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2008-04-04 耐人尋味的「脈診」

 上文提到的「辨證論治」,是中醫的診證思考步驟。那麼,中醫是如何搜集病人的身體徵狀來辨證呢?那就是「望、聞、問、切」的四診了。
  望,顧名思義是望一望病人,包括一般情況、神情面色、年齡、肥瘦等;聞,是病人說話的氣量、聲音,有否特別的氣味等;問,是指詢問病歷;切,是用手去按,摸病人的身體和脈搏。
  以上所述,最耐人尋味的,是四診中最後一步的「脈診」。
  傳統中醫的脈診,有「遍診法」、「三部診法」和 「寸口診法」。「遍診法」即摸齊頭、手和腳合共九個位置的動脈;「三部診法」即觸及頸部大動脈,兩手的橈動脈 (近拇指位置)和雙足背的動脈; 「寸口診法」是用三隻手指,放在病人左、右手腕的橈動脈上,適度分隔的三個位置。中醫用輕力、中力和重力來按這些脈,基於他手指頭上的感覺,來判斷病人的脈象,加上望、聞、問所得的病況來作分析,這過程叫「四診合參」。
  中醫相信左手橈脈「寸」、「關」、「尺」的三個位置,反映心、肝和腎的病情,而右手橈脈的「寸」、「關」、「尺」,則反映肺、脾和腎。古人歸納把脈的經驗,各家各派有不同種目,如晉代王叔和有二十四種,明代李時珍提出二十七種,而現今教科書,則多提及二十八種脈象。每一種脈象各自反映身體的情況,例如寒、熱、虛、實,病邪的位置和五臟六腑的強弱等。
  相信各位看西醫時,都有量度血壓的經驗,西醫是否只有量血壓,而沒有「把脈」這回事呢?實在,西醫對脈搏的認識,雖然不及中醫那麼源遠流長,但西醫也會從脈搏獲取病人的身體訊息,以助診斷和臨床觀察。例如:心臟跳動的快慢、規律,乃屬「基本維生指標」(vital signs),可憑腕部的脈搏來測量;若太陽穴血管有鼓脹現象,而按之有痛楚,便要考慮「聶動脈炎」(temporal arteritis);腳踝前後的動脈強弱,有助診斷「周邊血管閉塞」(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此外,西醫亦有「水衝脈」(water hammer pulse) ,見於「主動脈閉鎖不全」(aortic regurgitation);「洪脈」(bounding pulse)見於「甲狀腺亢奮」(hyperthyroidism)或其他血液循環旺盛的狀態,例如懷了身孕;「交替脈」(pulsus alternans)見於「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等。可以說,中、西醫皆有脈診,但兩種體系會以不同的理論來分析脈搏的表現。
  脈搏的形成,涉及身體各系統及器官的互動,可以反映全身的病變,例如甲狀腺分泌過多而見心跳快,心房纖維性顫動,甲狀腺分泌過少則心跳慢;身體受感染,血流分布會在不同部位、不同階段而各有不同,既可見血管擴張而手暖腳暖,也可有血管收縮後手腳冰冷;情緒憤怒則心跳加速血脈湧到手腳;腸胃出血時,血容量不足的血壓令脈搏快而細等。全身任何情形也可以影響心臟跳動的速度、力度、血管張力、血液成分、 濃度、體積等,從而產生不同的脈搏情形。總的來說,現代科學是認同中醫對脈搏的認知。脈診是一門博大精深學的學問,如何加強臨床上的應用,下回再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