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的名稱為「中醫西說」,目的是用現代化的文字介紹中醫,以及從西醫的角度作一些思考。要先明白一個課題,才能作出有意義的思考和判斷對錯,知對錯才會有進步。
以下數周將介紹中醫對臟腑的理論。中醫如何知道人體內臟的功能呢?是靠觀察和推測。當觀察到身體表現於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便推測體內的內臟有何作用,如見到人們呼吸、咳、喘等,便推測肺部與呼吸有關。這種以表象來研究內臟的方法,稱為臟象學說。
臟 腑,是我們對體內器官的總稱,但為什麼叫臟腑呢?臟字是「肉」字邊,「藏」字在右,即藏於體內的器官,而這器官的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腑又何解?同樣是 「肉」字邊,「府」在右,當中「」解作廣大廣闊,而「付」則是支付、移交、給予、傳遞,表示這器官的功能是接受,傳送我們的食物。
在《素 問.五臟別論》中對臟腑有很生動的描寫,指導中醫對臟腑的理解。「所謂五臟者,藏(收藏)精氣而不瀉(無故外泄)也,故滿(保持充滿)而不能實(壅實,不 流暢)。六腑者,傳化物(傳導和轉化水谷食物)而不藏(貯藏),故實(能充實)而不能滿(持久充滿而沒有虛實)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充實)而 腸虛(空虛);食下,則腸實(充實)而胃虛(空虛)。」五臟負責收藏 「精氣」,「精氣」可以是身體必須的物質,也可代表臟器的生理功能,另外,也收藏人的精神情志,在《素問.宣明五氣篇》中提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 脾藏意,腎藏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即古人相信要有正常的五臟運行,人體才有正常的思維活動和 情緒變化。
臟是實心而無空腔的器官,相反腑(包括膽、胃、小腸、大腸、膀胱和三焦)都有空腔,負責「傳化物而不藏」,空腔就像管導,把東西 傳來傳去,中醫生動地用了「胃實腸虛,腸實胃虛」來形容腑的傳導功能,與現代醫學所知腸道的蠕動同一原理。腑不單止是「傳遞食物」,還有轉化的功能,將食 物中有用的營養(中醫稱為精徵)分開和吸收,無用的糟粕以糞便形態排出,這消化吸收的功能,《素問》用「傳化物而不藏」來形容,可見古人對腸道的功能與現 代醫學是相當一致的。臟腑互相配合,腑負責從食物中吸收有用營養,傳送到五臟來負責貯藏,當五臟各有功能,互相配合,人體便健康和有正常的精神情緒。
當 然,五臟六腑也不能包括了身體全部的生理功能。對很多器官,中醫也嘗試去理解其功能,例如腦、骨髓、骨、 脈、 膽囊、子宮(女子胞)等,中醫稱這些為「奇恆之腑」。「奇」代表異常,不同。「恆」代表恆常。「奇恆」即異於平常。 為何叫「奇恆之腑」,因為有些器官形態上為中空器官,與六腑相似,卻不與水谷直接接觸,即「似腑非腑」,但功能上類似五臟有貯藏精氣作用,即「似臟非 臟」,在人體中異於一般臟腑。以後日子和各位再討論。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2008-11-28 醫過(二)
上文指出,為病人診病時,要細心問病歷,關注病人的背景、情緒、生活環境。醫者要精於脈理。病人有情緒困擾,醫生應以嚴謹態度為病人開解情緒,否則便不能治好病人。若病人情況因延誤而加重,這便是醫過,即醫生的過失。還有很多例子。
有 些醫生喜歡把病情誇大來嚇病人,理由是使病人「乖乖」食藥和覆診,這是不必要地加重病人心理負擔,是醫過。歷代名醫都提出論述,教導後輩行醫之道,例如有 關醫者的言行態度,明代龔延賢在《小兒衞生總微論方》告誡醫生「凡為醫者,性存溫雅,志必謙恭,動須禮節,舉乃和柔……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云難,貧富 用心皆一,貴賤使藥無別。」我想每個病人都希望見到他的醫生有如此的質素。香港是個商業社會,很不幸商業原素也滲入了醫生與病人之間。我見不少首次來就診 的病人,若是用醫療卡(即所謂公司病人與公司醫生的關係),都對我說:「我知你哋公司醫生收得平,用藥『慳得就慳』,我寧願加錢都要快啲好番。」我心想若 病人已假設醫者為自己收入着想多於病人福祉,還會對醫者的診治有信心嗎?我通常以「貧富用心皆一,貴賤使藥無別」來回應,也希望在診療時能贏得病人信任。 若考慮金錢多於病人福祉,是醫過。
除了語言態度之不妥外,文字不規範也是常見的醫過,例如中醫處方用藥,有些醫師為免病人到其他地方「執 藥」,故用一些藥的別名、僻名,或字體潦草;西醫則自創一些代號,結果是增加配錯藥的機會和延誤病情。《吳醫匯講》一書由清代醫家唐大烈編,其中一篇顧文 烜《書方宜人共識說》提到「凡書方案,字期清爽,藥期共曉」便是最好的提示。
另一種醫過是誤診和所引致的誤治,和對原來病症的延治。誤診這問題今日尤其嚴重,因為現今有很多輔助檢查,例如X光、電腦掃描、內窺鏡等,不多不少也是入侵性(Invasive)和創傷性(Traumatic),當然不能「有做錯,無放過」。
就 算得到正確的診斷,治療上醫者仍是有犯錯的可能。若醫生對藥物的性味、功效、安全劑量、副作用及配搭禁忌不夠認識,使用不當,那麼他處方的藥本身便有害, 中醫稱這為「藥邪」,即藥物是致病的原因。西醫用藥也有同類問題,因藥物愈出愈多,很多藥之間會互相影響,故一直提議用少而不用多的藥,要避免「太多 藥」(Poly-pharmacy)的危險。
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針灸,在《素問.寶命全形論》中談到落針時要「如臨深淵,手如握虎」般小 心。西方軍事用語中,對需要精確無誤的行動,也用上「手術般的準確」(Surgical strike)來比喻,可見在人們心中手術是不應出錯的。但可惜我們時不時還聽到一些醫療事故,如割錯乳房、手術中意外出血等。
西醫對醫療 後遺症一點也不陌生,稱為 Iatrogenesis,通常是指因診治過程中的不良後果和死亡個案,包括藥物及手術的副作用和醫療事故。醫療事故不一定是因醫生而起,可以是護士、藥 劑師及其他醫護人員等。據一個在美國調查推斷,在2000年,繼心臟病、癌症後第三大致死原因便是醫療後遺症,當中包括不必要的手術、藥物事故及不良反 應、醫院中的感染,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西方科學的倫理,包括醫者不去診治自己的親人(怕有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但中國人則希望「醫者父母心」,我想是希望醫者有那「父母愛子女無微不至的愛」和「小心呵護」的態度。這正是減低醫過的最好方法,否則一切外加的「制度守則」,也是徒然。
有 些醫生喜歡把病情誇大來嚇病人,理由是使病人「乖乖」食藥和覆診,這是不必要地加重病人心理負擔,是醫過。歷代名醫都提出論述,教導後輩行醫之道,例如有 關醫者的言行態度,明代龔延賢在《小兒衞生總微論方》告誡醫生「凡為醫者,性存溫雅,志必謙恭,動須禮節,舉乃和柔……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云難,貧富 用心皆一,貴賤使藥無別。」我想每個病人都希望見到他的醫生有如此的質素。香港是個商業社會,很不幸商業原素也滲入了醫生與病人之間。我見不少首次來就診 的病人,若是用醫療卡(即所謂公司病人與公司醫生的關係),都對我說:「我知你哋公司醫生收得平,用藥『慳得就慳』,我寧願加錢都要快啲好番。」我心想若 病人已假設醫者為自己收入着想多於病人福祉,還會對醫者的診治有信心嗎?我通常以「貧富用心皆一,貴賤使藥無別」來回應,也希望在診療時能贏得病人信任。 若考慮金錢多於病人福祉,是醫過。
除了語言態度之不妥外,文字不規範也是常見的醫過,例如中醫處方用藥,有些醫師為免病人到其他地方「執 藥」,故用一些藥的別名、僻名,或字體潦草;西醫則自創一些代號,結果是增加配錯藥的機會和延誤病情。《吳醫匯講》一書由清代醫家唐大烈編,其中一篇顧文 烜《書方宜人共識說》提到「凡書方案,字期清爽,藥期共曉」便是最好的提示。
另一種醫過是誤診和所引致的誤治,和對原來病症的延治。誤診這問題今日尤其嚴重,因為現今有很多輔助檢查,例如X光、電腦掃描、內窺鏡等,不多不少也是入侵性(Invasive)和創傷性(Traumatic),當然不能「有做錯,無放過」。
就 算得到正確的診斷,治療上醫者仍是有犯錯的可能。若醫生對藥物的性味、功效、安全劑量、副作用及配搭禁忌不夠認識,使用不當,那麼他處方的藥本身便有害, 中醫稱這為「藥邪」,即藥物是致病的原因。西醫用藥也有同類問題,因藥物愈出愈多,很多藥之間會互相影響,故一直提議用少而不用多的藥,要避免「太多 藥」(Poly-pharmacy)的危險。
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針灸,在《素問.寶命全形論》中談到落針時要「如臨深淵,手如握虎」般小 心。西方軍事用語中,對需要精確無誤的行動,也用上「手術般的準確」(Surgical strike)來比喻,可見在人們心中手術是不應出錯的。但可惜我們時不時還聽到一些醫療事故,如割錯乳房、手術中意外出血等。
西醫對醫療 後遺症一點也不陌生,稱為 Iatrogenesis,通常是指因診治過程中的不良後果和死亡個案,包括藥物及手術的副作用和醫療事故。醫療事故不一定是因醫生而起,可以是護士、藥 劑師及其他醫護人員等。據一個在美國調查推斷,在2000年,繼心臟病、癌症後第三大致死原因便是醫療後遺症,當中包括不必要的手術、藥物事故及不良反 應、醫院中的感染,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西方科學的倫理,包括醫者不去診治自己的親人(怕有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但中國人則希望「醫者父母心」,我想是希望醫者有那「父母愛子女無微不至的愛」和「小心呵護」的態度。這正是減低醫過的最好方法,否則一切外加的「制度守則」,也是徒然。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2008-11-21 醫過
中 醫認知的發病原因,包括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勞逸過度與飲食失常。以上發病原因而產生的病理產物,如水濕痰飲、瘀血、結石,這些壞東西又成為新的致病因 素。其他致病的原因甚多,如外意外、火燒、溺水及蛇蟲鼠蟻寄生蟲等,中醫書都有提及,但當中還有一個極重要致病因素——「醫過」、「藥邪」。
「醫過」是指因醫生的過失,對病人造成的傷害,而「藥邪」則是指用藥不當而引致疾病。《黃帝內經.素問:疏五過論》便提到醫師五種過失,逐個來看。
「帝 曰: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嘗富後貧,……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過也。」在初次給病人診治時,必須詢問病人職業、地位等變遷,如位高而 失勢者,……或是以前富裕而現以貧困而發病的……若遇這些疾病,隨便處理,這在診治上是第一種過失。不問病人職業地位的變遷,一錯也 。
「凡 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愚醫治之……,不知病情,……此治之二過也。」診察病人,應問其飲食起居和周圍環境,精神上有沒有突然 歡樂、突然痛苦,或者先樂後苦,……學識粗淺的醫生……,不問便不了解病情,……這是診治上的第二種過失。不問飲食起居、思想情緒的變化,二錯也。
「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從容知之,為工而不知道,此診之不足貴,此治之三過也。」善於診脈的醫生,必然能夠分析各式各樣之脈,很容易便掌握它的變化。如醫生不懂得脈理,其診斷就不算高明。這是診治上的第三種過失。不能細緻分析脈象的變化,三錯也。
「診 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醫不能嚴,不能動神,外為柔弱,亂至失常,病不能移,則醫事不行。此治之四過也。」診病時三種要注意的情況, 要問病人在社會上的地位的貴賤,地位變遷的挫折,有無升官發財的妄想……如果醫生態度不嚴謹,不能轉變患者的精神意識,自己又表現得柔弱無能,手足無措, 病人心情思潮則不會轉移改善,治療也就不會有效果。這是診治上的第四種過失。不問病人背景,醫生自己也不濟,四錯也。
「凡診者,必知終始, 有知餘緒,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醫不能明,不問所發,唯言死日,亦為粗工,此治之五過也。」大凡診治疾病,必須了解病因和發病後的情況,才能掌握病 情,把脈診病時,應注意男女之別……醫生不能明辨,不問發病之病因,只說預後不良(prognosis)(預測病人難以治癒),也是粗率的醫生。這是診治 上的第五種過失。不了解發病的原因和發病後的情況,五錯也 。
好好地為病人問病歷,要考慮到病人的職業背景,了解病人近來的起居改變,情緒上落,做身體檢查和把脈時要小心,遇到有需要的病人,醫生要以嚴謹態度,為病者提供心理輔導,這是《黃帝內經》中對醫師的要求,做不到的話,是醫師的過失。
家 庭科醫生的訓練,是看病人時是以「生物、精神、社會」(B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al Approach)模式來解讀病人的生理病狀,即是為病人的診病,要考慮到病症和疾病背後會否有精神上和社會環境上的原因,否則考家庭專科試時一定不合 格,而 《黃帝內經》數千年前已定下了這標準!醫生犯錯使病人受損,當然不止於此,下周我會再談「醫過」和「藥邪」。但要避免出錯,小心的診病,嚴謹的態度,扎實 的醫學知識是絕不能少的基本條件。
「醫過」是指因醫生的過失,對病人造成的傷害,而「藥邪」則是指用藥不當而引致疾病。《黃帝內經.素問:疏五過論》便提到醫師五種過失,逐個來看。
「帝 曰: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嘗富後貧,……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過也。」在初次給病人診治時,必須詢問病人職業、地位等變遷,如位高而 失勢者,……或是以前富裕而現以貧困而發病的……若遇這些疾病,隨便處理,這在診治上是第一種過失。不問病人職業地位的變遷,一錯也 。
「凡 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愚醫治之……,不知病情,……此治之二過也。」診察病人,應問其飲食起居和周圍環境,精神上有沒有突然 歡樂、突然痛苦,或者先樂後苦,……學識粗淺的醫生……,不問便不了解病情,……這是診治上的第二種過失。不問飲食起居、思想情緒的變化,二錯也。
「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從容知之,為工而不知道,此診之不足貴,此治之三過也。」善於診脈的醫生,必然能夠分析各式各樣之脈,很容易便掌握它的變化。如醫生不懂得脈理,其診斷就不算高明。這是診治上的第三種過失。不能細緻分析脈象的變化,三錯也。
「診 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醫不能嚴,不能動神,外為柔弱,亂至失常,病不能移,則醫事不行。此治之四過也。」診病時三種要注意的情況, 要問病人在社會上的地位的貴賤,地位變遷的挫折,有無升官發財的妄想……如果醫生態度不嚴謹,不能轉變患者的精神意識,自己又表現得柔弱無能,手足無措, 病人心情思潮則不會轉移改善,治療也就不會有效果。這是診治上的第四種過失。不問病人背景,醫生自己也不濟,四錯也。
「凡診者,必知終始, 有知餘緒,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醫不能明,不問所發,唯言死日,亦為粗工,此治之五過也。」大凡診治疾病,必須了解病因和發病後的情況,才能掌握病 情,把脈診病時,應注意男女之別……醫生不能明辨,不問發病之病因,只說預後不良(prognosis)(預測病人難以治癒),也是粗率的醫生。這是診治 上的第五種過失。不了解發病的原因和發病後的情況,五錯也 。
好好地為病人問病歷,要考慮到病人的職業背景,了解病人近來的起居改變,情緒上落,做身體檢查和把脈時要小心,遇到有需要的病人,醫生要以嚴謹態度,為病者提供心理輔導,這是《黃帝內經》中對醫師的要求,做不到的話,是醫師的過失。
家 庭科醫生的訓練,是看病人時是以「生物、精神、社會」(B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al Approach)模式來解讀病人的生理病狀,即是為病人的診病,要考慮到病症和疾病背後會否有精神上和社會環境上的原因,否則考家庭專科試時一定不合 格,而 《黃帝內經》數千年前已定下了這標準!醫生犯錯使病人受損,當然不止於此,下周我會再談「醫過」和「藥邪」。但要避免出錯,小心的診病,嚴謹的態度,扎實 的醫學知識是絕不能少的基本條件。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2008-11-14 結石
自從奶粉有毒的事件公開後,人們聽到很多腎結石的新聞。報紙電台經常訪問專家意見、討論病狀及治療方法等,不過甚少聽到香港中醫界發表對腎石的意見。
中 醫對結石(包括膽石、腎石、胃石等)並不陌生。在《靈樞.脹論》中提到「膽脹者,脅下痛脹」便是膽石的病症。為何有膽石呢?若因情志失調而傷肝,使肝膽疏 泄不利,膽汁壅阻,濕熱內生,日久結聚而成膽石。另因過食肥膩食物,使痰濕困脾,阻於肝膽,濕鬱化熱,薰蒸肝膽,膽汁郁積久而化石。其他因素如外邪、蟲 積、瘀血阻滯也是造成膽石的原因。
在《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中說到:「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石,故腎客沙石。腎虛為熱所乘,熱則成淋。」而「淋」這字解作滴瀝、滴下。石淋則是小便滴下不順,時而有小砂石排出,是古人對泌尿系統結石的名稱。
在沒有任何科學知識的情況下,古人對結石的形成是這樣理解的:因情志、飲食等原因,使身體的運作減慢,膽汁或腎水流動不暢,加上濕熱內生,日久煎熬而成結石,就如煮食煲湯一般,加火煎熬愈耐,湯便從稀釋變黏稠,再耐一點便成糊膏,冷卻便成石塊一樣。
西 醫又如何看膽石的成因呢?從成分來說,膽石有兩大類:膽固醇石(Cholesterol stones)和色素結石(Pigment stones)。膽固醇石呈黃綠色,可大可小,大部分的膽石都是這類,相信是膽汁形成時太多膽固醇和膽紅素(Bilirubin),而膽鹽( Bile salt)不夠;加上膽囊排空不暢順有關,膽固醇在膽囊沉澱而成。食得太肥膩和高膽固醇,年齡大過四十、女性、糖尿病、肥胖都是高危因素。
色 素結石又可分為黑色素結石(Black stones)及棕色素結石(Brown stones),色素結石則與膽紅素的代謝問題有關,因此在溶血、肝硬化、膽系統感染的病人身上容易發現。從這角度看,中醫對膽石形成的推理也與西醫接 近,中醫形容的「肝膽疏泄不順,膽汁壅阻」即近於西醫膽囊排空受阻,中醫描繪成的「肥膩食物,痰濕阻於肝膽」近似膽固醇和膽紅素過多,「日久煎熬」即膽石 需要時間形成,故成年長者較多。
至於腎石,常見的為含鈣(Calcium)結石、草酸鈣(Calcium oxalate)與磷酸鈣(Calcium phosphate)佔所有結石的75%;其次為尿酸石(Uric acid stones)和感染性結石(Infectious stones)。一些情況如脫水、吸收太多或太少的鈣、食太多含草酸食物(馬齒莧、菠菜、朱古力、果仁、豆類、草莓)、過量維他命 C、太鹹味、太多肉類蛋白、太多嘌呤飲食(Purine),都會增加腎石危險,但再問下去,為何有些人易生賢石,有些人則不會,則醫學上也未有答案。
在結石形成後,所引起的徵狀,中西醫的觀察則很接近。這些病理產物可以無任何症狀,也可以反覆表現成脹痛、痠痛或絞痛,膽石可導致膽發炎、黃疸。腎石則除痛外,可引致血尿、尿道感染、腎積水或腎衰竭。結石治療不好均可致命。
從 預防角度看,膽石高危者要多食高纖維(蔬果和五穀類)及少食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多食含鎂(Magnesium)食物(如堅果仁、穀類、豆類、綠色蔬菜、 魚等未加工食物),多做運動,保持理想體重。腎石高危者則要多飲水,使每日小便量約兩公升以上,多飲含檸檬酸鹽(Citrate)的飲品(如新鮮的檸檬 汁),多食含鎂的食物,少食肉類,飲食宜少鹹,吸收適量的鈣,減少食草酸高的食物,以及避免吸收過量維他命 C。
中 醫對結石(包括膽石、腎石、胃石等)並不陌生。在《靈樞.脹論》中提到「膽脹者,脅下痛脹」便是膽石的病症。為何有膽石呢?若因情志失調而傷肝,使肝膽疏 泄不利,膽汁壅阻,濕熱內生,日久結聚而成膽石。另因過食肥膩食物,使痰濕困脾,阻於肝膽,濕鬱化熱,薰蒸肝膽,膽汁郁積久而化石。其他因素如外邪、蟲 積、瘀血阻滯也是造成膽石的原因。
在《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中說到:「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石,故腎客沙石。腎虛為熱所乘,熱則成淋。」而「淋」這字解作滴瀝、滴下。石淋則是小便滴下不順,時而有小砂石排出,是古人對泌尿系統結石的名稱。
在沒有任何科學知識的情況下,古人對結石的形成是這樣理解的:因情志、飲食等原因,使身體的運作減慢,膽汁或腎水流動不暢,加上濕熱內生,日久煎熬而成結石,就如煮食煲湯一般,加火煎熬愈耐,湯便從稀釋變黏稠,再耐一點便成糊膏,冷卻便成石塊一樣。
西 醫又如何看膽石的成因呢?從成分來說,膽石有兩大類:膽固醇石(Cholesterol stones)和色素結石(Pigment stones)。膽固醇石呈黃綠色,可大可小,大部分的膽石都是這類,相信是膽汁形成時太多膽固醇和膽紅素(Bilirubin),而膽鹽( Bile salt)不夠;加上膽囊排空不暢順有關,膽固醇在膽囊沉澱而成。食得太肥膩和高膽固醇,年齡大過四十、女性、糖尿病、肥胖都是高危因素。
色 素結石又可分為黑色素結石(Black stones)及棕色素結石(Brown stones),色素結石則與膽紅素的代謝問題有關,因此在溶血、肝硬化、膽系統感染的病人身上容易發現。從這角度看,中醫對膽石形成的推理也與西醫接 近,中醫形容的「肝膽疏泄不順,膽汁壅阻」即近於西醫膽囊排空受阻,中醫描繪成的「肥膩食物,痰濕阻於肝膽」近似膽固醇和膽紅素過多,「日久煎熬」即膽石 需要時間形成,故成年長者較多。
至於腎石,常見的為含鈣(Calcium)結石、草酸鈣(Calcium oxalate)與磷酸鈣(Calcium phosphate)佔所有結石的75%;其次為尿酸石(Uric acid stones)和感染性結石(Infectious stones)。一些情況如脫水、吸收太多或太少的鈣、食太多含草酸食物(馬齒莧、菠菜、朱古力、果仁、豆類、草莓)、過量維他命 C、太鹹味、太多肉類蛋白、太多嘌呤飲食(Purine),都會增加腎石危險,但再問下去,為何有些人易生賢石,有些人則不會,則醫學上也未有答案。
在結石形成後,所引起的徵狀,中西醫的觀察則很接近。這些病理產物可以無任何症狀,也可以反覆表現成脹痛、痠痛或絞痛,膽石可導致膽發炎、黃疸。腎石則除痛外,可引致血尿、尿道感染、腎積水或腎衰竭。結石治療不好均可致命。
從 預防角度看,膽石高危者要多食高纖維(蔬果和五穀類)及少食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多食含鎂(Magnesium)食物(如堅果仁、穀類、豆類、綠色蔬菜、 魚等未加工食物),多做運動,保持理想體重。腎石高危者則要多飲水,使每日小便量約兩公升以上,多飲含檸檬酸鹽(Citrate)的飲品(如新鮮的檸檬 汁),多食含鎂的食物,少食肉類,飲食宜少鹹,吸收適量的鈣,減少食草酸高的食物,以及避免吸收過量維他命 C。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