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2008-06-27 風之「邪」從哪裏來?

中醫把自然界正常的氣候,風、寒、暑、濕、燥、火,統稱為「六氣」,是萬物生長的條件。在《素問.寶命全形論》提到「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地之氣即自然正常的氣候。但當正常的「六氣」變化過急過劇,如太大風,太冷,太熱,或是變化不及,如應冷不冷,應熱不熱,這不正常的變化超過人能夠適應的程度時,「六氣」便變成致病的「六淫」,是人們生病的外因。西醫又有何看法呢?

  現代科學讓我們知道,外界的致病源頭是細菌、病毒和真菌等,而不是天氣。它們的滋生、傳播,則受天氣影響。故天氣的改變,特別是急劇的改變,如溫度、濕度、氣流等,可能在短時間內令不同種類的細菌病毒大量滋生,也可能使人抵抗力減弱,從而令更多人生病,但不是天氣本身使人病。傳統中醫對「六氣」變成「六淫」的理論,在現今微生物學的認知下,實在有待改進。

  「風邪」是自然界中能致病的東西,而當病人感染到「風邪」時,其病狀有類似風的特點。「風邪」在六淫中排第一,有甚麼特點呢?古書《素問.太陰陽明論》曰: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風勝則動。《素問.風論》說:風者,百病之長也。現今所有的中醫基礎理論書中提出「風邪」的特點,也是基於以上引述的古書總結而成的,包括:一、風邪易侵襲身體上部,例如我們經常都有的鼻水、咳、頭痛背痛,稱為「傷風」,而頭頸就是「風邪」常侵襲之位;二、致病時病位游走不定,發病急變化快,例如當全身的痛周圍走,無一定處,稱為「風濕痛」,或當皮膚紅疹此起彼落,變化很快,稱為「風疹」;三、使病人具有類似搖動的症狀:當病人突然暈倒,不醒人事,手足有異動,稱為「中風」,或小孩發燒抽筋,稱為「急驚風」,是風性主動的狀;四、風為百病之長,風邪致病極為廣泛。「風邪」好像我們打啤牌中的百搭,可以單獨致病,也可以與其他外邪相兼,例如風濕、風熱、風寒、風燥等,故稱「風為百病之長」,即第一名,可引致的病極之廣泛。除以上的病,還有頭風、腸風、肚風、痛風、破傷風等,在中醫的認識中,都是與「風邪」有關。

  可是,現代醫學讓我們知道,世上根本沒有「風邪」的存在,「風邪」只是一個中醫的觀念,用來解釋病因和指導用藥。

  如何把這古老、原始的概念來現代化,將是一個有趣的課題。

1 則留言:

  1. 風邪便是風行進中摩擦所帶靜電及感應的混亂磁場,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