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醫相信沒節制的性行為,縱慾無度,是勞倦內傷致病的重要原因。受損的主要是腎臟,表現成腎精不足,腎氣虧損。在《史記.倉公傳》中記載有二十五「診籍」, 即病例病案、對患者的姓名、辨證與治療等均有詳細記錄,當中因房勞致病便有八例之多。中醫認為失精過度,或不懂行房方法,必然耗傷精氣,正氣虛損自然生 病。元朝李鵬飛所撰寫的道教養生書《三元延壽參贊書》指出:「書云:欲多則損精……腎精不固,神氣減少,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腎精腎氣 不足的病狀,包括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健忘乏力、面色晦暗、小便頻數;男子陽痿、遺精、滑精;女子月經不調、白帶增多等。
現代醫學研究發 現,正常的性生活,生理上需要運作良好的神經系統,足夠的內分泌和性激素,充足的微量元素例如鋅(Zinc),以及一個正常健康的體魄。以上各方的正常運 作,使成年人有正常的性需要。但現今社會的情況,男女接觸的機會大增,各媒體提供的刺激,亦使人的慾念容易受到過度刺激,引致性生活過頻,反過來又造成疾 病。例如性神經的調節失衡,可能有陽痿、早泄或陰莖的容易勃起。性腺分泌的激素過多,通過負反饋作用而抑制腦垂體的內分泌。男性激素過多也會引起脫髮。另 外,微元素鋅在精液的濃度最高,射精過頻可使身體的鋅不足,後果是免疫力下降、生長停滯和貧血等眾多毛病。雖然這種種發現已證明縱慾的後果,但有趣的是, 我作為一個家庭科醫生,修讀過精神科文憑,亦與內分泌和泌尿科的同行交流過,偏偏就是沒有人知道哪一個專科負責(或研究)縱慾這個病。退一百萬步,西方醫 學壓根兒沒有一個正式的病名來形容這問題。 最接近的是,一種稱為「強迫性行為」(Compulsive sexual behavior)或性上癮(Sexual Addiction)的病。患者的心理病態與一般毒癮、酒癮相同,他們都經常沉溺在性生活中,長時間不能自拔,每天的生活和時間全都用在與性有關的事情 上,如尋找性對象,繼而發生性行為,因此正常的生活受影響,例如工作、社交、娛樂、金錢等都走下坡。不要以為他們很愉快,因除了在性行為當中短暫的興奮, 他們會在沒有性行為時,心中充滿了焦慮、煩躁與不安,為這性上癮感到羞愧,還有性病的威脅。他們努力去抗拒這性衝動,可惜只是愈抵抗,心理壓力愈大,就愈 要性行為去減壓,可說是個死胡同,與其他上癮的病(Addiction)一樣,結果整個人的人格、生活、家庭和事業等都受到摧毀。不知是否因為這是心理的 病,雖然這類病人如此縱慾,但西醫就是不提縱慾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什麼是縱慾呢?什麼是正常的性生活呢?《素女經》認為:「人年二十者,四 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可能是古人的生活條件、營養體質較差,故《素女經》建議性生活次數,遠低 於現今社會對性行為的普查,以美國為例,一對夫妻平均每周有二至三次行房,全球平均的每月六點四八次。香港的數據是每月三點五五次,遠較全球少,但不是因 為港人熟讀《素女經》而惜身,是工作壓力造成。
其實性需要是因應個人的體質差異、年紀、身心健康狀態和夫妻感情等而改變,行房次數應順其自然,以第二天身心舒適、精神愉快、不感疲勞為原則。如事後感到疲乏無力,腰痠背痛,便是要節制的訊號了。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2008-08-29 何妨午間小睡?
中醫相信過度的勞累或過度的安逸,均是致病因素。說出來似乎是一般常識,但仍有人會因過勞或過逸而病(死),那是因為身不由己呢,還是知而不行,就難說 了。過勞可分三類:勞力過度即「形勞」;勞神過度即「心勞」;性行為過度即「腎勞」。
長期和過度的體力勞動,會損耗身體的機能,導致積勞成疾。《素問.舉痛論》提到「勞則氣耗」,正是這意思。當中所耗之氣,主要是肺氣及脾氣。肺氣虛,表現成說話無氣,精神疲態。中醫的「脾」負責四肢肌肉,脾氣虛則見手腳乏力,身體消瘦等。
現 代人物質豐富,生活自在,還有沒有「形勞」的病例呢?有,例如已故戴安娜王妃所患的「暴食症」,患者多有「強迫性運動病」(Compulsive exercise)。她們因間歇性的失控暴食,結果體重與肥膏增加,為了消耗多吸收的熱量,要不停做運動,結果不能自制,成了「強迫性運動病」。病情輕的 表面看似正常,但私底下有失眠、情緒低落、煩躁、筋骨受傷、女性內分泌紊亂、經期延遲或不來、骨質疏鬆,若是男性患有此症,便會精子減少。嚴重的「厭食 症」(Anorexia Nervosa)則因為過勞和食得太少,出現典型的過勞耗氣的病狀,已故的木匠樂隊卡倫卡彭特(Karen Carpenter)便是因此症而亡。
勞力過度還會勞傷筋骨。久立久行會傷筋骨,每日在診所均有不少病人是勞力過度而傷筋,例如面對電腦長期工作而肩頸勞損、清潔工人的腕管綜合症、倉務員及建築界的腰背勞損、坐骨神經痛等等,都是因職業的關係,須長期反覆特定動作而導致勞傷筋骨。
「心 勞」,是指心思意念、精神的過度損耗,表現成心跳亂、健忘、失眠多夢。上周提到思則傷脾,故心勞也有胃口差、腹脹、易肚屙等脾虛的病狀。《信報》的讀者多 是財經界人事,相信心思過勞的機會一定大過體力過勞。要避免精神過度損耗,睡眠要足夠,那多少的睡眠才算夠呢?很多研究都指向每日七小時(或以上)為最理 想。少於六小時或以下,心臟病、血壓高、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相應的死亡率也上升。當然,睡眠的質素亦重要,但盡量保持每晚最少七小時的睡眠,是較 理想的生活模式。另外,2007年有一項超個二萬多人的大型調查,發現若每周有三次,每次約三十分鐘午睡習慣的成人,心臟病的發病率減少三成,而在職人士 的心臟病發病率更可因而減少六成。午睡能使下午的工作效率增加,並減少意外和出錯。能夠在公司來個午間小睡,可說是老闆與下屬的雙贏方案。
長期和過度的體力勞動,會損耗身體的機能,導致積勞成疾。《素問.舉痛論》提到「勞則氣耗」,正是這意思。當中所耗之氣,主要是肺氣及脾氣。肺氣虛,表現成說話無氣,精神疲態。中醫的「脾」負責四肢肌肉,脾氣虛則見手腳乏力,身體消瘦等。
現 代人物質豐富,生活自在,還有沒有「形勞」的病例呢?有,例如已故戴安娜王妃所患的「暴食症」,患者多有「強迫性運動病」(Compulsive exercise)。她們因間歇性的失控暴食,結果體重與肥膏增加,為了消耗多吸收的熱量,要不停做運動,結果不能自制,成了「強迫性運動病」。病情輕的 表面看似正常,但私底下有失眠、情緒低落、煩躁、筋骨受傷、女性內分泌紊亂、經期延遲或不來、骨質疏鬆,若是男性患有此症,便會精子減少。嚴重的「厭食 症」(Anorexia Nervosa)則因為過勞和食得太少,出現典型的過勞耗氣的病狀,已故的木匠樂隊卡倫卡彭特(Karen Carpenter)便是因此症而亡。
勞力過度還會勞傷筋骨。久立久行會傷筋骨,每日在診所均有不少病人是勞力過度而傷筋,例如面對電腦長期工作而肩頸勞損、清潔工人的腕管綜合症、倉務員及建築界的腰背勞損、坐骨神經痛等等,都是因職業的關係,須長期反覆特定動作而導致勞傷筋骨。
「心 勞」,是指心思意念、精神的過度損耗,表現成心跳亂、健忘、失眠多夢。上周提到思則傷脾,故心勞也有胃口差、腹脹、易肚屙等脾虛的病狀。《信報》的讀者多 是財經界人事,相信心思過勞的機會一定大過體力過勞。要避免精神過度損耗,睡眠要足夠,那多少的睡眠才算夠呢?很多研究都指向每日七小時(或以上)為最理 想。少於六小時或以下,心臟病、血壓高、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相應的死亡率也上升。當然,睡眠的質素亦重要,但盡量保持每晚最少七小時的睡眠,是較 理想的生活模式。另外,2007年有一項超個二萬多人的大型調查,發現若每周有三次,每次約三十分鐘午睡習慣的成人,心臟病的發病率減少三成,而在職人士 的心臟病發病率更可因而減少六成。午睡能使下午的工作效率增加,並減少意外和出錯。能夠在公司來個午間小睡,可說是老闆與下屬的雙贏方案。
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2008-08-22 七情五火與現代醫學
上 周提到中醫學相信人的七種情志,包括喜、怒、憂、思、悲、恐和驚,若過度激烈或為時太久,會直接影響內臟而發病。因病由內而生,故稱為「七情內傷」。 情志背後並非沒有物質基礎,正如體力勞動也要「有飯到肚」,五臟的「精氣血」便是這物質基礎。 因此,內臟的病會表現成情志的變化,而外界環境的刺激,也可以損傷到個別內臟。有中醫認為七情皆以心而發,即外界刺激先傳於心,再影響其他內臟,也有中醫 認為七情可以直接令內臟受損。
「七情內傷」的臨牀病狀可以心、肝、脾、肺、腎來闡釋——驚喜傷心:暴喜過度使人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至失神狂亂。 受驚過度,則可見心跳亂、失眠、健忘、 精神失常等。
鬱怒傷肝:可使身體兩脇脹痛,經常「嘆氣」,咽喉「頂住」;女性則會有經、遲經、閉經和子宮肌瘤。而突發性的憤怒,「太激氣」,會有頭脹頭痛、紅面目赤、嘔血,甚至突然暈倒昏迷。
悲則氣消:悲傷過度傷及肺氣,出現氣短、精神萎靡不振、全身乏力。
思則傷脾:中醫理解的脾臟包括腸胃的功能,過度的思慮會出現腸胃功能失調,胃納差(「食唔落」),脘腹脹滿,反覆肚屙。
恐則傷腎:過度恐懼,可使腎氣不固(中醫相信腎負責大小二便和性功能),出現二便失禁,遺精或昏厥等。
除了個別情志、內臟相應而發病外,中醫觀察到七情發病的過程中,常出現面紅、口苦、心煩、易怒、失眠甚至出血、流鼻血,而這類病狀通常用「火」來形容,故有「五志化火」之簡稱。五志即是指喜、怒、思、悲和恐,與七情分別不大。
不論是七情或五火,以上所述的臨床表現,可否與西方醫學相提並論嗎?
現 代醫學基本上認同和補充了中醫的看法。中醫提到五臟的「精氣血」,作為七情的物質基礎,西醫則清楚指出這是與腦部的化學傳導物質有關,包括血清素 Serotonin、去甲腎上腺素 Noradrenaline 等。西醫了解的情緒病分二大類:抑鬱(Depression)與焦慮(Anxiety)。抑鬱與焦慮除了心理的病徵,還有一大堆生理病狀,與中醫的觀察很 接近。 例如咽喉「頂住」,有異物感(Globus Hystericus)(梅核氣);反覆肚痛、肚屙、肚腹脹滿,屬西醫的腸易激綜合症 (Irritable Bowel)(思則傷脾);肋痛、口乾、打嗝(肝抑);失眠,煩燥、心跳(心火盛);氣促、精神不振、乏力(悲則氣消)等。內臟病變引致情志病,西醫的熟 悉的例子有糖尿病、心臟病、癌病、甲狀腺過低,柏金遜病、老人癡呆症、產後抑鬱、婦女停經等。 環境刺激令人產生情緒病,也是不言而喻。
以 往中醫因缺乏了對腦部的認識 ,把屬於人腦的功能(心理、情感、思維等)當作心臟功能,故有「七情皆從心而發」的誤解。 同樣,因腦部的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負責協調內臟的功能,情緒病便可產生很多五臟六腑的病狀,中醫很「整整齊齊」的把七情與個別內臟配對,其實是理論多於實際。儘管有些誤解, 但中醫視情志問題為發病的源頭,用現代西方醫學的角度看,也是對的。
可惜現在的中醫,為病人診治時,很多時只用一些氣血虛實的標籤,以治病 狀為目標,反而避開求診者背後的心理原因,少有提供心理輔導,這正正與西醫犯下同一的毛病。在這方面大家有不少可進步的空間。對讀者來說,重要的訊息是要 多注意自己的情緒健康,以免「七情內傷」也不自知。
「七情內傷」的臨牀病狀可以心、肝、脾、肺、腎來闡釋——驚喜傷心:暴喜過度使人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至失神狂亂。 受驚過度,則可見心跳亂、失眠、健忘、 精神失常等。
鬱怒傷肝:可使身體兩脇脹痛,經常「嘆氣」,咽喉「頂住」;女性則會有經、遲經、閉經和子宮肌瘤。而突發性的憤怒,「太激氣」,會有頭脹頭痛、紅面目赤、嘔血,甚至突然暈倒昏迷。
悲則氣消:悲傷過度傷及肺氣,出現氣短、精神萎靡不振、全身乏力。
思則傷脾:中醫理解的脾臟包括腸胃的功能,過度的思慮會出現腸胃功能失調,胃納差(「食唔落」),脘腹脹滿,反覆肚屙。
恐則傷腎:過度恐懼,可使腎氣不固(中醫相信腎負責大小二便和性功能),出現二便失禁,遺精或昏厥等。
除了個別情志、內臟相應而發病外,中醫觀察到七情發病的過程中,常出現面紅、口苦、心煩、易怒、失眠甚至出血、流鼻血,而這類病狀通常用「火」來形容,故有「五志化火」之簡稱。五志即是指喜、怒、思、悲和恐,與七情分別不大。
不論是七情或五火,以上所述的臨床表現,可否與西方醫學相提並論嗎?
現 代醫學基本上認同和補充了中醫的看法。中醫提到五臟的「精氣血」,作為七情的物質基礎,西醫則清楚指出這是與腦部的化學傳導物質有關,包括血清素 Serotonin、去甲腎上腺素 Noradrenaline 等。西醫了解的情緒病分二大類:抑鬱(Depression)與焦慮(Anxiety)。抑鬱與焦慮除了心理的病徵,還有一大堆生理病狀,與中醫的觀察很 接近。 例如咽喉「頂住」,有異物感(Globus Hystericus)(梅核氣);反覆肚痛、肚屙、肚腹脹滿,屬西醫的腸易激綜合症 (Irritable Bowel)(思則傷脾);肋痛、口乾、打嗝(肝抑);失眠,煩燥、心跳(心火盛);氣促、精神不振、乏力(悲則氣消)等。內臟病變引致情志病,西醫的熟 悉的例子有糖尿病、心臟病、癌病、甲狀腺過低,柏金遜病、老人癡呆症、產後抑鬱、婦女停經等。 環境刺激令人產生情緒病,也是不言而喻。
以 往中醫因缺乏了對腦部的認識 ,把屬於人腦的功能(心理、情感、思維等)當作心臟功能,故有「七情皆從心而發」的誤解。 同樣,因腦部的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負責協調內臟的功能,情緒病便可產生很多五臟六腑的病狀,中醫很「整整齊齊」的把七情與個別內臟配對,其實是理論多於實際。儘管有些誤解, 但中醫視情志問題為發病的源頭,用現代西方醫學的角度看,也是對的。
可惜現在的中醫,為病人診治時,很多時只用一些氣血虛實的標籤,以治病 狀為目標,反而避開求診者背後的心理原因,少有提供心理輔導,這正正與西醫犯下同一的毛病。在這方面大家有不少可進步的空間。對讀者來說,重要的訊息是要 多注意自己的情緒健康,以免「七情內傷」也不自知。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2008-08-15 七情
中 醫將發病原因分外因和內因。外因是外界環境的致病因素,導致的是一些感染性疾病。內因則是指過度、不正常的情緒和生活模式(例如飲食、勞動)而直接引致內 臟發病。當我初時修讀到這中醫理論,感到很驚嘆,因為西方醫學近年才比較重視心理學、情緒病和身心症等,才把情緒心理問題看成致病因素,而中醫學數千年前 已有描述到。
百多年來,西方醫學與科技/科學發展同步,例如顯微鏡的發明使微生物學可以進步,抗生素的發現使我們治療感染病容易得多。生化 學的進展增加了對內科病的了解,亦促進了新藥的發明。麻醉藥的使用也改進了外科和骨科手術的安全度。 當我還是西醫學生時,熱門的科目一直是內科外科,唯獨是精神科比較「偏門」,因為作為一個精神心理醫生,既沒有可「抽血」的生化指標,也沒有完成手術的 「英雄感」,而只是與病人「聽聽講講」和用一些使人「迷迷糊糊」的藥(這是我作為醫學生的錯誤觀念)。幸而近年西方醫學已在改變,在科學科技的發展之餘, 也更重視情緒和心理與病的關係,而這關係在中醫學早已提到。
中醫認為人有七種情緒,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而這情志是人們對外界環境的自然反應。但每當外界環境的變化來得太突然、太厲害或持續過久,例如交通意外、失業等,超乎了人體本身的「抵抗力」,這些情緒便成為人發病的原因,稱為「內傷七情」(相對於外感六淫)。
另 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中醫學認為情緒、心境是有其物質基礎,而來源則是身體五臟的精氣血。不同的情志活 動,源自不同內臟,例如心與喜樂有關,肝臟與憤怒有關,脾臟與思慮有關,肺與憂愁有關,腎臟與恐懼有關。因此,五臟的病變,氣血變化也會引起情志的表現, 如《靈樞.本神》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因此,外界引致過激的七情會損傷相對的內臟,內臟本身的病變可有情志的變化,這便 是「內傷七情」的中醫理論基礎。
七情引起的病有什麼特點呢?明代醫家張景岳(又名張介賓)在《類經》中說到:「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而總統魂魄,兼該意志。」「情志之傷,雖五臟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而發。」故第一個特點是七情皆從心而發,即心不單止主宰人的生理活動,也主宰心理情緒。
一切外界刺激,通過人的感官都傳到心,由心作出七情的反映,再影響到與之相應的內臟。若外界刺激過久或過劇,超過了人體的調節範圍,則七情先傷及心神,然後影響其他臟腑,再引致發病,如《靈樞.口問》曰:「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也有中醫相信情志活動既然與五臟六腑有相對應的關係,因此七情太過可直接損傷相應的臟腑。例如心主喜,過喜則傷心;肝生怒,過怒則傷肝;脾主思,過思則傷脾;肺主憂,過憂則傷肺;腎主恐,過恐則傷腎。
至於有何臨床病徵和西方醫學的回應,以後再說。
百多年來,西方醫學與科技/科學發展同步,例如顯微鏡的發明使微生物學可以進步,抗生素的發現使我們治療感染病容易得多。生化 學的進展增加了對內科病的了解,亦促進了新藥的發明。麻醉藥的使用也改進了外科和骨科手術的安全度。 當我還是西醫學生時,熱門的科目一直是內科外科,唯獨是精神科比較「偏門」,因為作為一個精神心理醫生,既沒有可「抽血」的生化指標,也沒有完成手術的 「英雄感」,而只是與病人「聽聽講講」和用一些使人「迷迷糊糊」的藥(這是我作為醫學生的錯誤觀念)。幸而近年西方醫學已在改變,在科學科技的發展之餘, 也更重視情緒和心理與病的關係,而這關係在中醫學早已提到。
中醫認為人有七種情緒,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而這情志是人們對外界環境的自然反應。但每當外界環境的變化來得太突然、太厲害或持續過久,例如交通意外、失業等,超乎了人體本身的「抵抗力」,這些情緒便成為人發病的原因,稱為「內傷七情」(相對於外感六淫)。
另 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中醫學認為情緒、心境是有其物質基礎,而來源則是身體五臟的精氣血。不同的情志活 動,源自不同內臟,例如心與喜樂有關,肝臟與憤怒有關,脾臟與思慮有關,肺與憂愁有關,腎臟與恐懼有關。因此,五臟的病變,氣血變化也會引起情志的表現, 如《靈樞.本神》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因此,外界引致過激的七情會損傷相對的內臟,內臟本身的病變可有情志的變化,這便 是「內傷七情」的中醫理論基礎。
七情引起的病有什麼特點呢?明代醫家張景岳(又名張介賓)在《類經》中說到:「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而總統魂魄,兼該意志。」「情志之傷,雖五臟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而發。」故第一個特點是七情皆從心而發,即心不單止主宰人的生理活動,也主宰心理情緒。
一切外界刺激,通過人的感官都傳到心,由心作出七情的反映,再影響到與之相應的內臟。若外界刺激過久或過劇,超過了人體的調節範圍,則七情先傷及心神,然後影響其他臟腑,再引致發病,如《靈樞.口問》曰:「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也有中醫相信情志活動既然與五臟六腑有相對應的關係,因此七情太過可直接損傷相應的臟腑。例如心主喜,過喜則傷心;肝生怒,過怒則傷肝;脾主思,過思則傷脾;肺主憂,過憂則傷肺;腎主恐,過恐則傷腎。
至於有何臨床病徵和西方醫學的回應,以後再說。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