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2009-07-24 五行相生相尅

「五 行學說」是古代哲學的思想,即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界的物質的特性,及它們之間運行變化的規律,來認識世界,是解釋自然界事物的一種方法。五行 學說認為世界的一切物質,都是由木、火、土、金和水五種基本物質構成,因此一切事物都可以按照五行的特性進行歸類,而五行之間的關係(包括相生,相剋 等),也可解釋自然界各事物的規律。
「五行相生」的「生」,即資生、助長、促進,意思指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界的物質,有互相資生、 助長、促進的關係。例如「木生火」,即從樹木中可擦出火花,「火生土」即大火後很多東西都變成焦土,「土生金」即從礦石泥土提煉出的金屬,「金生水」即是 從金屬中見到凝結的露水。「水生木」明顯是水用來灌溉使樹木成長。這「相生」的關係又以「母子」來形容,「木生火」即木是火之母,火是木之子,如此類推。
相乘相侮相及
「五行相剋」,即五行之間存在克制、抑制、制約之意。「水剋火」大家都明白,水能撲滅火,「火剋金」即大火可把金屬燒熔,「金剋木」即金屬斧頭來伐木,「木剋土」即樹木吸收泥土在上面生長,「土剋水」即泥土把水吸收。
五 行之間的正常關係是「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而在一些不正常的情形下,五行的關係變成「相乘」,即過度的克制,或「相侮」,即反向克制,和「相及」,即五 行中任何兩行互相連累,由正常變成不正常。看來五行的關係很複雜,但也可以簡單地說,任何一行與其他四行的關係密切,互相影響。
說回中醫 學,古代醫學家思考的方法也必受那時代的哲學影響,而用五行的觀念去理解人體內部的結構和生病時的變化等。中醫相信因肝有木的特性,故肝屬木,而心屬火, 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人體五臟運行的生理關係,也有五行「相生」「相剋」,發病時有「相乘」「相侮」「相及」等特性。因此,從診病斷證到治療用藥時, 也利用這五行規律來指導方向。
例如中醫觀察到肝有病時,例如肝氣不流暢,腸胃功能也受影響,便用五行的「木旺乘土」來形容,即肝木太過旺盛 而欺壓脾土,或例如「水不涵木」,即腎水不足夠,不能涵養肝木,因腎病而造成肝也病了。西方醫學對各內臟的互動也不陌生,如肝炎肝硬化時的腸胃症狀,心臟 發病時會氣促等,只是沒有用哲學理念來串起來。
五行也有指導治療的作用,用「五行相生」的概念來治療落藥,例如肝的陰血不足,除直接補肝木外,因水生木,還可以補腎水來促進肝木的生長,又例如「培土生金法」,即通過壯健脾土來補肺金,使肺氣得到補充。
虛補母實瀉子
用 「母子」的概念,則有「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則,意思是對臟腑的虛證,不但要補本臟腑,還要補其母臟;而治療實證時,不單要瀉本臟腑,還要瀉其子 臟。一系列的治法,例如滋水涵木,益火補土,金水相生,培土制水,瀉南補北等等,因而產生。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要使中醫藥「治療標準化」是如此困難的,因為 就如診斷一樣,治療方法也可五花八門,要作客觀化的比較,看看那個優勝,非常困難。
作為學西醫的,如何看這些五行學說呢?西方醫學理解人體 中也有類似的「相生相剋」情況,稱為生理平衡(Homeostasis),例如腦垂體(Pituitary Gland)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荷爾蒙」(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便對甲狀腺(Thyroid gland))有「相生」的作用,促使甲狀腺生長和分泌甲狀腺激素(Thyroxine),但甲狀腺激素則反過來「相剋」克制腦垂體,來減少「促甲狀腺激 素荷爾蒙」的分泌,來達到動態平衡,這與五行中互動的動態平行相似。
不過,「五行學說」是古代的哲學思想,科學上沒有對錯。心、肝、脾、肺 和腎的客觀生理功能,是否與木、火、土、金、水這五行的特質接近或一樣,是醫學和科學領域,對錯應是研究探討來判斷。西醫的過分專科,把人的內臟切割成一 個個器官來治療,忘記了它們之間的緊密關係;中醫的五行學說,正好提醒我們五臟六腑是緊密關連的。 http://chi-med.blogspot.com/
【列印文章】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2009-07-17 陰陽與生活

中醫學背後有一些中國古代的哲學為基礎,今日給各位介紹的是陰陽。
陰 陽概念起源於「易經」的八卦和六十四卦,之後人們用陰陽來解釋自然界的現象。例如公元前 780 年有地震,周幽王的大臣說陽伏而不出,陰迫而不能蒸,干是有地震。可以說陰陽是古時的科學思想,到春秋時期醫家們將陰陽的思維用於醫學之上,直到現在,仍 是中醫學中極重要的基礎。
甚麼是陰陽?教科書中的定義,「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既可以標示相互對立的事物或現象,又可以標示同一事物內部對立着的兩個方面。」(上海科技出版社 p.14。)
用 常人看得明的文字來說,很多的現象都可簡單地分成兩邊,例如光暗可分成「光」和「暗」,溫度可分成「熱」和「凍」,時間可分成「日」和「夜」,方向可分成 「左」和「右」,位置可分「上」和「下」等。這些「上下」,「熱涼」,「光暗」等屬性,既是彼此關聯,如沒有「上」便沒有「下」,沒有「光」便沒有 「暗」;但又是相反或對立,如「左」是「右」的對立,「光」是「暗」的相反等:而陰陽則是這一切屬性的抽象概括。
健康狀態
陰 陽不是一件客觀存在的東西,只是一個觀念,來代表、形容一些現象。在空間、方位來說,陽表示「上、外、左、南、天」,而陰則代表「下、內、右、北、地」。 時間季節,陽代表「晝、春天、夏季」,而陰則代表「夜、秋、冬」,溫度濕度陽代表「溫、熱、乾燥」,而陰則代表「寒涼、濕潤」,在事物運動狀態陽則表示 「上升、動、興奮、亢進」,而陰則表示「下降、靜、抑制、衰退」。
在哲學上陰陽的關係很複雜,包括陰陽交感、對立制約、消長平衡、相互轉化、互根互用等,而中醫則用這些理論來解釋人體複雜的生理、病理和藥理現象。
對一般讀者來說,以陰陽來理解身體組織結構,陽代表「上、體表、背、四肢外側」,而陰代表「下、體內、胸腹、四肢內側」,在生命活動表現上,陽代表「溫、熱、推動、興奮、升發」而陰代表「涼、寧靜、抑制、沉降」。
中醫學相信,「陰陽平衡」是健康的狀態,任何病的發生,也是因為失去了這平衡,而治療的目的,就是使身體從「陰陽失衡」的情況,回復到「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況。
邏 輯上「陰陽失調」可分成太多或不足夠的陰或陽。「陽虛」時即陽所代表的「溫熱、推動、興奮、升發」不足夠,便相對有「陰盛」,即陰代表「涼、寧靜、抑制、 沉降」太多,一般有的症狀為怕凍、手足凍、面色恍白、人易疲倦、大便易溏薄、小便清長、脈虛、遲、弱等;而「陰虛」相對有「陽盛」時則見低熱、手足心熱、 午後漸熱、消瘦、睡中出汗、口燥咽乾、小便短赤、舌質紅、少苔、脈細、快、無力等。
「陰陽兩虛」是病人久病而見「陽虛」與「陰虛」同時出現。中國人常常提到「壯陽」和「滋陰」,即是在「陽氣」不足夠時以食物(或藥物)使「陽氣強壯」,或「陰氣」虛弱時滋潤補充,達到「陰陽平衡」。
治病必求於本
其他可能的「陰陽失調」有實質的「陽盛」和「陰盛」,多是指有不同類型的熱邪「陽邪」和「陰邪」侵犯,引起太多的「陽盛」或者「陰盛」症狀。
「治 病必求於本」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不過錯誤理解,認為「本」是「治標治本」中代表原因,根本的「本」。「治病必求於本」這句話,其實是出自古書《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而當中指的「本」便是指「陰陽」,意思是行醫的醫者必要了解病人的陰陽盛衰情形,來決定治療方法,治療目標便是「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態。
而作為一般讀者,知道陰陽所代表的意思,則已足夠了。更重要的是,把「陰陽平衡」這觀念用在生活之中,例如飲食要平衡、運動與休息要平衡、工作與娛樂要平衡,「活在當下」與「計劃未來」平衡等,才是健康之路。
http://chi-med.blogspot.com/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2009-07-10 血的多重功能

西醫對血的認識與中醫一樣,血都是在血管中流動的赤色液體。不過在現代科技的支援下,對血的成份作用了解深切得多。
血 是由血細胞和血漿組合成。血漿成份約佔55%,而當中又有90%是水份,這水運載蛋白質(例如纖維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荷爾蒙、各種營養物質(如葡 萄糖、脂肪)、代謝產物(如二氧化碳)、維生素和無機鹽等。血細胞中又再細分為白血細胞、紅血細胞(血是紅色便是因為紅血細胞)和血小板。
對 於血的生成,中西醫的看法接近。中醫視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不過中醫理解的脾,是錯誤地加上了消化功能,若把「脾胃」更改為腸胃消化系統,腸胃為「氣 血生化之源」則更為正確。造血的一切原料,例如紅血球中的鐵質,必須從食物而來;血中運載的營養亦是從飲食而來,故腸胃實為「後天之本」。
骨髓造血
解 剖學的脾與血關係密切,是用來機械式過濾陳舊的紅血球和血中細菌,亦是免疫系統的重要器官,只是在胚胎時才製造紅血球。血中的淋巴細胞則是脾所製造的。心 只負責血的流動,和血的生成沒有關連。肝和血可說是分不開的,胚胎初期肝是造紅血球的主要器官,但出生後,肝用來拆毀血色素,產生凝血因子,製造血漿中的 蛋白質等。沒有凝血因子人便會流血而死,沒有白蛋白來「吸水」,血液中的水份會滲漏到身體組織而發生水腫。
肝也有過濾血液的作用,可調節血 液中各類營養。紅血球生成素是肝和腎產生的,它促使骨髓製造紅血球。腎本身沒有直接造血,但血壓的調節、血漿中電解質的濃度、血中水份比例、血中有害物質 的排泄,則是與腎的功能息息相關。肺主要是讓氧氣進入紅血球,和從血漿中取走溶化的二氧化碳,與血的生成無關。血中各荷爾蒙則是從內分泌系統而來。
產生血細胞的最重要的位置是骨髓,骨髓造血的原料當然來自飲食營養,造血快慢則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空氣氧份濃度、紅血球生成素、個體的健康情況等,這是以往中醫沒法知道的。
濡養滋潤
中 醫所理解的血的功能,如《素問.五臟生成篇》:「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是正確的,沒有血流到的器官便不能正常運作, 不過以往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血液最重要的功能是運載氧氣到全身組織,這是藉着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其次是運載營養物質和廢物(如碳氣、尿素、 乳酸等讓腎排出體外)。血液中的血細胞有抵抗外來感染的作用,血漿中的荷爾蒙是身體不同器官之間的信差等。
因中醫理解的血是以濡養滋潤為 主,故以面色紅潤、肌肉豐滿壯實、肌膚和毛光滑等,來反映血的足夠。相反,也可從面色的萎黃或白、肌膚乾燥、肢體麻木、運動不靈活等,去推斷濡養不足的血 虛。中醫的血虛可以包括西醫的貧血(血色素不足、紅細胞數目下降),但也包括血液中營養份缺乏、蛋白質低等其他重要成份的不足,故在中醫診斷你「血虛」之 際,而西醫又話冇「貧血」,這個情況時常發生的。
http://chi-med.blogspot.com/
【列印文章】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2009-07-03 血乃中焦之汁

中醫經常提到「氣血」。「氣」是什麼?「氣」比較抽象,不同用法的氣,有不同意義,可代表能量、物質或表現等。當氣與血一同時,氣應解作氣力、能量。
相 對於氣,「血」是什麼就沒有爭論,就是身體內流動着的紅色液體,失血太多便會失去生命。血液在身體循環流動的血管道,中醫稱為「血府」,即血管,不過中醫 並沒有再細分動脈和靜脈。中醫的脈診是用動脈的跳動來輔助診斷,而在望診時會注意舌頭底面的靜脈,視乎其粗幼分支等,來診斷血瘀病。
心主血脈
血 是從哪裏來的呢?在《靈樞.決氣》:「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中焦指橫隔膜之下,肚臍以上的腹部,包括脾、胃、肝和膽;氣是谷氣,谷物食物的 精華養份;汁是食物中的汁液水份,全句的意思是「脾、胃、肝和膽負責從食物裏提取養份水份,變化成赤紅的血液。」因脾胃如此重要,故又稱為「氣血生化之 源」,或「後天之本」。
除脾胃之外,其他臟腑也與血有關,最重要的,有心臟。心主血脈,包括心有推動血液在體內循環不息的流動,另外使血成為紅色的血,如《侶山堂類辯》:「血乃中焦之汁,流溢於中以為精,奉心化赤而為血。」即說出心有參與血的組成,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也有「心生血」之說。
《素問.六節藏象論》中有「肝……其充在肝,以生血氣」,說明肝有造血之作用,而更重要的是貯藏和調節血量之功用,如《素問.五臟生成篇》:「故人臥血歸於肝。」王冰注釋時說到「肝藏血,心行之」。
腎在血的形成中亦有責任,腎中所藏的精,化生成為元氣,用途是推動脾胃、心臟等內臟的原動力,另外腎中的精,精與血可以互相轉化,故古人有「精血同源」之說。
肺攝清氣
血以食物營養和水份作其原料,在脾胃為主,配合心、肝、腎的作用而造成的。
當 血被生產後,血在身體循環不息的流動,也是要各腑臟的配合。心主血脈(即心的泵血推動),當然是最重要的,但肺的主氣,可呼吸,朝百脈也是必須的。沒有肺 來攝取自然界的清氣,生命也沒有了,而全身血液都會集於肺,才再輸送回全身,顯示肺在血循環之重要性。脾主統血,除了是造血的源,脾氣有統攝血之作用,避 免身體出現出血的病況。肝主藏血,主疏泄,肝的疏泄使全身氣機調暢,協助血的流動,肝藏血也有防止失血之用。
中醫既認為血是「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故血的功能亦與氣和汁有關。氣是從食物精華而來,在血中便是營氣,即血中營養,汁成了體內的津液水份,故血是用作營養和滋潤全身的臟腑組織。
《難 經.二十二難》提出「血主濡之」,《量岳全書.血證》說「故凡為七竅之靈,為四肢之用,為筋骨之和基,為肌肉之豐盛,以至滋臟腑、安神魂、潤顏色、充營 衛,津液得以通行,二陰得以調暢,凡形看所在,無非血之用也。」另血與精神狀態有關,故《靈樞.平人絕谷篇》「血脈和利,精神乃居」。
http://chi-med.blogspot.com/
【列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