呢?西方科學的特點便是去量化,因量化後的結果才能作出比較,有客觀的比較才可有改進的方向。
2005 年《內科》雜誌有一研究文章,就提供了答案。一個長達四十年的研究(ArchIntern Med165:2362-9),跟進了五千多名市民,經量化他們的運動時間和習慣,再計算他們的年齡、性別、教育、吸煙習慣及其他健康問題,計算出的結果 如下:平均每星期有五日,每日步行三十分鐘(或相同程度的運動),可比沒有任何運動的人長壽一點三至一點五年。若增加運動的強烈程度,到大約平均每周五 日,每日半小時跑步(或相同強烈程度),則可長壽三點五到三點七年。不單止是生命的長度,有運動的人有更健康的身心,減少抑鬱、老人癡呆、焦慮症、心臟 病、糖尿、血壓高、骨質疏鬆症、癌病(胰臟癌、乳癌等)。運動對心理的減壓作用比吸煙和吃甜的糖更強。
另外,不同的運動是否都好呢?今年8 月剛剛有一個報告(ArchIntern Med169:1638-46)正回答了這個問題。在1984年開始,研究人員找到約三百名跑步會會員,年齡全是五十歲或以上,與二百名同年紀同健康、只 不過沒有定時跑步的人比較,追訪二組人二十一年後,發現跑步組的死亡率或殘疾率遠遠低於不跑步的老人家。因此,2005年美國國家的指引是年輕人每日做大 約一小時或以上的運動。
「久卧傷氣」又如何呢?2002年有一個極大型的睡眠調查(Sleep29[7]:881-9),共一百萬人參加, 看看他們睡眠時間和死亡率。原來睡多過八小時的人的死亡率會上升,而且愈耐睡眠愈高死亡率。為什麼如此呢?暫時未知,但相信有關連不一定是有因果關係,例 如是因為有癌病、抑鬱症、中風等,所以睡眠時間特久和死亡率高同時出現,但久睡應不是致命原因。
因 運動太少,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容易氣滯血瘀。中醫的脾(包括腸胃功能)負責四肢肌肉,四肢沒運動則腸胃運作也不健康。日久則全身氣血減少,體弱多病,出現 精神不振、胃口差、無力、身體肥胖而虛弱,一勞動則心跳加劇、氣喘見暈、出汗等。「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便是這個道理。
西方醫學近年發現一 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叫「久坐的生活模式」(Sedentary Lifestyle),即一個人天天坐多動少。有很多相關研究,發現這類人的毛病特多,如肥胖率高、二型糖尿病、心臟病、代謝綜合症、情緒抑鬱、痔瘡、肌 肉無力、容易受傷及抵抗力下降等。可以說西醫的研究印證了「久坐」的壞處。
但反過來說,有沒有證據去證明做運動有益呢?西方科學的特點便是去量化,因量化後的結果才能作出比較,有客觀的比較才可有改進的方向。
2005 年《內科》雜誌有一研究文章,就提供了答案。一個長達四十年的研究(ArchIntern Med165:2362-9),跟進了五千多名市民,經量化他們的運動時間和習慣,再計算他們的年齡、性別、教育、吸煙習慣及其他健康問題,計算出的結果 如下:平均每星期有五日,每日步行三十分鐘(或相同程度的運動),可比沒有任何運動的人長壽一點三至一點五年。若增加運動的強烈程度,到大約平均每周五 日,每日半小時跑步(或相同強烈程度),則可長壽三點五到三點七年。不單止是生命的長度,有運動的人有更健康的身心,減少抑鬱、老人癡呆、焦慮症、心臟 病、糖尿、血壓高、骨質疏鬆症、癌病(胰臟癌、乳癌等)。運動對心理的減壓作用比吸煙和吃甜的糖更強。
另外,不同的運動是否都好呢?今年8 月剛剛有一個報告(ArchIntern Med169:1638-46)正回答了這個問題。在1984年開始,研究人員找到約三百名跑步會會員,年齡全是五十歲或以上,與二百名同年紀同健康、只 不過沒有定時跑步的人比較,追訪二組人二十一年後,發現跑步組的死亡率或殘疾率遠遠低於不跑步的老人家。因此,2005年美國國家的指引是年輕人每日做大 約一小時或以上的運動。
「久卧傷氣」又如何呢?2002年有一個極大型的睡眠調查(Sleep29[7]:881-9),共一百萬人參加, 看看他們睡眠時間和死亡率。原來睡多過八小時的人的死亡率會上升,而且愈耐睡眠愈高死亡率。為什麼如此呢?暫時未知,但相信有關連不一定是有因果關係,例 如是因為有癌病、抑鬱症、中風等,所以睡眠時間特久和死亡率高同時出現,但久睡應不是致命原因。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