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2008-08-08 縱觀七類外感

本欄連續六篇文,都提到風、寒、暑、濕、燥和火。今天為外感病來個簡單總結。外感病是指源於大自然的致病因素,通常指六種變化過急或不正常的氣候(六 淫),但也包括癘氣。
風邪致病則有怕風、出汗,而病發於身體上部、腰背位置。如風向游走不定,風邪引致的病位也易游移和變化快。任何類似搖動、眩暈和抽搐的病狀都是風的特質。
寒邪則會導致惡寒怕冷、發熱、無汗、頭痛、身痛、骨節疼痛、關節屈伸不利和腰背強直。
濕邪阻礙身體正常的功能,尤其是腸胃(胸悶作惡,腹部脹滿,食欲不振或甚至出現黃疸、腹瀉等),亦使人周身沉重、倦怠、肢體浮腫和關節痹痛。相對於風邪易犯身體上部,濕邪則侵犯身體下部多。病情反覆難癒亦多與濕邪有關。
燥邪使人乾燥,引起肺系(包括鼻、咽喉)的病較多,見咽部乾燥疼痛,咳嗽少痰,且不易咳出,病人口唇乾燥,常要喝水,大便乾結等。
熱邪和暑邪很相近,主要的病狀為高熱、煩躁、無力、脫水、危重病,和一般的瘡、膿瘡和潰瘍等。它亦多侵犯身體上部。
這種從臨床病狀分析,去探求背後病因,再以治療病因為目標的思考方向,是十分合乎邏輯,正如《三因極——病證方論》提出:「凡治病,先須識因;不知其因,病源無目。」
不 過當現代醫學發展一日千里,這外感六淫的理論也有修正的必要。我們知道外界的致病因素是細菌、病毒或有害物質,沒有客觀存在的風寒濕邪等。我們可把病狀分 析成有風、有寒或濕的特質,也用疏風、去濕散寒等藥,但對外感病的病因應從細菌病毒角度去理解,而不是再用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六淫外邪去解釋。
便 值得西醫去研究的是,用六淫這觀念去分析病情和指導用藥,是否真的令病人得到紓緩和痊癒,例如疏風散寒之中藥能否使有風寒病狀的人復原,或清熱解毒藥對感 染病有無治療效果。若這些中藥的療效能被客觀證實,實在是一個大寶藏,因為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便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常用中藥也有數百種,類別和 數目遠多於西醫的藥。
外感病因也包括癘氣。
癘氣,又稱為疫氣、疫毒或瘟疫病。在悠久的中國歷史中,也不知發生了多次瘟疫,故 中醫有很清楚的觀察。明末醫學家吳有性(又名吳又可)在其《瘟疫論》中提到,「夫瘟疫久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清楚指出疫 病與六淫所引起的病不同,例如疫病傳染性特別強烈,「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多病勢急和病情重,「緩者朝發夕死,重者頃刻而亡」。在《素 問遺篇.刺法論》便提到「無問大小,症狀相似」,每種瘟疫有特別病狀,病人無論大小都病狀相同。古時瘟疫病的例子有疫痢、白喉、天花、霍亂、鼠疫或現代西 醫發現的伊波拉病毒等。

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2008-08-01 中暑與暑邪

自從2003年沙士之後,行山運動在香港普遍起來,不幸的是也多了人因中暑而死。近日從新聞中,每次看到中暑和因暑而死的事件,心中感到可惜,因這是絕對 可以避免的。希望在此講及暑邪的理論時,也提出一些可靠的防治方法。
暑邪是夏至以後、立秋之前才有的火熱之邪,與上周的火邪同類,都是陽邪。其實,溫邪、熱邪和火邪都是很接近的,只有熱的程度上分別。
暑 為陽邪,其性炎熱。火邪有傷津耗氣、炎上、生風等,暑邪則更熱盛,會有高熱、面赤、目紅、心煩、脈洪大等,故暑邪侵犯人體,身體以出汗來降溫,高熱的環境 下,汗也出得多,但到了身體缺水時,反而會不出汗,病情更加危重,病人也會有極口渴、尿赤短、全身乏力,進一步可能神智不清、不省人事、抽筋等。暑邪傷津 耗氣比一般熱邪嚴重和急。
暑季不單止熱,而且比較多雨水和潮濕。中醫觀察到中暑病人除了發熱、煩渴之病狀多,還時不時有四肢沉重、疲倦、「周身唔自在」(濕性沉重)和胸悶嘔吐,大便溏而不爽(濕阻氣機),這特點稱為暑多挾濕,與單純的熱邪不同。
西 醫又如何理解中醫的暑邪和中暑這現象呢?我相信把暑邪看成一種外界致病的東西,如細菌病毒等,是中醫對中暑這現象的錯誤理解。炎熱的暑季是引發中暑的環 境,當身體的散熱機制失效時,中暑便會發生。近日新聞報告中的中暑,多數發生在行山人士,因做運動身體產生體熱,加上天晴酷熱,陽光曝曬,若帶備的水不足 夠,因缺水而出汗散熱減慢,體內溫度急升,便容易中暑。
不過以上只是其中一類中暑,稱為運動型中暑,環境溫度也不需太高,病因是因運動(或 勞動)致身體發熱快過散熱為主,環境高溫只是散熱慢的原因。另一類中暑為典型中暑,通常在發生熱浪的時間才見到,例如氣溫在攝氏三十九點二度(華氏一百零 二點五度)連續三日或以上,以老人家或身弱多病者為主。每年歐美夏天也有熱浪使人中暑及死亡案例,例如美國1992年到2001年便有二千人以上因熱浪中 暑而死,或每年夏天平均有六千人因熱而須住醫院治療。
香港中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分析1998至2006年的氣溫、空氣污染、死亡率資料, 發現當全日平均氣溫高過二十八點三度,死亡率便會隨之上升。每高一度,之後一周內的死亡率會增加1.5%,即本來只有一千人病歿,但因高溫會再多十五人死 亡。當達三十點三度時會多出3%,如此類推。
「熱死」的人多患有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最高危,未婚和獨居人士風險也較 高。中暑是絕對可預防的,運動前看看天文台的溫度預告,若太熱則減少戶外運動。穿鬆身透汗、白色或淺色的衣服,帶帽或防紫外光傘,有足夠的水和電解水,在 口渴出現前已補充水分,減少在烈日下曝曬時間,運動時必須量力而為,不可逞強,運動中不時要在陰涼地點休息。
若有中暑病狀,須立刻停止運 動,在陰涼處休息,要有流通空氣,有風扇更好,解鬆衣服,脫去鞋襪,病人清醒可飲電解水,用濕毛巾抹身助散熱。找到冰塊的話,可放在病人的頸部、腋窩和鼠 蹊位(即大腿和腹部的接位),因這位置都有近體表的大動脈和靜脈。當然避免一個人去運動,與一群朋友一起,有事也能互相照應。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2008-07-25 夏日飲涼茶之理

一 年四季最熱是夏季,「熱邪」自然是夏季之邪。不過夏季還有其他的邪(致病因素),包括夏秋之間的濕邪,以及夏至到立秋之前的暑邪。熱邪還有其他稱呼,例如 溫邪、火邪、溫熱之邪、火熱之邪,其實都是大同小異,可能視乎發病時的環境氣溫,或病人體溫而定。大凡生病時出現一些熱與火的特點時,中醫便會診斷為熱邪 致病。不幸的是,在其他的季候中,甚至是寒季,病人也常常表現出火熱之象,為了解釋這矛盾,便有「五氣化火」之說,即是六種邪氣中的其他五種,在侵襲人體 時,也可以表現成火熱之邪。
火熱之邪有何特點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壯火食氣」之說,意思是火熱之邪引起的高熱會耗盡身體的氣力。 從陰陽而分,熱屬於陽,火熱之邪自然是陽邪,陽邪則會傷及身體的陰,例如人一身的津液水分,若被傷及,便會表現成口渴、咽乾、舌燥,小便短少色黃,大便因 缺水而秘結。火熱之邪當然會引起一身的熱象,例如高燒、脈搏快、面紅、出汗等。身體因抵抗外邪和發熱,自必會消耗極多的能量,因此病人會十分疲倦乏力,說 話細聲無氣,中醫稱為「氣虛」;熱邪易耗氣傷津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稱為火性炎上。
自然界的火炎是向上升的,中醫相信火熱之邪也多侵犯身體的上部,易襲陽位(相對的濕邪則易犯陰位,即身體下部),故一切的頭痛、耳鳴、耳炎、咽喉發炎、眼瘡、口瘡、流牙血、鼻出血、暗瘡等,中醫都傾向從熱與火的角度來思考與診治。
第 三個特點為熱邪易生風、動血。 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熱瞀瘛,皆屬於火。」意思是火熱之邪能引發病人發熱,昏悶和抽搐。這理論是從實際觀察所得,例如小孩子的發燒抽筋 (Febrile convulsion)通常在高熱時才發生,或更危險的(相信古時更多)腦炎、腦膜炎,病發時表現為高熱,四肢抽搐,兩目上視,角弓反張,牙關緊閉,重病 後的神經系統的後遺症(中國人最怕的「燒壞腦」)等,這一切表現為身體抽動的徵狀都因風邪而起(風性主動),故中醫把兩者相連,稱為「熱極生風」。此外, 中醫觀察到重病發燒時,病人會見吐血、流鼻血、大便出血、尿血或皮下出血等,這情形叫熱邪動血,與西醫的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散播性血管內凝血)相近。
在五行中,心屬火,因此火熱之邪容易影響心,病人失眠、心煩,中醫會從熱去診治,而重病發燒時的狂躁、發瘋、神智昏迷(Delirium),中醫更從火熱邪實去考慮。
在《醫宗金鑒.痛疽總論歌》中提出「痛疽原是火毒生」,意思是身體濃瘡潰瘍多都是因火熱的毒邪引起,背後的推論是因大部分的濃瘡都是紅色,摸落皮膚也熱,而紅色與熱也屬於陽,與火熱之邪同一屬性。
簡 單地說,每當發病時有發燒,口㷫鼻㷫,多數的耳鼻喉發炎,牙肉毛病,身體上所有的瘡瘍,或與發熱同時出現的危重病和日常發生的失眠煩躁,都是與火熱之邪有 關。以上的病狀,大部分人都必定經歷過,所以香港的上一代都喜歡飲涼茶清一清熱,而涼茶通常用一些藥性寒涼,解暑消毒的中草藥,背後的用藥原則便是「熱者 寒之」。

2009年7月7日 星期二

2008-07-18 燥是否真會致病

前文解釋了中醫外在致病原因中「六淫」的風、寒、濕,今天續談的是「燥」。相信大家都曾用「燥熱」一詞來形容自己的感覺,或用來形容身邊的人的身體狀況。中醫的燥,並非燥熱那麼簡單。燥,是秋天的特點。燥即乾燥,空氣中的濕度減低,中國傳統以「收斂、清肅」來形容秋天乾燥季節的特性。在這特定環境下所引起的病,而出現一系列與乾燥有關的病狀,稱為「燥病」。中醫把秋天分成初秋和深秋,各引起不同的病,如清代醫家費伯雄在《醫醇賸義》中說:「初秋尚熱則燥而熱,深秋既涼則燥而涼。」即是說,秋天之初,因有夏天熱氣的影響,加上秋天的乾燥,發病為溫燥。而深秋因接近冬天,有寒風的肅殺,發病多是涼燥。那麼燥邪、溫燥和涼燥有什麼特點呢?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到:「燥勝則乾。」說到若燥邪成功入侵身體而致病,引起乾澀;乾是乾燥,澀是澀滯不利。這很容易明白,若外界的濕度低,便很容易帶走身體的水分,如口唇乾燥破裂、口乾、鼻咽乾燥、較多流鼻血、皮膚乾燥甚至龜裂、小腿有乾燥性痕癢等。
當身體相對缺水時,小便會短少色深黃,大便則乾澀困難,次數減少。除了燥性乾澀,易傷津液,另一個致病特點是燥易傷肺。空氣乾燥,從呼吸道蒸發的水分增加,鼻和氣管的黏膜便乾燥,彈性減低,容易受損,引起敏感性少痰乾咳。若毛細血管破裂,則會咳出血。若在這氣道乾燥和抵抗力下降之時,受到微生物感染,多是病毒和細菌,病人的徵狀便會在乾燥加上發熱、惡寒、頭痛,咳嗽加劇,痰量增多(因為氣管發炎滲液),和痰的顏色變黃變綠,咳血的機會也可能增加。若是惡寒重於發熱,加上適當的舌脈,中醫便診斷為「涼燥」。相反,若發熱重而只是微惡風寒,舌苔較黃而脈搏快,便是「溫燥」。治療乾燥便是理所當然的去「潤番」,若身體缺乏水分嚴重,便應滋補陰液(滋補即補充和滋生,一切的水分津液都屬水,水屬陰),故滋陰、潤燥是治療燥症的大方向。香港人深知「治未病」的重要,即在未發生疾病時採取防治之法,故在秋天時分阿媽煲糖水滋潤一番。
冬天是否多寒邪,或秋天特別多燥邪?作為西醫,我在修讀中醫之後,在日常診症中已多注意這些寒邪、燥邪等西醫科研所沒提到的現象,可惜並沒有觀察到有病人真的由於寒邪、燥邪而生病。可能的解釋是我的樣本不足夠,觀察力不強,香港氣候的變化與北方不同等等。此外,我們夏天有強勁冷氣,冬天有暖風機,亦可能減弱了氣候變化與發病的關係。而最後,也可能是中醫這「六淫致病」的理論只是理論,也止於理論。說句實話,沒有堅實的科研,包括嚴謹的數據和統計,任何理論,不論中西醫或其他領域,也是不會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