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2009-01-16 肝如將軍
肝的部位形態。《醫學入門》指出:「肝之繫者,自膈下着右脅肋上,實膈入肺中與膈膜相連也。」《難經.四十二 難》:「肝重二斤四両,……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膽在肝之短葉間。」與現代解剖學的描述基本一致。肝的主要功能是:主藏血和主疏泄。肝在體合筋, 其華在爪;在竅為目;在志為怒;在液為淚。
肝藏血,包括肝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和防止出血三個作用。肝有「血之府庫」之稱,因肝可以貯存一 定分量的血液,需要時肝便能調節全身血的流量。身體情緒處於安靜休息狀態時,機體各部分需要的血量相對不多,部分血液回流入肝並貯藏起來。而若機體需要血 量增加,例如劇烈運動、情緒激動時,肝則把後備的血液輸送回血循環系統,就如銀行的存款,既可存入或隨時提取。《素問.五臟生成篇》說:「故人臥血歸於 肝。」而王冰注釋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藏。」肝能收攝血液於血脈之中,使血不能溢出血管外的作用。因為肝藏血,故國人 喜飲豬肝湯,視為補益養血用,外國人也視肝為美食(如鵝肝)和營養食物(如魚肝油)。
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發泄、發散、升發。最早提到肝負責疏泄是元朝朱丹溪的《格致餘論.陽有餘陰不足論》:「主閉藏者,腎也;司疏泄者,肝也。」這裏是狹義的指男子排精的疏泄,但後世醫家加以發揮而成為肝的生理功能。這疏泄對人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對 氣機的影響:「氣機」即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而身體各臟腑,經絡和器官的活動,主靠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例如汽車有推進器、離合器、煞車掣等,各系統是否運作 正常,而之間是否配合得宜,行車是否「順暢」,要視乎每個系統是否有足夠的能量來推動,和這能量能否暢順的去到各系統。同樣人的「氣機」是否疏泄得宜,而 肝就是負責人體「氣機」的順暢。肝的「疏」可使全身的氣運行暢順而不停滯,肝的「泄」使氣能分散而不鬱結,故肝使一身的氣機疏通,暢達和升發。
肝 的疏泄對脾胃的影響:我們進食後消化,吸收養分和排出廢物,中醫概括為脾胃的升降能功,升是脾把水谷精微提升出來,而降是胃(和腸)把糟粕下降排出體外。 肝的疏泄正常使脾胃的升降之間得到協調。《素問.寶命全形論》說:「土(代表脾)得木(代表肝)而達(正常運作)。」相反,若肝疏泄失常,脾胃升降受到影 響,會出現腹痛、肚脹、喛氣、呃逆、惡心嘔吐,稱為「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之証。下周再談。
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2009-01-09 肺的功能
肺朝百脈,主治 節。《素問.經脈別論》說:「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朝」解作會聚,朝向,肺朝百脈是指全身的血都朝向,集中於肺, 經肺司呼吸後,進行清濁之交換,再將有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送到全身。當全身血液集中於肺,可視為肅降,向內的過程,之後血液離開肺而向外四散,可視為肺的 宣發。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肺有協助的功能。
主治節。《素問.靈蘭秘典論》提到「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傅」即輔佐,協助,「治 節」即治理調節。肺又如何如宰相般助心(皇帝)來治理,調節全身?方法是肺主氣,司呼吸,從而調理全身各臟腑的「氣機」(即各臟腑本身氣的運行,如升, 降,出,入),肺又助心來推動血液循環(朝百脈)和協助全身水液代謝(通調水道),故「肺主治節」是對肺各生理功能的重複描述可以刪去。
其志為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臟為肺……在志為憂。」而肺主氣,故悲憂易傷及肺。在液為涕。《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藏化液……肺為涕。」鼻涕是肺的津液所化成,來滋潤鼻竅,維持嗅覺和清潔功能。在竅為鼻:即鼻是肺氣出入的通道。
在 體合皮,其華在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肺主皮毛」。肺的宣發作用,使水谷精徵傳到皮毛,使皮膚滋潤,毫毛光澤。皮毛得到衛氣和津液,才能發揮抵禦 外邪功能。全身的汗孔(毛孔、汗腺,中醫稱氣門、玄府、鬼門)的開合,由肺所宣發的衛氣主司,汗液的源頭也因肺通調水道而成。《素問.痹論》:「皮痹不 已,復感於邪,內合於肺。」可知皮膚與肺的關連。
從現代科學來看,中醫對肺的認識也很正確。肺的功用便是呼吸,負責氣體交換,中醫用「乃清 濁之交運」,以科學用語「氧氣(Oxygen)」便是清氣,「碳氣(Carbon dioxide)」便是濁氣,「氣體交換(Gas exchange)」便是交運。「諸氣者,皆屬於肺」,因沒有肺提供的(氧)氣,全身各器官便沒有(氧)氣來運作。肺為「嬌臟」,清肅的特性是正確的觀 察,人們打噴嚏、流鼻涕、咳嗽、有痰,便是「清肅」的表現。朝百脈可顯示中醫對血循環系統的了解,不過肺本身並沒推動血液流動的能力,那是心的功能。呼吸 的肺系會排出水,但肺本身沒有對水液調節的作用。雖然如《素問.舉痛論》說:「悲則氣消」,悲傷憂愁時人的確會「冇氣冇力」,但情緒反應是腦的功能,而不 是肺。毛孔汗水的排泄也是受神經系統所支配,與肺無直接關係。
肺為「嬌臟」,所以我們要小心保護,最重要的是不可吸煙,另外在空氣污濁的地方停留可免則免。若經常在空氣清新的地方做帶氧運動就更好了。否則,只靠補健食物如冬蟲草等亦無甚幫助。
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2009-01-02 肺
在 《醫貫.內經十二官.形景圖說》對肺的解剖描述是:「喉下為肺,兩葉白瑩,謂之華蓋,以覆諸臟,虛如蜂窠,下無透竅,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因為肺的位 置高於其他內臟,更覆蓋心臟,故稱為「華蓋」。「華」,華麗,「蓋」,護蓋,亦可解作帝王(即心臟)車駕的傘形頂蓋。 肺的形態是「虛如蜂窠」,「得水而浮」(《難經.三十三難》),說明肺的質地疏鬆和有氣藏於當中。 我們常用呼吸來形容肺的功能,便是出於這「吸之則滿,呼之則虛」。
肺的主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通調水道;宣散衞氣;朝百脈,主治節。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開竅於鼻,在志為悲,在液為涕。
心 的運行方法是心臟收縮與放鬆,一「下」一「下」地泵血,從而產生心主血脈的功能。 同樣,肺的運行方法稱為「宣」和「降」。 「宣」是解作宣發,上升,四散,發散,「降」是肅降,向下,向內,清肅和通降。 宣發與肅降是肺運行的正常方式,既相反亦相成,沒有正常的宣發,則沒有正常的肅降,如此類推。心臟的收縮放鬆推動血的循環不息,肺的宣發肅降則使肺能負責 全身的氣,司呼吸,通調水道等功能。
因為肺系(包括鼻、咽喉等)的病最常見,易被外邪(致病源)所侵犯,故肺又稱為「嬌藏」,「嬌」者,細嫩,脆弱。 幸好肺另一個生理特點是「清肅」,即清潔、肅清,指肺本身有能力去清潔呼吸道和肺中異物,使氣道潔淨和暢通。
肺 主氣,司呼吸,《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肺者,氣之本」,意思是肺是五臟中與氣的關係最密切,是人體氣的主要來源。當肺吸入清新的空氣,在體內與脾胃運 化而成的水穀精氣結合,便產生「宗氣」,而宗氣有促進全身各臟腑正常運作的功能。 另外,肺通過宣發和肅降,使各腑臟的 「氣機」有調節作用。肺為何能主氣呢?是因為肺「司呼吸」,即人體與自然界之間的氣體交換。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通於肺」,《醫貫.內經十二 官.形景說》指出:肺「乃清濁之交運」,中醫很清楚知道因為肺的宣發(即呼氣)和肅降(吸氣)運作,使外界清新的空氣,能進入肺與體內渾濁之氣交換,人才 能生存。肺的宣發肅降正常,即氣道暢通,呼吸均勻自如。
通調水道:即肺有疏通,調節身體水液運行和排泄的通道,協助調節和維持水液代謝平衡 的作用。方法也是通過肺宣發和肅降的機制。通過宣發,使水液和水穀精微向外,向上輸布致全身,外達皮毛,和負責「腠理」的開合(腠理是指皮膚和肌肉間的間 隙,排泄出汗的途徑),調節汗液排泄,而肺的肅降,使水液向下,向內輸送,成為尿液的源頭,經腎和膀胱而排尿。故有「肺主行水」的講法。下周再談肺的其他功能。
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2008-12-19 對心的誤解
從西醫角度來看,心主要功能是個「泵」,並沒有任何與情志有關的內在功能。當然,各樣情緒變化可波及心,使心跳、血壓和胸部的肌肉有不同的感覺,例如緊張心跳快及大力,開心胸口舒暢,但把「喜」與心的功能連結是美麗的推斷,與現代科學不合。
「心 在液為汗」:心與汗關係密切。《黃帝內經素問集注》提到「心主血,汗乃血之液也。」身體血液充足,才能氣血正常運行,有足夠水分才有汗出。我們受驚時心跳 加快,出身冷汗,也使世人聯想到心與汗的關係,如《素問.經脈別論》說,「驚而奪精,汗出於心」。不過,現代醫學知道,緊張時的心跳與出汗,均是因神經系 統控制,心與汗並沒直接的關連。
「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意思是心與全身脈(血管)相連,華是光彩之意,「其華在面」即當心的主血脈功能 正常(即泵血有力,血量充足,血流暢順),人的面色便紅潤有光澤,反之,心有病、血壓低或貧血,自然面色蒼白無華。這是正確的觀察,面色有紅潤光澤當然要 有正常的心和充足的血,但面色無華則不一定是心臟有病變,例如任何原因的貧血也會面色蒼白,或因痛楚而導致體表血管收縮,但與心臟無關。曾追隨過一些中 醫,就是基於「其華在面」,凡見到面色較為蒼白,便有理無理診斷為心血虛,實有些以偏蓋全。
「心在竅為舌」: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提 到的「心主舌……在竅為舌」,即心正常才能有舌的正常功能,如味覺和正常表達語言能力。如《靈樞.脈度》說:「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相反, 心有疾病也影響到舌的形態,如《外台秘要》說:「舌主心,臟熱即應舌生瘡裂破」,和表達神明能力異常,則有舌強(言語不清),舌卷(舌體卷縮,不能伸出) 等病。所以《望診遵經》教導「舌者心之外候也,是以望舌,而可測其臟腑經絡寒熱虛實也。」雖然這理論的邏輯性很合理,但現代醫學知道舌頭的活動和味覺,與 腦神經有關,與心並沒有直接關聯。
在「臟象」學說裏(即是從身體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去估計和推理內臟的功能),心的功能除了心、血、 脈外,還有主宰精神意識思維,看面色及舌,便可知道心的情況,但實情是把腦、骨髓造血功能包含當中。在缺乏解剖和現代科學的時代,中醫學對心的了解可說是 了不起,但有些觀念是時候更新了。
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2008-12-12 談「心」
對 於心的部位與形態,中醫的描述很清楚,《靈樞.脹論》說:「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膻中」即人體兩乳之間。《素問.平人氣象論》提到「虛裏,貫鬲絡 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虛裏」是心尖搏動部位,中醫即很重視這「虛裏」,稱之為「脈宗氣也」,即心脈搏的源頭。
西醫亦十分着重這心尖搏動的位置,做醫學生檢查心臟時,若不很「扮嘢」地摸清楚這Apex Beat,必然「肥佬」,因為這「虛裏」的位置和跳動力量有異,代表了心臟發大或其他病變。
心臟的形態被形容為倒垂未開的蓮蕊,它的主要功能有二:心主血脈,心藏神,其他理論包括心開竅於舌;在體合脈;其華在通;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心與小腸相為表裏。
在 《素問.痿論》中說到「心主身之血脈」,便是這理論的典故,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脈。血,即血液,心主血,一是推動血液的循環,二是參與血液的生成,《侶山堂 類辯》說,「血乃中焦之汁,流溢於中以為精,奉心化赤而成血」,即心參與造成鮮紅色的血。脈,《類經》說:「脈者,非氣非血,所以通乎氣血者也」。脈是身 體氣和血的通道,心主血脈的意思是心與脈管相連,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而血在心與脈管中運行,是靠心臟的跳動,使血能發揮營養和滋潤的作用。雖然中醫的解 剖學比較落後,未能分出動脈和靜脈,但大致上也認識到心是負責「泵」血的功能,與西醫理解一致,不過事實上心與血的生成沒有關係,使血成鮮紅色的是肺。
在《靈樞.大惑論》說到「心者,神之舍也」。《素問.宣明王氣篇》:「心藏神」,兩者意思相近。
「神」 廣義上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狹義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故心藏神,是指出心具有主宰人體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的一切生理活動和精神意 識、思維活動的功能。為何中醫相信心藏神呢?可能是基於觀察到心若有病,例如心臟病,整個人立刻有問題,包括精神意識減弱、暈倒,又或者緊張激動時,心胸 便有壓迫感,心跳也隨即加快,故推論心是收藏着「神明」。
明代以前「心藏神」是被接受的金科玉律,但在明清以後,開始有人提出異議,如李梴 在《醫學入門.心》提到有「血肉的心」和「神明之心」之分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辛夷》中提出「腦為元神之府」。清代名醫汪昂、王清任亦認同神藏於腦看 法。可惜,限於當時的客觀條件,神藏於腦只是一個觀念,而「心藏神」是祖宗教落,沒有被正式推翻,而時至今日中醫教科書仍是在教「心藏神」這觀念,是否有 點過時呢?從現代科學來看,人的精神情緒當然是腦的功能,「心藏神」這個合理的推論,其實只是個美麗的誤會。不過近年有一個有趣的課題,話說有一些人在經 歷了換心臟手術後,生還者有明顯性格上的改變,而且是與捐心臟者的性格接近,例如文靜的變成喜歡刺激活動,食物喜好,對藝術的興趣,皆與捐心者近似,故有 學者提出了人體細胞有記憶的理論(Cellular memory)。
不過,這是真是假還未有定論,起碼主流的科學並不接納。若果有一日被證明是真的,便真是「心藏神」了。下周再談心。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2008-12-05 臟腑
以下數周將介紹中醫對臟腑的理論。中醫如何知道人體內臟的功能呢?是靠觀察和推測。當觀察到身體表現於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便推測體內的內臟有何作用,如見到人們呼吸、咳、喘等,便推測肺部與呼吸有關。這種以表象來研究內臟的方法,稱為臟象學說。
臟 腑,是我們對體內器官的總稱,但為什麼叫臟腑呢?臟字是「肉」字邊,「藏」字在右,即藏於體內的器官,而這器官的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腑又何解?同樣是 「肉」字邊,「府」在右,當中「」解作廣大廣闊,而「付」則是支付、移交、給予、傳遞,表示這器官的功能是接受,傳送我們的食物。
在《素 問.五臟別論》中對臟腑有很生動的描寫,指導中醫對臟腑的理解。「所謂五臟者,藏(收藏)精氣而不瀉(無故外泄)也,故滿(保持充滿)而不能實(壅實,不 流暢)。六腑者,傳化物(傳導和轉化水谷食物)而不藏(貯藏),故實(能充實)而不能滿(持久充滿而沒有虛實)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充實)而 腸虛(空虛);食下,則腸實(充實)而胃虛(空虛)。」五臟負責收藏 「精氣」,「精氣」可以是身體必須的物質,也可代表臟器的生理功能,另外,也收藏人的精神情志,在《素問.宣明五氣篇》中提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 脾藏意,腎藏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即古人相信要有正常的五臟運行,人體才有正常的思維活動和 情緒變化。
臟是實心而無空腔的器官,相反腑(包括膽、胃、小腸、大腸、膀胱和三焦)都有空腔,負責「傳化物而不藏」,空腔就像管導,把東西 傳來傳去,中醫生動地用了「胃實腸虛,腸實胃虛」來形容腑的傳導功能,與現代醫學所知腸道的蠕動同一原理。腑不單止是「傳遞食物」,還有轉化的功能,將食 物中有用的營養(中醫稱為精徵)分開和吸收,無用的糟粕以糞便形態排出,這消化吸收的功能,《素問》用「傳化物而不藏」來形容,可見古人對腸道的功能與現 代醫學是相當一致的。臟腑互相配合,腑負責從食物中吸收有用營養,傳送到五臟來負責貯藏,當五臟各有功能,互相配合,人體便健康和有正常的精神情緒。
當 然,五臟六腑也不能包括了身體全部的生理功能。對很多器官,中醫也嘗試去理解其功能,例如腦、骨髓、骨、 脈、 膽囊、子宮(女子胞)等,中醫稱這些為「奇恆之腑」。「奇」代表異常,不同。「恆」代表恆常。「奇恆」即異於平常。 為何叫「奇恆之腑」,因為有些器官形態上為中空器官,與六腑相似,卻不與水谷直接接觸,即「似腑非腑」,但功能上類似五臟有貯藏精氣作用,即「似臟非 臟」,在人體中異於一般臟腑。以後日子和各位再討論。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2008-11-28 醫過(二)
有 些醫生喜歡把病情誇大來嚇病人,理由是使病人「乖乖」食藥和覆診,這是不必要地加重病人心理負擔,是醫過。歷代名醫都提出論述,教導後輩行醫之道,例如有 關醫者的言行態度,明代龔延賢在《小兒衞生總微論方》告誡醫生「凡為醫者,性存溫雅,志必謙恭,動須禮節,舉乃和柔……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云難,貧富 用心皆一,貴賤使藥無別。」我想每個病人都希望見到他的醫生有如此的質素。香港是個商業社會,很不幸商業原素也滲入了醫生與病人之間。我見不少首次來就診 的病人,若是用醫療卡(即所謂公司病人與公司醫生的關係),都對我說:「我知你哋公司醫生收得平,用藥『慳得就慳』,我寧願加錢都要快啲好番。」我心想若 病人已假設醫者為自己收入着想多於病人福祉,還會對醫者的診治有信心嗎?我通常以「貧富用心皆一,貴賤使藥無別」來回應,也希望在診療時能贏得病人信任。 若考慮金錢多於病人福祉,是醫過。
除了語言態度之不妥外,文字不規範也是常見的醫過,例如中醫處方用藥,有些醫師為免病人到其他地方「執 藥」,故用一些藥的別名、僻名,或字體潦草;西醫則自創一些代號,結果是增加配錯藥的機會和延誤病情。《吳醫匯講》一書由清代醫家唐大烈編,其中一篇顧文 烜《書方宜人共識說》提到「凡書方案,字期清爽,藥期共曉」便是最好的提示。
另一種醫過是誤診和所引致的誤治,和對原來病症的延治。誤診這問題今日尤其嚴重,因為現今有很多輔助檢查,例如X光、電腦掃描、內窺鏡等,不多不少也是入侵性(Invasive)和創傷性(Traumatic),當然不能「有做錯,無放過」。
就 算得到正確的診斷,治療上醫者仍是有犯錯的可能。若醫生對藥物的性味、功效、安全劑量、副作用及配搭禁忌不夠認識,使用不當,那麼他處方的藥本身便有害, 中醫稱這為「藥邪」,即藥物是致病的原因。西醫用藥也有同類問題,因藥物愈出愈多,很多藥之間會互相影響,故一直提議用少而不用多的藥,要避免「太多 藥」(Poly-pharmacy)的危險。
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針灸,在《素問.寶命全形論》中談到落針時要「如臨深淵,手如握虎」般小 心。西方軍事用語中,對需要精確無誤的行動,也用上「手術般的準確」(Surgical strike)來比喻,可見在人們心中手術是不應出錯的。但可惜我們時不時還聽到一些醫療事故,如割錯乳房、手術中意外出血等。
西醫對醫療 後遺症一點也不陌生,稱為 Iatrogenesis,通常是指因診治過程中的不良後果和死亡個案,包括藥物及手術的副作用和醫療事故。醫療事故不一定是因醫生而起,可以是護士、藥 劑師及其他醫護人員等。據一個在美國調查推斷,在2000年,繼心臟病、癌症後第三大致死原因便是醫療後遺症,當中包括不必要的手術、藥物事故及不良反 應、醫院中的感染,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西方科學的倫理,包括醫者不去診治自己的親人(怕有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但中國人則希望「醫者父母心」,我想是希望醫者有那「父母愛子女無微不至的愛」和「小心呵護」的態度。這正是減低醫過的最好方法,否則一切外加的「制度守則」,也是徒然。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2008-11-21 醫過
「醫過」是指因醫生的過失,對病人造成的傷害,而「藥邪」則是指用藥不當而引致疾病。《黃帝內經.素問:疏五過論》便提到醫師五種過失,逐個來看。
「帝 曰: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嘗富後貧,……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過也。」在初次給病人診治時,必須詢問病人職業、地位等變遷,如位高而 失勢者,……或是以前富裕而現以貧困而發病的……若遇這些疾病,隨便處理,這在診治上是第一種過失。不問病人職業地位的變遷,一錯也 。
「凡 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愚醫治之……,不知病情,……此治之二過也。」診察病人,應問其飲食起居和周圍環境,精神上有沒有突然 歡樂、突然痛苦,或者先樂後苦,……學識粗淺的醫生……,不問便不了解病情,……這是診治上的第二種過失。不問飲食起居、思想情緒的變化,二錯也。
「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從容知之,為工而不知道,此診之不足貴,此治之三過也。」善於診脈的醫生,必然能夠分析各式各樣之脈,很容易便掌握它的變化。如醫生不懂得脈理,其診斷就不算高明。這是診治上的第三種過失。不能細緻分析脈象的變化,三錯也。
「診 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醫不能嚴,不能動神,外為柔弱,亂至失常,病不能移,則醫事不行。此治之四過也。」診病時三種要注意的情況, 要問病人在社會上的地位的貴賤,地位變遷的挫折,有無升官發財的妄想……如果醫生態度不嚴謹,不能轉變患者的精神意識,自己又表現得柔弱無能,手足無措, 病人心情思潮則不會轉移改善,治療也就不會有效果。這是診治上的第四種過失。不問病人背景,醫生自己也不濟,四錯也。
「凡診者,必知終始, 有知餘緒,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醫不能明,不問所發,唯言死日,亦為粗工,此治之五過也。」大凡診治疾病,必須了解病因和發病後的情況,才能掌握病 情,把脈診病時,應注意男女之別……醫生不能明辨,不問發病之病因,只說預後不良(prognosis)(預測病人難以治癒),也是粗率的醫生。這是診治 上的第五種過失。不了解發病的原因和發病後的情況,五錯也 。
好好地為病人問病歷,要考慮到病人的職業背景,了解病人近來的起居改變,情緒上落,做身體檢查和把脈時要小心,遇到有需要的病人,醫生要以嚴謹態度,為病者提供心理輔導,這是《黃帝內經》中對醫師的要求,做不到的話,是醫師的過失。
家 庭科醫生的訓練,是看病人時是以「生物、精神、社會」(B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al Approach)模式來解讀病人的生理病狀,即是為病人的診病,要考慮到病症和疾病背後會否有精神上和社會環境上的原因,否則考家庭專科試時一定不合 格,而 《黃帝內經》數千年前已定下了這標準!醫生犯錯使病人受損,當然不止於此,下周我會再談「醫過」和「藥邪」。但要避免出錯,小心的診病,嚴謹的態度,扎實 的醫學知識是絕不能少的基本條件。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2008-11-14 結石
中 醫對結石(包括膽石、腎石、胃石等)並不陌生。在《靈樞.脹論》中提到「膽脹者,脅下痛脹」便是膽石的病症。為何有膽石呢?若因情志失調而傷肝,使肝膽疏 泄不利,膽汁壅阻,濕熱內生,日久結聚而成膽石。另因過食肥膩食物,使痰濕困脾,阻於肝膽,濕鬱化熱,薰蒸肝膽,膽汁郁積久而化石。其他因素如外邪、蟲 積、瘀血阻滯也是造成膽石的原因。
在《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中說到:「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石,故腎客沙石。腎虛為熱所乘,熱則成淋。」而「淋」這字解作滴瀝、滴下。石淋則是小便滴下不順,時而有小砂石排出,是古人對泌尿系統結石的名稱。
在沒有任何科學知識的情況下,古人對結石的形成是這樣理解的:因情志、飲食等原因,使身體的運作減慢,膽汁或腎水流動不暢,加上濕熱內生,日久煎熬而成結石,就如煮食煲湯一般,加火煎熬愈耐,湯便從稀釋變黏稠,再耐一點便成糊膏,冷卻便成石塊一樣。
西 醫又如何看膽石的成因呢?從成分來說,膽石有兩大類:膽固醇石(Cholesterol stones)和色素結石(Pigment stones)。膽固醇石呈黃綠色,可大可小,大部分的膽石都是這類,相信是膽汁形成時太多膽固醇和膽紅素(Bilirubin),而膽鹽( Bile salt)不夠;加上膽囊排空不暢順有關,膽固醇在膽囊沉澱而成。食得太肥膩和高膽固醇,年齡大過四十、女性、糖尿病、肥胖都是高危因素。
色 素結石又可分為黑色素結石(Black stones)及棕色素結石(Brown stones),色素結石則與膽紅素的代謝問題有關,因此在溶血、肝硬化、膽系統感染的病人身上容易發現。從這角度看,中醫對膽石形成的推理也與西醫接 近,中醫形容的「肝膽疏泄不順,膽汁壅阻」即近於西醫膽囊排空受阻,中醫描繪成的「肥膩食物,痰濕阻於肝膽」近似膽固醇和膽紅素過多,「日久煎熬」即膽石 需要時間形成,故成年長者較多。
至於腎石,常見的為含鈣(Calcium)結石、草酸鈣(Calcium oxalate)與磷酸鈣(Calcium phosphate)佔所有結石的75%;其次為尿酸石(Uric acid stones)和感染性結石(Infectious stones)。一些情況如脫水、吸收太多或太少的鈣、食太多含草酸食物(馬齒莧、菠菜、朱古力、果仁、豆類、草莓)、過量維他命 C、太鹹味、太多肉類蛋白、太多嘌呤飲食(Purine),都會增加腎石危險,但再問下去,為何有些人易生賢石,有些人則不會,則醫學上也未有答案。
在結石形成後,所引起的徵狀,中西醫的觀察則很接近。這些病理產物可以無任何症狀,也可以反覆表現成脹痛、痠痛或絞痛,膽石可導致膽發炎、黃疸。腎石則除痛外,可引致血尿、尿道感染、腎積水或腎衰竭。結石治療不好均可致命。
從 預防角度看,膽石高危者要多食高纖維(蔬果和五穀類)及少食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多食含鎂(Magnesium)食物(如堅果仁、穀類、豆類、綠色蔬菜、 魚等未加工食物),多做運動,保持理想體重。腎石高危者則要多飲水,使每日小便量約兩公升以上,多飲含檸檬酸鹽(Citrate)的飲品(如新鮮的檸檬 汁),多食含鎂的食物,少食肉類,飲食宜少鹹,吸收適量的鈣,減少食草酸高的食物,以及避免吸收過量維他命 C。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2008-11-07 瘀血
中醫如何解釋瘀血的形成呢?與上周談及水濕痰飲一樣,中醫相信致病因素,包括外 邪入侵,例如風邪使氣血閉鬱,寒邪使氣血凝澀等。《靈樞.百病始生篇》提到憂怒的結果是「凝血蘊裏而不散」,最後王肯堂在《證治準繩》中講:「夫人飲食起 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滯不行。」故外感、情志、飲食和勞逸,既是痰飲,也是瘀血的成因,不過瘀血有一個更常見、更直接的原因,就是意外創傷。除外傷 外,其他病因不能直接導致瘀血的形成,是通過氣血功能的障礙。
「氣」是中醫的特有觀念,意思是很廣泛的,但在氣血運行與瘀血的形成上, 「氣」可以解作為心臟的「泵」血力量和血液流動情況。中醫相信氣虛可致血瘀,可能是心衰歇使血流遲緩而成瘀血。氣滯血瘀,若血管因動脈硬化 (Atherosclerosis)而狹窄,血液停滯不前便成瘀。現今常聽到的深靜脈栓塞症(Deep Venous Thrombosis)或經濟客位併發症(Economic class syndrome)可說是氣虛氣滯致瘀血的現代例子。還有血寒而致瘀,冬天的手腳凍到紫色便是印證。血熱成瘀,西醫知道嚴重的感染(Sepsis)可導致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中醫則用很樸素的說法來解釋,是血液受熱煎熬而粘滯。
瘀血形成之後,不但不能為身體組織提供氧氣和養分,還會局部阻塞血液運行,造成更多病狀。如瘀阻心絡,見胸悶心痛,即西醫的心胶痛(Angina)。
瘀 阻肺絡,會有胸痛,咳血氣促,即西醫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瘀在肢體,局部有腫痛青紫,活動障礙,即深靜脈栓塞症,或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除以上例子,還有很多例子,如便秘、淋證、失眠、脫髮、發熱、出汗、白帶、不孕、痛症等,從西醫來看未必與瘀血有關,但中醫 則認為瘀血可能是其中因素,為什麼呢?因為中醫對「瘀血」的診症標準(Diagnostic criteria)很寬鬆,只要有疼痛(多形容為刺痛,痛處固定不移)、腫塊、面色紫暗、爪甲青紫、舌質有斑點、舌下靜脈曲張、脈沉澀與細澀或強澀,有以 上任何一點也可以診成瘀血,無怪乎中醫有「久病從瘀」的說法了。這不是說中醫錯了,而是西醫從未用「瘀血」這角度來考慮這類病。
順帶一提, 剛受傷時,身體組織還處於傷害,出血是自然難免,但血管本身會收縮,血小板的自動凝結,目的是堵住斷裂血管,減少流失血量,若這時用力按摩或用熱敷,只會 使血管再破裂出血,愈來愈腫和瘀。最好的做法是用壓力(手或繃帶包紮),以減少患處出血,可以的話提高患處來減低靜脈內壓力和血流量,用冰敷受傷處。待數 日後,受傷血管已經癒合封閉,再用熱敷和輕輕按摩,目的是加速血塊吸收和組織修復,早日痊癒。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2008-10-31 痰濕
中醫同意這是「痰」,但對中醫來說,因「痰」而起的病,還有頭暈、心跳、癡呆、癲癇、嘔吐等,而這「痰」的意思則與西醫的「痰」有很大分別。要解釋便要從中醫對身體的水液循環說起。
五 臟中的肺、脾、腎和肝對水分的吸收、分布和排出有緊密的關係。若這些內臟功能減弱或失常,則全身的水液循環會有障礙。以往數周所提及的外感六淫(即細菌、 病毒等感染病)、內傷七情(指社會環境引致心理身體毛病)、勞逸不當(不健康生活模式而病)和飲食失常(例如偏食、中毒)都會令到五臟發病和功能失常,加 上隨着年紀的自然衰退,肺脾腎和肝便不能正常地協助水液代謝運行、排泄,結果便是水液停滯而聚積,聚積在哪裏則視乎病因。中醫稱這停滯的水液為水濕痰飲, 而它們又是新的病狀、病證的源頭。
「濕」是水液彌散浸漬於人體組織中的狀態,可全身性(例如感冒時周身手腳肌肉唔自然,有重着感,中醫常稱 為濕重)或局部(如局部發炎微腫),而「濕」積聚嚴重便成「水」腫(例如腎病病人的兩腳水腫)。積水嚴重便成「飲」,多數在體腔或中空的器官(例如心包腔 積液、腸梗阻的腸積液),「飲」凝結成稠濁便成「痰」(例如氣管的痰)。因為全身任何有水液的地方也可以發病,故中醫的水濕痰飲也可發病於任何地方,而不 單單在肺。
水濕痰飲分別在於水液積聚的清稀稠濁程度,稠厚者為痰,清稀者為飲,更清者為水,未聚為水者是濕。許多時水濕痰飲並不能截然分 開,故常常統稱為「水濕」、「痰濕」。對中醫來說,氣管可以有痰(例如肺炎、氣管炎),頸可以有痰,稱為「痰火核」、「瘰癧」(頸淋巴腺結核腫大),頸前 方甲狀腺可有痰,稱為「癭痰」(甲狀腺腫大),身體背部近腎位有痰,即「腎俞虛痰」(肺結核性腰肌膿瘍),心神可以有痰,所謂「痰迷心竅」,即是一些腦血 管意外,精神分裂甚至很多癌病等,只要有腫塊和稠厚分泌中醫都會以「痰濕」來考慮分析。
水濕痰飲所引致的病有以下特色,包括阻滯氣血和臟腑 的正常功能。痰濕是有形的實物,在肺部會阻塞空氣出入,在腸道引起脹滿,在血管引起血流不暢(膽固醇對中醫來說是痰的一類)。另外,既然全身也可有痰濕, 痰濕再引發的病是廣泛和變化多端,例如咳喘、眩暈、胸痹、痰核、瘰癧、癭瘤、流注,癲瘋、中風甚至癡呆、癲瘋和精神問題等等,故歷代醫家都提出,「人之病 痰者,十有八九」、「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說法。
如何診斷痰濕?
除了從病歷推斷,主要是靠舌苔和脈搏,一般多見膩苔和滑苔,脈則有弦滑表現。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2008-10-24 飲酒有益是謊言
有 關酒的功能和飲用方法,中醫有不少理論。現代人常提到酒可以「行氣」,其出處是《黃帝內經靈樞.經脈》中提到:「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 盛……營氣乃滿,而經脈大盛。」酒雖然有多種,但中醫認為其性與味都相近。酒性屬於溫而味辛,因為飲酒後體表皮膚血管擴張,而血流比較快,給人溫暖之感 覺,而辛味有發散、疏導的功能。飲酒使人減低自我壓抑能力,而中醫認為肝氣不順與情志有關,故酒使人「疏肝解鬱」。酒既是從穀物而來的精華,故酒能補益腸 胃。
不 過中醫對飲酒的害處也有提到,例如《黃帝內經素問.厥論》:「酒入於胃,胃不和則精氣竭,精氣竭則不營四肢也。」即酒進入胃,胃則不能調和與暢順,引致精 氣衰竭和使四肢得不到營養,這與西醫診斷的長期嗜酒、肝硬化和營養不良接近。我們常講到飲酒可壯膽,古人也有此問題,《黃帝內經靈樞.論勇》:「黃帝曰: 怯士之後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臟使然?」而古人的答案,是酒為水穀的精華,其氣慄悍,入到胃中,則胃脹,氣上逆充滿胸中,使肝膽之性浮越蠻橫,這時人也成 了勇士,敢於和勇者衝撞而不避。可是這壯膽是會「氣衰則悔」,即酒氣過後會後悔的。中醫稱這為「酒悖」,就是因酒而神態悖亂之意思。在《景岳全書.厥逆》 中還提到「酒厥」:「酒病極多,莫知所出,其為酒厥,則全似中風,輕則猶自知人,重者卒爾運倒,忽然昏憒,或躁煩,或不語,或痰涎如湧,或氣喘發熱,或咳 嗽,或吐血……此濕熱上壅之證。」這與西醫的急性酒精中毒相近,有飲酒過量的病史,之後情緒興奮,言語增多,大聲吵鬧,漸至步態不穩,口齒不清,再出現昏 迷。喻嘉言《醫門法律》中提到「過飲滾酒,多成膈証」,即西醫所知的飲酒引起食道癌。
現 在西方醫學對酒的害處,已知甚多,急性大量酒精使腦中毒,使神經系統受傷,昏迷或死亡,長期慢性腦亦會萎縮。肝受酒精毒害會有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和流血 不止。男女的性功能減退,乳癌機會增加,而受孕胎兒也有不可逆轉的傷害。心會有心肌病(Cardiomyopathy),血壓升高和中風,全身肌身萎縮、 痙孿和痛。食道和胃會較多出血、潰瘍或癌變,腸道受損而營養不良,而骨頭也會有疏鬆症。
飲 酒過多或長期有害,那麼如何飲才有益而無害?是否飲些少酒對心臟有益?曾有研究發現適度飲酒,可減低心臟病機會,主要是靠增高好膽固醇和減低壞膽固醇,但 在 Lancet 2005 Dec 3; 336 (9501): 1911-2 學者發現,只有大量長期飲酒才能達到減少心臟病發的危機,但如此飲酒的人則會大大增加其他嗜酒而致的病和因而死亡,故飲酒有益,從西醫角度來看是個謊言。 飲酒對身體絕對沒有好處,而傷害的多少則視乎飲多飲少,最好是不飲為妙。在喜慶日子飲些少酒來搞搞氣氛 是可以的,但要知道這世界沒有免費午餐(no free lunch),些少酒對身體也是有害,更不可以飲酒對身體有益來自己騙自己了。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2008-10-17 亞健康狀態
不過從中醫角度來看,這金字塔有其不足的地方,因為這是給「全人類」的推介,就算跟到十足 十,也只是成功減低那幾個要預防的病。這當然是好消息,但沒有以上疾病不等於就是健康,因為在沒有正式的病和健康中間,有一種似病非病的「亞健康狀 態」(Sub Healthy State)。去看西醫,驗血又正常,食西藥又無大用,想飲食調理,飲食金字塔又跟足了,這時中醫的飲食均衡理論便可能有用了。
之前講到中醫的均衡,包括五味和寒熱的均衡,這是大原則,但針對不同的體質,尤其是不健康的體質,中醫有很詳細的分類。每種病態體質,有個別飲食均衡建議。
首先是分虛和實,再分氣血陰陽。
氣虛體質通常面色皚白,說話聲又細聲,舌頭淡色,舌苔白,脈虛弱。氣虛體質者應多食補氣食物,科學化的說,宜吃能快速提供能量食物,如米飯類(糯米、小米)、大麥、馬鈴薯。
血虛體質多在氣虛之上,加上面色蒼白萎黃,唇和指甲淡白,易眼花心跳,失眠多夢,大便乾,女性經期少血色淡,舌質淡白,脈細弱。補血食物包括烏骨雞、黑芝麻、龍眼肉、豬紅、豬肝、牛肉、牛肝、菠菜等,目的是有豐富鐵質和葉酸食物來造血。
陰 虛體質多是形體消瘦,怕熱,尤其是兩隻手心、腳心、頭頂有熱感、易怒、易口乾、咽痛、大便乾、小便短赤色黃、夜晚出汗(盜汗)、舌頭紅、苔薄、脈細而快, 這反映了新陳代謝補償性加速,身體發熱增加,輕微水分(陰液)缺乏,應多食芝麻、蜂蜜、乳品、水果、蔬菜、豆腐,清淡為主。
陽虛是氣虛之上加易怕冷、手凍腳凍、形體白胖、小便清長、大便時稀、脈沉細、身體病時發熱減低,應多食羊肉、雞肉、黃牛肉、海參、蝦、韮菜等。相反,氣鬱體質表現多急躁易怒或憂鬱寡歡、胸悶不舒、胃腸脹痛、脈弦、接近情緒病,可飲少量的酒,宜吃蔬菜和魚、瘦肉、佛手等。
血瘀體質多是面色晦滯、口唇色暗、眼眶暗黑、皮膚乾燥、舌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會否是血流遲緩或血色素太高?可多食黑豆、海藻海帶、紫菜、山楂、醋、綠茶,酒可少量飲。
痰濕體質多形體肥胖、肌肉鬆弛、容易睏倦、嗜睡、舌體胖而苔滑膩,與代謝綜合症 Metabolic Syndrome 相似,飲食以清淡為主,少肥肉和甜、油膩食物,多食化痰袪濕食物,如白蘿蔔、紫菜、洋葱、白果、扁豆、苡仁等。
陽盛體質者多形體壯實、面紅、中氣十足、口乾口臭、喜涼、愛喝冷飲、小便熱赤、大便熏臭,應多吃生菜蔬果。
其實,以上是很簡單的介紹,是中醫把病態體質分類和飲食指引,當中食物的例子更是數之不盡。希望有一日,能在這豐富的經驗上,有多些可靠的科研數據來支持。
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2008-10-10 新版飲食金字塔
在2005年,美國哈佛大學的學者,在沒受商業利益污染下,提出最新的金字塔,稱為「健康進食金字塔」(Healthy Eating Pyramid),現在向讀者介紹的乃2008年最新版本。
這 金字塔最低層(亦即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一對運動鞋、球、球板、啞鈴和一個量體重的磅,即是說明每日適量運動和保持體重適中,是健康的基石。在此基石之 上討論吃什麼、喝什麼才有意思。為什麼呢?因為如何決定哪些食物應多吃和應少吃,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哪種食物會否容易令人肥胖。
每一餐最好 多吃穀物,尤其是未經提煉的全穀,如燕麥片、小麥麵包或紅米飯,因為這些食物比起白麵粉,能減低血糖和胰島素的上升,長遠計則減低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 油有好有壞,好的油是不飽和脂肪,主要是植物油,如橄欖油、芥花籽油、玉蜀米油、向日葵油、花生油;不飽和脂肪豐富的魚類也應多吃;而多種類和多量的蔬菜 和生果,有助減少心臟病、血壓高、癌病等,亦屬每餐必須。
上高一層,吃適量但不要太多的包括:各類的豆(如黑豆、小扁豆)、果仁類(杏仁、核桃、花生)、豆腐,由於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對心臟有益。肉類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最好來源是從家禽、魚和蛋。若已有糖尿病和心臟病,每周吃少過三個蛋黃便可以。
再高一層,再食少一點是奶類食品。雖然奶類食品向來是西方人鈣質的來源,但全脂奶有太多的飽和脂肪,故建議飲用低脂配方,或直接用鈣和維他命D的補充劑。
頂 層,亦是應食最少的,是紅肉、牛油,因為這些食物有高飽和脂肪和使腸癌的機會增加。還有「製作過」的穀類,如白麵包、白飯、生麵類、薯仔,以及甜的飲品和 糖果,因為它們會使血糖急升,容易引致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鹽也是愈少愈好,因為過量的鹹與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有關。
白米飯是中國人和 亞洲人的主要糧食,因為會較多引起血糖急升。把白米界定為要吃少些,可能會引起亞洲人反感,亦有反駁的意見認為:為何不見亞洲人有特別多糖尿病?我的意見 是,食白米飯會較紅米飯易令血糖攀升,這是有數據支持,但以往亞洲人除吃白米飯外,還有大量的蔬菜,農民飯後也工作勞動,肥胖的人不多,故白米飯的「壞 處」不明顯。但現今社會,食肉多,蔬菜少,運動更少,白米飯的「壞」處便比較易見到了。不過,正如最新版的金字塔,最基本的是恆常運動和保持正常體重;若 缺乏此兩項重要基礎,任你吃得如何「正確」和「合比例」,也非最健康之道。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2008-10-03 偏食
中 醫認為食物基本上有「五味」,即酸、苦、甘甜、辛辣和鹹,而各種味道有其相配的內臟。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 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嗜好單一種味道的食物,就導致某一個內臟的機能偏盛,長久會損及其他的內臟,五臟失去平衡協調是造成內傷之原 因。中醫書對五味偏嗜有詳細紀錄,酸味可能出現皮膚肌肉變厚變皺,口唇乾裂;鹹味可出現面色無華,胸悶氣短;甘味會面色黧黑,胸悶氣喘,腰膝痠痛,脫髮; 苦味見皮膚乾燥,令毛髮脫落等;辛味會有爪甲乾枯,筋腱收縮。
現代醫學可印證和解釋部分的觀察,例如食鹽食鹹味過量,長期會引起血壓上升, 繼而心臟肥大和衰竭、身體水腫,則可見到面色無華和胸悶氣短了。食甘味(糖分)過多,長久可導致糖尿病和肥胖,久而久之出腎衰竭,病狀就是面色黧黑、胸悶 氣喘等。過分食酸、食苦和食辛味也可會生病,只不過目前西醫未有發現(或許是我未讀到)。可能以往食物短缺,交通不便,在某一地區的人,長期食單一味道食 物機會更大,因而能看到偏食的後遺症。
除了五味之偏嗜,還有寒熱溫涼之偏嗜。熱是指香港人熟悉的「熱氣嘢」,內容很廣泛,包括一切味道辛辣 食物,和在烹煮過程中用了煎、炸、火烘、燒烤等,而熱氣的表現,如口乾口苦、舌苔黃、唇紅、口腔潰瘍、咽喉腫痛、面出暗瘡、身體感熱、小便短少而黃、大便 乾結困難、心情煩躁、睡眠欠佳等。至於生冷寒涼的食物屬「陰」,中醫相信食過量「陰」會傷害人體的「陽氣」,特別是腸胃,而引起腹痛、肚瀉,其他病狀包括 怕冷、頭暈、經痛等。不過,要指出的是,「生冷」與「寒涼」雖然是互通互用,但其實兩者是不同意思。「生」是指未煮熟的新鮮食物,如生果、蔬菜和肉, 「冷」是指食物的溫度,尤其是入口那溫度,但「寒涼」則是關於食物的屬性,在進入身體後能否改變身體的陰陽平衡,減低熱性食物對身體的影響。「溫與熱」性 的食物對身體有同一傾向的影響,只是熱的程度不同,「寒與涼」也是「凍」程度不同而已。
西醫並沒有「熱氣」的觀念,若要試圖解釋,「熱氣」 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狀態,與脫水(口苦、口乾、尿少尿黃、大便乾燥),新陳代謝過盛(熱、多汗)、免疫系統發炎傾向過強(生瘡、咽喉腫痛較多)有關。食冷 凍及未煮熟的食物容易肚痛肚屙則較易解釋,因這些食物受未經加熱殺菌,故引起食物中毒機會多一些。
有些西醫及營養學家將食物分成酸鹼二類, 提倡多食「鹼性」食物來平衡現代人食「酸性」食物太多,並認為這「酸鹼」不協調是不健康的來源。這「酸鹼」二分法可否解釋了中醫的「寒熱」呢?暫時未能, 因為目前沒有可靠的科研去證明這理論,所以正統的西醫並不接受這「酸鹼」理論。另外,只要把寒熱食物的名單與食物的酸鹼值對比,便會發現兩者並沒有關連。
今時今日醫學上提議的飲食均衡,叫做「食物金字塔」(Food Pyramids),只要各位「跟住食」,大致上已會做到飲食均衡和健康。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2008-09-26 飲食「唔乾淨」
什 麼是「不潔」呢?最簡單的解釋,吃了之後,會引起疾病或死亡的食物,便是不潔了。《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當中有很多「不可食」,例如 「豬肉落水浮者,不可食」,可能是豬因為染上「氣性壞疽」而死,而豬肉內充滿氣體和毒素,當然不可食。「肉中有如朱點者,不可食之」,會否是肉中有寄生 蟲?不食為妙。「豬肉及魚,若狗不食鳥不啄者,不可食」,這可能是最早的「動物測驗」,連其他動物也不吃,人類當然也不吃。「穢飯,餵肉臭魚,食之皆傷 人。自死肉,口開者,不可食之。六畜自死皆疫死,則有毒,不可食之。」古人亦已知道患疫病死的生畜有毒而不食,今時今日我們把動物殺而不食也是學習他們。 憑觀察、常識和推理,中醫仍能提出很多有用和合理的食物安全意見。
從現代醫學來看,食物中毒,有幾方面可解釋。可以是「食物本身」變壞或帶 有毒素,例如有毒的菇類,或珊瑚魚的雪卡毒素,洗淨煮熟「乾淨極」也是有毒,只能不食。真正和最常見的「不潔」、「唔乾淨」是食物受到病毒、細菌、寄生蟲 和它們的毒素污染,例如甲型肝炎病毒污染了水源,那麼水中生長的生蠔便是帶菌食物了。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杆菌經常引起腸胃炎。
食物中毒非 常普遍,大部分病情不重,但不是沒有死亡的病案。典型病狀是作嘔、嘔吐、肚痛或肚屙,多數是食了有問題的食物後四十八小時內發病,視乎哪一類病菌,吃得多 少,個人體質強弱。其他病狀包括發燒發冷,肚屙中帶血,脫水和神經系統受損。死亡的多是老人、小孩、孕婦和長期病患者。旅行者腹瀉亦是食物中毒的例了。
要 預防食物中毒、旅行者腹瀉其實不難。先是水,不論是水龍頭的水、冰塊或任何飲品,除非能肯定是清潔,否則當有菌辦。怎辦?煲滾和冷卻才飲用(或放入口,例 如刷牙)。一般熱飲(如茶,咖啡)可當清潔,密封蓋的水和汽水可接受,但要清洗樽口才用(因浸凍用的水多數不潔淨)。凍奶和雪糕可免則免。任何肉都要徹底 煮熟和趁熱食,隔夜餸不可食。魚類、貝類屬高危食物,煮熱後也不一定安全,故小心為上。只吃煮熟的蔬菜,避免食生冷的沙律。所有生果都要親自剝皮,但事前 手、刀和生果一定要洗清潔。若見蒼蠅飛來飛去,可假定食物已受污染。 所有食具、碟和盤子都用熱水清洗。最後是自己的手,在接觸食物、飯前和如廁後,洗到乾乾淨淨,最好是熱風吹乾(因廁紙可以是帶菌源頭)。
說到治療,一般休息,補充水分、鹽分和糖分已足夠,止屙藥只會治標不治本,還減慢腸胃排毒時間,不用好過,特別是發燒和大便有血(表示隻菌惡死了),更絕對不能用止屙藥。有疑問就要找醫生了。
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2008-09-19 密食當三餐.好
飲 食有節制,包括食的分量和進食的時間,最好是定時和定量,目的是避免過飽或過飢。過分飢餓,則身體得不到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短期則肚餓無氣無力。長期飢餓 則面色差、皮黃骨瘦、精神欠佳、軟弱無力。動則頭暈心跳氣喘、抵抗力弱與易受感染等。相反,暴飲暴食,超過了腸胃的消化能力,例如胃酸和各類消化酶的分泌 相對不足夠,短期會出現脘腸脹滿、嘔吐、胃酸逆流、灼傷食道與肚瀉,而長期則出現過胖或癡肥,而肥胖又與血壓高、二型糖尿病、心臟病、代謝綜合症、乳癌、 胰腺癌、腸癌與子宮癌等有關連。另外,中醫有一病因稱為「食復」,是在疾病初復發時,因腸胃功能仍差,飲食過量和吃難消化食物,是會引疾病復發。
除定量外,定時飲食也是重要。有規律的定時飲食,可以保證腸胃的消化和吸收有規律地進行。
問 題是,什麼是定時或最好的飲食規律是每日幾多餐呢?在實驗的情況下,我們觀察到強迫白老鼠節吃和間中的禁食,比起「任食」和過胖長命和健康,主要是少了高 血壓、糖尿病、癌病和心血管病等。但人類又是否一樣呢?2007年4月有一個實驗(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5:981-988),將一日三餐的食物,讓人以一餐(四小時內)吃完,之後全日禁食,八周後測試他們的健康指標,看看一日一餐比一日三餐,哪個健康多 一些。結果是大家體重沒有上落,但一日一餐的人全身脂肪減少,皮質醇減低,但血壓增加,膽固醇增加,而這變化對身體有好有壞,故現在未有證據去提議「一日 一餐」的食法。
另一個實驗是將一份早餐的食量,以每小時食五分之一食法,分五小時來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3:1151-9),發現這頻密食法會使一個人的肚餓感減少。 到食午餐時,在「任食」的情形下,測試者食少了四分之一的午餐,故原來對肥胖者而言,「少食多餐」反而能減低食欲,挨餓之後反而「愈食愈多」。 最後要介紹一個實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21:929-934),更把一日三餐的食物分成十七份(每小時食一份),讓測試者食。這「密密食」的方法,兩周後的結果是測試者的壞膽固醇、胰島素減 低,而我們亦知道這改變長遠是減低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危險。當然每日吃十七餐不一個每一個人能做到(即每小時都食嘢),但大方向是,不要暴食,也不要挨餓 (因為挨餓後會暴食),少食多餐(甚至多到每小時一小餐),對身體是有益的。當然這「密密食」的前提是每餐只是「食少少」,食什麼也重要,例如高纖維、高 營養、低糖和低鹽。
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2008-09-12 過逸之傷氣傷肉
因 運動太少,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容易氣滯血瘀。中醫的脾(包括腸胃功能)負責四肢肌肉,四肢沒運動則腸胃運作也不健康。日久則全身氣血減少,體弱多病,出現 精神不振、胃口差、無力、身體肥胖而虛弱,一勞動則心跳加劇、氣喘見暈、出汗等。「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便是這個道理。
西方醫學近年發現一 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叫「久坐的生活模式」(Sedentary Lifestyle),即一個人天天坐多動少。有很多相關研究,發現這類人的毛病特多,如肥胖率高、二型糖尿病、心臟病、代謝綜合症、情緒抑鬱、痔瘡、肌 肉無力、容易受傷及抵抗力下降等。可以說西醫的研究印證了「久坐」的壞處。
但反過來說,有沒有證據去證明做運動有益呢?西方科學的特點便是去量化,因量化後的結果才能作出比較,有客觀的比較才可有改進的方向。
2005 年《內科》雜誌有一研究文章,就提供了答案。一個長達四十年的研究(ArchIntern Med165:2362-9),跟進了五千多名市民,經量化他們的運動時間和習慣,再計算他們的年齡、性別、教育、吸煙習慣及其他健康問題,計算出的結果 如下:平均每星期有五日,每日步行三十分鐘(或相同程度的運動),可比沒有任何運動的人長壽一點三至一點五年。若增加運動的強烈程度,到大約平均每周五 日,每日半小時跑步(或相同強烈程度),則可長壽三點五到三點七年。不單止是生命的長度,有運動的人有更健康的身心,減少抑鬱、老人癡呆、焦慮症、心臟 病、糖尿、血壓高、骨質疏鬆症、癌病(胰臟癌、乳癌等)。運動對心理的減壓作用比吸煙和吃甜的糖更強。
另外,不同的運動是否都好呢?今年8 月剛剛有一個報告(ArchIntern Med169:1638-46)正回答了這個問題。在1984年開始,研究人員找到約三百名跑步會會員,年齡全是五十歲或以上,與二百名同年紀同健康、只 不過沒有定時跑步的人比較,追訪二組人二十一年後,發現跑步組的死亡率或殘疾率遠遠低於不跑步的老人家。因此,2005年美國國家的指引是年輕人每日做大 約一小時或以上的運動。
「久卧傷氣」又如何呢?2002年有一個極大型的睡眠調查(Sleep29[7]:881-9),共一百萬人參加, 看看他們睡眠時間和死亡率。原來睡多過八小時的人的死亡率會上升,而且愈耐睡眠愈高死亡率。為什麼如此呢?暫時未知,但相信有關連不一定是有因果關係,例 如是因為有癌病、抑鬱症、中風等,所以睡眠時間特久和死亡率高同時出現,但久睡應不是致命原因。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2008-09-05 從「房勞」看西方醫學缺失
現代醫學研究發 現,正常的性生活,生理上需要運作良好的神經系統,足夠的內分泌和性激素,充足的微量元素例如鋅(Zinc),以及一個正常健康的體魄。以上各方的正常運 作,使成年人有正常的性需要。但現今社會的情況,男女接觸的機會大增,各媒體提供的刺激,亦使人的慾念容易受到過度刺激,引致性生活過頻,反過來又造成疾 病。例如性神經的調節失衡,可能有陽痿、早泄或陰莖的容易勃起。性腺分泌的激素過多,通過負反饋作用而抑制腦垂體的內分泌。男性激素過多也會引起脫髮。另 外,微元素鋅在精液的濃度最高,射精過頻可使身體的鋅不足,後果是免疫力下降、生長停滯和貧血等眾多毛病。雖然這種種發現已證明縱慾的後果,但有趣的是, 我作為一個家庭科醫生,修讀過精神科文憑,亦與內分泌和泌尿科的同行交流過,偏偏就是沒有人知道哪一個專科負責(或研究)縱慾這個病。退一百萬步,西方醫 學壓根兒沒有一個正式的病名來形容這問題。 最接近的是,一種稱為「強迫性行為」(Compulsive sexual behavior)或性上癮(Sexual Addiction)的病。患者的心理病態與一般毒癮、酒癮相同,他們都經常沉溺在性生活中,長時間不能自拔,每天的生活和時間全都用在與性有關的事情 上,如尋找性對象,繼而發生性行為,因此正常的生活受影響,例如工作、社交、娛樂、金錢等都走下坡。不要以為他們很愉快,因除了在性行為當中短暫的興奮, 他們會在沒有性行為時,心中充滿了焦慮、煩躁與不安,為這性上癮感到羞愧,還有性病的威脅。他們努力去抗拒這性衝動,可惜只是愈抵抗,心理壓力愈大,就愈 要性行為去減壓,可說是個死胡同,與其他上癮的病(Addiction)一樣,結果整個人的人格、生活、家庭和事業等都受到摧毀。不知是否因為這是心理的 病,雖然這類病人如此縱慾,但西醫就是不提縱慾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什麼是縱慾呢?什麼是正常的性生活呢?《素女經》認為:「人年二十者,四 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可能是古人的生活條件、營養體質較差,故《素女經》建議性生活次數,遠低 於現今社會對性行為的普查,以美國為例,一對夫妻平均每周有二至三次行房,全球平均的每月六點四八次。香港的數據是每月三點五五次,遠較全球少,但不是因 為港人熟讀《素女經》而惜身,是工作壓力造成。
其實性需要是因應個人的體質差異、年紀、身心健康狀態和夫妻感情等而改變,行房次數應順其自然,以第二天身心舒適、精神愉快、不感疲勞為原則。如事後感到疲乏無力,腰痠背痛,便是要節制的訊號了。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2008-08-29 何妨午間小睡?
長期和過度的體力勞動,會損耗身體的機能,導致積勞成疾。《素問.舉痛論》提到「勞則氣耗」,正是這意思。當中所耗之氣,主要是肺氣及脾氣。肺氣虛,表現成說話無氣,精神疲態。中醫的「脾」負責四肢肌肉,脾氣虛則見手腳乏力,身體消瘦等。
現 代人物質豐富,生活自在,還有沒有「形勞」的病例呢?有,例如已故戴安娜王妃所患的「暴食症」,患者多有「強迫性運動病」(Compulsive exercise)。她們因間歇性的失控暴食,結果體重與肥膏增加,為了消耗多吸收的熱量,要不停做運動,結果不能自制,成了「強迫性運動病」。病情輕的 表面看似正常,但私底下有失眠、情緒低落、煩躁、筋骨受傷、女性內分泌紊亂、經期延遲或不來、骨質疏鬆,若是男性患有此症,便會精子減少。嚴重的「厭食 症」(Anorexia Nervosa)則因為過勞和食得太少,出現典型的過勞耗氣的病狀,已故的木匠樂隊卡倫卡彭特(Karen Carpenter)便是因此症而亡。
勞力過度還會勞傷筋骨。久立久行會傷筋骨,每日在診所均有不少病人是勞力過度而傷筋,例如面對電腦長期工作而肩頸勞損、清潔工人的腕管綜合症、倉務員及建築界的腰背勞損、坐骨神經痛等等,都是因職業的關係,須長期反覆特定動作而導致勞傷筋骨。
「心 勞」,是指心思意念、精神的過度損耗,表現成心跳亂、健忘、失眠多夢。上周提到思則傷脾,故心勞也有胃口差、腹脹、易肚屙等脾虛的病狀。《信報》的讀者多 是財經界人事,相信心思過勞的機會一定大過體力過勞。要避免精神過度損耗,睡眠要足夠,那多少的睡眠才算夠呢?很多研究都指向每日七小時(或以上)為最理 想。少於六小時或以下,心臟病、血壓高、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相應的死亡率也上升。當然,睡眠的質素亦重要,但盡量保持每晚最少七小時的睡眠,是較 理想的生活模式。另外,2007年有一項超個二萬多人的大型調查,發現若每周有三次,每次約三十分鐘午睡習慣的成人,心臟病的發病率減少三成,而在職人士 的心臟病發病率更可因而減少六成。午睡能使下午的工作效率增加,並減少意外和出錯。能夠在公司來個午間小睡,可說是老闆與下屬的雙贏方案。
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2008-08-22 七情五火與現代醫學
「七情內傷」的臨牀病狀可以心、肝、脾、肺、腎來闡釋——驚喜傷心:暴喜過度使人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至失神狂亂。 受驚過度,則可見心跳亂、失眠、健忘、 精神失常等。
鬱怒傷肝:可使身體兩脇脹痛,經常「嘆氣」,咽喉「頂住」;女性則會有經、遲經、閉經和子宮肌瘤。而突發性的憤怒,「太激氣」,會有頭脹頭痛、紅面目赤、嘔血,甚至突然暈倒昏迷。
悲則氣消:悲傷過度傷及肺氣,出現氣短、精神萎靡不振、全身乏力。
思則傷脾:中醫理解的脾臟包括腸胃的功能,過度的思慮會出現腸胃功能失調,胃納差(「食唔落」),脘腹脹滿,反覆肚屙。
恐則傷腎:過度恐懼,可使腎氣不固(中醫相信腎負責大小二便和性功能),出現二便失禁,遺精或昏厥等。
除了個別情志、內臟相應而發病外,中醫觀察到七情發病的過程中,常出現面紅、口苦、心煩、易怒、失眠甚至出血、流鼻血,而這類病狀通常用「火」來形容,故有「五志化火」之簡稱。五志即是指喜、怒、思、悲和恐,與七情分別不大。
不論是七情或五火,以上所述的臨床表現,可否與西方醫學相提並論嗎?
現 代醫學基本上認同和補充了中醫的看法。中醫提到五臟的「精氣血」,作為七情的物質基礎,西醫則清楚指出這是與腦部的化學傳導物質有關,包括血清素 Serotonin、去甲腎上腺素 Noradrenaline 等。西醫了解的情緒病分二大類:抑鬱(Depression)與焦慮(Anxiety)。抑鬱與焦慮除了心理的病徵,還有一大堆生理病狀,與中醫的觀察很 接近。 例如咽喉「頂住」,有異物感(Globus Hystericus)(梅核氣);反覆肚痛、肚屙、肚腹脹滿,屬西醫的腸易激綜合症 (Irritable Bowel)(思則傷脾);肋痛、口乾、打嗝(肝抑);失眠,煩燥、心跳(心火盛);氣促、精神不振、乏力(悲則氣消)等。內臟病變引致情志病,西醫的熟 悉的例子有糖尿病、心臟病、癌病、甲狀腺過低,柏金遜病、老人癡呆症、產後抑鬱、婦女停經等。 環境刺激令人產生情緒病,也是不言而喻。
以 往中醫因缺乏了對腦部的認識 ,把屬於人腦的功能(心理、情感、思維等)當作心臟功能,故有「七情皆從心而發」的誤解。 同樣,因腦部的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負責協調內臟的功能,情緒病便可產生很多五臟六腑的病狀,中醫很「整整齊齊」的把七情與個別內臟配對,其實是理論多於實際。儘管有些誤解, 但中醫視情志問題為發病的源頭,用現代西方醫學的角度看,也是對的。
可惜現在的中醫,為病人診治時,很多時只用一些氣血虛實的標籤,以治病 狀為目標,反而避開求診者背後的心理原因,少有提供心理輔導,這正正與西醫犯下同一的毛病。在這方面大家有不少可進步的空間。對讀者來說,重要的訊息是要 多注意自己的情緒健康,以免「七情內傷」也不自知。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2008-08-15 七情
百多年來,西方醫學與科技/科學發展同步,例如顯微鏡的發明使微生物學可以進步,抗生素的發現使我們治療感染病容易得多。生化 學的進展增加了對內科病的了解,亦促進了新藥的發明。麻醉藥的使用也改進了外科和骨科手術的安全度。 當我還是西醫學生時,熱門的科目一直是內科外科,唯獨是精神科比較「偏門」,因為作為一個精神心理醫生,既沒有可「抽血」的生化指標,也沒有完成手術的 「英雄感」,而只是與病人「聽聽講講」和用一些使人「迷迷糊糊」的藥(這是我作為醫學生的錯誤觀念)。幸而近年西方醫學已在改變,在科學科技的發展之餘, 也更重視情緒和心理與病的關係,而這關係在中醫學早已提到。
中醫認為人有七種情緒,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而這情志是人們對外界環境的自然反應。但每當外界環境的變化來得太突然、太厲害或持續過久,例如交通意外、失業等,超乎了人體本身的「抵抗力」,這些情緒便成為人發病的原因,稱為「內傷七情」(相對於外感六淫)。
另 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中醫學認為情緒、心境是有其物質基礎,而來源則是身體五臟的精氣血。不同的情志活 動,源自不同內臟,例如心與喜樂有關,肝臟與憤怒有關,脾臟與思慮有關,肺與憂愁有關,腎臟與恐懼有關。因此,五臟的病變,氣血變化也會引起情志的表現, 如《靈樞.本神》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因此,外界引致過激的七情會損傷相對的內臟,內臟本身的病變可有情志的變化,這便 是「內傷七情」的中醫理論基礎。
七情引起的病有什麼特點呢?明代醫家張景岳(又名張介賓)在《類經》中說到:「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而總統魂魄,兼該意志。」「情志之傷,雖五臟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而發。」故第一個特點是七情皆從心而發,即心不單止主宰人的生理活動,也主宰心理情緒。
一切外界刺激,通過人的感官都傳到心,由心作出七情的反映,再影響到與之相應的內臟。若外界刺激過久或過劇,超過了人體的調節範圍,則七情先傷及心神,然後影響其他臟腑,再引致發病,如《靈樞.口問》曰:「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也有中醫相信情志活動既然與五臟六腑有相對應的關係,因此七情太過可直接損傷相應的臟腑。例如心主喜,過喜則傷心;肝生怒,過怒則傷肝;脾主思,過思則傷脾;肺主憂,過憂則傷肺;腎主恐,過恐則傷腎。
至於有何臨床病徵和西方醫學的回應,以後再說。
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2008-08-08 縱觀七類外感
風邪致病則有怕風、出汗,而病發於身體上部、腰背位置。如風向游走不定,風邪引致的病位也易游移和變化快。任何類似搖動、眩暈和抽搐的病狀都是風的特質。
寒邪則會導致惡寒怕冷、發熱、無汗、頭痛、身痛、骨節疼痛、關節屈伸不利和腰背強直。
濕邪阻礙身體正常的功能,尤其是腸胃(胸悶作惡,腹部脹滿,食欲不振或甚至出現黃疸、腹瀉等),亦使人周身沉重、倦怠、肢體浮腫和關節痹痛。相對於風邪易犯身體上部,濕邪則侵犯身體下部多。病情反覆難癒亦多與濕邪有關。
燥邪使人乾燥,引起肺系(包括鼻、咽喉)的病較多,見咽部乾燥疼痛,咳嗽少痰,且不易咳出,病人口唇乾燥,常要喝水,大便乾結等。
熱邪和暑邪很相近,主要的病狀為高熱、煩躁、無力、脫水、危重病,和一般的瘡、膿瘡和潰瘍等。它亦多侵犯身體上部。
這種從臨床病狀分析,去探求背後病因,再以治療病因為目標的思考方向,是十分合乎邏輯,正如《三因極——病證方論》提出:「凡治病,先須識因;不知其因,病源無目。」
不 過當現代醫學發展一日千里,這外感六淫的理論也有修正的必要。我們知道外界的致病因素是細菌、病毒或有害物質,沒有客觀存在的風寒濕邪等。我們可把病狀分 析成有風、有寒或濕的特質,也用疏風、去濕散寒等藥,但對外感病的病因應從細菌病毒角度去理解,而不是再用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六淫外邪去解釋。
便 值得西醫去研究的是,用六淫這觀念去分析病情和指導用藥,是否真的令病人得到紓緩和痊癒,例如疏風散寒之中藥能否使有風寒病狀的人復原,或清熱解毒藥對感 染病有無治療效果。若這些中藥的療效能被客觀證實,實在是一個大寶藏,因為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便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常用中藥也有數百種,類別和 數目遠多於西醫的藥。
外感病因也包括癘氣。
癘氣,又稱為疫氣、疫毒或瘟疫病。在悠久的中國歷史中,也不知發生了多次瘟疫,故 中醫有很清楚的觀察。明末醫學家吳有性(又名吳又可)在其《瘟疫論》中提到,「夫瘟疫久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清楚指出疫 病與六淫所引起的病不同,例如疫病傳染性特別強烈,「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多病勢急和病情重,「緩者朝發夕死,重者頃刻而亡」。在《素 問遺篇.刺法論》便提到「無問大小,症狀相似」,每種瘟疫有特別病狀,病人無論大小都病狀相同。古時瘟疫病的例子有疫痢、白喉、天花、霍亂、鼠疫或現代西 醫發現的伊波拉病毒等。
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2008-08-01 中暑與暑邪
暑邪是夏至以後、立秋之前才有的火熱之邪,與上周的火邪同類,都是陽邪。其實,溫邪、熱邪和火邪都是很接近的,只有熱的程度上分別。
暑 為陽邪,其性炎熱。火邪有傷津耗氣、炎上、生風等,暑邪則更熱盛,會有高熱、面赤、目紅、心煩、脈洪大等,故暑邪侵犯人體,身體以出汗來降溫,高熱的環境 下,汗也出得多,但到了身體缺水時,反而會不出汗,病情更加危重,病人也會有極口渴、尿赤短、全身乏力,進一步可能神智不清、不省人事、抽筋等。暑邪傷津 耗氣比一般熱邪嚴重和急。
暑季不單止熱,而且比較多雨水和潮濕。中醫觀察到中暑病人除了發熱、煩渴之病狀多,還時不時有四肢沉重、疲倦、「周身唔自在」(濕性沉重)和胸悶嘔吐,大便溏而不爽(濕阻氣機),這特點稱為暑多挾濕,與單純的熱邪不同。
西 醫又如何理解中醫的暑邪和中暑這現象呢?我相信把暑邪看成一種外界致病的東西,如細菌病毒等,是中醫對中暑這現象的錯誤理解。炎熱的暑季是引發中暑的環 境,當身體的散熱機制失效時,中暑便會發生。近日新聞報告中的中暑,多數發生在行山人士,因做運動身體產生體熱,加上天晴酷熱,陽光曝曬,若帶備的水不足 夠,因缺水而出汗散熱減慢,體內溫度急升,便容易中暑。
不過以上只是其中一類中暑,稱為運動型中暑,環境溫度也不需太高,病因是因運動(或 勞動)致身體發熱快過散熱為主,環境高溫只是散熱慢的原因。另一類中暑為典型中暑,通常在發生熱浪的時間才見到,例如氣溫在攝氏三十九點二度(華氏一百零 二點五度)連續三日或以上,以老人家或身弱多病者為主。每年歐美夏天也有熱浪使人中暑及死亡案例,例如美國1992年到2001年便有二千人以上因熱浪中 暑而死,或每年夏天平均有六千人因熱而須住醫院治療。
香港中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分析1998至2006年的氣溫、空氣污染、死亡率資料, 發現當全日平均氣溫高過二十八點三度,死亡率便會隨之上升。每高一度,之後一周內的死亡率會增加1.5%,即本來只有一千人病歿,但因高溫會再多十五人死 亡。當達三十點三度時會多出3%,如此類推。
「熱死」的人多患有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最高危,未婚和獨居人士風險也較 高。中暑是絕對可預防的,運動前看看天文台的溫度預告,若太熱則減少戶外運動。穿鬆身透汗、白色或淺色的衣服,帶帽或防紫外光傘,有足夠的水和電解水,在 口渴出現前已補充水分,減少在烈日下曝曬時間,運動時必須量力而為,不可逞強,運動中不時要在陰涼地點休息。
若有中暑病狀,須立刻停止運 動,在陰涼處休息,要有流通空氣,有風扇更好,解鬆衣服,脫去鞋襪,病人清醒可飲電解水,用濕毛巾抹身助散熱。找到冰塊的話,可放在病人的頸部、腋窩和鼠 蹊位(即大腿和腹部的接位),因這位置都有近體表的大動脈和靜脈。當然避免一個人去運動,與一群朋友一起,有事也能互相照應。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2008-07-25 夏日飲涼茶之理
火熱之邪有何特點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壯火食氣」之說,意思是火熱之邪引起的高熱會耗盡身體的氣力。 從陰陽而分,熱屬於陽,火熱之邪自然是陽邪,陽邪則會傷及身體的陰,例如人一身的津液水分,若被傷及,便會表現成口渴、咽乾、舌燥,小便短少色黃,大便因 缺水而秘結。火熱之邪當然會引起一身的熱象,例如高燒、脈搏快、面紅、出汗等。身體因抵抗外邪和發熱,自必會消耗極多的能量,因此病人會十分疲倦乏力,說 話細聲無氣,中醫稱為「氣虛」;熱邪易耗氣傷津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稱為火性炎上。
自然界的火炎是向上升的,中醫相信火熱之邪也多侵犯身體的上部,易襲陽位(相對的濕邪則易犯陰位,即身體下部),故一切的頭痛、耳鳴、耳炎、咽喉發炎、眼瘡、口瘡、流牙血、鼻出血、暗瘡等,中醫都傾向從熱與火的角度來思考與診治。
第 三個特點為熱邪易生風、動血。 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熱瞀瘛,皆屬於火。」意思是火熱之邪能引發病人發熱,昏悶和抽搐。這理論是從實際觀察所得,例如小孩子的發燒抽筋 (Febrile convulsion)通常在高熱時才發生,或更危險的(相信古時更多)腦炎、腦膜炎,病發時表現為高熱,四肢抽搐,兩目上視,角弓反張,牙關緊閉,重病 後的神經系統的後遺症(中國人最怕的「燒壞腦」)等,這一切表現為身體抽動的徵狀都因風邪而起(風性主動),故中醫把兩者相連,稱為「熱極生風」。此外, 中醫觀察到重病發燒時,病人會見吐血、流鼻血、大便出血、尿血或皮下出血等,這情形叫熱邪動血,與西醫的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散播性血管內凝血)相近。
在五行中,心屬火,因此火熱之邪容易影響心,病人失眠、心煩,中醫會從熱去診治,而重病發燒時的狂躁、發瘋、神智昏迷(Delirium),中醫更從火熱邪實去考慮。
在《醫宗金鑒.痛疽總論歌》中提出「痛疽原是火毒生」,意思是身體濃瘡潰瘍多都是因火熱的毒邪引起,背後的推論是因大部分的濃瘡都是紅色,摸落皮膚也熱,而紅色與熱也屬於陽,與火熱之邪同一屬性。
簡 單地說,每當發病時有發燒,口㷫鼻㷫,多數的耳鼻喉發炎,牙肉毛病,身體上所有的瘡瘍,或與發熱同時出現的危重病和日常發生的失眠煩躁,都是與火熱之邪有 關。以上的病狀,大部分人都必定經歷過,所以香港的上一代都喜歡飲涼茶清一清熱,而涼茶通常用一些藥性寒涼,解暑消毒的中草藥,背後的用藥原則便是「熱者 寒之」。
2009年7月7日 星期二
2008-07-18 燥是否真會致病
當身體相對缺水時,小便會短少色深黃,大便則乾澀困難,次數減少。除了燥性乾澀,易傷津液,另一個致病特點是燥易傷肺。空氣乾燥,從呼吸道蒸發的水分增加,鼻和氣管的黏膜便乾燥,彈性減低,容易受損,引起敏感性少痰乾咳。若毛細血管破裂,則會咳出血。若在這氣道乾燥和抵抗力下降之時,受到微生物感染,多是病毒和細菌,病人的徵狀便會在乾燥加上發熱、惡寒、頭痛,咳嗽加劇,痰量增多(因為氣管發炎滲液),和痰的顏色變黃變綠,咳血的機會也可能增加。若是惡寒重於發熱,加上適當的舌脈,中醫便診斷為「涼燥」。相反,若發熱重而只是微惡風寒,舌苔較黃而脈搏快,便是「溫燥」。治療乾燥便是理所當然的去「潤番」,若身體缺乏水分嚴重,便應滋補陰液(滋補即補充和滋生,一切的水分津液都屬水,水屬陰),故滋陰、潤燥是治療燥症的大方向。香港人深知「治未病」的重要,即在未發生疾病時採取防治之法,故在秋天時分阿媽煲糖水滋潤一番。
冬天是否多寒邪,或秋天特別多燥邪?作為西醫,我在修讀中醫之後,在日常診症中已多注意這些寒邪、燥邪等西醫科研所沒提到的現象,可惜並沒有觀察到有病人真的由於寒邪、燥邪而生病。可能的解釋是我的樣本不足夠,觀察力不強,香港氣候的變化與北方不同等等。此外,我們夏天有強勁冷氣,冬天有暖風機,亦可能減弱了氣候變化與發病的關係。而最後,也可能是中醫這「六淫致病」的理論只是理論,也止於理論。說句實話,沒有堅實的科研,包括嚴謹的數據和統計,任何理論,不論中西醫或其他領域,也是不會進步的。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2008-07-11 濕為有形之邪
不過,要指出的是,傳統中醫理論形成的地方是中國北方,氣候濕度等變化與中國南方不同。就香港而言,除了秋天日子 較乾爽,春天已是「濕立立」,夏天 當然多雨和濕透,連冬天也寒寒濕濕。所以濕是極普遍現象,而病人也常提到與濕有關的病,例如感冒時感到「濕重」,肚屙時「濕熱」,連平日遇到麻煩事也說成 「濕滯」。但作為西醫,我問他們什麼是濕,濕是何感覺,通常都答「濕就是濕」,似明非明,又不能三言兩語說個明白。
「濕邪」有什麼性質和 致病特點呢?清代名醫葉天士在《外感溫熱篇》指出,「濕勝則陽微」。濕的本質屬水,水與寒邪一樣屬陰,屬陰性的致病因素會損及 身體屬陽性的生理功能。寒邪損害身體的發熱功能(熱屬陽),令病人發冷怕凍。濕邪則影響到身體各系統的正常運作(呼吸運行、腸胃蠕動等一切的動屬陽,靜止 屬陰),例如胸部運作不順便見胸口悶,腸胃蠕動不好見肚腹脹,直腸功能受損則大便不爽,膀胱受阻則有小便短澀等。
在《素問.生氣通天 論》:「因於濕,首如裹。」中醫認為濕的第二特點是「重濁」。重即沉重,重着之解,濕邪侵犯身體表面,病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 頭重像「有嘢包裹住」,或周身關節「痹痛」。濁即是混濁,穢濁之意,例如大便黏結,小便混濁不清,病人會說是濕熱,皮膚痕癢和滲黃液時稱為濕疹。
第三個特點是濕性黏滯。黏,是黏膩;滯,即停滯,意思是濕邪能引起的病具有黏膩、停滯、反覆發作的特點,例如風濕病,濕疹等都是長期反覆,難「斷尾」的病。
在《素問.太陰陽明論》說:「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濕邪的最後特點是濕性趨下,易襲陰位。水向下流,故濕邪亦多傷及人體下部(陽代表身體上部,陰代表下部),故下肢水腫、潰病、肚瀉、淋病、婦科帶下病等,中醫理解都是濕邪有關。
簡單地說,任何的病狀,只要令病人感到阻滯、不爽、不暢順、倦怠,分泌物有混濁,病情比較纏綿反覆,或腰以下的毛病,中醫考慮病因時也從濕邪的方向,而治療時便用上化濕、燥濕和利尿去濕藥等。
西 醫如何看這「濕」的病況呢?相對於「風」和「寒」,中醫認為「濕」是有形之邪,因為濕是可見到、摸到的東西,而「濕邪」易引起身體的功能障礙。這 與西醫的「發炎」十分接近。不論是受外來微生物引起,或是免疫系統毛病所引起,當身體局部發炎時,便有紅、腫、熱、痛的反應,而當中的腫便是發炎時毛細血 管通透性增加,使細胞間的組織液增多,而出現的局部水腫,便是中醫的濕。發炎、水腫,自然會引致功能障礙,所以中醫說「濕為有形之邪」,是有根據的觀察。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2008-07-04 打個冷顫便病了
「寒 邪」是六淫其中一種可以致病的外邪(即外界能引致人生病的東西),而病狀與其他五種外邪不同。理論上 「寒邪」是冬天的主氣,可是從未有人作過任何的統計,看看冬天的季節,在外感病中是否真的多了病人有「寒邪」的症狀,或在秋天是否真的多了病人有「燥邪」 的病狀。在西醫發展史中,很多「理所當然」的傳統理論被科學推翻,因而帶來了進步,中醫的發展亦應如此。
「寒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是什 麼? 有關「寒邪」特點的說法,古書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勝則陽病。中醫哲學家很喜歡把東西分成陰和陽,陰陽基本是對立的。陽代表熱,陰代表寒,「寒 邪」自然是屬陰,而陰勝便易傷及陽氣。例如「寒邪」侵犯身體表面,病人特別怕冷;「寒邪」侵犯腸胃,病人會投訴「個肚凍冰冰」,這是因為「寒邪」致病,減 少身體的陽氣(溫暖的能力)。
《素問.痹論》說: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寒邪」另一個性質是引起凝滯,即是凝結,阻滯不通,而不 通 則會有痛楚。這現象是很容易明白的,想想冬天時手腳冰冷,有時會凍到膚色發紫,便是因為身體為了保暖,把大部分血液調到內臟,而四肢表皮的血管收縮,血流 凝滯的結果。我們手凍到痛便是這寒性凝滯和主病的性質。
《素問.舉痛論》說:寒則氣收。第三個特點是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縮,牽引的特性,例如「寒邪」侵犯身體表面,凍時會「起雞皮」,手指和關節硬起來,屈伸不順等,或「個肚痛到身都孿埋」。
簡單說,若你生病時特別感到凍、怕冷、痛楚劇烈、起雞皮、手腳等關節「硬」,中醫都會用「寒邪」的角度來考慮,而治療則要加上驅寒的方和藥。
從西醫的角度來看,「寒邪」並不如細菌、病毒和真菌等,以實物的形態侵襲身體器官發病,現在沒有科學證明中醫「寒邪」的存在。
作為一個指導診證和用藥的觀念,辨證為「寒邪」後,能否為病人帶來舒緩和痊癒,才是衡量中醫實用價值的考慮。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2008-06-27 風之「邪」從哪裏來?
現代科學讓我們知道,外界的致病源頭是細菌、病毒和真菌等,
「風邪」是自然界中能致病的東西,而當病人感染到「風邪」時,
可是,現代醫學讓我們知道,世上根本沒有「風邪」的存在,「
如何把這古老、原始的概念來現代化,將是一個有趣的課題。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2008-06-20 六淫概念須反思
相對於西醫來說,中醫對發病的原因,可以說是從觀察、想像開始,
中醫把眾多的致病因素統稱為「病邪」,
六淫從外面進入身體,是通過口、鼻等孔竅和體表肌膚組織,故有「
至於什麼是「風、寒、暑、濕、燥、火」個別所引致的病狀,
奇怪的是為什麼是「六」淫,不是「五」或「四」呢?
另外,其實一年四季都有風,不要問我為何「風邪」只代表春天?
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2008-06-13 中藥的君臣佐使之道
本文希望簡單介紹中醫的用藥法則,並與西醫用藥作個比較。
當你看完中醫後,醫師開方寫下十多二十味藥時,
「君藥」是方中最重要的,目的是針對主病因或「主證」,
「四君子湯」主治脾胃氣虛症,其徵狀包括面色恍白,說話無氣,
在悠長的中醫發展史中,方劑和各配伍的知識,數之不盡。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2008-06-06 寒熱虛實
從西醫角度,每一位病人可說有不同體質,例如男與女、老和幼,
「寒底」是指病人平日或發病時,較易出現一些「寒冷」的表現,
「熱底」則惡熱,喜冷飲,易口渴,口臭唇紅,情緒易煩躁,
治療方面,中西醫的眼點也不同。西醫既是辨病,
西醫治療普遍沒有什麼哲學原則,
在此,中醫比較未能善用科技的發展,有許多進步和現代化的空間。
我想西方醫學可多探究人的體質,因為除了男女和年紀外,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2008-05-30 二便為身之門戶
大便的排泄,雖直接由腸道所控制,但中醫學理論中,
什麼是便秘呢?其實很多人有便秘而不自知,
中西醫對便秘的理解相當一致,而預防的方法也是一樣,一般來說,
「泄瀉」是大便稀軟不成形,或呈水樣,便次數增加,
中醫實證的泄瀉與西醫的急性腸胃炎(gastroenterit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2008-05-23 惡寒發熱
這是很細微的分析觀察,怕凍也有分類,代表不同的情況,
現代醫學對「發熱」的理解是這樣的:體溫是受人的丘腦下部前端(
若因受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致這外來或內生的致熱源(Pyrog
當身體感到「低溫」時,人就感到「惡寒,怕凍」,
相對於表證的惡寒,「裏證」的「惡寒」特點,
那麼「但熱不寒」的「裏熱證」能否有西醫的解釋呢?
為何有高熱病呢?
一個例子便是暑熱天時的中暑,而中醫則認為是暑邪直中的「
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2008-05-16 問寒熱
臨床上「寒熱」的病狀有四種情況,代表不同的證,包括「
「惡寒」是病人感到怕冷,怕凍,而「發熱」則是病人體溫升高(
再把「惡寒發熱」細分,中醫認為,「惡寒」為主而「發熱」
與「惡寒發熱」不同的,是「但寒不熱」和「但熱不寒」,
「但熱不寒」的「裏熱證」的特點,
最後的一類是「寒熱往來」,是「惡寒」和「發熱」交替發作,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2008-05-09 《十問歌》
這「十問」可以說大約包括了病人大部分的病狀,問寒熱,
汗是反映身體的水分津液情形,有汗無汗、出汗的時間、多少、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2008-05-02 問診
中西醫都有問診,但重點不同。西醫用問診來斷「病」為主,中醫則用「問診」來斷「證」。
問病情來「辨證」時,不是隨隨便便地問,而是根據「證」的綱領去分析和分類病情,最基本是「八綱辨證」。內容包括把病人所有的病狀分辨是「表證」或「裏 證」。病情輕,屬初期,即病只發在身體表層,屬「表證」;若是病情比較「表證」重,即病已進入身體裏面,便是比「表證」更深層的「裏證」。
分完「表、裏」後,便要分「寒證」和「熱證」。患「寒證」病人,會感到怕冷,手凍腳凍,面青青,起「雞皮」等;而「熱證」剛剛相反,病人怕熱,出汗,手「爂」腳「爂」等。
之後再分為「虛證」和「實證」。「虛證」比較易明,即身體虛弱。中醫相信「久病必虛」,即一個人「病得耐」必然身體虛弱,而當然也可反過來說,身體虛弱才會久病未癒。是先有久病或先因體弱,誰是因,誰是果,中醫理論沒有在此深究。
那麼「實證」是什麼呢?若你猜是指「身體強健結實」,就大錯特錯。「實證」的意思是指外來的致病和有害物質(中醫理論謂之「邪」),例如細菌、病毒,或 其他有毒性物質太多,又可指身體在發病時的產物,如痰、瘀血、水腫等,積聚太多。想像若有人工作過勞,我們會說,頭都「實晒」,或吃完自助餐,食到肚都 「實晒」,所以「實證」和「虛證」都不是好的。
基於以上的分類邏輯,中醫以 病人的徵狀來分辨,稱為「八綱辨證」。「八綱」即八個綱領,「表裏」是辨別疾病的位置,病勢深淺,「寒熱」是疾病性質的綱領,「虛實」則辨邪正盛衰, 「虛」是身體抗病的力量(正氣)的不足夠,「實」是指引致發病的物質(邪氣)盛實。最後,把以上六個綱領作總結,分成「陰陽」,便是八綱辨證。不過這最後 的「陰陽」辨證是建立在之前的六個綱領,只是一個總論,但用什麼方法和藥物來治病,是前面六個綱領「表裏,寒熱,虛實」所決定,所以名稱為「八綱」,有實 用的只是「六綱」。
「八綱」的內容,在中醫的經典醫書《內經》早有論及,後來張仲景更清楚地運用於傷寒和各類病的診治,漸漸「八綱辨證」便成為中醫診斷學中的重要一環,而問診也是基於這些理論基礎來問的,而不是隨隨便便地東問問、西問問,更加不可能「不問」而診病。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2008-04-25 常見的「病脈」
「病理脈」象是人體在生病時出現的脈象,
「浮脈」是「舉之有餘,按之不足」,
「沉脈」剛剛相反,是「舉之不足,按之有餘」,輕力是摸不到,
「遲脈」是「脈來遲慢,一息不足四至」,「主寒證」,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2008-04-18 舉、按、尋
脈診的「指法」是中醫用左手來為病人右手把脈,用右手為病人左手把脈。首先中醫會用中指,按在病人手掌後高骨「西醫稱為橈骨莖突」內側的脈搏,即「橈骨動脈」(Radial Artery),中醫定為「關脈」的部位,跟用食指按在「關脈」前一些,稱為「寸脈」的部位,而最後用無名指按在「關脈」後一些,稱為「尺脈」部位。三指應呈弓形,指頭平齊。因指腹位置最敏感,故用指腹來把脈。三手指分布的疏密要適中,而什麼是適中,不幸是沒有人能說清楚,大約是若病人手長腳長,則三手指之距離疏一些,手短腳短則三手指擺近一點。
三指一同用力按脈,稱為「總按」,但有時想探究特別一個內臟的情形,三指中只用一指力,其他二指輕輕提起,這做法稱為「單按」。理論上「總按」和「單按」應配合,因為這兩種按法是提供不同的數據來診病。「總按」是看脈的長短、快慢、有力無力等,而「單按」是診視個別內臟的情況。
把手指擺放在「寸、關、尺」的位置後,運用指力的輕重手法,來探索脈象,稱為「舉、按、 尋」。「舉」是手指用較輕的指力按在皮膚上來取得脈的情形,又稱為「浮取」或「輕取」,而「按」則是手指用重力按在筋骨之間來探取脈的情形,又稱「沉取」或「重取」。「沉」是比較「浮」而言,醫生的手指用力按至較深沉的部位。「尋」是尋找,即手指用力由輕到重,再重到輕,左右推尋,找尋最明顯的脈動部位,調節指力,來感應脈的跳動。
筆者作為西醫,對「寸、關、尺」的個別部位能反映個別內臟的病變的說法,感到難以理解,不單現代科研未找到證據,推理上也說不通,而且單從這手指的疏密分布,便可看出中醫脈診的困難和不準確,因不同醫師為病人把脈時,是有可能按在不同的「寸」和「尺」位置(或說根本不可能一定按在同一位置),「關」脈的位置則較客觀和易定。因此,筆者希望再三強調,脈診只是「望、聞、問、切」中的其中一步。整套「辨證論治」的思維,才是中醫的精髓。
古書提到計算脈的快慢單位為「一息」,即醫師自己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當然醫師把脈時的呼吸要自然均勻,專心安靜,方可用自己的呼吸時間來計算病人脈搏速度。在沒有時鐘秒表的古代,這的確是很科學的方法,不過今時今日,還用醫師的呼吸來做「人肉計時機」就過時了。筆者常見到不少中醫師一面問病況,一手把脈,心想他又不看表,他又如何知道脈搏的快慢呢?更有次在國內曾跟一位中醫實習,見他靜靜地只用單手把脈,而眼看另一手掌心的電子機,心想他真細心,用秒表來測脈速,後來相熟了,才知他的那「掌中寶」,原來竟是部小型股票機!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2008-04-11 脈診的現代化
有關脈診的現代化,可從幾方面進行,其中之一是從脈象的名稱和量度開始。舉一例:中醫有「遲,緩和數脈之分,一息不足四至是遲脈,主病寒證」,即中醫師正常呼吸一下為「一息」,而病人脈搏不足四次,便可斷證為「寒」。 在現今科技進步下,可否考慮以「每分鐘心跳次數」為單位,作客觀的量度,而放棄這「遲緩數疾」的主觀名稱和描述?除了快慢,強弱、浮沈、長短、浪型等,單靠中醫的把脈,個別的誤差可能很大。
試想想,「脈來急,狀如草繩轉索的緊脈」,和「端直而長,如按琴脈」有何不同?或「浮而搏指,中空外堅,如按鼓皮的革脈」,與「浮大中空如按管的芤脈」,真的能人人分辨得到嗎?現代人有接觸「草繩轉索」、「琴脈」、「鼓皮」或 「管」嗎?
可喜的是現今已開始有脈象機,可以把用手摸到有關脈搏的浪型,用一幅幅波浪圖表顯現出來,其客觀和可比較性,比中醫個人手指的感覺準確。
除了名稱、描述和紀錄的現代化,應把二、三十種脈象的分類簡化和系統化,配合脈象機、血壓計和心電圖等,來下一個客觀、可重複和可比較的定義,而不是抱殘守缺地沿用一些抽象主觀的描述。
此外,要使脈象能在臨床上發揮功用,最重要的是驗證真偽,例如「寸、關、尺」的三個位置,是否真的能反映內臟個別的情形和病態?各內臟病變能影響心跳及 脈搏情形,但這不代表單單從脈搏的變化,便可知道個別內臟的情況。當筆者修讀中醫診斷學時,試從現代文獻找有關這理論(三個橈骨動脈上的三位置,即寸、 關、尺,能顯示心、肝、脾、肺、腎的病況)的研究時,發現除了「師傅教落」之外,沒有客觀的科學證據。 中醫的脈象是基於經驗和觀察,但個人的經驗和解讀,是有出錯的可能。若要利用這些點滴積聚下來的智慧,便應以現今科學來驗證,把錯誤的排除,正確的留下, 並要達致標準化和客觀化。
順帶一提,有些中醫以「精通脈理」為賣點,並以單靠「把脈」而不需病人說出病情而出名。筆者有病人說他╱她們求診時,規定只准伸出手而不用說一句話。雖 然病人言之鑿鑿,相信這些「把脈中醫」能單憑脈象而知道他╱她的病況,但事實上,這似是江湖技倆、騙子行為,多於正統的中醫學,因為這「把脈中醫」也用上 了望診、聞診(只是不說出來),再如「睇相佬」般說出一些中醫名稱,試探病人神情反應,說中則跟進,說錯則轉方向。其實,他們可說是溝通高手,能把病人騙 得貼貼服服,自己也名利雙收,但在推動中醫學的發展,以及建立一個正確的醫生病人關係上,則為害不少!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2008-04-04 耐人尋味的「脈診」
望,顧名思義是望一望病人,包括一般情況、神情面色、年齡、肥瘦等;聞,是病人說話的氣量、聲音,有否特別的氣味等;問,是指詢問病歷;切,是用手去按,摸病人的身體和脈搏。
以上所述,最耐人尋味的,是四診中最後一步的「脈診」。
傳統中醫的脈診,有「遍診法」、「三部診法」和 「寸口診法」。「遍診法」即摸齊頭、手和腳合共九個位置的動脈;「三部診法」即觸及頸部大動脈,兩手的橈動脈 (近拇指位置)和雙足背的動脈; 「寸口診法」是用三隻手指,放在病人左、右手腕的橈動脈上,適度分隔的三個位置。中醫用輕力、中力和重力來按這些脈,基於他手指頭上的感覺,來判斷病人的脈象,加上望、聞、問所得的病況來作分析,這過程叫「四診合參」。
中醫相信左手橈脈「寸」、「關」、「尺」的三個位置,反映心、肝和腎的病情,而右手橈脈的「寸」、「關」、「尺」,則反映肺、脾和腎。古人歸納把脈的經驗,各家各派有不同種目,如晉代王叔和有二十四種,明代李時珍提出二十七種,而現今教科書,則多提及二十八種脈象。每一種脈象各自反映身體的情況,例如寒、熱、虛、實,病邪的位置和五臟六腑的強弱等。
相信各位看西醫時,都有量度血壓的經驗,西醫是否只有量血壓,而沒有「把脈」這回事呢?實在,西醫對脈搏的認識,雖然不及中醫那麼源遠流長,但西醫也會從脈搏獲取病人的身體訊息,以助診斷和臨床觀察。例如:心臟跳動的快慢、規律,乃屬「基本維生指標」(vital signs),可憑腕部的脈搏來測量;若太陽穴血管有鼓脹現象,而按之有痛楚,便要考慮「聶動脈炎」(temporal arteritis);腳踝前後的動脈強弱,有助診斷「周邊血管閉塞」(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此外,西醫亦有「水衝脈」(water hammer pulse) ,見於「主動脈閉鎖不全」(aortic regurgitation);「洪脈」(bounding pulse)見於「甲狀腺亢奮」(hyperthyroidism)或其他血液循環旺盛的狀態,例如懷了身孕;「交替脈」(pulsus alternans)見於「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等。可以說,中、西醫皆有脈診,但兩種體系會以不同的理論來分析脈搏的表現。
脈搏的形成,涉及身體各系統及器官的互動,可以反映全身的病變,例如甲狀腺分泌過多而見心跳快,心房纖維性顫動,甲狀腺分泌過少則心跳慢;身體受感染,血流分布會在不同部位、不同階段而各有不同,既可見血管擴張而手暖腳暖,也可有血管收縮後手腳冰冷;情緒憤怒則心跳加速血脈湧到手腳;腸胃出血時,血容量不足的血壓令脈搏快而細等。全身任何情形也可以影響心臟跳動的速度、力度、血管張力、血液成分、 濃度、體積等,從而產生不同的脈搏情形。總的來說,現代科學是認同中醫對脈搏的認知。脈診是一門博大精深學的學問,如何加強臨床上的應用,下回再續。
2008-03-28 辨證論治
近年中醫的地位被提高了,筆者本受訓於西醫體系,但有機會接受了正統的中醫教育,希望藉本欄,把傳統的中醫理論和實踐,用西醫和現代的用語,向讀者作簡單的介紹。好使大家在看完中醫後,能更明白中醫的解釋。
首先想解釋的是「證」。中醫的基本診斷方法是「辨證論治」。「辨」是辨別,分辨清楚;「論」是指談論、討論;「治」則是治療的原則方法等。「辨證論治」是分辨清楚病人是什麼「證」,之後擬定治療方案。什麼是證(或證候)呢?「證」是中醫學特有的概念,是「身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位、病因、性質以及邪正關係等,反映出病變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引自王悅勤《中醫診斷學》,科學出版社),可說是證據、徵象、各種症狀、體徵的抽象集合體。
從這一個角度看「疾病發展過程」,就恍如說:甲與乙兩隊正在進行比賽,甲方上半場攻勢強勁,隊員合作無間,乙隊因休息不足,進攻時有氣無力,表現失準,半場分數接近,下半場未許樂觀,若不改變打法,一定會輸下來。以上描述是基於兩隊的表現,來作出抽象的概括,但聽完以上描述,你不會知道這是場什麼比賽,是足球呢?排球呢?還是曲棍球?中醫的「辨證」,也屬如此。例如中醫診斷為「氣血虛弱」證,是基於病人說話細聲無氣,行路無力,面無血色,脈搏無力,可惜中醫未能告訴你,為什麼會氣血虛弱,是腸胃出血?腎衰竭而貧血?還是營養不良等?當然,「證」的判斷可簡單,可詳細,這就視乎中醫師個別的能力和有沒有探求病源的心。
概括說來,西醫是治「病」,中醫是治「證」。西醫的「病」(disease),是講求弄清楚發病原因(etiology),亦重病理(pathology)。在西醫範疇,病因和病理都必須客觀(objective)及可被量度(quantifiable)。相對於「證」的診斷,「病」的診斷客觀性比較強,如上述球賽,我若說出每邊有十一人作賽,上半場甲隊控球時間是七成,射門次數有六次,出現了十次角球等。從這些具體數字,你可客觀地作出報告:這瑒足球比賽,甲方形勢大好。
除了主觀和客觀的分別,西醫的「病」和中醫的「證」基本上是眼於不同重點。「病」是重病理的描述,如肺炎,是指肺部有細菌或病毒引起的炎症反應;腸癌,則是指腸部有一些可見到,可觸摸到的癌細胞增生。任何人患肺炎,生腸癌,都有大同小異的病狀,既客觀亦可被量度。相反,「證」的診斷基礎,是病人發病後(未必知道是什麼病)一些病況的描述,是病人「此時此刻」的實在情形,可因病人體質、治療結果等而改變。例如:食用不潔食物而引起的腸胃炎,若泄瀉如水,怕凍,便是「寒濕內盛」證;同一腸胃炎,若肛門灼熱,煩熱口渴,便是「濕熱傷中」證。任何一種「病」,可因病人體質和表現而被診斷為不同的「證」,因而接受不同的治療。